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第793节

说话的时侯,老家伙从再次取出来一个人的画像和另外一个信封。画像上面描绘的是大方师徐福的相貌,而信封上面被画着一个古怪的符咒,刘喜看了一眼便猜到了是用来防止有人偷看的阵法。刘喜、孙小川没有见过徐福的相貌,看到之后微微的皱了皱眉。

看到归不归不想多说,当下也没有再问什么,直接将画像连同信封都交到了孙小川的手里。随后对着归不归说道:“归老先生,泗水号虽然脉络甚广,不过总有触及不到的地方。您老人家不要把宝都压在我和小川的身上,如果因为我们坏了您的大事。那就算吧泗水号赔进去也抵消不了这个罪过。”

“你们办好你们的事情就好,天塌下来有徐福、席应真这样的大个子顶着,砸不到你们的头上。”归不归嘿嘿一笑之后,继续说道:“剩下最后一件事要你们去办了,老人家我知道泗水号和两朝都有交情。现在开始紧盯着两朝的时局动荡,尤其是北朝……”

说到这里,归不归顿了一下,脸上出现了一丝古怪的笑意。随后他继续说道:“元昌这么多年一直都在经营北朝,就算人不在了也要扶植出来一个尔朱荣来。听说尔朱家族已经被另外一个大族灭掉,如果老人家我没有猜错的话。他在幕后腻了,开始盘算亲自露面做做皇帝瘾了。又不敢以元昌的身份出现,那就借别人的势成就自己。总之你们盯住了北朝,最后有篡权成了皇帝的人当中,指定有一个是元昌假扮的。”

等到归不归说完之后,孙小川抓了抓头皮,笑嘻嘻地说道:“小川我有句不明白的话,您老人家听了不欢喜的话,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其实您只要说几句,让我们去找席应真大术士,去找画像上面的那个人,以及北朝时局的变化。就算不说一百年后要出是什么事情,我们哥俩该尽的孝心也是一点不敢马虎。”

“因为老人家我想提醒你们哥俩一句,也该收收心了。不能一直吃着碗里,还惦记锅里的。一百年后真翻了天,除了我老人家和吴勉之外,你们谁也指望不上。”归不归嘿嘿一笑,看着目光有些闪烁的孙小川,继续说道:“我老人家也知道你们做买卖的都不容易,四面八方谁也不敢得罪。现在不一样了,再不收收心的话,弄不好你们要搭进去的就不止一个泗水号了。”

刘喜、孙小川心里都明白归不归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年来,广仁、火山也开始派人联络到了他们。想他们俩打听吴勉、归不归的情况,那两位大方师也请泗水号的人寻找一个和归不归画像一模一样的人。还特意叮嘱了不许让吴勉、归不归两个人知道。

刘喜、孙小川不敢得罪这两位大方师,商量之下敷衍着回复了几句吴勉、归不归二人的近况。不过寻找画像之人的事情上,两位东家不能在应付,算着已经找了画像之人四五年,却始终没有什么结果。不过这件事情做的十分机密,这个老家伙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的话,广仁、火山是不会保住你们的。你们哥俩依赖的还是我老人家和吴勉。”归不归轻轻的笑了一声之后,继续说道:“别看我老人家平时吃你们一点,用你们一点。关键的时侯你们哥俩更找到也只有老人家我了。”

第351章 禅让

三个人商谈之后归不归离开,刘喜和孙小川两个人又商量到到了后半夜。天色微微亮的时侯,泗水号中负责打探情报的管事被两位东家叫了过去。原本当天并没有要离岛的大船,不过管事从两位东家那里出来之后,便开始不停的有商船离岛。到了傍晚的时侯,财神岛的码头一共离岛六十三艘大小商船。只留下来两位楼主的四五艘私船……

一个月之后,从中土往来财神岛的商船越来越多。几乎只要有船停靠在码头上,便有人飞奔到两位楼主那里送交信函。一时之间,有关两位东家的谣言四起。又说两位楼主想开了准备放弃财神岛回到陆地,以便更好的经营泗水号在中土的商贸买卖。

还有说两位楼主想不开的,看着中土恰逢乱世,加上之前有了灭掉西域小国的经验,准备招兵买马要造反当皇帝的。类似这样的谣言几乎没过两三天都会出现新的版本,已经有人担心受了两位东家的连累,准备要偷偷的离开财神岛。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年,终于有一天已经离岛多日的离墨突然正在快船回到了财神岛。他回来之后直接去了两位东家所在的内岛,片刻之后,内岛传来鼓语,请吴勉、归不归两位速来内岛有要事相商。

用鼓语请归、吴二人这样的事情几乎没有发生过,当他们俩使用使用了术法赶到内岛之后,孤身一人的孙小川已经站在大门口迎候了。和往日被前呼后拥的阵势不同,这个时侯,二东家身边的人已经都被支开。看这情形整个内岛只剩下他们这两位东家了。

见到吴勉和归不归凭空出现之后,孙小川陪着笑脸迎了过去,说道:“原本是应该小川我和殿下一起去见两位的,不过事关紧急我们俩行走缓慢,还是请你们二位过来方便一点……离墨刚刚回岛,带回来一点你们感兴趣的东西。”

“知道你们哥俩这么着急让我们过来,那就一定是有什么好消息了。”归不归嘿嘿一笑,和吴勉一起向着庄园里面走去,边走边继续说道:“交代你们办的三件事,办好哪一件了?算着元昌也不到出来的时侯,是找到了大术士还是找到画像上面的那个老家伙了?”

孙小川的回答有些出乎归不归的意料:“老人家您是知道我的,如果只是这样的事情,小川我怎么敢劳动您二位跑一趟?我们哥俩直接就上门了。只是这次离墨带回来的消息不尽快让两位知道的话,小川我和殿下担心会耽误了大事。”

听到孙小川就是不说正题,吴勉斜眼看了他一眼,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二当家你越来越会卖关子,这是以前说书的时侯留下来的毛病吧,还能治好吗?”

听到吴勉说这话,孙小川马上跟上前一步,陪着笑脸对白发男人说道:“您可千万别误会,实在是事情太古怪,小川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才好。总之您二位老人家一会看到了离墨,他是亲眼见过的,说完您就明白了……”

说话的时侯,几个人已经走到了大厅当中。进来之后便看到这里已经堆满了一摞一摞的书籍,这些书籍当中有用木竹制成的竹简,也有线装的纸质书典。刘喜和离墨坐在地上不停的翻阅着这些书籍。经常是翻看了几页之后,便将书籍丢到了一边,最后马上又拿起来一卷在上面查找自己想要看到的文字。不过看着他们俩身边翻看过的书籍已经成堆,似乎还没有看到想要找的东西。不知道他们俩再找什么,能让泗水号的大东家屏退了众人侍从,自己坐在地上头也不抬的翻阅着书籍。

看到孙小川带着归、吴二人进了大厅之后,刘喜只是抬头看了一眼,随后继续将注意力转到了手里翻了大半的古籍当中,嘴里对着这三个人说道:“请稍等一下,这卷书片刻便可查完……”

刘喜看书极快,他似乎只是在书籍当中查找自己想要看到的几个词句。片刻看完了古籍后面的内容之后,这位昔日的淮南王将书简丢到了那成堆的书籍当中。这才站了起来走到了吴勉、归不归的身边,而离墨则好像完全没有看到有人进来一样,依旧不停的在书简当中查阅自己要找到东西。

没等归不归开口,刘喜已经主动地说道:“本来应该让离墨亲自述说的,不过两位也看到了,还是让他忙去吧。我来代述离墨刚刚带回来的消息,有什么说的不清楚,稍后让离墨再来补充……”

离墨原本不是专程去打探消息的,刘喜、孙小川差他去寻找另外一位广之辈方士广悌的下落。妖山大战距今已经过了百余年,广悌有什么想不开的这时候也差不多了。毕竟吴勉、归不归不可能一直都守在财神岛,他们一旦离开财神岛两位东家便没有了可以依仗的人。

三个月之前,离墨听说有人在东魏国都邺城见过一位身穿方士服饰的女人。虽然不是白发,不过离墨还是决定过去碰碰运气,也许真是广悌不想引起来别人的主意,染黑了头发也说不一定。

当下,离墨赶到了邺城,发现那里有什么女方士,都是娼馆里面的娼妓为了招揽客人使出来的手段。毕竟女方士这样的人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娼妓装扮成这样的人也确实招到了不少的客人。毕竟现在还有不少女修士在修行,娼馆不敢招惹。这才是一水的女方士在娼馆门口招揽客人。

当时东魏天下已经在高氏一族的把持之下,几乎看不到当年鲜卑人作践汉人的事情发生。汉人安居乐业之后邺城繁荣起来,现在已经隐隐有了强汉时期洛阳城繁荣时期的景象。

从根上论,离墨的两位师尊都是方士出身,他自己的术法大半也都是方术的路子。见到有人这样作践方士当心心中大怒,当下施展了手段点火烧了数家娼馆。就在离墨准备要离开邺城的时侯,突然听到了东魏皇帝元善见要禅位于大丞相高澄的传闻,当下便决定留在邺城几天,探明了消息的真假之后回去向两位东家禀报。

当年的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魏之后,东魏一直高欢把持,高欢死后大权便交到了其长子高澄的手上。现在整个东魏已经把持在了高澄和其弟高洋手中,看到时机已经成熟,高澄开始惦记上了东魏皇帝元善见屁股下面的宝座来。

而元善见也看出来高家哥俩的心思,和傀儡一般的皇帝相比,还是保住性命比较重要。没等高家哥俩开口他已经主动提出来要将东魏皇帝禅让大丞相高澄,满朝文武都是高家哥俩的人,听到皇帝漏出来这个口风之后,便开始大张旗鼓的准备起来禅让大典来。

谁来做东魏的皇帝离墨并不关心,他联络了泗水号在邺城的管事,开始关注事态的发展,不能因为东魏易主便影响到泗水号的利益。

一开始,事情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异常的。除了东魏皇宫里面啼啼哭哭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在张灯结彩,等着几天之后的禅让大典。

就在离墨等着大典结束之后,便要回去向两位东家禀告的时侯。一天深夜,原本紧闭的邺城大门突然无故大开。随后一队送葬的队伍从城外走了进来,这支队伍在邺城转了一圈,竟然没有被巡城的兵丁发现。最后队伍停靠在高澄的大丞相府门前,将一口白茬棺材放在了大门之前。

第352章 问天楼的绝技

眼前的一切在一般人的眼里,这样的场面能把人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不过在离墨的眼里却好像是家常便饭一样,天下纵神控鬼的术法早就被问天楼的两位楼主吃透了。离墨守着两位师尊数百年,这样的术法只要看一眼就基本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事情。

和离墨猜想的一样,抬着棺材的都是被人操控的傀儡。他们都是新近刚刚下葬的死尸,被人挖出来充作抬棺的杠夫。将棺材停好之后这才傀儡倒在棺材旁边,身体快速的开始腐烂起来。

片刻之间,大丞相府中充斥着漫天的尸臭味道。府中的人被臭气惊醒,寻找臭味来源的时侯打开大门看到了停在大门口的这口棺材。看着棺材头冲着大丞相府邸,周围满是已经烂成肉酱的尸骸,府中门人不敢隐瞒急急忙忙的禀告了当朝的大丞相高澄。

正在熟睡当中的高澄被异臭惊醒之后,正在疑惑着臭气的来源。听到门人的禀告之后,明白这是有人请了能人异士来对付自己。高澄不敢大意,绕出后门躲在人群后面远远的躲着,看了一眼停放在府门口的棺椁。

看到了门口的景象之后,高澄更加不敢大意。他名人连夜去城中的法安寺请来了传说是高僧元昌的弟子福镇和尚,传说这位大师深得其师元昌的真传。当年尔朱荣便是交托的此人,最后终成一代枭雄。

此时的福镇大师百岁挂零,在一干弟子的搀扶之下,颤颤巍巍的赶到了大丞相的府前。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听说出了什么事情,当下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带齐了各种佛门的法器。不过等到福镇和尚亲眼看到了这口白茬棺材之后,老和尚还是皱起了眉头。散了弟子之后,自己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围着棺材走了一后,让大丞相府的管家找来红布将棺材蒙上,放在太阳地下暴晒,没有和尚的话不可以妄自处置棺椁。随后又让人将石灰洒在肉酱一样的尸骸上面,让太阳暴晒三天以上,才可以入土为安。

交代了如何处理棺材之后,老和尚被高澄请到他在邺城的别院当中。僧俗二人相互见礼之后,老和尚对着高澄说道:“丞相大人,这是有人用浊世之法来相害大人。如果老僧猜的没错,棺椁里面的应该是令尊高欢大人。高欢大人的尸骸下了密法,只要有人无知擅自开启棺椁。邺城当中所有和高欢大人有血脉关系的人都将无一幸免,都会死在尸瘴之下。”

听到棺椁里面的会是自己亡故的父亲之后,高澄心中大骇。当下急忙名人去高欢的幕前查看,高欢死时已经位极人臣,官拜大丞相、太师之职,下葬高氏祖坟也是有专门的护卫队和高家子侄看护的,出了棺椁被盗的大事,不可能没有人来向自己禀告。

这时候,福镇和尚继续说道:“还有一件麻烦事可能让高澄大人费心,这口棺椁不能开、不能移动也不能深埋。要在太阳下暴晒白日之后点火焚烧,您这座府邸日后也不能再主人。您和高氏族人要远离此地三里,如果靠的近了,福缘薄的难免会大病一场,也许还会有性命之优。”

“大师您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如果此时我搬出府邸,传出去邺城百姓会怎么想?天下百姓又会怎么想?只是有人想要谋害本丞相,把幕后之人抓起来也就无碍了。”高澄现在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再过几天他便会受禅让成为东魏之主。此前也有数次被人刺杀的经历,不过高澄都好像如有神助一般,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如果现在搬家便会有谣言穿出去,到时候影响了禅让大典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首节 上一节 793/18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市渡鬼人

下一篇:吉光灵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