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第113节

薛剑强正要问候他的全家祖宗十八代,秦川的电话来了,看在毛爷爷的份上,他果断挂了,接通秦川的:“秦哥,找我啥事啊?”

秦川的声音透着兴奋:“小薛是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卖给我的那批鱼,全部被预订一空了!”

薛剑强吓了一跳:“我的乖乖,这么抢手!?”

秦川颇为自豪:“那是!这可是几乎绝迹了的美味啊,有钱都不容易吃得到,好不容易遇上了,那帮吃货都疯啦。你还有货吗?有的话尽快再给我弄一批过来,你给的这一点连我的酒店都喂不饱,更别提我家旗下那几家大饭店了!”

薛剑强说:“货肯定是有的,就是不知道你要多少。”

秦川说:“有多少你给我弄多少过来,不用担心销路……妈的,简直就是暴利啊!一大早我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都是预订的,特别是刀鱼和鲥鱼,价格都提到一万多一斤了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薛剑强咋舌……果然是暴利啊,一转手就是一倍的利润了!所以还是努力赚钱吧,这玩意儿都受时令限制的,刀鱼不过清明,鲥鱼不过端午,这两种鱼在清明、端午之前最为肥嫩,过了,鱼刺就会变硬,容易梗喉,肉质也一天不如一天,现在离那边的清明节是越来越近了,每一条鱼都非常珍贵,必须抓紧了。所以,他跑了一趟市场,买了一批鲜鱼运输必须的设备,顺便带上一批三轮车和油料,兴冲冲的钻虫洞回了四十年代,挣大钱去!

理所应当的,在钻虫洞的过程中,国安安装在JB110上的监控设备全部报废了……这帮尽职尽责的国安怎么老是不接受教训呢?

那边,陈剑锋和组长大人面对薛剑强再次人间蒸发的事实,大眼瞪小眼。

组长一个劲的揉着太阳穴,喃喃自语:“又跑哪去了?又跑哪去了?怎么盯这小子比盯007还难?”

陈剑锋发出一声无力的呻吟:“废话,007西装革履,帅得一塌糊涂,走到哪里受关注程度都突破一万点,要盯住这样的目标比看住一头闯入闹市的大象还容易……可这小子跟个幽灵似的神出鬼没,想盯住他?门都没有!”拿出一撂东西往桌面一扔,一脸崩溃:“他的电话簿、通话纪录、微信好友……凡是跟他有一点点联系的人的名单都在这里了,愣找不到任何可疑的东西,他就是当着我的面给这些人打电话,一口气聊上半个小时我都找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且找他借手机,他就这么理直气壮的把手机借给我,随便我翻!这么嚣张的军火贩子,老子还真是头一回见。”

组长拿起那堆东西随便翻了翻,一点兴趣都没有:“没用,一点价值都没有!对了,小张,他跟秦川的交易有没有问题?”

名叫小张的特工说:“完全没有问题,纯粹是一次很普通的鱼货交易。要说有问题,那就是……”他的神色变得有些诡异,“我们完全不知道他的进货渠道!而且他提供给秦川的都是产量已经极其稀少的刀鱼、鲥时、河豚,全是几千块一斤的高档货,而且品质极佳,哪怕是最挑剔的美食家,尝过一次之后都是赞不绝口,不惜一掷数万元以饱口福!”说到这里,他显得很困惑:“长江刀鱼、鲥鱼和野生河豚的数量都极其稀少了,尤其是鲥鱼,连续三年一条都没有捕到,他居然一口气弄来了两三百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组长叹气:“又是一个谜啊,我们有得忙了!”

陈剑锋牙疼似的说:“是啊,军火贩子摇身一变变成了鱼贩子,确实应该查一查,虽然什么都查不出来……”

带着一帮国安对自己深深的怨念,薛剑强顺利回到了新四军司令部。

司令部里,那几位大人物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呢,听说他回来了,都兴奋地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怎么样,卖出去了没有?”

薛剑强抄起一茶放凉了的开水咕咕咕一口喝干,得意地说:“被抢购一空,我们发大财了!”

栗峪有些紧张地问:“卖了多少钱?”

薛剑强说:“那一车鱼,卖了一千两百万!”

老革命们发出一阵怪异的、倒抽凉气的声音。虽说不是很清楚人民币的购买力,但是有自动步枪作参考,他们也不难理解一千两百万是个什么概念————都他娘的可以买一万支火箭筒或者四万支56冲了!陈羿喃喃自语:“败家子哦……这点鱼都可以换两千多万发子弹了!到底是哪个孙子这么败家啊,老子非抽死他不可!”

薛剑强撇嘴:“都是些不差钱的货。我的好首长,他们肯败家你就谢天谢地吧,不然的话都不知道上哪找钱买军火了!”

黄克成有点紧张地问:“那他们还要鱼不?”

薛剑强说:“废话当然要,不然我带这么多车过来干毛?”指了指身后那一票三轮车,“这个,三轮车,专门用来运鱼的!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发动活跃在长江两岸的游击区,让他们想办法多占一点地盘,多捕一些鱼,就是我指的这几种,别的鱼暂时不要,卖不出什么价钱来……对了,在海边活跃的游击队也可以设法捕些大龙虾,这玩意儿也很值钱,一斤就要四百多……”

老革命们一脸蒙逼。

薛剑强换了个说法:“一网下去少说也是十几支56冲,几千上万发子弹!”

这就很容易理解了,老革命们恍然大悟:“哦————”

薛剑强斗志高昂:“总之,我们找到了一条比青霉素更加可靠的财路,可以为革命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资金!依靠这些宝贵的水产赚到的钱,我们可以大量采购枪炮弹药和工业设备,而这些水产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免费的!所以啊,大家努力干吧,红彤彤的毛爷爷在向我们招手,海量的武器装备和机械设备在向我们招手……”

洪学志好奇的问:“毛爷爷是谁?”

薛剑强呃了一声,说:“就是钞票啦!”

洪学志咕哝:“你们年轻人真奇怪,钞票就钞票呗,叫什么毛爷爷……”

薛剑强只能苦笑了。

第119章.一一九 挡我捕鱼者死

上次薛剑强冷不丁的跑回来,兴冲冲地告诉大家说抓鱼运到现代去卖能赚大钱的时候老革命们都一脸蒙逼,半信半疑,但出于对薛剑强的信任,还是让人去抓了一些鱼火速运过来,让他带过去试试。没想到这次尝试大获成功,就那么一点点鱼便赚了一千多万……一个旅的轻型装备都有了!老革命们兴奋不已,同时又有点困惑,这些鱼都是渔民的家常菜好吧,很寻常的东西啊,怎么到了那边就变得这么值钱了呢?难道那边的那些家伙都不拿钱当回事了?

想到自己的后辈们大肆挥霍,这些老革命心坎都疼了,恨不得将他们揪过来狠狠抽一顿————混蛋,我们这边的资本家都没这么挥霍无度!

不过薛剑强说得也没错,那帮孙子不挥霍无度,他们还不好赚钱呢,军费打哪来?所以还是别想那么多了,多抓了些鱼,多赚一些钱吧!

各沿江的游击区放手发动渔民,大肆铺鱼,用的都是疏眼网,专捕大鱼,不捕小鱼。为了争夺更好的捕鱼位置,游击队向日伪顽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长江两岸顿时遍地烽火,鏖战连连。换装了63式自动步枪和火箭筒的游击队战斗力不是一般的猛,日伪顽军以前修的那些工事本来可以有效遏制游击队的活动的,现在变得跟纸糊的差不多了,在迫击炮、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的狂轰滥炸之下纷纷被轰塌,里面的敌军在游击队的欢声笑语中打出GG。新四军的大举进攻让日伪顽军极为紧张,尤其是日军,更是心都悬了起来,火速增兵,同时放弃一些不易据守的据点,准备大干一场,还激活了不少特工搜集情报,试图弄清楚新四军此次攻势的战略意图。当他们发现新四军的攻势大多集中在长江两岸那些鱼儿最多,捞捕最方便的江段,而且打下来之后就猛修工事作长期坚守的准备之后,一个个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帮参谋趴在地图前用放大镜盯着地图看了又看,越看越蒙逼————

貌似他们占的这些地方压根就没有多少军事价值吧?除了能多捕点鱼之外,还有卵用?

甭管有没有卵用,新四军这种莫名其妙的攻势都在持续,日军、伪军、顽军都让他们摁着脸暴揍,地盘着实被抢了不少。挨了打,他们当然咽不下这口恶气,调集兵力试图反击,结果招来更凶狠的暴打。在挨打-反击-被暴打-再反击-再暴打的循环中,他们慢慢总结出了一条经验:

只要别挡着四爷捕鱼就没事!

被打得这么惨,居然是因为挡着他们捕鱼了?还有没有天理了!

新四军下辖的几个海防团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不再找日军的麻烦,而是一门心思组织渔民出海,捕大龙虾,仿佛一夜之间都厌战了,集体转职成了渔民。不过这帮渔民不是一般的猛,日伪军都不大敢招惹他们————你妈的,你见过扛着自动步枪火箭筒,架着高射机枪出海的渔民不?没见过的话可以过来开开眼界,包你爽!他们捕回来的大龙虾薛剑强一并运了回去,秦川和他那帮吃货朋友尝过之后都是赞不绝口,说好多年没有吃过这么肥大,这么纯天然的大龙虾了————野生的都快被吃绝种了,现在摆上餐桌的大多是人工养殖的。别说野生大龙虾,就连野生小龙虾这种环境适应能力超强,繁殖能力超强的非凡物种都被吃到要人工养殖了,壮哉,我大吃货帝国!

这些纯野生的大龙虾卖出了六百块一斤的高价,比薛剑强预想中的价格高出了一半。自己开着车一趟趟的送货实在太麻烦了,薛剑强干脆跑了一趟工商部,整了块牌子过来,把自己在七环的那幢房子变成了水产品批发市场,以后他只需要把货弄回来就行了,自然有大把买家排队上门采购,省事。唯一的不便就是一天结束之后,整幢房子到处都飘荡着淡淡的鱼腥味,想睡个好觉可就难喽!

当然,薛剑强可不光是只顾着赚钱,卖完鱼往回跑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运些武器弹药回去————争地盘的时候消耗的武器弹药着实不少,得及时补充。这也没什么,反正这些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只是日伪顽军就蛋疼了,他们惊讶的发现游击队的弹药似乎越打越多,以近乎无穷的精力搅动着长江战场,片刻都不消停……而这次,薛剑强接到命令,送一批武器弹药到山东去。

此时山东已经有十五个全自动火器化的团了,可谓实力雄厚,时不时就给日伪军来一次扫荡,扫得日军叫苦不迭。山东的日伪军并不多,大多盘据在城市里,那些城市山东土八路一时又啃不下来,所以放着这么多精锐在这里简直就是浪费,所以跟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有三个团奉命调往河南,三个团调往河北,一个团调入山西,都作为尖刀团使用,反正不会让日军好过。而河南河北的八路军则有十一个团分批进入山东,准备换装,薛剑强这次就是给这十一个团送装备去的。土鳖们激动得泪流满面……老子也阔了啊,都可以按团换装了!
首节 上一节 113/5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贞观唐钱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