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第97节

仇力闭着眼点了点头,说道:“随你吧,不过这场大戏还没开始,希望你们不要把事情做绝。”

看到仇力妥协之后,孙瞎子冷笑了一声,招呼自己同伴将此人带走。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他才对着空气说道:“主管大人及各位同修,让各位受惊了。在下几人和仇力久有私怨,这次只是了结私怨。无意惊扰主管大人和各位同修,还有上宾馆驿中的三位先生。失礼之处还请各位先生勿怪罪……”

说到最后几句话的时候,孙瞎子做了个四方之礼。随后,带着同伴和仇力向着招贤馆外走去。眼看着他们就要走出大门的时候,突然大门外传来一阵嘈杂之声。随后数不清的军士从大门外两侧快速冲了过来,将大门口堵住之后张弓搭箭对着孙瞎子几个人。

随后,在军士们的身后,响起来一个有些稚嫩的声音:“各位大人真的当我这淮南国是无人之境吗?到招贤馆里抓人,一不知会当地的官府,二不理会我这个小小的淮南王。请问几位大人,我大汉律法里面,那一条写明抓捕人犯,无需告知当地官府和封国诸侯王的?”说这话的时候,堵在大门口的军士自动分开,全身披挂战甲的淮南王刘喜从里面走了出来。四周的军士将盾牌架在这位淮南王殿下的面前,放着孙瞎子那几个人偷袭。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谁也不会相信这样话会从一个只有八九岁的男孩嘴里说出来。小家伙的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孙瞎子几人,竟然让这几个术法高强的修士心里有些发寒。当下,孙瞎子对着淮南王的方向行了一个大礼。随后恭恭敬敬地说道:“殿下误会了,我等虽然都是公人,不过这次对仇力却是私怨。他和我们几个人积怨已久,这次只是为了报私仇,无关我们几个公人的身份。”

“私怨……那你们就更加无理了!”刘喜的小脸蛋绷得紧紧的,指着孙瞎子说道:“私怨就可以在我淮南王的都城掳人吗?尔等的眼里还有大汉的律法吗?这招贤馆如同我的淮南王府,你们在这里放肆,当真就不怕我的王法吗?”

这时候,坐在房顶看热闹的三个人对着淮南王小刘喜的表现都有些吃惊。归不归喝下去一杯甜酒之后,看了一眼扮大人的刘喜,又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小任叁:“啧啧,看看人家八九岁的孩子已经指挥千军万马了。再看看咱们这儿活了上千年的孩子……我说人参,你八九岁的时候发芽了吗?”

“老不死的,你八九岁的时候还在吃屎吧?”对上归不归,小任叁从来不肯吃亏。一句话将老家伙堵了回去之后,他也看着大门口对峙的位置,说道:“看着还真是像模像样的,那一身盔甲看着威风。你们说,我去问他借这身盔甲穿两天,他会借吗……”

说话的时候,小任叁转头看着吴勉。不过那个白头发的心思不在这里,他的目光盯着淮南王刘喜背后的位置,那里都是身穿盔甲的军士。不少人的脸上还带了护着面部的金属面罩,冷冰冰的面罩里面只露出来两只眼睛。

“嘿嘿,你也看出来了吗?小家伙的背后也有高人……”看到了吴勉目光所及的位置之后,老家伙笑了一声,顿了一下之后,慢悠悠的继续说道:“看着这次得了便宜的就只有我们这位淮南王殿下了,不过这样如同火中取栗一般。弄的不好一下子得罪了两家,处理的不好可就要灭国了。”

吴勉淡淡的笑了一下,看着小大人一般的淮南王,说道:“就算后面有人在指点,这孩子的胆色也比他父亲强了不少。管它是朝里的也好,七国也罢。我的长生丹药未成,鬼门关也没有打开。这里就乱不了……”

吴勉的话还没有说完,大门口那里已经发生了变化,孙瞎子身后一人有些急躁。开口打断了正在和淮南王周旋的孙瞎子的话:“你和一个小娃娃啰嗦什么!我们是在替朝廷办事,一个小小的淮南王咱们敢拦截我们。玄成兄,我们就从这里出去,看看这些凡夫俗子凭什么拦住我们几人!”

这句话说完的时候,孙瞎子脸上的表情有些懊恼,就在他准备申饬此人的时候。对面的淮南王冷笑了一声,对着他们几个人说道:“那就让你们尝尝这个小小淮南王的厉害……众将士!”

小刘喜的话音刚落,门口几千人的军士同时大喊:“诺!”听到了这异口同声的回答之后,小刘喜向后退了一步,指着大门口有些呆住的孙瞎子众人,喊道:“放箭!”这两个字出唇的时候,他身边已经搭好箭的军士们同时放箭,几百支箭矢同时向着孙瞎子几个人射了过来。

那几个人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娃娃说动手就动手,当下各自手忙脚乱的施法拨打或躲避箭矢。就在他们侥幸躲避了这满天的箭矢之后,还没等这几个人喘过气来。身后突然无声无息的窜过来十几个人,这些人好像排练过多少次了一样。分别站在这几个人的四周,同时使用术法对着这几个人设下了禁制。

霎时间,孙瞎子几个人就好像被人用牛筋大绳捆住了一样,浑身上下丝毫动弹不了。这时候,他们才看到将自己这几个人制住的,竟然是和孙瞎子一起住在下宾馆驿中的几个修士。其中两个人正是给广仁指点过术法的,和差点被始皇帝请去撒豆成兵的那两位。孙瞎子之前一直那他们俩当作小丑,现在看起来被蒙在鼓里的自己才是一个笑话。

见到治住了孙瞎子几个人之后,堵在大门口的众官兵才冲了进来。用提前准备好的铜锁链将连同仇力在内的所有人锁好,随后装进了停在招贤馆外面的囚车之中,有专门的军士看守。一切收拾好之后,淮南王小刘喜就在大门口,在从人的服侍之下脱下了盔甲。换好了他的王袍之后,才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进了招贤馆。

进来之后,这位淮南王殿下直奔上宾馆驿。站在房前对着还坐在房顶上喝酒的吴勉三人行了一个师礼,随后说道:“打扰三位先生的清梦了,那些人都是当今朝廷和吴王等王叔的属下。他们知道弟子重开了这座招贤馆,过来打探消息的。其中还有同党在我淮南王的属下合纵联合,左右不过是为了之后的大事做准备的。”

第171章 二使相争

吴勉坐在房顶上,看了一眼下面的规规矩矩的归不忘小刘喜,慢悠悠地说道:“不用说那么多,这是你的淮南国,做什么你高兴就好。不过我要的东西是不是慢了一点?殿下,照着这个速度,制成升仙丹药的时候,如果你曾孙长寿的话,或许还能赶上。”

面对孙瞎子那些修士高手的时候,淮南王都没有丝毫胆怯。不过听了吴勉这三两句话之后,这位八九岁的孩童脸上却露出来诚惶诚恐的表情。当下对着吴勉施了个大礼,从地上爬起来之后,对着吴勉说道:“吴先生教训的是,我马上就让人去催。如果快的话,再过几天差不多就应该有消息了。”

“殿下,你不会去打朝里,或者那七国的主意吧?这样火中取栗,小心得不偿失啊。”小刘喜说完之后,归不归诡异的笑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老人家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提醒一下殿下,左右逢源不是不好,不过小心左右分出来之后,再把自己陷进去,你成了左右就有些无趣了……”

别看这位淮南王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幼童,不过他的天份极为聪明。马上明白了归不归话里的意思,迟疑了片刻之后,又对着归不归深施一礼,说道:“弟子一定谨记归先生的左右之说,如果弟子有问题请教先生,还请先生万勿推辞。”

归不归听了呵呵一笑,说道:“吃了殿下这么多天,也不好意思不留点什么。殿下如果对左右之事有什么不明白的,自管来问。只要不是让我们三个人去干什么力气活,我们自然没有什么好推辞的。”

归不归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淮南王的小脸微微露出来一丝失望的表情。不过这表情转眼即逝,瞬间便恢复了正常。随后又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淮南王便起身告辞。在众人的簇拥之下,离开了招贤馆。看样子他想要连夜得到来孙瞎子和仇力双方的口供。

看着淮南王这一大队人马离开了招贤馆之后,主管开始带着几个小厮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像中宾馆驿房顶上的大洞只有明天让瓦匠来修补了。下宾馆驿里面的修士被这么一折腾也睡不着了,当下三三两两的出来指着刚才发生的事情吹牛皮。

看着下面闹哄哄的这些人,小任叁突然对着归不归说道:“老不死的,想不到你还转性了。难得看见你对外人这么好,要不是他长得和你不联像,我都以为他是你在外面生的儿子。怎么?拍淮南王的马屁,是不是想在这淮南国养老?你后面还不知道要活多少年,这么一直吃人家吃个上千年,就是一个诸侯王都受不了这个吃法。”

“你们人参懂什么,这叫感情。说实话,这个小娃娃简直就是我老人家少年之时的模样,太像了,真是太像了。”归不归说着,还重重的叹了口气。在小任叁讥笑他之前,老家伙继续说道:“刚才我也是这样,左右两家邻居的孩子打架。两边的孩子都想拉拢我一起去揍另外的小孩,当时我就想啊,你们求我帮忙不给点好处你们好意思吗?然后就讹了两家孩子点东西,也没什么,就是半块面饼,一口咸菜什么的。后来我要的有点频了,那两家孩子也明白过来了。他们俩先干了一架,然后打赢的那个孩子又在我们家门口把我打了一顿。那个小王八蛋当时揍我的样子,我现在都忘不了。要不后来我也不会那么惨……”

“你们家邻居,揍你……”吴勉好像明白了什么,当下插嘴说道:“那个揍你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应该也没忘吧?”

老家伙讪笑了一声,叹了口唾液之后,就回答了两个字:“徐福……”

第二天一早,第一个去找寻天材地宝的人回来了。他去了吴国找到了一株白霜草,也是这个人的人品不错,回来的时候路过越国,竟然听到当地有人找到了同样是吴勉所粗的赤脂。经归不归验证,白霜草和赤脂都是一等一的成色。想不到他一人竟然带回来两块天材地宝,这个放佛让吴勉多多少少看到了一点希望。

随后接下来的一年里,几乎每过个十天八天,就有人送来找到的一两件找到的天材地宝。这还不算,这期间淮南王也来过几次招贤馆,每次他也不空手。光是他带来炼制不老药的材料,就占一半。而且淮南王不知道从哪里,竟然弄到了前朝始皇帝炼制不老药的丹方。本来还想让吴勉作出参考,不过当这个白头发只是看了一眼丹方使书简,指着书简角落当中自己的名字,对着淮南王说道:“这丹方还是当年我誊抄的,后来吃过三个试药的奴隶,还要我背一遍给你听吗……”

一晃一年之后,吴勉所需的炼丹用的天材地宝竟然收集了大半。不过这个时候,那位招贤馆的主管大人传出来的消息,之前在这里大闹的仇力和孙玄成(孙瞎子)两伙人已经都被放走。看样子之前淮南王亲自送来的材料和他们两个人也脱不了干系。

在这段时间里,天下也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汉文帝刘恒晏驾,汉景帝刘启继位之后,启用了文帝时期旧臣晁错为御史大夫。不久之后,晁错上言景帝,主张削藩减赋。此言论一出,一时之间,天下的刘姓诸侯王风声鹤唳。一些诸侯王已经开始暗中集结军队。民间已经有了清君侧、诛晁错的言论。

而淮南国的寿春城中,表面上还是祥和一片。虽然这里几乎天天都有来往京城长安和其他诸侯国的秘密书函,不过淮南国的百姓都以为就算真有兵祸,也是那几个诸侯国和朝廷再打,且轮不到淮南国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所在。

而这时,长生诀丹方中的天材地宝只剩下七八样没有找到。照这个速度,不用等到年末,第一炉丹药就能出来。看这个吴勉也不再是之前那种看什么都无聊的样子。他开始拉上归不归,琢磨起来炼丹的事情。老家伙当年是亲眼见过徐福炼丹的,他的运气也是不错。赶上成丹的就有两三次。

就在吴勉等着最后一个天材地宝凑齐的时候,朝廷来了一位特使前来拜见淮南王。几乎就在同时吴王刘濞也派来了侍臣,两队人马分别从寿春城的东西两个城门进来。不分前后的在淮南王府的门口相遇,两位特使下马之后,竟然就在淮南王府的门前激烈的争吵起来,随后两位侍臣带来的随从也跟着动起了手。他们两支队伍里面都又术法高强的修士助阵。一时之间,两队修士打的不可开交。

本来按着规矩,朝廷派来的使臣是代表天子的。淮南王应该出城三十里迎接,不过随后知道了吴王的特使也要当天到来。权衡利弊之后,淮南王小刘喜索性称病,双方使臣谁都不迎。你们谁有本事第一个到达王府,本王我就见谁。于是,就有了两为特使在淮南王府大打出手的那一幕。

王府之中,小刘喜坐在一堆幕僚中间,听着大门口不断传来的战报。听到双方已经撕破脸大打出手的时候,小刘喜身后一位白须老者冷笑了一声,说道:“一点面子都不给朝廷的使臣,看来吴王殿下已经下了决,两三年之内,天下必将重燃战火。殿下,如何战队,你可要早做打算。”

第172章 修士典范

小刘喜看了一眼说话的老者,顿了一下之后,开口说道:“如果李尚先生是本王,应该如何处置?”

白须老者李尚微微一笑,说道:“寿春城是淮南国的都城,在这里私斗本来就是对殿下的不敬,殿下只管派出军士出去弹压。顺势将这两队使臣分开,得势的一方殿下可以申饬,吃亏的一方殿下可加以安抚。两方都不得宜……”

李尚的话还没有说完,一直在传递消息的小厮一溜小跑的冲到了淮南王的座前。跪下之后,他带着诡异的表情说道:“禀告殿下及诸位先生,招贤馆里那位吴勉先生刚才突然造访王府。不知道和门前两队使臣说了什么,那两队人已经都对着吴勉先生去了……”

“不好!”小刘喜大喊了一声之后,也顾不上失态了,光着小脚丫被一群武士簇拥着,向着大门口的方向跑去。刚刚献计的白须老人还是第一次看到淮南王这么失态,皱了皱眉头之后,在后面喊道:“殿下放心,那两队使臣也只是敢跟对方撕扯,不会对吴勉先生怎么样的……”

没等这白须老者李尚说完,已经跑出这里的小刘喜最后说道:“还不明白吗?那两队使臣去的晚了恐怕一个活的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97/18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市渡鬼人

下一篇:吉光灵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