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第三帝国

我的第三帝国 第364节

而且以美国的国力,一口气就建造了整整4艘。同时在东海岸的船厂内,美国还在帮英国生产2万吨级别的大型航母4艘,一旦这些武器被英国人接收,那么北大西洋之上的海战胜负又将是一个未知数。

舰载机美国正在拼命的追赶德国的脚步,英国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发动机设计,帮了美国的大忙,一种叫做p-40的新型战斗机和一种叫做p-38的双发战斗机都在最后试飞,美国空军在未来将会完全可以抗衡德国的战斗机优势。

时间,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可是面前的这个男人所代表的犹太人集团偏偏就在浪费着美国宝贵的时间。在国会里来回扯皮的拖沓让英国人濒临崩溃,丘吉尔甚至已经开始拿投降来威胁美国,可是罗斯福拼尽全力也没有办法在国会拿到支持,只能这么没有尽头的干耗着。

现在这个男人被自己找来了,就看他如何狮子大开口吧。想到这里,罗斯福开口说道:“我们就不要兜圈子了,开个条件吧,怎么才能让美国畅通无阻的援助英国。”

“总统先生,德国的元首给恩里克那个在欧洲很有影响力的老家伙开了非常诱人的价码,现在包括一些南美的犹太人都很看好那个年轻的德国元首。”包尔曼开口说道:“他们给我的价码也不低了,所以我正在帮他们做事。”

“你的根基都在美国!你帮恩里克做事?你帮他做事美国的利益你就无视了?”罗斯福皱着眉头问道。

“首先,不知道你相信还是不相信,德国的那位元首对美国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承诺恩里克不会挑战美国,也不会损害犹太人在美国的资产。”包尔曼对罗斯福的疑问呵呵一笑。

他承诺你们就相信?我承诺你们的你们怎么不见兔子不撒鹰能?罗斯福在心中腹诽道。不过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既然靠承诺就能打动这些唯利是图的犹太人,那想必这个承诺绝对不会小了吧?

“德国的那个元首给恩里克的承诺内容才是关键吧?方便说出来让我听一听么?”罗斯福问道。

“原本是不太方便的,不过说实话我和恩里克那个老家伙并不是一条心。”包尔曼嘿嘿一笑回答道:“而且我的想法和这个老家伙差不多,也需要一个超级强国来支持我。所以告诉你也不是不可以,就看你接下来如何选择了。”

他走到白宫会议室的地球仪旁边,笑着指了指中东的一片领土,开口说道:“德国承诺在这里支持我们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并且默许我们在中东石油资源上分一杯羹。”

罗斯福一愣,然后有点恨得咬牙切齿的感觉。中东的石油资源究竟有多少他不知道,可是仅仅是现在探明的储量就已经超过了美国本土全部的石油储备。

德国在海外是没有殖民地的,它的海外影响力几乎为零,这种答应别的民族支持其建国的承诺,简直就是画饼充饥而已。犹太人难道都傻了不成?

等一等!罗斯福转念一想,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关键是犹太人似乎并没有付出什么——这才是他们答应这个条件的根本原因:犹太人只要等一个结果就可以了,他们等到这个结果,那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他们等不到,那么他们又没有什么损失。这还真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另外,德国方面肯定是要给出一个界限的,只有过了这个界限犹太人才会介入德国的扩张战争,最终帮助德国赢得这场决定未来世界强国排位的世界大战。

这个界限一定就是德国对英国的战争结果。如果德国人赢得了对英国的战争胜利,那么德国当然有能力在中东施加它的影响。至少联合了意大利还有法国维希政府的海军舰队,甚至是联合了土耳其,德国完全有能力在中东支持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何况这个国家一旦建成,也是一个和德国友好的盟友……

可是现在看来,那个在欧洲经济领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恩里克有点着急了,德国一路上势如破竹让他提前下注了。这个时候支持德国将会在未来捞取更多的好处,这就是这些该死的犹太人精明的算盘!这也是为什么犹太人提前站队了的根本原因!

“很大的手笔!不是么?”罗斯福点了点头,由衷的赞叹了一声:“这个德国元首战略眼光真是独到,而且也舍得下如此大的诱饵。怪不得恩里克先生动心了!那么包尔曼先生,您呢?”

“犹太人建国……这个诱饵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也不能免俗。自然也是希望德国给恩里克的条件,美国也能给我。”包尔曼笑着回答道:“中东建国,我是领袖。这就是我的条件,总统先生如果您能满足我呢,明天国会就能通过《援助英国法案》。”

不得不承认,阿卡多这个无奈之举在无意之中狠狠捅了美国和英国一刀。犹太人建国这个天大的诱饵德国人付出的只是一片并不属于自己的土地——而美国和英国无论谁答应同样的条件,都要动摇其在中东石油地区的根本利益。

罗斯福犹豫了,这个承诺可不是他一个人给得起的。阿卡多可以信口胡诌随便说出这么一个承诺来,因为德国是他的一言堂,他给的也不是自己的东西。可是罗斯福如果同样给出这个承诺,就会让支持他的那些人肉疼到死。

“这个条件事关重大,我需要好好想想。”罗斯福只好使出了拖字诀,他原本是想争取时间的,现在却只好用了最浪费时间的手段:“三天后,我给你答复。”

第406章406世界大势

哪里还用得着三天时间,罗斯福手下自然也有能人。略微一纠结,就想到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美国的核心利益自然是绝对不能出卖的,因为美国人还没有自己出血为别人买单的习惯。

于是一封电报直接送给了丘吉尔,让他自己去权衡利弊。如果英国人觉得美国人的帮助可有可无,那么就继续抓着中东的利益不放自己去和德国拼命。可是如果英国人觉得靠自己是打不赢德国的,那就老老实实把中东这块肥肉吐出来。

美国的做法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拿英国人在中东的利益送给美国的犹太人,以换取美国的犹太人势力站在罗斯福这一边。这个办法就完全符合美国人的利益了,所以也就很顺利的在罗斯福的圈子里通过了。

第二天,罗斯福再一次会见了包尔曼,把这个计划全盘告诉了他,就连英国决策层决定让出中东的利益,换取美国的全面支持这么一个好消息都一起说了。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包尔曼显然非常满意这个结果,然后他就开怀一笑:“那么既然英国人如此慷慨,我们美国人也不能太过吝啬不是么?不管明天国会讨论上总统先生您提出什么样的议题,我们都不会再出手阻挠。”

果然,在第二天,也就是2月10日的国会会议上,罗斯福再一次提交了《援助英国法案》,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法案在连续三次被否决之后,在这一次竟然以压倒性的票数获得了通过。

美国援助英国的真正高峰开始了,法案通过的第1天就有20艘美国运输舰加入到了开往英国的船队中,而此时此刻的德国,还在为另外的几个事情忙碌着。

德国,柏林,元首府邸。

阿卡多正在拿着一份来自东线的间谍报告皱着眉头。他的面前长桌上,依次坐着奥古斯、勃劳希契、从东线赶回柏林的波兰“总督”克卢格,还有东线军方的d集团军司令李斯特以及新任g集团军古德里安。空军的凯瑟琳还有海军的雷德尔也都在座,甚至连国防军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加斯科尔还有党卫军的一把手莱因哈特?海德里希都赫然在列。这可能是入侵法国之后德**方最重要的作战会议之一了。

苏联最近在苏德边境上部署的大量的苏联红军,人数已经扩大到了整整200万人。至少2000辆坦克和装甲车同时被部署在了波兰苏联占领区内,如此庞大的军队集结显然不可能瞒过在苏联部署了大量间谍的德国。

而且这一次似乎斯大林还有赫鲁晓夫之流是让苏联红军大张旗鼓的进入到边境地区的,似乎这么做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所以这一次苏联的动作让德国进退两难。

西线的大规模作战刚刚结束,还有战后的整编工作没有完成,德国精锐的装甲部队被拆分和重组,短时间内德军的作战能力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作战经验最丰富,战绩也最辉煌的a集团军现在事实上已经变为了三个集团军,正在准备攻击英国的a集团军,法国边境上休整的近20万步兵,还有被隆美尔带走的一部分精锐装甲掷弹兵,此时此刻正赶往奥地利境内休整。

大名鼎鼎的第1装甲军已经回归东线,古德里安正在筹建他的g集团军。虽然的东线有李斯特将军的d集团军以及e集团军和f集团军等部队,可是作战能力比起西线的a,b两个集团军来似乎差了一截。

法国的投降让德国空出了一个c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却是以步兵为主。即便不说其作战能力的高低,就是把40万大军运往东线,就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够做到的事情。

要说整个东线,对阿卡多最忠心耿耿的,无疑是波兰总督,f集团军的指挥官克卢格,可是要说带兵作战比较稳健的将领,那就要数李斯特了。

现在这个将军正在指着地图给元首和所有人介绍东线的形势:“现在的东线形势是:我军的d集团军正面,苏联红军大约有90万人,他们沿着边境地区部署,威胁我军边境安全。在北面,克卢格将军的f集团军压力也不小,苏联红军大约有70万人。在南部地区,苏联顾忌到罗马尼亚的情绪,部署的兵力较少,但是也达到了60万人。”

“总兵力超过了220万,苏联这是要向我们进攻么?”勃劳希契皱起眉头来看了看手里的东线防御部署文件:“我军d、e、f三个集团军总兵力超过140万,如果算上正在向边境地区靠拢的c、g、i三个集团军,兵力上我们似乎并不劣势。”

奥古斯盯着地图,开口缓缓说道:“和美国一样,苏联也不是傻子,他们不希望有一个国家独霸欧洲,这会让他们的西部边境出现危机。他们现在的利益和美国与英国一致,所以这一次调兵牵制我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算上他们还在向边境移动的部队,他们的总兵力超过300万,而我们事实上兵力大约是270万,算上空军和装甲部队,似乎还是我们占优。”李斯特用教鞭在地图上划了一下说道:“可是一旦双方开战,元首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显示,我军在进攻苏联的过程中没有胜算。他们大约会有1000万正规军的兵力储备,我们的推演结果显示,我军会在明斯克附近被击败。”

“防御作战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先行进攻我军,那么击溃这些苏联士兵没有丝毫问题。”李斯特最后说道。

“可是一旦开战,我的空军将至少有30%的兵力会被迫调往东线,持续对英国的轰炸还有压制就可能失败。”凯瑟琳对阿卡多汇报道。
首节 上一节 364/9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维多利亚的秘密

下一篇:抗日之超级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