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第1403节

第69章 突变

此时乾清宫中鸦雀无声,众藩王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自打进了京城奔丧之后,古怪的事情便层出不穷。之前听说用人借鬼神之力想要行刺小皇帝,事后还有人要毒杀皇帝,结果朱允文现在还好好的坐在龙椅上,不过来奔丧的藩王已经少了几个。

晋王是路上死的,赵王昨晚也死的不明不白,加上刚刚自食其果的郢王,看样子不用等到削藩的事情商议完,他们便剩不下几个人了。

看着诸王诚惶诚恐的样子,小皇帝微微一笑,再次对着距离他最近的朱棣说道:“燕王,这里你的年纪最大。还是你先说几句,之后……”

小皇帝的话还没有说完,刚刚拉着郢王离开的杨军再次回到了乾清宫中。杨千户的手里还捧着一个小小的锦盒,在做的藩王大多都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征战过的,对这个锦盒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杨军手里捧着的正是战场上传递消息的令盒。

就在左右人的目光都停留在杨军手里锦盒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燕王朱棣的脸上流露出来一丝古怪的笑容。好像他算好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样。

杨军将锦盒送到了朱允文的手上之后,又趴在小皇帝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朱允文听到之后,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打开锦盒之前,他先抬头与朱棣对视了一眼。此时的燕王已经变回了和其他藩王们一样的表情,都在等着小皇帝打开锦盒,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朱允文深吸了口气之后,打开了锦盒,取出来里面信函看了一遍之后,对着下面坐着的藩王们说道:“这是战场上送来的军情,蒙古人已经出了漠北,分三路开始攻打大明……李景隆,你来向诸位藩王宣读军情。”

一个年轻武官急忙到了小皇帝的身边,恭恭敬敬的接过军情。随后对着诸王读了出来……

大概的意思是蒙古人已经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分成三路向着北平、宁城和广宁三地进攻。现在已经打到了宁城城下和北平附近。而三地的驻军军权都在燕王朱棣、宁王朱权和辽王朱植的手中。下属军将无权调度大军,现在只能拼死抵抗等着三位藩王回来调度大军与蒙古大军决一死战。

李景隆宣读军情的时候,朱允文的眼睛一直盯着燕王朱棣。不过一直等到训读完毕,也不见朱棣再有什么异常的表情。

李景隆宣读完毕之后,宁王朱权第一个站了起来。对着朱允文说道:“陛下,现在军情紧急,一旦蒙古大军破了北平、宁城和广宁三地。贼兵便会长驱直入占据中原腹地,到时候恐怕难免不了南宋朝廷覆灭的可能……有关削藩的事情还是暂时放放的好,等到打跑了蒙古人之后,我等藩王再来京城,与陛下商议削藩之事……”

朱权说完之后,其他的藩王们也纷纷站了起来,建议皇帝暂时搁置削藩的事情。陛下大战将至,这个时候削藩恐怕影响军情。

当年朱元璋称帝之后,担心自己死后朱允文控制不住跟着他一起打江山的老部下。当下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将那些老臣杀的七七八八,留下来的不是皇室宗亲,便是一些接触不到军权的文官。

朱元璋当初以为自己的儿子们能征善战,就算边境出事,也不用倚仗那些老臣。一直等到他将死之时,觉得这些儿子们也不是省油的灯,这才在临终之前要朱允文登基之后马上削藩。

现在眼看着事情一步一步向着自己预想的目标迈进,没有想到就差最后一下的时候,竟然被蒙古人的军报搅了局面。而蒙古人为什么早不打晚不打,偏偏是召集了众藩王准备削藩的时候才进攻大明。说当中没有什么猫腻,百无求那样的二傻子都不会相信。

可是如果不将这些藩王放回去,蒙古人一旦破了北京、宁城和广宁三城重地。便会好像入无人之境一样的深入中原腹地,当年宋朝灭国那一幕弄不好就在再现了。朱允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对着下面的众藩王说道:“继然蒙古人已经到了家门口,那么劳烦叔叔们将这些恶客再打回去。削藩之事到此为止,既然天意如此,那么便就此作罢好了……”

众藩王听到之后,纷纷长出了口气。随后对着朱允文谢恩,急急忙忙的出离了皇宫,回到自己的王府收拾一下,马上就要离京回到自己的封地。

等到所有的藩王都撤走之后,刚才宣读军报的李景隆对着朱允文说道:“陛下,蒙古人只围住了北平、宁城和广宁三地。您大可以只派燕王、辽王和宁王回去固守边疆。其余的藩王继续留下,等到三地的蒙古人击溃之后,三位藩王回到京城,在重启削藩之事……”

这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也是朱允文小时候的玩伴。洪武十五年李文忠病死,按着规矩李景隆降了一级继承爵位,公爵变成了侯爵。这让年纪尚轻的李景隆心里又些愤愤不平。

朱允文继位之后,又将李景隆的爵位提了一级。恢复了他李家的曹国公之位,这件事之后,李景隆对朱允文忠心耿耿。在小皇帝的心中,最信赖的人当中李景隆仅次于一起经历过生死的杨军。

听了这位曹国公的话,朱允文叹了口气,说道:“那三位藩王还会回来吗?原本这次他们回到京城奔丧的机会绝佳,朕可以逼着他们一点点让出来那些封地和他们的人马。想不到被蒙古人搅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日后便不要再想了,我们再找其他的办法削藩。”

说到这里,朱允文再次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后喃喃自语地说道:“太祖皇帝驾崩之事交代了两件事,削藩和平燕……朕一件事都没有做好。”

说到平燕的时候,李景隆的脸色一变。他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开口说道:“陛下,如果说是平燕的话,景隆倒是有个想法……既然这些藩王已经插手进皇宫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他们。他们是怎么对的陛下您,我们便怎么对付他们……”

朱允文看了李景隆一眼之后,说道:“你想让朕悲背上一个弑叔的罪名吗?郢王有真凭实据谋逆,燕王有什么?景隆,如果你能找袄燕王谋逆的证据。才可以照你说的那么办……没有证据,朕就当你什么话都没有说过。”

李景隆马上明白了朱允文的意思,当下点了点头,说道:“那景隆就明白了,陛下,景隆这就去找燕王谋逆的证据……”说完之后,他向小皇帝行礼,随后匆匆忙忙的离开了皇宫。

等到李景隆离开了乾清宫之后,归不归那苍老的声音在朱允文的耳边响了起来:“陛下,这个李景隆你还是加个小心吧,老人家我看他的面相,实在看不出来什么中孝之相来……”

“朕也是没有办法。”朱允文苦笑了一声之后,继续说道:“先帝带出来的开国功臣,都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军权又大多掌握在这些叔叔们的手里,李景隆还算是熟知兵法,朕对他也算是知根底,不用他还能用谁?”

朱允文说话的时候,归不归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老家伙冲着小皇帝笑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先不说这个李景隆了,说说蒙古人吧,陛下真以为他们是来攻打大明的吗?”

第70章 王妃

“如果几位藩王不回去的话,那蒙古人便真的会攻打大明了。”朱允文轻轻的叹了口气之后,继续说道:“这一次拿到了朕的软肋,朕也没有办法了。谁也想不到这个时候蒙古人会突然发兵……”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允文看了一眼归不归。这位小皇帝的眼前突然一亮,正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老家伙却笑眯眯的抢先说道:“是啊,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时候蒙古人会突然发兵。如果老人家我和吴勉不是碍着不能操控国运,现在我们几个已经是蒙古大军的军营里冲杀一阵了。可惜,真是可惜了……”

几句话便将小皇帝到了嘴边的话又堵了回去,朱允文苦笑了一声之后,说道:“那真是可惜了,不过几位仙长待在皇宫就好,外面的事情自然有人料理……”说到这里的时候,小皇帝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他看了一眼归不归之后,继续说道:“那么如果有朝一日蒙古人或者大明制内有叛军打到了南京城下,归老仙长会不会碍着不能操控国运,眼看叛军杀进城内将朕谋逆掉?”

“这个怎么可能?”归不归嘿嘿一笑之后,继续说道:“陛下的江山牢固,不会有那么一天的……不过真有那么一天的话,陛下放心。老人家我也好,吴勉也好都不会眼看着城破的。放开陛下你是天下之主不说,你还是我们几个的朋友。朋友被人欺负,我们几个不会眼看着不管的。”

“能从老仙长的口中听到朋友两个字,已经是允文之兴了。”小皇帝哈哈一笑,不管怎么样能得到归不归的这几句话。来的是蒙古人也好,还是那几家藩王日后谋逆。他几乎已经利于不败之地了,又这几位仙长待在城中,谁还有那么本事能攻破城门?

就在朱允文巴结着归不归,准备打开宫中皇帝的私库,让这个老家伙进去随便挑点什么东西的时候。杨军的一名锦衣卫手下走到了宫殿门口,看样子他是来找杨千户的。不过刚刚抬头张望,便被小皇帝看到,当下吓得他急忙退了回去。

看了躲在门外的锦衣卫一眼之后,朱允文对着杨娟说道:“千户,外面是你的人吧?去问问出了什么事情,这样鬼鬼祟祟的让老仙长看着笑话。”

杨军的脸色一红,当下急忙走出了宫殿。片刻之后他再次回到了朱允文的身边,低声说道:“陛下,昨晚私逃出宫的太监已经抓回来了。您算的没错,听到郢王出事之后,他便从王府当中偷着逃出来。结果给臣那排的锦衣卫抓住了……是宫中御审,还是臣将他送到诏谕,让臣下来问?”

朱允文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对着杨军说道:“带进来吧,朕亲自问问他。朕是哪里亏待了他?他一个太监,就是为了贪图那几个钱吗?”

乾清宫不适合审问犯人,当下,朱允文名贴身太监在附近找了一座没人的宫殿。让杨军将私逃的太监带到了这里,小皇帝要亲自审问。这几天小皇帝身边异事不断,归不归不妨先也留下来守着朱允文,等着一会看热闹。

半晌之后,杨军亲自押送着一个灰头土脸的太监来到了这座偏殿当中。被杨千户带进来的竟然就是昨天那个傻头傻脑,带着小瘟咒到处走的那位司礼监太监。

再次见到了朱允文之后,这名太监当下便跪在了小皇帝的脚下。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对着朱允文哭诉道:“陛下,老奴冤枉……老奴只是路过郢王府,还不知道出了事情便被锦衣卫抓了起来。老奴什么都没做,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还在演戏?郢王亲口说的,你就是他在宫中的内应。”朱允文看了一眼这名太监之后,轻轻一笑,随后继续说道:“朕也没有想到,你是太祖皇帝器重的人。竟然会对朕谋逆……昨晚亲手带着符咒过来,就是想让朕亲手接过来,方便染到瘟毒给朕,是吧?”

太监偷眼看了小皇帝一眼,还是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外出路过了郢王府。朱允文说的什么,他并不知道。一边说话一边痛哭流涕的对着小皇帝磕着响头,最后脑门被磕破,半张脸都染满了鲜血。

而小皇帝也不再说话,只是微笑着看太监对着自己磕头。最后直到太监半个身子都是一片血污之后,朱允文这才再次说道:“你说是路过郢王府的,那么朕来问你。朕昨夜已经封住了皇宫四门,你是怎么出去的?还有,你是司礼监的太监,去御膳监做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403/18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市渡鬼人

下一篇:吉光灵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