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第812节

虽然吴三桂说的难听,但是确实是实话,哪怕是在不愿意放弃对山东的控制,现在也要舍车保帅了,更何况,即便是想要死守济宁,也要能够顶住宋佳行等人的进攻才行啊……

“只是,我们就这样放弃山东,摄政王那里,咱们可是怎么应对他的责难?”

谭泰迟疑道。

尼勘苦笑道:“谭大人,咱们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哪里还能够顾得上摄政王的责难?只要我们能够协助豫亲王摆脱困局,即便是将整个山东都给丢了,他都不会怪罪我们的,摄政王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如今满洲损失惨重,已经失去了与大明正面抗衡的实力跟能力了,收缩战线,转为防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为今之计,第一就是保住保定府、北京城以及天津卫一线的防线,如果,这条防线也被突破了,那我们就只有最后一条路了,退出山海关,派驻精兵死守,以山海关的险要,挡住明军北进的路线,还是没有问题的……”

吴三桂点点头,你看说的不错,除非战场上出现重大的转机,或者明军出现极其低下的错误,不然的话,想要扭转战局,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想必现在的摄政王也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准备退路的事情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即刻撤兵,沿着运河直奔东昌府吧……”

谭泰涩声道,这一仗打的太实在是太窝囊了,难道这个朱杰就真的是无所不能的战神?本来占尽优势的满洲突然之间,就一朝败绩了,到现在谭泰都有些不敢相信!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真定府

北京城,现在的多尔衮已经连头发都给愁白了,打死他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左膀右臂阿济格竟然被朱杰一枪给秒了,直接战场毙命,没有了阿济格的东路军,树倒猢狲散,哪怕谭泰也是一代名将,哪怕是吴三桂足智多谋,两个人也无法遏制住清军的颓势,在明军的步步紧逼下,仅仅不到十天的时间,就被朱杰给完全击溃了。

多尔衮非常后悔,如果自己那道命令东路军抓紧围攻淮安府,向着南京城进兵的旨意,晚上一两天下达,也许就不会出现眼前这样巨大的危机了,正是由于谭泰与吴三桂接到了自己的旨意,开始变得游移不定了,没有自己的旨意他们两个人哪里敢私自撤兵?

仅仅三天的时间,就是差这三天的时间啊,给东路军带来了灭顶之灾!

西路军已经覆亡了,现在东路军有覆亡了,当初满洲兵力最强盛的时候,接近三十万人,现在呢,仅仅不过还有十来万人,这么一点兵力,面对天威军都有些力不从心,更何况明军现在还有南京三镇跟京营大军,最令人无语的是郑芝龙,自己对郑芝龙给予了厚望,希望它能够完成牵制明军,与阿济格夹击南京的态势,没有想到,倒霉的郑芝龙先是在仙霞岭被京营打的屁滚尿流,紧接着又耗子动刀窝里反,被自己儿子跟兄弟坑死了。

这叫什么事儿?

郑芝龙一代枭雄,坐拥福州镇跟福建水师,实力强悍,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烟消云散了,实在是世事无常了。

现在多尔衮唯一的希望就是蒙古了,希望能够从蒙古借到大军,助自己一臂之力,如果没有蒙古的支持,只怕自己连北京城都未必能够守得住,甚至都要被明军给赶出山海关了。

多尔衮咬咬牙,拿起朱笔写了一封密信,递给了一旁的太监,低喝道:“立即派人将信件送给豫亲王,告诉他,半个月之内,如果还得不到蒙古南下直隶的消息,就让他自行放弃大名府,向着京城方向突围,退守保定与涿州,不必恋战,保存实力为上!”

太监连忙跑了下去。

多尔衮将希望寄托在了蒙古各部身上,蒙古各部又岂是省油的灯,自古以来都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如今已经不是清军刚刚入关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多尔衮意气风发,满洲精骑一路势如破竹,蒙古诸部慑于满洲的强大,不敢有任何觊觎之心,只能跟随出兵,想要分一杯羹喝;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情势是满洲已经风光不再了,接连败绩,多尔衮无计可施了,谁还拿着满洲当回事?

虽然说大明朝是蒙古与满洲共同的敌人,然则,没有利益的驱动,凭什么再给满洲人卖命?真的以为满蒙一家了吗?

出兵,也不是不可以,拿好处来!

蒙古各部一个个狮子大开口,向着清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索要银两,索要盐茶,索要瓷器、粮食,甚至还要地盘人口,如今派出去到蒙古各部的特使早已经焦头烂额,如果他的肉值钱,只怕连自己的肉都恨不得卖给蒙古人。

最终,多尔衮答应了蒙古各部极其苛刻的条件之后,蒙古各部终于答应出兵了,察哈尔各部凑出了三万骑兵,从漠南出发,一路急进,用了十天的时间,进入了宣大一带,继续向着京南挺近。

多尔衮给蒙古各部的命令就是,必须击溃孙传庭的大军,解除真定府的困局!

多尔衮最在意的就是真定府,整个山东丢掉了都没有关系,打不了以后有实力了再抢回来,但是真定府绝对需要保证在自己的手里,起码在多铎没有离开大名府的时候,必须保证真定府的安全,不然的话,真的被孙传庭给拿下了真定府,切断了后路,那多铎可就要倒大霉了,除非多铎的大军都插上翅膀,不然的话,绝难从徐一帆与孙传庭的包围之中逃出生天!

可惜,蒙古人还是晚到了一步,从多尔衮下令去蒙古各部求援,到蒙古骑兵进入京畿,整整拖了一个月有余的时间,一个月啊,足够孙传庭施展的了,真定府经过了秦牧风一闹,早已经破败不堪了,城墙大片倒塌,都没有来得及修复呢,最多就是用一些青砖给堆砌了起来,这样的城防,哪里禁受的住孙传庭大军的进攻?

如果不是阿巴泰率领着两黄旗的部分精锐及时赶到了真定府,与济尔哈朗严防死守,孙传庭早就把真定府给拿下了,两黄旗的精锐战力真的不是盖的,最起码,孙传庭麾下的大军还没有哪一支力量可以与两黄旗精锐分庭抗礼,哪怕是南京前镇也不行,毕竟是满洲最精锐的战力了,虽然阿巴泰兵力并不是很多,仅仅不到两万人,但是依旧给孙传庭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一个月时间,整个真定府如今的城墙几乎都已经被孙传庭的火炮营给轰平了,到处都是残桓断壁,清军在明军炮火的侵袭之下,伤亡惨重,哪怕是两黄旗再厉害,也架不住火炮的轰击啊。

最终,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大举进攻,孙传庭看看清军的战力消耗的差不多了,下定决心,向着真定府发动了最后的进攻。

南京前镇、南京后镇以及凤阳镇,三镇军兵,同时向着真定府发动了猛攻,下定了决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真定府!

这就是孙传庭与年青一代将领的区别,如果是秦牧风或者查栓只怕早就发动了强攻了,但是,孙传庭没有,他心里清楚的很,如果自己刚上来就发动强攻,那真定城中的两黄旗精锐绝对会给自己麾下三个镇的大军带来惨重的伤亡,极其惨重的伤亡,这个代价甚至都不是自己能够承受的了得,小看自己的敌人,那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一个月的大战,足以将两黄旗的精力体力给压榨干净的,这个时候才是自己进攻的最佳时间!

进攻,拿下真定府!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围攻真定府(一)

真定府,如今不管是阿巴泰还是济尔哈朗,面对着孙传庭与李定国的狂猛攻势,一筹莫展,再也顶不住了,原本高大的真定府城墙都已经一片片的坍塌,再也无法阻止明军的脚步了,更何况,满洲的骑兵最擅长的是野战,坐守孤城,骑兵的冲击力、速度等等优势全部都发挥不出来,如何能够使三倍于己兵力的明军的对手?

一个月的激战,现在满洲精锐伤亡惨重,原本大名府跟保定府还有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送上来,现在连粮道都被人家明军给切断了,满洲精锐更是仓皇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郑亲王,我们不能在等下去了,如此被动防守,不是我们满洲精骑的长处,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我们非败不可,要我说,即刻集结我们的精锐骑兵,向着明军发动反扑,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不然的话,真定城一旦沦陷,我们这小两万的精锐就会被人家明军给围歼掉的!”

多罗郡王阿巴泰实在是坐不住了,向着济尔哈朗说道,毕竟济尔哈朗是辅政王,堂堂的铁帽子郑亲王,阿巴泰虽然也是太祖的儿子,轮地位却是无法与济尔哈朗相提并论,阿巴泰想要采取行动,需要济尔哈朗同意才行。

济尔哈朗脸色蜡黄,两眼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神采,听到阿巴泰的话,犹豫了片刻,方才说道:“只是,阿巴泰,大军出击,你有把握能够击退明军?”

阿巴泰急声道:“郑亲王,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我们骑兵出击,也许不能挽救局势,击退明军,但是如果我们死守下去,用不了几天时间,真定府绝对要沦陷的,到时候,别说这一万多的大军,就是咱们两个都要身败名裂,埋骨在真定城了!你当年的胆魄呢,你当年的豪情呢?现在怎么变得如此瞻前顾后,畏畏缩缩?”

济尔哈朗脸色微变,阿巴泰的话,将济尔哈朗给刺激到了,虽然自己的名声没有多尔衮、多铎那样震彻九州,并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太低调了,先帝在时,自己将风光都让给了先帝,先帝去世,多尔衮势大,自己隐忍忍耐,可是这并不等于自己没能耐,不等于自己没血气!

“好了,阿巴泰,不要说了,不就是出战吗?这一次本王与你一同出战!就让你看看本王到底还有没有当年的胆气,爱新觉罗的子孙什么时候有过贪生怕死的?”

济尔哈朗喝道:“传令下去,集结我们所有的骑兵,准备出城,与明军决一死战!”

济尔哈朗一声令下,调集了城中一万五千精骑,从城中径直杀了过来,直奔西城的明军。

西城,如今正是明军的主力所在,第四镇与南京前镇的主力都集中在了这里,其他三个方面则是南京后镇与凤阳镇的一部分兵力在把守,想要决胜,济尔哈朗与阿巴泰就只能与西城的明军主力死磕,只有击溃了第四镇与南京前镇,方才有可能保住真定府。

一万多精骑呼啸而出,直扑明军。
首节 上一节 812/1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旗卷天下

下一篇:烽火男儿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