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第三帝国

我的第三帝国 第394节

“你!”图灵盯着贴在他耳边把他最大的秘密说出来的男人,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竟然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才憋出了一句:“你,你们元首怎么会知道我这个……这个秘密的?”

“图灵先生,元首不仅知道这个秘密,甚至连你的另一半都准备好了,一个血统非常优秀的贵族,25岁出头,很棒的小伙子。”为首的德**官开口说道:“我们能出发了么?”

图灵低下了自己的脑袋:“好吧,我和你去德国!不过,不过我必须有一个新身份……”

“放心吧。”德**官点了点头:“现在的英国每天都有许多人失踪,不是么?”

他一摆手,门外竟然又进来两个德国人,每人拖着一个死去的英国平民的尸体。这名德**官指了指那两具尸体,开口说道:“我们会在这里放一把火,然后留下这些尸体被烧成焦炭,这样一来你也就死了,变成了一个不存在的人。我们晚上就能离开利物浦,然后直接返回德国。同船的应该还有很多英国科学家还有工程师,你们也许认识,估计可以聊聊。”

“英国?直达德国的船?这怎么可能?”图灵显然有些难以置信。德**官看了他一眼,脸上带着玩味的微笑。

一行人就这么离开了这所公寓,过了一会儿这里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利物浦城内还有很多地方都在燃烧,看起来今天有不少藏身在利物浦等着上船离开英国的工程师还有科学家们被德国人抓住了。不过图灵还是非常好奇,他很想知道这些德国人到底如何带着他离开英国。

结果还真是让他这个成天醉心数学的科学家大开眼界,他们就这么乘着汽车大摇大摆的开往了利物浦港口,在汽车上更换了英国海军军服的德国人接受了英国海军的检查,然后就登上了一艘准备开往“美国”的货轮。

这是一艘来自德国的偷渡船,前几次在利物浦停靠都是从德国走私粮食到英国的。所以英国人对这艘船的检查也并不怎么严格,甚至是有意不去打扰——阿卡多让一名投靠自己的容克贵族假意走私粮食给英国,事实上在几次之后就偷偷用夹层向英国运送特种部队和间谍。不过因为英国奇缺物资和粮食,对这种来自德国的走私船虽然戒心依旧,却始终没有下大力气巡查。

有军官临时起意检查过一些夹层,里面不是黄金就是一些有钱人家的女人孩子,几次之后也就懒得再过问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暗中交易了。不过这一次夹层里是120多名科学家与工程师,甚至有几十箱的图纸,当然因为城里乱成一团,遭到了德国特种部队的袭击,也就没有人去关心一艘德国走私船了。

双方都在关注对方的科学技术发展,都在想要抄底对方的百年积累,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正是如此。

第444章444差距

事实上德军与英军的作战水平并没有战果上显示的那么巨大,英国作战部队事实上战斗力是非常优秀的,百年帝国的积累留给后人的东西是非常雄厚的,至少在军事实力上是非常可观的。

双方单纯以步兵比较而言,战斗力绝对是在伯仲之间,德军在单兵火力以及战术革新上有优势,英**队则是在炮兵火力以及武器射程上胜出,真正影响双方战斗力的东西,其实是装甲部队的质量与运用,还有空军的支援力度上。

德国人所向披靡的进攻,事实上其实是在空军预先摧毁敌军集结地区,破坏对方的防线之后,再由数量质量都具有绝对优势的装甲部队撕扯开对方的阵地,然后把已经肝胆俱裂晕头转向的残余敌军交给自己的步兵去收拾。

这套作战模式依靠的是德国陆军和空军多兵种的紧密配合,以及各个部队在局部地区的经验发挥,说白了其实就是不对称的火力压制战术。用空军的打击还有坦克的快速突击来弥补自身炮兵火力不足的劣势,这也是尽量把德国产能制约下的大口径火炮数量短板隐藏起来的正确做法。

不过在英国登陆前期,德国作战思想是更快更多的把部队运送到英国本土。这就导致运输力量的组成必须更加精确的计算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是装甲部队作为快速突击力量必须第一时间抢运到英国,为了保护滩头阵地步兵的数量也必须达到集团军水平——于是一些次要的装备就被压缩到了一个相当可怜的数量上。

比如说汽车,除了一部分装甲部队需要运输油料而准备了部分汽车之外,大部分德军步兵都没有一辆交通工具,甚至连马匹都没有,伦德施泰特将军的集团军军部也只有20多辆汽车,规模竟然比部署在法国的二类步兵军都不如。

因为缺乏了让德国在法国战场上纵横驰骋的摩托化步兵,所以德军的移动速度就成了制约德军作战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面对英国蒙哥马利的诺里奇反击,伦德施泰特麾下的a集团军反应迟钝的主要原因就是除了装甲部队之外,其他部队的调动速度确实不如本土作战的英**队。

同样,作为一直不太被重视的大口径火炮部队,因为重量体积的问题,以及炮弹的惊人消耗量,被放在了一个比较靠后的位置上。毕竟在登陆滩头有海军的火炮支持,内陆上有飞机作为弥补,火炮的重要性就只能被忽略不计了。

所以在2月20日时,德国才有两个团的150毫米口径火炮作为支援单位被部署在英国本土,而且这两个团缺乏牵引车辆以及炮弹,作战能力非常有限。而腓特烈火箭炮的数量倒是不少,不过因为弹药倾泻速度太快,又车炮一体而拥有较高的机动能力,成了不舍得使用的镇宅之宝,只能在关键时刻在关键地点上使用。

因此,让英国人能够在夜晚打响反击作战,甚至如同开了外挂一般取得一定战果的原因,相信大家也就都清楚了。作为德国炮兵的补充存在的德国空军对地攻击机部队无法投入战场,所以一直被掩盖的炮火短板在夜间就被突出出来,依靠120毫米口径迫击炮和105毫米口径火炮组成的火力构成,与英国大量14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对战,输赢可想而知了。

在白天被德国空军压得抬不起头来的英国炮兵在夜间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德军阵地,而在夜里德国步兵也只能以最脆弱的“直接对抗”方式与英国人一较高下——拿自己的短处去打对方的长处,自然事倍功半了。

另一个导致德国在英国本土作战损失较高的原因,是因为德国进攻部队兵员素质下降。1919年德国国防军被压缩到了10万人,随后经过阿卡多的不断暗中扩充,一直到最后的井喷式爆发,德国国防军总数也不足百万。1938年2月德国国防军(含党卫军)总数超过500万——虽然三分之一还不具备上前线的能力,可是实实在在将100万精锐扩充了三倍,也是不争的事实。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国防军第1师当年是作为装甲部队训练的,老底子是古德里安手中的第1装甲师,后来因为部队扩充,一分为三,一部分成为了第一装甲军下辖第1装甲师,一部分成为了国防军第1步兵师,最后一批成了斯图登特手里的第1伞兵师。后来国防军第1步兵师又被分割,成了现在正在英国作战的a集团军第1步兵师,以及还停留在法国的第1机械化步兵师。

如此一来,事实上德军被掩盖在战无不胜这个美丽光环下面的实际能力大家就都清楚了吧?德国号称500万大军其实水分是十足的。在后方看押集中营的部队作战能力并不比英国现在的童子军高多少,大部分后方士兵甚至连钢盔都没有配备,防毒面具更是奢侈品一般的装备。

所以登陆英国的伦德施泰特将军麾下的德国a集团军早已不是鏖战法国时候的a集团军了,在法国伦德施泰特手中捏着第1,第2,第5,第7四个装甲军,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装甲掷弹兵是配有装甲车的真正王牌装甲掷弹兵。现在他手里只有第2装甲军和第5轻型装甲军两个装甲军,差不多能算主力的步兵部队也只有第1步兵师一个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夜里德国人打的没有英国人好,也就不难理解德国人为什么没有如同他们在法国时候一般势如破竹。英国的城镇太过密集,装甲部队突击受到阻碍,步兵挺近速度太慢,缺乏重武器只能在白天进攻,兵员作战水平下降,整体作战表现其实不如法国战役,这些都成了英国之战惨烈无比的重要原因。

不仅仅是阿卡多,事实上德国的将军们也在赌博,他们不愿意把真正的主力部队推到英伦三岛上去消耗。所以在补充了大量新兵之后,他们宁愿看着居高不下的损失数字,也咬着牙准备拿英国的新兵训练自己的新兵了。他们坚信经过惨烈的城市攻坚战之后,英国战场会为德国提供20万以上熟悉城市作战的精锐步兵,这对于缺乏攻坚战经验的德国步兵来说是莫大的好处。

至于作战时间因此被拖延,其实早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如果德国迟迟不登陆英国,那么时间对英国有利,现在英国本土已经成为战场,那么时间也就已经不是问题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经过推测,美国人最快进入战争状态的时间是5月中旬,也就是3个月后。而阿卡多的将军们都预计英伦三岛之战大概在4月中旬结束,即便是美国抢时间提前进入战争,那时候英国之战也已经打得差不多了,美国即便是拿英国北部山区来做文章,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在时间上,德国现在是领先了一些的,于是德国的将领们也舍得15天的时间在英国打熬一下自己的作战部队,因为德国打过苦战的部队其实并不多,参战过的军队大约在190万左右,打过恶战的部队80万都不到,并不如那个在纸面上的550万正规军看着吓人。

而3月3日这一天,德军在凌晨再一次打退了英国的象征性反击,他们现在已经占领了黑弗里尔、罗伊斯盾、布伦特里。在3月1日攻下了科尔切斯特,获得了重要的港口城市哈里奇。滨海克拉克顿以及莫尔登也插上了德国万字旗。

关键是这一天德军越过了大乌斯河,攻占了马奇还有亨廷登与威斯贝奇,彼得伯勒城头竖起了白旗,英国第7军残部向德军投降,英国中部地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防线缺口。

德国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科比、斯坦福、莱斯特相继易手,最北部的德**队一直打到了诺丁汉城下的特伦特河沿岸才挺住了自己的脚步。而西部地区,德军猛攻考文垂,英军预备第12军仓促应战,最终败退向伯明翰。3月4日,考文垂成了德军的囊中之物。随后北安普顿被德军攻占,伦敦与利物浦之间的路上联系摇摇欲坠,整个英国的抵抗形势急转直下,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德国已经做好了打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的时候,英国人却投降了——说好的寸土必争呢?说好的视死如归呢?你们不是给平民都发了手榴弹,准备好玉石俱焚了么?到头来老子裤子都脱了,你就给老子看这个?

中部地区英国守军的投降,确实给英国的防御计划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囤积的油料还有完整的机场以及数百架战斗机被拱手让给了德国敌人,甚至还有刚刚补充给第7军的100辆m3坦克。当然最让德国人开心的还有整整90门14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第445章445分歧

这一下德国的战斗机可以飞到利物浦上空肆无忌惮的扫射和攻击了,英国防线的整体崩溃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南北防御力量的不对等。。更新好快。

所有人都在等着德军南下占领伦敦的时候,德军却北上了。伦德施泰特准确的抓住了战机,看到了通往胜利的更便捷的方式。脆弱的英国北部防线就像是一个脱光了衣服的妹子,在德国这个大汉面前毫无保留,任君采撷。

那里有还算完好的工业体系,那里有重要的港口以及运河,关键是那里没有密密麻麻的英国守军。也没有如同树林一般的高射炮和配发了手榴弹的平民百姓。

为了应对德军空中力量的轰炸,英国几乎90%的防空炮都被调集部署在了英国南部地区,而为了防守伦敦,英国最精锐的步兵也被部署在了伦敦附近,英国人做好了准备等德国人攻入伦敦,好在那里与德国人周旋到最后一刻——只要在伦敦的废墟上坚守几个月的时间,那么英国就有可能在美国的帮助下翻盘。

当然似乎最后事情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期发展下去,德国人丢下了近在咫尺的伦敦,反而一口气北上了。这一下打乱了英国守军的作战部署,也让他们集中主力在英国南部决战的企图化为了泡影。

北部地区的部队到底有多薄弱呢?第7军残部投降留给英国人的防线缺口一下子让英国人丢了十几个城市,而顶替第7军守住防线的是英国的一个预备军,这个第12军的指挥官只是勉强守住了伯明翰就已经让丘吉尔满意至极了。

事实上并不是英国的这个预备第12军多么神勇顶住了“德国如同潮水一般的攻势”——第12军的报告上是这么说的,而是德国人自己主动停止了进攻。因为这一次规模庞大的攻势也让德军消耗了不少储备弹药和油料,在整合当地的缴获物质以及新的补给到来之前,伦德施泰特担心南部的英国部队会狗急跳墙向北反击。
首节 上一节 394/9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维多利亚的秘密

下一篇:抗日之超级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