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极品驸马

极品驸马 第1154节


薛绍想了一想,说道:“千骑的副使将领,必须是在北衙禁军或是左右奉宸卫这样的近卫当中选取。原来武攸归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肯定不能用。必须是我熟悉的,又能力出众值得信赖的人。”

太平公主嘴角一扬,“还记得宫中流传的那句俗语么?——禁内杨公千牛二童,飞骑玉冠莫予争雄?”

薛绍“叭”的打了个响指,“如果太后同意的话,那就周季童了!”

“但他不是奉宸卫的将军么?”太平公主提出了质疑,“虽然现在奉宸卫远不如我父皇在世时的那么风光和吃香了,但好歹也是个将军呀!”

“清水衙门的将军而已,每天只能数脚趾头玩。周季童跟我说过好几次了,希望我帮他一把,让他调任到河北代州,子承父业的去镇守边关。堂堂的御林军大将要去戍边,足以见得他都快要闷成什么样了。”薛绍笑道,“这次的则天门事件程伯献护驾有功,太后正想好好的提拔他一下。如果周季童能够调任千骑,那么程伯献正好顶缺扶正。两全齐美!”

“你身边不是还有卢思义、潘奕和唐真这三个奉宸卫的麾下旧僚?”太平公主说道,“若能让他们跟着周季童一起调任千骑去谋个一官半职,不也正好么?”

“妥当。”薛绍击节赞叹,“怎么你老是跟我想到一起呢?……这可是公然循私任人唯亲啊,不好、不好!”

数日之后。

千骑增设了两名副使,相当于将军的待遇从三品,一个是周季童一个是崔贺俭。后者曾经也是薛绍在奉宸卫的同僚,是已故宰相崔知温的侄儿。崔贺俭离开奉宸卫之后曾在远任州县当地方官,深造一圈之后终于又得以回到京城,并且赶上了千骑选将的这一大好良机。武则天念及崔知温在世之日的种种功劳(或者说他死得早没和裴炎搅得太深),就把崔贺俭给提了起来。

薛绍带在身边很久了的三个“背身”卢思义、潘奕和唐真,全都顺利进入千骑担任了五品左右的中级将领。对他们来说,也可算得上是“修得正果”了。

在这一次则天门行刺案之后,武则天下定了决心要加强一下御前禁卫,于是扩增千骑由原来的一千人左右,增至两千人。由于千骑直接护卫太后和皇帝所在的内廷宫殿,这股武装力量的重要程度其实已经远超镇守皇城玄武门的羽林卫。

与此同时,武则天决定重组左右奉宸卫,并恢复先帝李治在世之时的情景,让他们成为太后与皇帝的贴身保镖。另外,奉宸卫被更名为“千牛卫”并设大将军,与南衙其他各卫平级。

与薛绍关系极为良好的程伯献,由此完成了一次人生的大飞跃,终于挂上了正三品衔成为了第一任左千牛卫大将军。而右千牛卫大将军则是来自于羽林卫的一员骁将,曾与唐休璟同守丰州并在薛绍麾下作战过的,范云仙!

周季童、崔贺俭,程伯献、范云仙这新任的四员御前禁卫大将,再加上左羽林卫的大将军李多祚,全是薛绍信得过的袍泽弟兄,也可以说是他的——嫡系。

夜半时分。

“看来,我还真是有点任人唯亲了。”薛绍有点难为情的样子,对太平公主道,“你母后会不会觉得,我是在拉帮结派呢?”

“事实证明,‘薛子镇国’这句话我母后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太平公主不以为然的淡淡道:“她老人家都敢把满城兵马交给你了,又哪会不让你再添几个你用得顺手的将军呢?”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然也,然也!”

看着太平公主拽文时的这副神气活现的俏模样,薛绍毫不犹豫的把她扔到了床上。

“来,大战三百回合!”

“九百、九百——琳琅何在?!”

第768章 可汗英明

<>  第768章

三月的草原,注定被欢乐的气氛所笼罩。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突厥人都会在自家门前点起一堆松柏枝,用松柏枝的烟火向神祈求他们的牲畜能够无病无灾长得膘肥体壮。于是这一天他们不再屠宰牲畜,而是像中原人一样用粮食煮诺鲁孜饭吃。其实就是稀饭,他们把这叫做“冲克缺”,翻译作汉语即是“丰盛粥”。

就像春节时突厥也派了使臣携带牛羊进京,前来向中原的皇帝拜年一样,大唐也派了使臣带着许多可以煮丰盛粥的粮食,来到了草原向突厥的可汗骨咄禄恭贺节日。

骨咄禄和他的谋主元珍、叶户咄悉匐等一干重臣,提前来到南牙黑沙,在牙帐里郑重的接见了唐使,并邀唐使一同出席了他们隆重的庆典活动,直到深夜方才散席。

然后,骨咄禄与元珍、咄悉匐三人却开始了另一场,远比诺鲁孜庆典还要更加重要的聚会。

“阿波达干,这就是唐使送给你的私礼?”骨咄禄指着放在牛皮毡几上的一个布包盒子,“我可以打开看一下吗?”

元珍微笑,“可汗请。”

突厥人远没有中原这么多的礼数,骨咄禄亲自上前打开了盒子,微微一惊,里面居然装的是一颗人头。

“唐朝何意?”咄悉匐顿时怒了,“如此吉祥的诺鲁孜节,他们居然以人头做贺礼?!”

“叶护稍安勿躁。”元珍道,“可汗还记得出,这颗人头是谁的吗?”

骨咄禄拿起那颗用药物与香料处理过后没有半分腐烂的人头,细看了两眼,淡淡道:“李仙童。”

“可汗好眼力,好记性。居然还记得这么李仙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元珍笑道,“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可汗总共只见过他一次吧?”

骨咄禄不动声色的放下了人头,“阿波达干,唐朝此举是何用意呢?”

“回可汗,臣私下和唐使谈过了。他告诉臣这颗人头的来历,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可算是和人头有关,但远比这颗人头本身重要得多。”元珍说道,“可汗想听臣先说哪一个?”

骨咄禄很是淡定的坐了下来,从靴子里抽出自己的银刀割下了一块烤肉,放在嘴里慢慢的嚼,“哪个有趣,先说哪个。”

“我听可汗的!”咄悉匐也坐了下来也用刀子割肉吃,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嘟嚷道,“诺鲁孜节不杀牲口不吃肉,一整天熬下来怪难受的!”

“可汗,其实唐朝送来这颗人头的意思很简单,他们不想再开战。”元珍说道。

咄悉匐的动作稍稍停滞了一下,继续割肉,“二者之间有关系吗?”

“有。”元珍说道,“李仙童之所有被杀,是因为他在中原的上元节之时,去皇宫行刺了唐朝的皇帝和太后。”

“哦?!”这一下骨咄禄和咄悉匐的动作同时停了,并一同发出惊咦。

“当然,他失败了。”元珍笑了一笑,说道,“败在一个,我们的老朋友手上。”

“薛绍?”
首节 上一节 1154/17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之崇祯大帝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