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极品驸马

极品驸马 第1106节


“一针见血。”薛绍拍案称赞,“以往我办任何事情,再如何麻烦与棘手,我总能想出办法来应对。但这次不同,我的感觉就像是自己在跟自己打架,又哪能分出个输赢胜败?”

“尚书,下官提个建议如何?”

“有话直说。”

姚元崇拱手拜了一拜,“改旗易帜一事,尚书提纲契领总揽全局即可。具体事宜,就悉数交由下官来|经手操办。早晚,下官也能给出一个能让尚书满意的答复。”

薛绍深吸了一口气长长的吐出,人也往后坐直坐舒服了,“说一说,你第一步打算怎么做?”

“下官,要亲自去一趟朔方。”姚元崇答道。

薛绍先是一愣,随即就笑了,“谁告诉你的?”

“什么,谁告诉我的?”姚元崇纳闷。

薛绍道:“改旗易帜第一站,必须在朔方。”

“没人告诉下官。只是下官自己恰巧也是认为,改旗易帜的第一步必须是在朔方军展开。”姚元崇说道,“因为,朔方军既是尚书麾下的旧部,又是大唐最为精锐、最富盛名的一支野战王师。现今能与朔方军相提并论的边防野战军,无非三支。一是王方翼麾下的安西虎师,二是黑齿常之麾下的河源军,三是薛仁贵与程务挺相继带过、现由薛讷统领的河北定襄军。但是这三支军队,都没有朔方军的影响力来得巨大。因为首先,朔方军的班底是裴公生前带过的西征军,其万丈光芒无可比拟;其次,这几年打得最漂亮的也就是朔方军,对突厥劲敌连战连捷从无一场败绩。再加上朔方军的统帅,也就是尚书你本人的身份远非其他三位大将可比。因此,朔方军当属现今大唐天下,第一军!”

薛绍呵呵的笑了一笑,“这个马屁拍得我挺舒服。你继续。”

姚元崇也笑了一笑,继续道:“朝廷要军队里推行改旗易帜,消息是早就放出来了。于是大唐天下数十万将士,第一眼就全都盯着朔方军了。因为朔方军是精锐,是表率,是尚书的直嫡旧部。”

薛绍苦笑了一声,“于是乎,那些将军们都对我百般敷衍阳奉阴违。”

“对。”姚元崇点头,“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朔方军的动静。”

薛绍微微一笑,“快了。”

姚元崇略感惊讶的扬了扬眉,“尚书早有安排?”

“这一仗可不好打,所以我老早就先派了一个得力先锋和一个狗头军师过去,给我打个前哨。”薛绍笑了一笑,说道,“等他们有了军情回报,你再担纲大将挥师杀将过去。再加上早有准备的内应,想必能够一战得捷。”

“何时出发?”

“快了。”

姚元崇愣了愣神,“尚书,那得力先锋何许人?狗头军师又如何说?……居然还有内应?下官有点糊涂!”

薛绍哈哈的大笑,“薛楚玉,李仙缘,郭元振,你自己对号入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步步为营,一鼓作气——有趣!”姚元崇笑了,“尚书居然能把兵法用于理政,还用得如此合乎情理出神入化……真兵家之大成者,奇才也!“

“哈哈!”薛绍大笑,“你这个马屁可就拍得不怎么样了,自罚三杯吧!——王昱,进来给姚侍郎上酒!”

姚元崇呵呵的笑,“王昱这个后生,挺不错。”

薛绍微笑的点了点头,“勤勉好学孜孜不倦,才思敏捷谦虚谨慎。”

“我见王昱侍尚书为师,表现极为尊师重道。”姚元崇笑道,“如今看来,尚书也确实满副为人师表之相。”

薛绍暗笑不已,心说为人师表就算了,为人姐夫倒是不错!

第739章 乌云盖顶

月余过后,西京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

留守西京的文昌左相(原尚书左仆射),曾经在白江口大败百济与俀国联军,大唐军界的泰斗级人物,并在中华历史上都鼎鼎有名极为罕有的水战名将,刘仁轨,去世了。

早在二圣时期,刘仁轨就已经位极人臣官拜宰相。只不过在薛绍入仕以后刘仁轨因为年岁已高已经逐渐的淡出了朝野。但二圣仍然对他颇为敬重寄予厚望,在他年过八旬几次秩仕以后,仍要请他出山坐镇朝堂并拜为仆射宰相。

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渐渐的开始独断朝纲,刘仁轨曾经当面指责武则天不要过于干政,说的话都和扬州叛乱的徐|敬业相似——“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然而武则天只是笑了一笑,说老相公的教诲本宫铭记于心,随后依旧让他留守西京,尚书左仆射的位置雷打不动。

换作是别的人,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这样的一位老宰相去世,可谓朝野震动。得到消息的当天,武则天废朝三日以示哀痛,并让宰相领衔率领百官代表,前往西京吊唁。

兵部尚书薛绍,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领衔的宰相,是新上任的内史岑长倩。

武则天改革官制名称,以前的中书省被改为凤阁,中书令则被改称内史。“内史”这一官名起源于周朝,而隋朝曾经称中书省为内史省,最高长官就叫内史令。

在裴炎倒台之后,中书令一职一直悬而未决。为此很多人展开了角逐,刘袆之就曾经前来寻求过薛绍的帮助,结果是碰了软钉子不了了之。武家的人如武攸宁、武承嗣等人,也无不垂涎。但最后武则天还是选择了岑长倩。

武攸宁、武承嗣和刘袆之这些人倒是也都挂衔“平章事”而入阁拜相了,但是到了政事堂参政议政之时,内史岑长倩自然是略高一筹。只不过,岑长倩的权力和威望比起前任中书令裴炎来说,可就真的差远了。

政事堂不会出现第二个类似于裴炎的首辅宰相,朝堂之上更不可能再出现权倾朝野的顾命大臣。宰相从此集体制,相互取长补短相互监督制约,这些话武则天没有当众明说,但是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

入阁拜相,这件事情武则天倒也和薛绍私下提过一次,但是薛绍婉拒了。薛绍的想法是,连武承嗣之流都能混进宰相班子,自己削尖了脑袋挤进去和这种人撕咬搏斗,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再加上现在武则天对宰相班子盯得很紧,绝对的高标准严要求,权力小责任大还附带高风险……一个兵部尚书就已经足够焦头烂额的了,犯不着为了一点虚荣去趟政事堂的混水。

薛绍婉拒,武则天也没有勉强。仿佛她私下提出一下也只是出于一种“礼貌”式的尊重,并非出于真心。裴炎倒台之后的政事堂,只需要乖乖办事的应声虫,否则进不了政事堂,这个现状满朝堂的人都已经是看得明明白白。

因此,与其让薛绍去政事堂做那种图慕虚荣有名无实的小宰相,还不如让他在兵部领一些实权干一点实事。在这一点上,武则天和薛绍算是心照不宣的达成了默契,就连太平公主都意识到了。为此,太平公主还特意从西京写了一封家信去洛阳专说此事,就劝薛绍‘如若母亲提出拜你为相,可婉拒’。

薛绍哪里用得着太平公主来劝?有一件事情他一直记得很清楚,历史上的武则天任用的宰相之多几乎是创造了世界纪录的。她掌权和在任期间宰相一直都像走马灯似的不停更换,先后相加有七八十个——多数未得善果。

不作死就不会死,这种宰相还是不做的好。
首节 上一节 1106/17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之崇祯大帝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