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第495节

朱杰上前一步,看向了马士英等人,沉声道:“马督师,如今可正是我们勠力同心,一雪国耻的时候,不管我们恩怨如何,现在不是我们厘清恩怨的时候,前仇旧恨,一笔勾销,诸位勋臣同样如此,自今日起,只要你们不在作奸犯科,不在鱼肉百姓,仗势欺人,我绝对不会寻找事端!”

马士英与诸位勋贵闻言,心头稍稍安定一些,如今朱杰登基,已经不可阻挡,愿赌服输了,只要朱杰不在针对自己这些人,相安无事,那就是邀天之幸了,至于跟皇帝挣权甚至是借机生事,他们还没有那个胆子!

如今国事艰难,一切仪式从简,朱杰仅仅是稍作准备,就在众人的拥戴之下,告祭太庙,举办了登基大典,接受了众臣的跪拜。

新皇登基,正值一年伊始,改好建元元年,行黄帝历四千三百二十年,尊崇祯皇帝为庄烈帝,庙号烈宗,奉林青儿为皇后。

新皇登基,自然是要加封百官,大赦天下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重组内阁,蒋德璟、孙传庭、候恂、毕懋康、宋应星入阁辅政,成为新一任的阁相;

第二件事情,就是改革勋爵制度,改公侯伯三级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十五等爵位;

第三件事情,改吏兵户刑工礼六部,改设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礼部、税部、商部、监察部、情报部十部制,分掌朝政,蒋德璟作为先帝的辅臣,威望卓著,而且颇有政绩,自然是被公推为内阁首辅了,同时兼任吏部尚书;孙传庭作为朱杰最为看重的盟友,进身为次辅,兼任兵部尚书,负责全国军务;候恂当年在户部之时政绩颇佳,是历年来,朝廷国库最为丰盈的时候,出任户部尚书,入内阁办事;史可法为人刚正耿直,封为监察部尚书,毕懋康起用为工部尚书,高杰出任情报部尚书,李岩为税部尚书,高弘图出任商部尚书,杨廷枢出任刑部尚书,钱谦益出任礼部尚书,各部各司其事。

钱谦益不过是用来安抚南京权贵阶层的信号而已,如今新君刚刚册立,将反对的人全部打入冷宫,无疑,会引起巨大的纷争的,朱杰自然没有那么傻,总也要贴张安民告示吧,除去钱谦益,还有马士英,同样也保留了庐凤总督的位子,只不过,黄得功的庐州镇却是不能留给他了,让他掌握着一镇的精锐,而且在京畿地带,未免有些危险。至于各家勋贵们,虽然没有得到什么菜头,却也相安无事,只要能够保住各自的爵位,依旧是荣华富贵,可以享之不尽的。

不过,最令人惊诧的是,朱杰竟然下旨直接取消了限制勋贵入阁参政的限制,准许勋贵入阁议政,准许勋贵子弟参加科考,勋贵之中,只要有才能卓越者,可以任职地方,处理一方政务,甚至业绩突出者,调任中枢,也是可以的,消息一出,朝野一片哗然,本来勋贵们以为要倒大霉了,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一张口就给了一个巨大的馅饼啊,可以参与国家机务了,这是皇上天大的恩典啊!当然,有高兴的,自然就有愤怒的,文臣们对于皇上如此做法,颇为不满,好不容易,在朝堂上方才将勋贵给压制下去了,皇上竟然一开口,就要打破固有的格局,这如何可以?

旨意一出,自然引起了文臣们的反弹,不过,建元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哪里还会给文臣们反对的机会?朱杰如今大权在握,对整个朝局控制的死死的,反对无效,再三反对,依旧无效!

不过,这个时候,朱杰却是又起了另外一个主意,取消所有勋贵的丹书铁券,一应爵位,每世递减,一直降到末等男爵为止,也就是说从国公,到男爵,一共五级十五等,哪怕是一等国公,十五代之后,也就成为白丁了,没有了丹书铁卷的特权,没有了世袭罔替的爵位,代之而起的却是可以自由参政,不在设限。

朱杰的意图很清楚,崇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思路,从根本就是错误的,将这些文官集团都给惯坏了,惯得不成样子了,必须要给他们带上紧箍咒,这个关键的时候,绝对不允许他们给捣乱!同时放开限制,也能够从勋贵集团之中发现一些人才出来,当然,非但是给勋贵集团解除了限制,连带着,皇室一族也都全部解除限制,但凡皇族子弟,失去爵位者,尽皆可以参加科举,特么的,不能再白养活这些人了,必须要让他们自食其力!

朝廷中央枢纽的架构搭建起来了,接下来就是下面各种机构的官员了:裁撤巡抚职务,全面恢复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同时加入传道受业司,各自负责一省政务、监察、军务与教育,四者各不干涉;黄宗羲出任应天府府尹,专司应天府京畿政务;顾炎武出任浙江布政使,朱舜水出任河南布政使;其余各地官员,除巡抚、兵备道官员回调京师外,个安原职。

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皇登基,改天换日(二)

地方政务动静不大,军务上却是作了大手笔的调整!

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裁撤卫所官兵,凡是在卫所军籍者,全部解除军籍,挑选其中精壮进入各镇,由朝廷补充军饷,成为募兵;年老体弱者,赐予田地成为农民,免除五年税赋;即日起,各省卫所将领分批召回兵部考核,考核合格者,另行委用,分散至各军镇之中任职,考核不合格者,免去本兼个职,不得再次录用,裁汰出局。

各省防务交由指挥使与总兵共同管辖,云、贵、闽、粤、桂、赣各部署一镇兵力于要冲,宁靖地方;四川、湖广、浙江、陕西各两镇兵力,南直隶两镇兵力,应天府四镇兵力,除开南京三镇之外,在筹建一镇,组建京军,一共二十镇兵力,二十位总兵官,一镇兵力省份,都指挥使由总兵兼任;两镇兵力以上省份者,设立总督,统领一省军务,每镇兵力核定员额一万八千人,南京四镇作为京军,每镇配置两千火枪军,组建火枪步骑营,如果再算上中原的五镇天威军,总兵力,也要接近五十万兵力了,其余的多一个不要!

除了陆地的二十五镇之外,设立大明皇家海军福建水师、江浙水师两镇水师,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江浙水师总兵郑浩天。徐一帆以兵部左侍郎总督天威军,负责河南军务,统筹中原所有战事,秦牧风任京军总督,负责江淮军务;李定国总督陕西军务,率兵北上,防御山西的清军南下;黄得功总督湖广军务,负责防范四川的张献忠,以免张献忠再次杀出四川;

在军务上,朱杰自然是行家里手,一言而决,即便是孙传庭都不会过多置喙,孙传庭甘拜下风,自愧不如的,皇上制定方略,自己照着执行就是,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岔子!

部署好军务,紧接着,朱杰再次掷出了大手笔——成立皇家科学院,负责全国勘探、天文、立法、从事各种器械、军械的研究事务;宋应星成为科学院第一任院长。

单单是成立皇家科学院,倒是还不至于引起一片哗然,要命的是,朱杰为皇家科学院送上的大礼——第一件事情就是封宋应星为文运候,自宋应星起,之后每一届皇家科学院院长全部得文运候侯爵,永不更易;凡是入选皇家科学院的学者,一律赐子爵爵位,有突出贡献者,甚至可以晋升为男爵、甚至伯爵!

消息一出,整个朝野都沸腾了,就是一些泥瓦匠,木匠,就可以得爵位?擦了,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天理?非但是军方将领,即便是文臣们也大都不满,极为不满,众多朝臣为国操劳数十年,可都从来没有得过爵位啊,大明朝向来晋升易,得爵男,有非军功不得封爵的律例,即便是刘伯温那么大的功劳,也不过得了一个诚意伯而已,太难了!

但是,朱杰毫不为其所动,一句话,所有皇家科学院的学者,必须授予爵位,当然了,想要进入皇家科学院,那可是有着绝对严厉的要求的,必须经过三位皇家科学院的学者联名举荐,交由皇家学院审议,考核,方才可以进入,同时还要在科学院中试用一年,考核通过,方才能够留在皇家科学院,而且,皇家科学院每年只有十个汉人名额,五个番邦名额,这可是真正的殊荣,要知道整个大明朝,即便是尚书,都有十多位呢!

朱杰非但授予这些人爵位,皇家学院设立皇家恪物奖赏规制,第一等赐金牌,赏银万两;第二等赐银牌,赏银五千两;第三等赐铜牌,赏银三千两,未来哪一个人能够研究出足够的成果,皇家绝不吝惜赏赐,除了这个每年评议的奖赏制度外,还对有所发明创造、研究成果的人进行表彰,只要其成果在皇家科学院通过审核,那就可以领取一定的奖励,最高者,奖赏高达一千两纹银!

刚刚设立了规制,朱杰就将第一等恪物金牌赐给了宋应星,表彰宋应星写出的《天空开物》这不皇皇巨著,第二等恪物银牌赐给了茅元仪,表彰茅元仪写出的《军备图说》;第三等恪物铜牌赐给了毕懋康,表彰其研制出了大明第一杆燧发火枪,实打实的赏赐啊,皇上御赐,还有大笔的赏银,都超过了他们一年,甚至三年的俸禄!

连孙传庭都有些红眼睛了,这个皇上要玩哪样?这大明朝,著作等身的大学者,数不胜数,江南更是人才辈出,但是没有这些硕学大儒什么事情,奖赏都给了这些研究旁门左道的人!这叫什么事?难道现在孔孟门生不值钱了,孔孟之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啊,大大的不妥啊!”

孙传庭白日在朝堂上,不便于公开驳斥皇上,毕竟是新皇刚刚登基,必须要维护他的权威才行,不得不等到深夜,方才入宫求见,向着朱杰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

“你倒是说说,有什么不妥?”

朱杰笑道。

孙传庭沉声道:“皇上,从古至今,孔孟之道就是内圣外王的国家根基,不容动摇,朝堂之上,所有官员几乎都是圣人门生,如今您将恪物之学捧起老高,却将儒教贬低的一文不名,势必会引起朝中官员非议的,官员心中有所不满,无心政事甚至尸位其上,对于朝政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朱杰站起身来,常常的叹了一口气,方才答道:“孙大人,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远古先秦或者汉唐的时代了,这个时代,将会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大明的长治久安甚至未来数百年甚至千年国祚不断,就要全部靠这些人了,儒教可以保证我大明道德昌盛,却无法保证我泱泱中华兵甲之利,儒教可以保证我大明知书明理,却无法保证我泱泱中华掌握天地运行之至礼,儒教不可废,然则,这恪物之学,却也不能偏废,知道为什么朕将毕懋康与宋应星超擢进入内阁吗?因为他们两个人乃是个中翘楚,争衡未来的世界,靠的是火枪、火炮,不是这些刀枪剑戟,世道要变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战之前

吴三桂一直以来都很不服气,不是不服气别人,正是不服气朱杰,非常的不服气。

两个人可以说都是少年得志,吴三桂弱冠之年,就担任了辽东的总兵官,勇冠三军,麾下的关宁铁骑,更是天下第一等一的劲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多年来与满洲鞑子交战的中坚力量,没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只怕辽东的局势早就糜烂不堪了;本来吴三桂以为,未来大明朝第一名将,非自己莫属的,不管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年齿都比自己要大上二十余岁,两个人一旦年华老去,大明名将凋零,自己将士大明朝最坚固的那根顶梁柱。

偏偏这个节骨眼上,朱杰出现了,横空出世,竟然如同流星一般迅速崛起,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就成为了大明朝最耀眼的那颗将星,将所有将领、统帅的光芒全部黯淡无光,连孙传庭都要规避锋芒,就不要说他吴三桂了,二十岁,仅仅二十岁,就成了总兵,紧接着封侯,在紧接着又率兵独抗李自成,将李自成二十余万大军全部歼灭在河南境内,连同张献忠麾下最善战的悍将李定国都被他给降服了,两年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朱杰就成为了大明朝皇族之外,最年轻的国公——镇国公,总督南直隶军政事务,将自己这个大帅给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凭什么?他很能打吗?他善战,我吴三桂同样勇冠三军!他的天威军战力强悍,我的关宁铁骑更是关内无双,他比自己好的就是运气罢了,人走狗屎运了,拦都拦不住,谁也拦不住啊,那么多的大臣们群起攻击,都被皇上帮他给挡下来了,还能说什么?如果自己也有他这样的运气,率领大军进攻李自成,只怕李自成趴下的更快!

吴三桂就是不服气,一直就像在战场上正面领教一下朱杰的厉害,领教一下天威军的厉害!

这一次,吴三桂终于有机会,与天威军正面在战场上相对了,虽然如今朱杰远在南京,没有坐镇天威军,但是却有朱杰麾下的第一爱将徐一帆,而且天威军主力尽在,正是与天威军一较高下的最佳时机!

如今吴三桂手下的兵力,可不仅仅是只有关宁铁骑,山海关的五万兵力全部随他出征,除此之外,还有保定府收编的明军驻军以及一部分京营,兵力竟然已经逼近六万人,后面,还有豫亲王多铎的四个旗的兵力,单单是四个旗的兵力,就已经超过六万人了!加在一起,总兵力超过十万,吴三桂相信,自己没有理由失败,看看随军的十门红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宣示着他的凶悍!

多铎已经传来了命令,叫自己不要贸然进攻,先行搞清楚大名府的虚实,吴三桂已经派出去了几十个斥候了,前往大名府侦探敌情,陆陆续续已经回来了十多个人。

“天威军的四镇兵力,再加上通州镇的兵力,总兵力超过八万人,驻守大名府,这天威军两年间扩充的还真的是够快的……”

吴三桂喃喃说道。

“立即派人给豫亲王送信,将大名府的虚实一一呈报,等待豫亲王定夺!传令三军,不管其他的,全力行军一定要在明日午时之前抵达大名府!”
首节 上一节 495/1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旗卷天下

下一篇:烽火男儿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