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极品驸马

极品驸马 第594节


“不记得。”妖儿迷茫的摇头,“从来都只有我娘才记得。可惜噢,我娘现在死了。”

薛绍微微一笑,“你的出生日即是你母亲的受难日。今天,我们一起去祭拜她吧!”

“多谢神仙哥哥!”说到母亲,妖儿的眼泪马上就涌了出来,像断线的珠子一样连连滚落。

薛绍连忙给她擦拭眼泪,劝她不哭。

“既然你都不记得自己几岁了,那就……当你今天满十二岁吧!”薛绍无奈的说道,反正妖儿看起来怎么也不像是十三岁就是了。

“好吧,十二就十二,神仙哥哥说了算!”妖儿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应承。

薛绍笑道:“好了,别哭鼻子了。今天是你的生辰,要高兴。一会儿月奴会给你操办一桌好饭,让你好好的吃一顿。你干娘也会请来,吃完了饭我们一起带你去西市买新衣服,顺便到处玩一玩、逛一逛!”

“好耶!”妖儿挂着眼泪就大笑起来,抱着薛绍的脖子就在脸上一顿猛亲,“神仙哥哥,对我最好了!”

薛绍呵呵直笑,心情非常的舒畅。

离大婚还有些日子,在家里安安静静的过一段平凡的小日子,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薛绍开始理解,为什么裴行俭那样的名帅大将,在生活当中会是一个和蔼可亲甚至有点老顽童似的小老头儿。

越是经历了大风大浪、见多了流血与生死的男人,心里越需要一块不被污染的温柔之地,来安放那些来之不易的平凡与温情。

刚刚放了妖儿离开马场球不久,吴铭走了过来找薛绍。

薛绍见他衣衫半湿精神抖擞,显然也是早上练过武艺了。现在吴铭可以算是府里的一个“神秘人”,他很少离开他的单独小院,连吃饭也是独自在禅房里吃的。除非薛绍找他有事,否则,他基本上都是处于“隐身”的状态。

“公子。”吴铭上了前来先是抱拳一拜,然后说道,“我有件事情想请公子商量。”

“嗯,你说。”

吴铭说道:“公子大婚之日不远,理当提前派人前往济州,搬请君侯和三公子夫妇来京,一同参加婚礼。”

“嗯。”薛绍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已经有礼部的官员在操持了。”

“话虽如此,公子不妨自己也派人去请上一回。礼部的官员只会宣布朝廷的旨意,哪能传达公子的兄弟之情?”吴铭说道,“不如,就让我去济州跑一趟,面请君侯!”

薛绍想了一想,点头,“也好。那就有劳大师了!”

吴铭抱拳一拜,再又微然一笑,说道:“公子也别忘记,带上太平公主殿下去祭拜一下你的父母。”

“……”薛绍闻言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心想我倒是记得要带妖儿去祭拜她的母亲,却忘了自己的父母。她们陪伴一代帝王李世民长眠于昭陵,已有十年。

是该去看看了。

带上太平公主,一起去!P

第381章 负荆请罪

妖儿的生辰宴会,办得很简单,但很温馨。裴夫人库狄氏带着她的三个孩子赶了来,给妖儿送上了一份她喜欢的礼物,蓝田玉笔。

妖儿爱读书,爱写写画画,最近又养成了一个小小的嗜好,收集各种毛笔。库狄氏送的这一管毛笔,笔管用正宗的蓝田美玉所制,精美异常。笔尖则是野狼脖颈上的毫毛所制,这是上等的制笔材料。

妖儿拿上这支蓝田玉笔,欢喜得不得了。

这时库狄氏又捎来了另一件礼物,一台上品端砚——武则天所赐。

这样的砚台薛绍倒是有一块,当初在禁中对策时皇帝李治亲手所赐,对读书人而言堪称有价无市的瑰宝。

其实端砚贵重与否,本身并不太重要。让薛绍惊奇的是,日理万机的武则天居然还会惦记着妖儿的生辰,看来宫里宫外的传言并非是假,妖儿现在的确很讨武则天喜欢。

因为是生辰家宴,就没有那么多的礼法束缚。月奴和库狄氏的孩子这些人都一同参加了宴会,玩闹得很开心。薛绍给这一场生辰宴会注入了一些新奇的元素——他叫府里的厨子蒸了一个很大的“大肉馒馒”代替生日蛋糕,然后点蜡烛让妖儿来许愿。

妖儿依照薛绍的吩咐,开心的闭上眼睛来许愿,嘴里却说了出来:“希望老天爷保佑神仙哥哥,每天都能像今天这样的开心,快乐!”

然后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妖儿吹灭了蜡烛,欢呼雀跃。

薛绍由衷的笑了。

和她们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好酒好菜陆续上来,性情奔放的库狄氏喝了几杯酒越发没了束缚,在堂中跳起了舞来。大嫂萧氏主动抚琴助乐,妖儿和她的三个孩子跟着一起学,欢乐扬溢憨态百出,把薛绍的肚子都笑疼了。

不经意间,薛绍发现堂中少了一个人,月奴不见了。

心中略一思索,薛绍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他起身更衣,走到了后院关押艾颜的地方。

月奴果然在这里。她给艾颜,送来了一份肉包子做的“生日蛋糕”。

薛绍驻足在门外,听她二人对谈。

“月奴,谢谢你。只有你还记得我!”艾颜的声音。

月奴连忙道:“你别这么说。公子回了长安一直很忙,又碍于身份限制,不方便来看你。”

“你不用解释的,我根本就没有介意。”艾颜说道,“回了长安,他是驸马公子,我是朝廷钦犯。彼此不通往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月奴无语了片刻,说道,“艾颜,公子与太平公主即将大婚,好似还缺一个媵御。你说有没有可能……”

“绝无可能!”艾颜说得斩钉截铁。
首节 上一节 594/17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之崇祯大帝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