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第173节

好吧,有个小贩带着好几个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气球四处叫卖,那可爱的造型一下子就将这些小土匪给萌翻了。

薛敏直翻白眼。现在她百分之百肯定苏菲没有说谎了,她老哥确实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回到了四十年代,而且还做起了生意!你看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棉袜,放现代十块钱能买三双吧?还有那些引得很多穿着旧军装的士兵争相购买的布鞋……这应该是十块钱一双的解放鞋吧?还有那些衣服,我靠,最贵的也不超过三十块钱!老哥,你拿这么多廉价的滞销货过来骗这些老实人的银子,良心难道不会痛吗?还有,为毛我薛小妹就没有掌握这种能力呢?如果我有这种能力,我非拉一千几百个集装箱的货物过来大倾销不可!

事实证明,薛剑强这货拿这么多廉价的滞销货过来骗银子,他的良心还真的不会痛。比如说丝袜、名贵服饰、首饰、空调、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什么的,通过地下情报组织,他卖得全国都是,济南、南京、杭州、南昌、广州、福州、武汉、长沙、合肥、重庆、香港……这些城市全都有这些产品的身影,不管是在日占区还是在国统区都大受欢迎,甭管是国府高官还是日军将领,都在第一时间买一套回去享受享受。这种情况在重庆尤其严重,由于卖得并不是很贵,大多数高层都享受得起,所以销路极旺。但直接后果就是耗电量大增,而四川那边每年的发电量就这么一点,都拿去喂空调电冰箱了,就更没有电力给工厂啦,理所当然的,原本开工就不多的工厂乃至军工厂彻底没工开了,工人大批下岗,然后一路辗转跑到延安找工作去了。

怎么样,这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貌似春秋时期就有位牛人这样玩过,把列国折腾得欲仙欲死,这个牛人叫管仲……

当然啦,电器这玩意儿也就那些大人物享受得起,小老百姓是无福消受的,所以在这个镇子就别想看到这些神奇的电器啦,充斥市面的都是在二十一世纪严重滞销的廉价商品。可即便是这些廉价的商品,也让老百姓视为珍宝,一把不锈钢菜刀、一把钢火还算过硬的铲子都让他们爱不释手,不得不说,这年头的消费者啊,真的太容易满足了!

同样的,镇子上也是枪支泛滥成灾,来来往往的人员可谓鱼龙混杂,有中央军的,有川军的,有桂系的,有土匪,有地方民团,他们要么是来采购物品,要么是来跟新四军交易,就连维持会会长之流也不在少数。战雷等人进了镇子,在第一时间就被要求把子弹交出来由登记,可以带枪进去,但不能带子弹进去的。好吧,交出子弹登记好之后,总算进去了,战雷带着大伙熟门熟路的来到镇子中心。这里原本是警察局,第四师打下来之后就改成了驻地,驻有一个连。现在那个连不见了,只剩下一些文职人员在忙碌着。不断有人拿着能够证明日军身份的物证过来作交换,有时有铭牌,有时是军功章,有时是袖标,有些粗豪的土匪干脆就拎一颗人头过来,老百姓也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着实让薛敏见识了淮地百姓的剽悍。战争年代的老百姓心理随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强,911事件震怖一时,但放到这个年代算个屁,只怕老百姓会喝着茶看着飞机从头顶飞过撞向大楼。不管大家拎过来的是什么,那些文职人员都会热情接待,鉴定真伪之后就如约拿出枪械弹药什么的交给他们,完全不管对方的身份。有些家伙不喜欢这些杀人的武器的,他们领过一些小面额的美金,然后眉开眼笑的跑路,完全不知道自己手里拿着的是假货……好吧,就算把美国人请来也看不出那些钞票是假货,反复比照之后把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当成假货的可能性倒不小。

排了一会儿队,轮到战雷了。这位仁兄拿出一小袋的铭牌、袖标打开,推到负责鉴定的文职人员面前。那位挨个的数,最后愕然:“你们打死了一名军曹,二十七名士兵?”

战雷说:“还有好几个,不过担心鬼子还有追兵,没过去缴战利品。”

那位可不大相信,指了指这一行人:“就你们这点人?”是啊,换谁都不信,算上苏菲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军医,这边一共也才九个成年人,还有一大帮小萝卜头,就这么点人,居然干掉了三十多名日军士兵?什么时候日军变得这么面啦?

薛敏黛眉一扬:“怎么,信不过我们的战果?我告诉你,这一仗可是我亲自参与的哦,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我指挥的,我这是专业指挥,能有错?”

战雷、楚电、陈子风、姚希等人的脸一直在扭着,好悬没喷出来。你指挥的?拜托,你姑奶奶貌似从头到尾就开了一枪吧?而且打的还是马蜂窝!不过话又说回来,她那一枪真的扭转了战局,不然这几位早就被日军用刺刀捅成马蜂窝喽。

文职干部一脸狐疑的看着薛敏,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苏菲凑了上去,说:“这位同志,我可以证明,他们没有撒谎,他们真的消灭了这么多鬼子!我是新四军第三师第28团的,你们总该信得过我吧?”

一看到她,那位文职干部面色就完全变了,直勾勾的盯着她,不大确定的问:“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苏菲。”

文职干部一指薛敏,试探的问:“你……叫薛敏?”

薛敏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文职干部没有回答,只是飞快的翻出两张照片,看一眼这两位又看一眼照片,看一眼照片再看一眼这两位,反复比对,就差没有把照片贴到这两位额头上来作对比了。

薛敏用胳膊碰了碰苏菲:“嫂子,我突然觉得有点儿不妙啊。”

苏菲虽然很相信自己的同志,但这会儿也有点儿不自在了:“是啊,怪怪的……”

薛敏说:“叛徒发现通缉犯大多是这样的反应……电视剧都是这样演的……”

苏菲不禁浑身一激灵,握紧了手枪。

这时那位文职干部总算是反应过来了:“你们真的叫薛敏、苏菲?”

这两位都不耐烦了:“同样的问题你还要问多少遍!”

那位文职干部嘿嘿一笑,说:“你们快跟我进去,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你们说!”

这又是唱哪出?

野猪岭的土匪们面面相觑,战雷警察地问:“你想干什么?”

干部摆摆手,说:“放心,放心,我绝对没有恶意的,她们的身份很重要,前段时间她们突然失踪,把我们首长给急坏了,下令全党全军都抽派人手四处找人,不管是谁,只要能找到她们都重重有赏,但是找了一个月,一点头绪都没有,没想到倒在这里给碰到了!”

原来是这样!

薛敏和苏菲都松了一口大气,早说嘛,吓死老娘了!

那帮土匪眼里闪过绿油油的光芒,彼此交换眼色,都是一样的想法:

这回发达了!

第184章.一八四 联系上了

延安,延长油田。

钻井机发出巨大的咆哮声,以无法抵挡的力量轰隆隆的往地下深处钻。一大帮熟手的半生不熟的工人在油田来来回回的忙活着,丝毫没有在意这毒辣的阳光,整个油田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现在没田已经打好了四口深达一千米的深井,不过不是往外面抽油,反倒有好几根注水管道一个劲的往里面注水,据苏联专家说这是用水把油往预定位置赶,增加地压,等地压到达临界点了,只要钻下去,石油就会从里面猛喷出来。工人们对好不容易打出来的井却不采油,却往里面注水很不理解,不过人家是专家,人家的话他们得听。

有几口老油井也进行了加工,先封井,然后注水补充压力,等把压力补充了再钻下去,把原本只有一百来米深的井加深到了三百米。别说,这招还真管用,这么一折腾,原本一天只能产几十公斤上百公斤石油的油井都变成了自溢井,咕嘟嘟的往外冒油,产量打着筋斗往上翻,以前一天只能收集到一吨石油的,现在一天都能采十几吨了,有时甚至能采到近三十吨油,把那个简陋的炼油作坊的工人给忙得团团转。而提炼出来的油,有一半被储备起来,还有一半则拿去发电和供车辆使用,不用说,也是很紧张的。以前每天只能采一吨油的时候就觉得二三十吨油是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现在……靠,别提了,不够用啊!要吃油的车辆和机械实在太多了!别的不说,光是在油田和公路上跑来跑去的那些三轮车,还有装甲兵训练基地里那些自行高射炮,就是吃油大户,这点产量想喂饱它们,太难了!更别提还有一堆的柴油发电机也要大口喝油,即便大家已经尽量节约用电了还是没什么用,该喝的油一滴都不会少!所以工人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油井赶紧开钻,炼油厂赶紧建好,他们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为边区提供取之不尽的油料!

薛剑强现在正陪着186在油田视察。众所周之,186是个工业狂人,在他主政的那二十多年是中国工业发展得最为狂暴的岁月,也就是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跃成为工业大国,为后来向工业强国升华奠定了异常坚实的基础。这么一个死忠的工业党,这么一个对发展生产力有着狂热兴趣的领袖,自然对有着工业血液之称的石油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现在他正站在一旁看着一群工人围着一口油井忙碌,看到漆黑黏稠的石油从地底下冒出来注入油桶中,他不无感慨:“这年头果然是技术先进的占便宜啊!以前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把油井打到一百多米深,现在呢?没费多大的劲就把油井给打到三百多米深了;我们为提高油田的产量伤透了脑筋,就连火烧油层的馊主意都用上了,也没起什么作用,没想到只是打几口注水井往里面注点水,产量就翻了十几二十倍,以前我们都瞎忙活喽!”

薛剑强说:“也不算瞎忙活吧?没有一一尝试过哪能知道哪些法子是可行的,哪些法子是不可行的呢?就拿这油层注水来说吧,看似简单,却是无数石油专家数十年苦心钻研出来的成果,在摸索出这一技术之前,他们用炸药炸,用火烧,什么法子没有试过?这些坎坷是必须经历的,逃不过。”

186爽朗的大笑起来:“说得有道理,小娃娃不摔个鼻青脸肿,哪能学会走路呢?对了,油头尿素的样品已经出来了。”

薛剑强愣了一下:“这么快?”

186说:“不快喽,那么多人没日没夜的研究,折腾了两三个月,还拿不出样品,那不得丢死人。我弄了一点撒到我的菜地里……”

薛剑强乐:“效果不错吧?”

186说:“撒得太多了,菜全死了。”

薛剑强嘴角直抽搐!
首节 上一节 173/5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贞观唐钱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