首页 > 鬼话悬疑 >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第1364节

“傻孩子,这不是我故意刁难你。实在是你的佛缘已了,你的帝王之像已经显现,这个时候正是建功立业谋图江山社稷的大好时机。”说话的时候,姚广孝也对着朱元璋跪了下去……

朱元璋虽然不信自己有什么帝王之相,只当这个和尚一直都在敷衍自己。这只不过是找个借口,想要将自己从皇觉寺中撵出去。见到自己苦苦哀求无果之后,朱元璋只能从皇觉寺当中出来……

当时,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已经末路。天下各地到处都是反元的义军,朱元璋本着混饭吃的心思,投靠到了当时一股义军郭子兴的军中。没有想到他到了军中之后竟然如鱼得水,事事顺利。没过多久竟然成了义军的二号人物。

不久之后,郭子兴病死,朱元璋变成了这股义军的领袖。当时几路义军开始明争暗斗,朱元璋带领义军左突右杀。几次身临险境的时候,都是这位姚广孝突然出现,替他想好了对策。结果朱元璋化险为夷,大败了当时最大的两股义军张士诚、陈友谅两支军队。直到这时,朱元璋才明白过来,原来当初姚广孝并非有意将自己从寺中赶走。

打败了各路义军之后,朱元璋听取了姚广孝的计策。开始向元朝的蒙古人发动了总攻,几次大战之后,朱元璋终于将元人从中原赶回到了漠北,建立了大明朝廷,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登基之后,朱元璋原本想册封姚广孝为封圣禅师。想不到他也拒不受封,朱元璋知道这位高僧的脾气,当年蒙古人软硬兼施,都没有让他就范。既然这位高僧不看重名利,那也不要难为他……

原本朱元璋以为姚广孝身为一代高僧,并不看中名利二字。没有想到的是,自打明朝建立之后,这位高僧便一直居住在京城,时常在皇帝的面前晃悠,时不时的向他提出一些要求。

开始,朱元璋看在姚广孝当年辅佐自己登基的功劳上也不计较。但凡是这位高僧提出的要求,他总会想方设法的要求。不过姚广孝慢慢提出来的要求越来越过分,甚至还插手储君的废立……

朱元璋登基之初,便指定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想不到姚广孝几次三番向他进言朱标的身体羸弱,没有长寿之像。倒不如改立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为太子,原本姚广孝说太子没有长寿之像,朱元璋听着就不高兴。后来见到这和尚竟然仗着之前的微末功劳,胆敢插手自己立储的大事。这位皇帝陛下心里十分不悦,不过碍着昔日的情分,朱元璋也没有明说,只是暗示高僧要遵守出家人的本分,不可以插手皇家立储这样的大事。

见到皇帝不悦,姚广孝便没有再说什么。过了几天之后,这件事好像没有发生一样,朱元璋和高僧都没有再提。姚广孝趁机向皇帝辞行,要去外地的寺庙讲经说法,朱元璋给了一大笔路费,又带领满朝文武亲自将姚广孝送出了京城……

又过了半月有余,朱元璋突然偶感风寒大病了一场。当时宫中的太医想尽了所有的办法,都不能治好皇帝的病症。一个多月过去,朱元璋的病情非但没好,反而愈来越重,最后连床都下不了。

这时,外出归来的姚广孝听说皇帝病了,急忙进宫求见。他只是守在皇帝被送了一段经文之后,一个多月没有下床的朱元璋竟然可以下地自由行走。转眼之间大病消除……

这次之后,朱元璋每次患病都要将姚广孝招进宫中,只要和尚念出一段经文,他的病症便自己愈合,不需要医生、药物的治疗。慢慢的,朱元璋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头了……

第5章 恶僧(下)

最早发现事情有问题的太子朱标,他向朱元璋进言不能每次生病都要依仗姚广孝的术法。这样久而久之的话难免会被这个和尚所控制。

朱元璋听从了太子的意见,开始有意无意的冷落姚广孝。不过和尚好像没有察觉一样,还是每日带着弟子们参禅礼佛。偶尔奉召来到皇宫拜望皇帝,也绝口不提皇帝冷落自己的事情。

一开始,朱元璋还以为自己是多心了,太子有些小题大做。没有想到半年之后,皇帝没有生病,这病症却应在了太子朱标的身上。

太子突然没有征兆的得了一场大病,从腰间的皮肤一夜之间开始溃烂,短短几日溃烂的皮肤连成了一片,看起来好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巨龙一般。宫中的御医看过之后,纷纷表示太子的病症自己闻所未闻,不知道从那里下手开始诊治。

一国的储君有个三长两短那还得了?当下,朱元璋遍请天下名医。来为太子朱标诊治的名医不下百人,不过看过了病症之后,这些名医也有些发蒙。有几个胆子大的大夫开了几个方子,结果溃烂的皮肤非但没有痊愈,反而扩张的越来越厉害。最后溃烂形成的龙头竟然延伸到了太子的脖子上。

朱元璋见到太子的病症在这些名医的诊治之下,非但没有痊愈反而越来越严重。当下皇帝大怒,将给这些名医定了个谋逆的罪名,一百多人杀了个一干二净。

见到这些名医指望不上,朱元璋无奈之下只能回头去请姚广孝出马。结果派去请人的官员回禀,姚广孝和尚一个月之前已经带着门下弟子去了洛阳礼佛。现在已经派了快马去请,只是再快也要十天八天才能将这位高僧请回来。

朱元璋建国之后,姚广孝便一直居住在京城,几乎从不出京。结果就在太子出事的时候他却去了外地,这未免也有些太巧合了。不过当时的皇帝已经想不了那么多,只盼着这位高僧可以快点回来,施展手段将奄奄一息的太子朱标救回来。

五天之后,前去请姚广孝的官吏终于到了洛阳。得知太子得了怪病的姚广孝急忙施展五行遁法来到了皇宫当中,在皇帝的陪同之下查看了太子的病症。

原本以为这位高僧到了之后,对太子的病症一定是手到病除。没有想到的是,姚广孝看到了太子身上的龙形溃烂之后,当下重重的叹了口气,对着皇帝说道:“陛下,太子殿下身上并非是病症。这乃是龙癣之症……此症乃是九五至尊的龙气冲到凡人之体的症状,现在龙气已经冲入了心脉,就算天上的大罗金仙下凡也无计可施了……”

说到这里,姚广孝再次叹了口气,随后对着朱元璋继续说道:“原本龙癣位于心口之下的时候,陛下只要废除朱标的太子之位。这九五至尊的龙气便会自己溃散,太子殿下自然便会痊愈。只是现在已经为时已晚,龙癣已经遍布殿下的全身……陛下要早做准备,殿下辞世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原本朱元璋将全部的希望都压在了姚广孝的身上,现在听到了这和尚的话犹如五雷轰顶一般。他的儿子虽然你不少,不过最喜爱的还是这个大儿子朱标。原本以为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交给这个儿子,谁能想到最后却要他这个白发人去送黑发人……

就在姚广孝回到京城的当晚,太子朱标辞世。朱元璋大病了一场,最后还是靠着姚广孝的术法,才将他救治了过来。

朱标死后太子之位空了出来,朱元璋其他的几个儿子都盯上了太子大位。开始跃跃欲试起来,而姚广孝也在皇帝的面前说了不少四皇子燕王朱棣的好话,想要将朱棣推到太子之位上。

太子新丧不久,朱元璋打心里厌恶这些不念手足之情的儿子们。同时他也开始怀疑太子的死和姚广孝有关,朱标一直劝自己远离这个和尚。怎么那么巧,他刚刚生病姚广孝便不在京城。

而且朱元璋自己就是泥腿子出身,他本就不信什么皇帝是命中注定的屁话。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自己就不会坐在皇帝的宝座上。

姚广孝越是向自己推荐四皇子朱棣,朱元璋越是从心里厌恶自己的这个儿子。当下他将四皇子朱棣赶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随后又下旨册封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文为皇太孙,让自己的孙子成为这一国的储君。

为了避免自己的孙子再遭姚广孝的毒手,他私下命锦衣卫指挥使到民间请来术法高深的奇人异士。要在姚广孝对朱允文下手之前,先一步了结这个恶僧。

朱元璋想的挺好,不过他还是小看了这个和尚。锦衣卫指挥使请来在江湖上久负盛名的几位修士,朱元璋亲口许诺只要除掉了姚广孝,主事之人封为公爵,其余的修士都加封伯爵。并且额外还有重重的封赏。

当下,这几个修士也向皇帝夸下海口,一个小小的姚广孝,经不起自己的术法。当天深夜,修士们纷纷开始做法,他们施法的过程也到是顺利。根据这些人所说,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公鸡一打鸣,那个恶僧姚广孝便会吐血而亡。

想不到的是,等到第二天天光微亮的时候,不知道姚广孝那里如何,皇帝请来的这几个修士却一大口一大口的吐着鲜血。据陪同他们的锦衣卫指挥使事后禀告,当时屋子里的地面、墙壁都浸满了鲜血。在天光大亮之前,这几个修士便都吐血而亡……

而皇帝派到寺庙里查看动静的人回来禀告,那位姚广孝和尚一大清早和往常一样,带领着弟子们在做早功课。千百名善男信女都亲眼所见,脸上连一点受伤的样子都没有。

虽然这次没有将姚广孝如何,不过朱元璋依旧不死心。当下一边派人继续在天下寻找真正能将这和尚置于死地的奇闻逸事,另外一边开始探查姚广孝的底细。他到底是什么来头,能顺藤摸瓜找到这和尚的师门更好。到时候请他的师门长辈下山严惩这个和尚……

一番探查之后,朱元璋从历朝历代的文献当中发现了姚广孝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串联之后得到的结果吓了皇帝一大跳,原来这和尚千年之前便名声赫赫。他竟然是徐福大方师的亲传弟子,当年广字辈的四大方士之一。从汉朝开始便是大名鼎鼎的圣僧了……

这时,朱元璋知道想要了结这个和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难怪之前请来的奇人异士不是他的对手了,看来想要了结姚广孝的话,一定要从当年和他起名的人物当中寻找。

原本朱元璋的最佳人选是大方师广仁师徒,这些年也有过一点广仁的消息。不过皇帝的特使派出去了三波人马,结果这些人出了京城便好像彻底消失了一样。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姚广孝施展的手段。

既然广仁这条路被堵死了,那么皇帝只有向其他可能了结姚广孝的人下手了。这时候,还是那位锦衣卫的指挥使从泗水号的某位管事口中得知了吴勉、归不归和两只妖物的事情。朱元璋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和神仙相差无几的存在……

吴勉、归不归他们隐居山谷之后,一直和泗水号有所往来。有泗水号的人带路,一定可以找到这些传说当中的神仙。为了能将他们几个人请下山,朱允文毛遂自荐,以皇储的身份去请,这些神仙一定多少给些面子的。

第6章 请求

听完了朱允文的诉说之后,归不归嘿嘿一笑,说道:“广孝还是耐不住寂寞,都活了两千年的人了,还是那么想不开……”

老家伙说话的时候,石屋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走进来一个满头白发,脸上堆满了皱纹的老人。这人颤颤巍巍的走到了归不归的面前,咳嗽了几声之后,说道:“老爷……我睡过头了,不知道来了客人。这就去准备茶点,请您老人家稍等。”
首节 上一节 1364/18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市渡鬼人

下一篇:吉光灵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