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极品驸马

极品驸马 第807节


“好、好,你们比试一场!”在场的都是一些行伍之人,一说起这个都来了兴头。连裴行俭也跟着一起起哄。

郭元振笑嘻嘻的点头,“好,那就点到即止,比划两下!”

当下,众人就把院子里的东西收拾开来,让郭元振与张仁愿二人比拳。

张仁愿很谦逊,摆出一个照门来承让郭元振。众人都可算是个中行家,只见张仁愿刚摆了一个照门就知道,这人的武艺定然不弱。

郭元振当然也看出来了,他当场就笑了,“别说,是挺像一回事!——来吧,张御史!”

话刚落音,张仁愿怒吼一声如同猛虎下山,就朝郭元振出招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这显然不是一名进士出身的文人搞法,分明就是上阵杀敌之人才有的狠辣风范!

郭元振并未轻敌,两人拳来脚往打成了一团,居然不分上下。

裴行俭见他二人比划了一阵没分胜负就劝停了他们,笑道:“两只小牛犊子,都还不错。但是行军打仗,并非徒逞匹夫之勇。尤其是对于你们这样的将军来说,脑子里面有没有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谨受教!”众人一同抱拳来拜。

“裴公。”魏元忠上前一步,拜道:“在下愿向裴公举荐张仁愿。他虽然是一介御史,但确有军武之才。而且他仰慕裴公和薛将军已久,愿追随裴公与薛将军一同去西征!还请裴公成全!”

张仁愿连忙上前来就要下拜,裴行俭阻止了他,“张仁愿,老夫其实早就听说过你的姓名,甚至不比魏元忠晚。”

“张某,诚惶诚恐!”张仁愿低头纳拜。

裴行俭笑了一笑,说道:“你一介书生有志从戎,对大唐军队而言这当然是好事。但你是殿中侍御史,老夫权征调于你。”

“无妨!”张仁愿情急道,“只要裴公肯用我,我愿即刻辞官投军,在裴公麾下充一马前小卒!”

众人都笑了。

薛绍说道:“裴公,张御史拳拳之心,你何不成全了他?如果大唐能够多一些像张御史这样文武全才、赤子热血的年轻将军,何愁天下不宁?”

裴行俭呵呵的笑,不表态。

张仁愿连忙又对薛绍一拜,“张某此生夙愿,就是做成薛将军这样的人!若能鞍前马后向薛将军求学,张某此生足矣!求薛将军成全带携!”

“那你怕是没机会了。”薛绍挺认真的说道,“因为当今二圣,只有太平公主这么一个女儿。”

众人都一起大笑,张仁愿窘得脸都红了。

裴行俭笑了一笑,说道:“承誉,那你就带上他吧!都是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你们在一起也好共事。”

薛绍抱拳一拜,“裴公有命,薛绍岂敢不从!”

“谢裴公!谢薛将军!”张仁愿喜不自胜,一拜再拜,“张某,这就去辞官投军!”

“喂喂喂——慢着、慢着!”薛绍连忙一把拉住急将奔走的张仁愿,笑道,“你这人,倒是急性子。你怎么就不想想,裴公能带上同为殿中侍御史的魏元忠一起西征,怎么就不能带你一起了呢?”

“那方才裴公不是说……”张仁愿愣住了。

薛绍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裴公喜好诙谐,他老人家逗你呢。以后你慢慢就习惯了。”

众人都一起大笑,张仁愿也跟着窘窘的笑了起来。

“哎……新来的都有份,就我没份!”郭元振忍不住长吁短叹。

薛绍走上前来,小声对他道:“陛下龙体欠安,又临迁都之事。如此一来,戍卫陛下御前的千骑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此关键时刻,你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千万可别调以轻心。”

“这我知道。”郭元振苦笑不已,“但是你们都去了,唯独落下我一个人……我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说罢,郭元振都偷偷的瞟向裴行俭。眼神之中悄然流露出,浓烈的不舍与哀伤。

薛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其实自己和郭元振这些人都还很年轻,想打仗以后多的是机会。

但是追随裴公这位老父亲一起出征的机会……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了!I861

第530章 誓师出征

次日,二圣起驾东幸,百官携家相随。浩浩荡荡的万人大队伍,开向了东都洛阳。

就在这同一天,为讨伐西域叛乱的十姓突厥,大唐朝廷再一次颁布了“举猛士诏”,号召全国的青壮踊跃投军。

两京关内聚集了大唐三分之一以上的府兵,是主要的兵员来源。

府兵就是大唐的“义务兵”,农民们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还得自带粮食和被褥等物从军。但近些年来土地兼并比较严重,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自然也就无法再义务从军,这使得大唐天下军府的府兵兵员一直在锐减。

但大唐毕竟是个尚武的国家,只要朝廷出钱出粮来募兵,那些曾经的府兵还是愿拿起刀枪来为国而战的。尤其是今年关中大旱闹饥荒,很多农民正愁没了生计。跑来投军赚得一些粮饷养活家人,成了他们不错的选择。

关中府兵当中有很多是上过战场的老兵,还不乏立过战功的平民勋官,兵员素质相当的过硬。尤其是当人们听说这次西征的主帅是裴行俭,从军的热潮更加汹涌。

朝廷计划只募二十万兵马西征,结果关内的几个募兵点不到五天的时间,就接到了不下三十五万人的踊跃投军。这让主持募兵的兵部侍郎岑长倩与员外郎薛绍都有点头疼,要从这三十多万人当中砍去将近一半,是个很难的工作。

那其中有很多人,是抱着求生计的心愿来的。他们都愿意把性命卖给军队了只求一碗饭吃,军队如果不收留他们,他们很有可能变成流民甚至是流寇,这极不利于关中的社会稳定。另有一些是慷慨抱国的热血青年,如果回绝了他们无疑是打击了他们的尚武之心与爱国热情,这也是很不利的。

想要求得朝廷允许多征兵马,显然更加不现实。现在关中大旱眼看就要闹饥荒,缺的就是粮食。在这节骨眼上朝廷敢于征发二十万雇佣军去征讨西域已经是咬着牙根了,还怎么可能拿出粮食来多养十几万人?

兵部侍郎岑长倩对薛绍说,这些人很有可能是你曾经的袍泽,或者未来的袍泽。如何遴选剔除,你来操办。
首节 上一节 807/17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之崇祯大帝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