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大唐当皇帝

回到大唐当皇帝 第686节

  唐煜望着站着大殿后面的一个少年喊了一声,少年愣了一下,似乎有点意外,但他的反应还算灵敏,很快就站了出来,道:“微臣在。”
  众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看着这个年纪不大,但相貌却十分英俊的男子。
  朝中的人,对于这么一个少年,并不陌生。
  他是去年科举考试的探花,不仅文笔出众,对于一些打仗治国的方针,也都有很不错的讲解,殿试上,他可以说是一鸣惊人的。
  圣上对他也是极其的喜欢,所以便让他在兵部历练,不过这两年,倒也没有见他有什么出众的表现,所以他也就渐渐的被众人所遗忘了。
  他才情不俗,但在长安城却少与人附和,与之前的那个状元苏轼不同、
  那苏轼在长安城,可以说是极尽风流的,不时会有诗作词作传出来,而他的诗作词作出来之后,很快就会在长安城传递开来,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极其有意思。
  比如说,他们唐国有一个官员,八十岁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苏轼就为此做了一首诗,在长安城广为流传。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出来之后,这一树梨花压海棠可就被人给用坏了,不管是谁用上了这句诗,多半都是要被人给想歪的。
  而辛弃疾在入朝为官之后,却相对低调,少有诗作传出,这让人很是疑惑,按理说他考探花的时候,那些诗作可都惊艳的很啊,有一首词,名曰《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当时出来的时候,在整个京城长安,广为流传,可现在却再没有出现过了。
  大家都以为辛弃疾之前的那些词,是别人写的,不过就算有风言风语,辛弃疾也绝少解释,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把他从长安城给忽略了。此时,辛弃疾再次站了出来,群臣看着他的时候,不知道为何,突然就想起了当初他参加殿试的时候,他参加殿试,可谓是玉树临风,侃侃而谈,众人都觉得,他会成为
  唐国少有的文武全才。
  而这一刻,众人再一次有了这样的感觉,好像,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够绝地而起。
  “辛爱卿,这到各地剿灭匪乱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可有信心,帮朕把这些问题都给解决?”
  辛弃疾拱手道:“臣愿意为圣上排忧解难,一年时间,臣必定让我整个唐国的匪乱减少,甚至是彻底的消失。”一年时间,消灭唐国各地匪乱,这话说实话,是有点夸大其词的,朝中不少人都撇了撇嘴,颇有点不屑,但唐煜却是笑着点了点头:“朕是相信你的,朕给你一千兵马,如
  何分配,如何解决那些匪患,全权交于你,朕只要最后的结果,这段时间,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事,不用担心被人弹劾,朕都帮你担着。”这可是绝对的信任啊,唐煜这话说完之后,辛弃疾立马就抱拳道:“圣上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第1030章 不战
  
  上元节刚过,辛弃疾带着唐煜给他的一千兵马,离开了长安城。
  而在这一千兵马之中,唐煜给辛弃疾配了一员猛将,尉迟宝琳。
  作为唐煜身边跟的最久的一个猛将,尉迟宝琳一直都是唐煜绝对的亲信,很多事情,唐煜都很放心交给他去做。
  这一次之所以让尉迟宝琳跟着,主要是为了协助辛弃疾。
  不管怎么说,辛弃疾也是第一次带着兵马剿匪,此前在长安城他并没有做过其他跟打仗有关的事情,有尉迟宝琳跟着,相对来说会更好一点。
  说白了,唐煜虽然觉得辛弃疾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但他没有经验,还是不能让人太过放心。
  两人带着千余兵马离开长安城后,便向着离他们最近的一处匪窝赶去。
  这个匪窝离长安城大概有十来天的距离,人马大概有五百。
  这样一个匪窝在离长安城这么近的距离,说实话是十分危险的,毕竟只要惹怒了朝廷,朝廷派兵马前来,要灭掉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的。
  不过,这一群匪徒已经存在了几个月,都不曾有朝廷的兵马剿灭他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顽强的匪徒。
  辛弃疾和尉迟宝琳他们直接向这个地方赶去,十几天后,他们便来到了陵城。
  而那伙匪徒,就在陵城周围活动,剿灭他们的事情,也一直是陵城的事物。
  他们进得陵城之后,陵城的官员吴大鼎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吴大鼎身材肥胖,同时又十分的高大,其他官员跟在走在一起的时候,都显得很瘦小。
  他见到辛弃疾和尉迟宝琳后,连忙行礼,不过,说是给他们两个人行礼,倒不如说是给尉迟宝琳一个人行礼。
  相比较下,他有点看不上辛弃疾,他觉得辛弃疾也不过是前两年的进士罢了,就算被天子看重,但他有什么本事和资格,值得他去敬重?
  尉迟宝琳就不一样了,尉迟宝琳的年龄虽然不是很大,但他可是跟随天子南征北战多年的猛将啊,而且他的宠信,整个唐国都找不出几个来。
  这样的人,他就是低三下四一点,他也觉得没什么的,至于辛弃疾嘛,就算了。
  吴大鼎这样跟他们两个人行礼过后,便要邀请他们去赴宴,算是他为辛弃疾和尉迟宝琳两个人接风洗尘。
  不过,他刚开口,辛弃疾就摆了摆手,冷冷道:“吴大人,陵城的土匪不过五百人,可是你却剿匪几个月不见成效,你可知罪?”
  突然被辛弃疾问责,吴大鼎非但没有觉得紧张,反而隐隐有一点不喜,在他的心目中,辛弃疾算哪根葱啊,竟然敢这样与他说话?
  “大人,那贼寇有五百,而且占据一座山头,那山头易守难攻,别说属下有一千人了,就是有两千人,也攻不上去,所以大人说的知罪,我不知罪。”
  吴大鼎颇有点顶撞的意思,尉迟宝琳看到这个,也不生气,就只是在旁边冷眼旁观,其实对于唐煜让他跟着来辅佐辛弃疾这件事情,他心里也是有一点怨言的。
  如果是其他有名望的人,他辅佐也就辅佐了,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可辛弃疾是谁啊,也就前两年靠科举的时候他听说过一次,之后就再没有听说过他。
  这样的一个人,值得他尉迟宝琳去辅佐吧?
  不过,他受命唐煜,到不敢跟辛弃疾闹矛盾,不过,这个吴大鼎要跟辛弃疾闹矛盾的话,他却是不介意在旁边看看热闹的。
  有人肯教训辛弃疾,给辛弃疾难堪,他觉得很舒服。、不过,。就在吴大鼎这话说完之后,辛弃疾顿时就哼了一声,道:“五百贼寇,分明不成气候,你却几个月围剿不掉,如今竟然还找借口,本官看来,并非是你们陵城无能
  ,而是你这个陵城的长官与那些贼匪有勾结,不肯剿灭他们吧?”
  辛弃疾突然说出这话来,吴大鼎顿时有一种要被气死的感觉。
  他的确看不起辛弃疾,但要说他跟那活贼匪有勾结,这简直就是要冤枉死他啊,他怎么可能跟贼匪有勾结?
  “你……你含血喷人,辛弃疾,你有本事,你就把那活贼匪给灭了,你若是能灭了,让我做什么都行,可你若是不能灭了,你就休要在这里诬陷我。”吴大鼎能够做上官,显然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而聪明人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就算他看不管辛弃疾,可以不把辛弃疾当回事,但天子信任辛弃疾啊,如果辛弃疾到京
  城上书一封,说他吴大鼎与贼人勾结,那他接下来的日子恐怕就要不好过了。
  所以,他必须替自己洗刷清白,不过,他洗刷清白的手段很有意思,不是他自己去剿灭那些匪徒,而是让辛弃疾去做。
  面对吴大鼎的推诿,辛弃疾冷冷哼了一声,道:“不过区区五百匪徒而已,有什么不好灭的,明天,本官便亲自上山一趟,帮你们灭了那伙匪徒。”
  吴大鼎哼了一声,道:“休要大言不惭,你若真能灭掉那伙匪徒,算我服了你。”
  “走着瞧。”
  两个人这样说完之后,辛弃疾和尉迟宝琳便直接去军营休息,尉迟宝琳并没有对这件事情说什么,只是浅笑问道:“辛大人,你想如何剿匪啊,可有安排?”
  辛弃疾看了一眼尉迟宝琳,道:“明天早上,我一个人骑马去上山,单独会一会那些劫匪,你们在下面等着就行了。”
  听到这话,尉迟宝琳猛然一震,本来他以为辛弃疾要调动一千兵马去剿匪的,不曾想就只是一个人上山,他一个人上山,是要找死吗?
  尉迟宝琳看着辛弃疾,突然笑了笑:“那我们就在山下静候大人的假音了。”
  辛弃疾要去送死,他自然是不会拦着的,给这样的一个人做下属,他尉迟宝琳才不乐意呢。
  而辛弃疾此时也只是看了一眼尉迟宝琳,浅浅一笑。对于明天的上山,辛弃疾似乎很有把握,有些事情,不是人多就能做成的。
  
第1031章 拜山
  
  陵城境内有个梧桐山。
  梧桐山上并没有梧桐,而这个山十分陡峭,易守难攻,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样的山峰,给吴大鼎两千人,他都不一定攻上去。
  但这天早上,辛弃疾一个人开始登山。
  而山脚下,尉迟宝琳和吴大鼎他们带着兵马在山下等着。
  就算他们不上山,但他们必须在山下面等着,一来这是规矩,再有就是,他们想看看辛弃疾是怎么死的。
  他们见过狂妄的人,但像辛弃疾这么狂妄的人,却还是第一次遇到。
  “尉迟将军,这个辛弃疾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他以为自己是谁,能够一个人灭掉那五百山贼?”
  在辛弃疾登山之后,吴大鼎望着尉迟宝琳说了起来,他很会察言观色,昨天尉迟宝琳的反应,让他觉得尉迟宝琳是有点看不上辛弃疾的、
  如此的话,他想要讨好尉迟宝琳,只需要说辛弃疾的坏话就行了。
  不过,吴大鼎这样说完之后,只看到了尉迟宝琳瞪来的眼神。
  很多事情,他尉迟宝琳可以做,但他不允许别人说,如果吴大鼎都说了,万一辛弃疾出事了,岂不是会被人怪罪是他怂恿的?
  如今什么都不说,辛弃疾就算出事了,那也是辛弃疾自己找死,与他尉迟宝琳没有关系。
  说白了,就是不能让人知道他尉迟宝琳不服辛弃疾的管教。
  被尉迟宝琳瞪了一眼之后,吴大鼎顿时闭嘴不言。
  两个人看了一眼山顶,而后便安营扎寨休息,这山很高,辛弃疾想要爬上去,恐怕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此的话,他们没有必要一直站着等。
  初春时间,四周绿意已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花花争相开放。
  四周的景色不错,尉迟宝琳虽说不是什么文人,但也还觉得可以。
  梧桐山上有一个梧桐寨,而那五百山贼就住在梧桐寨这里。
首节 上一节 686/11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下一篇:革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