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仕妖娆

宋仕妖娆 第113节

请文蔡氏和浅墨坐下,看见文浅墨,李凤梧肩胛处的痛楚似乎没来由的轻松了许多,由衷的笑道:“些许小伤,劳伯母和小妹挂心了。”

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朱唤儿端了茶水来,便站在一旁,见状只能撇嘴给纨绔一个白眼,昨夜是谁一直哼哼唧唧到半夜来着,就差没痛哭流涕了,现在又说什么些许小伤。

纨绔,你还能虚伪点么。

文蔡氏见状好笑,大抵男子还做英雄的畏气概,这李家小官人终究还是血气方刚,想在浅墨面前表现自己,不过终究是过来人,也知道今日浅墨才是主角,并不作声。

夏日衣衫清凉,浅墨一眼就看到李凤梧包扎伤口处清楚的血迹,小眼里满是心疼,又见得朱唤儿的撇嘴和白眼,心里暗自气恼。

李家官人你也太儿戏了,父亲说过,那弩箭可是射进了肩胛骨呢。

这怎么能算些许小伤,活该你受唤儿姐的白眼。

也学着朱唤儿,丢给李凤梧一个妩媚白眼,哎呀俏声道:“哎呀呀,原来是些许小伤呀,倒是让小妹白担心一场了呢,既是如此,那小妹便告辞啦。”

李凤梧顿时气结。

卧槽,文浅墨什么时候被谁带坏了?

绝对被人带坏了!

ps:关于苏东坡、王安石、王莽这三个妖孽,其实很有意思,可惜本文大多涉及不多,只能适时点一下。

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有福

建康城最近很有意思。

在边境战事如火如荼的日子,士族、富贾和仕族群中,最火热的话题不是李显忠这位招抚使攻克宿州,反而是李家小官人遇刺一事。

建康是座大城,但士族、富贾和仕族这个圈子却不大。

李家小官人遇刺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圈子,除去一些醉心学问的士子,其余人大多猜到其中的隐晦。

如今的建康城敢动李家的,舍恭王殿下其谁?

这便让人很是玩味其中的关系了,如今权倾朝野的魏国公、枢密使张浚坐镇建康,李家又是他亲戚,不说那夜昭明宫的为难,单就遇刺一事,似乎都在说明,张浚这位相公似乎有点朝不保夕了。

否则,恭王殿下又怎敢太岁头上动土。

你让他去动动帝师史浩试试,哪怕是辞相的史浩,恭王殿下也是不敢招惹的。

只是没人想得通,北伐如今声势正隆,张浚功盖大宋,怎么看都是仕途上光辉之时,哪有一丁点要被贬的迹象。

这建康城中,大概只有一人知晓恭王的心思——枢密使张浚。

就连李凤梧这个拥有上帝视角的人都猜不透,恭王为何行此险招,不过李凤梧却不得不佩服赵惇,这货也不知道是不是****运,张浚的枢密使还真是坐不久了。

建康城明白人甚少,但远在临安的皇宫内,那位中兴之主赵昚却是清楚的很。

放下手中那封从临安传来的密信,赵昚看了一眼左右,那些个太监悄声息的退下,只留下谢盛堂一人伺候大官。

赵昚和谢盛堂的关系,说正式点是主仆,说亲近点可说是朋友。

在赵昚初等大宝后,曾有一事,让整个朝野的人明白了谢盛堂的地位,绝对不啻于一位相公,那日左相陈康伯和刚封右相的史浩与赵昚在后殿商讨平反岳飞一事。

左右发表意见后,赵昚竟然还刻意问了谢盛堂的意见,在陈康伯说出宦官不得干政后,赵昚竟然罕见的没有给自己的左相留面子,而是说出“盛堂饱读诗书,宦居大内而知朝野事,陈相公不必介怀”的话来。

由此可见谢盛堂之地位,纵然是皇子也不敢怠慢分毫。

此时赵昚便笑着说道:“盛堂,惇儿在临安做了件大事,你可知他是何居心?”

谢盛堂低首垂首,微笑道:“大官,不知道恭王殿下做了什么大事?”

赵昚脸上挂着淡淡的笑,看不出情绪,“这小子啊……先是在昭明宫大宴建康士族、富贾和官员,且又在宴上设计陷害陆放翁学生,那个叫李凤梧的士子清白,后又在夜里派人于路上行刺这个李凤梧,你说算不算一件大事?”

若是寻常官员或是宦官听闻,必然会倒吸一口凉气,为这位恭王殿下担心。

大宋读书人地位之高,古往今来罕见。

纵然是皇子杀了士子,那也是要与庶民同罪的,至于是否落实下来又另说,但毕竟明面上如此。

不过谢盛堂是谁,这个天下若说最懂赵昚的人,不是已故的成穆皇后郭氏,也不是如今后宫之主成恭皇后夏氏和最受恩宠的贵妃谢氏,更不是帝师史浩和太上皇高宗,而是他这个伺候几十年的太监。

别看赵昚面表情,谢盛堂却是知晓的,大官对恭王此举很是满意。

这并不代表大官不重视士子的生命,也不说明大官对那李凤梧有多恶感,而是因为恭王钦差建康,此举不啻于告诉临安的父亲,儿子我就算在外,也绝对不会和大臣营党结私。

尤其是张浚这种权倾朝野,掌管一**事的大佬人物,论他倒向哪位皇子,都可能决定这大宋未来天下的主人。

张浚也深知这一点,没有和一位皇子走得很亲近。

皇子和大臣不和,这是春秋鼎盛的赵昚最愿意看见的画面。

老子还在位置上,你们这些皇子就老老实实的当皇子,甭来惦记着皇位。

恐怕恭王殿下也是深知这一点,才敢如此大胆行事。
首节 上一节 113/12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兵魂传说

下一篇: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