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第264节


薛剑强骂:“废话,你手下一水的山东大汉,一个个牛高马大,这帮家伙都还不到山东兵的腋窝,除了那帮矮冬瓜还能有谁!”

许和尚正色说:“薛同志,请不要这样说!这些觉醒的日军士兵都是自己的同志,在烟台海战中他们英勇奋战,为歼灭从青岛来援之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牺牲了不少人,请你不要再用‘矮冬瓜’这种侮蔑性称谓来称呼自己的同志!”

薛剑强噎了一下,看着那些在船上忙进忙出忙个不停,同时对跟在身后的海防团官兵进行解说的日籍战士,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盐城战役,日军的熊野号重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被击沉,一千多名舰员被俘,这些战俘在接受思想教育之后被补充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海防部队,与被俘或起义的伪海军官兵一起构成了现阶段八路军和新四军海上力量的技术骨干。本来他对这种做法还挺有意见的,认为上头对这些矮冬瓜太过宽容了,应该将他们通通扔进战俘营!让他们驾驶舰艇去跟日军作战?就不怕他们反过来打自己么。然而烟台海战,原来在熊野号重巡洋舰上服役的日军水兵驾驶鱼雷艇冒着日军舰队猛烈的炮火发动一次次冲锋,义无反顾,将一枚枚致命的鱼雷射向日舰,那一战被击沉的四艘日军海防舰中有至少两艘得记到他们名下,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真的觉醒了。看着这些正在认真教八路军战士海战知识和设备补养维修技术的日籍战士,薛剑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眼界确实是窄了点,活着的俘虏远比死的有价值,186在抗战初期就意识到了,而抗战结束都几十年了,他却没有意识到。这些日军水兵都跟战舰打过好几年交道,甚至在太平洋战场跟美国海军恶战过三年,对于渴望拥有自己的海上力量的中国而言,他们每一个都是宝贝,让他们呆在俘虏营里养膘?中央才没有这么短视!

————据说,得知日籍海军战士在烟台海战中死伤三十余人之后,上头可是把许和尚狠狠地批评了一通的。

接着薛剑强又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没错,就是人见诤一郎啦,这位原熊野号重巡洋舰的舰长正带着一批海军学员登上红星级导弹艇,一帮学员跟在他后面教官教官的叫……这一幕让薛剑强无语望天。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把一位日本海军将领变成了海军学院的教官?八路军的政工干部,算你们牛逼!再对比一下现代的中宣,他不禁泪流满面。

中宣战五渣啊……这个五还是负的!

“鬼子又往山东增兵了。”许和尚说。

薛剑强还真不知道这个,这段时间他满世界的跑嘛,一时半刻还真顾不上这些,再说军事方面的东西也用不着他操心。听说日军又往山东增兵了,他便问:“增多少?”

许和尚说:“目前还不得而知,估计不会少于一个师团。当然,这点兵力我们还不放在眼里,只要他们敢对根据地展开扫荡,管叫他们有来无回。问题是如果这些生力军用来巩固占领区就麻烦了……”

薛剑强说:“是啊,这帮孙子坚韧得不像话,真让他们缩在各大城市里死守,想收拾他们还真不容易……盐城打了近三个月,烟台也打了两个月才打下来,如果他们集中兵力坚守济南、青岛这些城市,还不知道要耗多久才能打下来。”

许和尚嘿嘿一笑:“所以我才找你诉苦啊!别告诉我你没有办法!”

薛剑强瞪大眼睛:“你!!!”

许和尚大手一挥:“鬼子再怎么坚韧顽强,也是人生爹妈养的,烟台之战拖得这么久,主要是重炮和装甲部队来得太晚,我们拿日军的混凝土工事没办法,如果让我一开始就拥有一个130加农炮团,我早就打下来了!”

薛剑强斜眼:“你的意思是,再给你一个130加农炮团?”

许和尚咧咧嘴:“那不行,130加农炮是全军都抢着要的好东西,多少资格比我老的老领导为了多抢几门,都打出脑浆子来了,如果我再要一个团,他们还不把我扔进大海呀!”

薛剑强哼了一声:“算你识相!”

许和尚凑到他耳边悄声说:“我又收缴到了一吨黄金,全给你!你拿去帮我买一批比130加农炮更狠的家伙回来!”

薛剑强顿时就愣了:“什么!?”

许和尚说:“听说苏联老大哥和老美的炮兵都大量装备203毫米口径榴弹炮,这种榴弹炮配穿甲弹,就算轰不垮永固工事也能将工事里的敌人活生生震死,简直就是打青岛要塞的不二选择,你帮我弄一批过来,好处绝对少不了你的!”

薛剑强除了翻白眼之外已经想不出自己还能做什么了。130加农炮是好东西,有了一个团再要一个团会被老首长扔进大海,所以我不敢要了,我要203毫米榴弹炮……有时候他真想撬开许和尚那颗光溜溜的脑袋,看看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思维竟然如此奇葩!不敢要130加农炮,倒敢打203榴弹炮的主意?你就不怕被你的老首长们知道之后拿刺刀把你分尸么?

不过考虑到日军在中国修的永固工事确实是多了点,而且以日军的坚韧,凭借坚固工事死守也着实能恶心人,所以购买一批203毫米榴弹炮是很有必要的,薛剑强也就收下了这批黄金,返回了现代。

回到现代之后直接去找陈剑锋:“我要买一批203毫米口径榴弹炮,有货吗?”

陈剑锋眼睛一亮:“你要203毫米口径榴弹炮?你的病终于好啦?”

薛剑强满脑门黑线:“什么叫我的病终于好了?你才有病!”

陈剑锋说:“没病你们放着一大堆物美价廉的现代武器不要,一门心思去倒腾民兵军火库和预备役军火库里的旧装备?”

薛剑强不耐烦了:“你就直说吧,有还是没有?”

陈剑锋傲然说:“废话,作为世界第一炮兵大国,我们怎么可能会没有这种大管子!不仅有,而且还有两种,一种是自行的,一种是牵引的,两者射程、威力都差不多,但自行的比牵引的要贵两倍,你要哪个?”

中国在八十年代开始研发203毫米口径榴弹炮,以充当远程炮火打击的骨干力量,而且一搞就是两种,FGT-203牵引式榴弹炮和W90自行式榴弹炮,这两种榴弹炮都在几年之内研制成功,但是由于射速太慢和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最终黯然下马,让位给155毫米榴弹炮。最要命的是海湾一战,伊拉克一败涂地,失去了发动战争的能力,也让中国军工企业失去了一个稳定的客户,203毫米榴弹炮也就没能在国际市场打开局面,只能堆在仓库里吃灰。虽然203毫米榴弹炮与中国陆军失之交臂,但是它那达到五十公里的惊人射程和可怕的威力还是在中国火炮研发史上留下了笔墨浓厚的一笔,让很多军迷都为之惋惜,现在听说薛剑强这家伙要买,陈剑锋顿时就来了精神!

薛剑强没有轻易作出决定,毕竟他没有跟203毫米榴弹炮打过交道。他表示先将大炮从仓库里拉出来进行为期一周的测试再作决定,陈剑锋自然没有意见。

一周后,东北某个专门负责生产大口径重炮炮弹的军工厂接到一份大订单:立即开工生产三万发203毫米口径榴弹炮炮弹!那位过来下订的军购代表还好心的提醒厂长:“这次下订的是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土豪,炮弹按吨买的,这只是一次试水式订购而已,你还是着手扩大产能,准备迎接更大的订单吧!”

一发203毫米口径榴弹炮炮弹售价一万两千软妹币,三万发就是三亿六千万,而这只是试水式订购,如果客户用得满意,还有更大的订单!厂长差点没让这块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昏,送走了军购代表,他立即召集全厂职工,开生产动员会。在会上,他气势汹汹的说:“同志们,这些年来订单一直在减少,积压的炮弹又卖不出去,厂子经营状况越来越差,拖欠了很多工资,让大家受苦了!但是现在我们有转机了,有客户一口气向我们订购了三万发203毫米口径榴弹炮炮弹,这份订单总金额接近四个亿,有了这笔钱,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得多了!扯淡的话我也不多说了,接下来大家两班倒,加班加点赶货,我本人搬到车间来住,就算你们把吃奶的劲使出来,也要给我按时完成订单!不光要按时完成,质量还要过硬,就算是哑弹,掉下来砸个坑起码也得五十平米以上才算合格!大家鼓足劲干吧,我们厂子是死是活就看这一铺了!拿到货款之后我第一时间将这些年积欠的工资和奖金给大家补上,还要带大家到酒店去胡吃海喝一顿,以示庆祝!”

全厂职工顿时一片欢呼,很快,沉默已久的机器隆隆开动,一枚枚威力巨大的炮弹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与此同时,在二战的意大利战场,某位面罩男看了看二十公里外那团冲起二十多米高的火球,拍着身边这门重达十七吨的巨炮问凯塞林元帅:“这就是203毫米榴弹炮的威力,一吨黄金一个营,怎么样,要不要?”

凯塞林元帅咬牙切齿:“给我来十个营!”

第314章.三一四 诡异的形势

德国没有生产过203毫米口径榴弹炮,他们的军级和集团军级单位装备的是一种口径更大的榴弹炮:Morser18型榴弹炮。这玩意儿的口径达到惊人的210毫米,但射程只有十六公里多一点,着实有点儿对不起它那吓人的口径。这种重炮伴随德军走完了整个二战历程,从低地国家到东线的冰天雪地,从风景如画的法兰西到黄沙飞扬的北非,每一个战场都响彻它震天动地的怒吼。但是随着交战各国军备不断升级,210毫米榴弹炮射程不足的短板日益暴露,面对越来越强大的苏联炮兵和美国炮兵,它已经力不从心。德军急需一种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军级重炮来打开局面,但资源窘迫到极点的德国对此无能为力,有限的资源必须用来制造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师级火炮等装备,谁还顾得上这个?

凯塞林正为此犯愁呢,有人就给他送来了一份大礼。测试了一番后,他对某个智障军火商提供的203毫米榴弹炮可谓满意到了极点:重达十七吨,射速为每分钟一发,最大射程……五十公里!而且那威力也是丧心病狂级的,只要是地面工事,在它面前都是西瓜级,一砸就碎!精度也非常高,十六公里内基本上是指哪打哪,但超出了二十公里精度就比较差了。没有办法,没有精确制导技术,炮兵要打击二十公里外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打上十发都不见得有一发能够命中。但是203毫米榴弹炮丰富的弹种解决了这一问题:打击二三十公里外的点目标就不要想了,那是浪费炮弹的,但是要对二三十公里外的目标实施炮火增援却好办得很,可以用双用途子母弹和榴霰弹嘛!这两种炮弹都是一炸一大片,尤其是榴霰弹,轰的一下近两万平米内的敌军士兵非死即伤,效果拔群呀!这是一款极难得的好炮,最难得的是这个智障还卖出了个超低价,一吨黄金一个营,我日!

凯塞林立即向元首报告,请求再拨十吨黄金过来。不用多,只要十吨黄金,他就能弄到一百二十门射程超过五十公里,重量却只有十几吨的榴弹炮!

元首很快回复:“运送三十吨黄金的运输机群已经起飞,几个小时后就能抵达————再给我订购十个营!炮弹越多越好!”

于是又增加了十个营的订单,使得订购总量达到了二百四十门。

而神通广大的面罩男这次同样没有让他们失望,拿到黄金仅仅三天之后就将整整一百门203毫米牵引式榴弹炮连同三万六千发炮弹交到了凯塞林手里,并且承诺剩下那一百四十门将在两个月内交付完毕。凯塞林不由得感叹:有这么个神通广大、交付能力极强的供货商真的是太幸福了!他从C集团军群抽调大批210毫米榴弹炮炮组,组建了三个203毫米榴弹炮营,剩下六十四门203榴弹炮则装上火车运回国内,准备投入到阿登反击战中。

现在的欧洲战场形势有些诡异,按原来的历史,此时的阿登战场早就打得天崩地裂了,但是现在不管是阿登战场还是意大利战场都风平浪静。意大利战场的盟军已经筋疲力尽,弹药、士兵的体力和士气都消耗巨大,无力再发动进攻,而阿登战场突出部的盟军则在忙着准备过圣诞节,同时谋划来年规模更大的攻势,在阿登战场突出部的美军四个师都放松得很,而对面德军也没有任何动静。苏军倒是想尽快打进柏林去,但是恶劣的雨雪天气席卷东欧,空军无法出动,炮兵也因为能见度太低而有力难施,苏军只能放缓攻势。当然,放缓攻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苏军都在等一种新型武器:仿制的63式自动步枪。苏联军工在枪械制造方面的积累创造了奇迹,拿到63式自动步枪后不到三个月他们就造出了一批样枪,各项数据都让人非常满意,最多再过两个月就将投入大规模生产,取代苏军手中的波波沙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主宰战场,换装自动步枪之后的苏军战斗力必定大增,到时候打柏林就更有把握了。

当然,苏军放缓进攻并不仅仅是等新枪和天气恶劣,最根本的原因是嗅觉特灵的苏联情报部门早早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跟严重依赖破译德国高层电报和打入德国高层接近大人物以搜集重要情报的美英情报报门不一样,苏联情报部门更为依赖在战前便潜伏在德国的几千名苏联特工所搜集到的情报。苏联的特工走的是中低端路线,他们潜伏得更深,也没有什么名气,因此更难被发现,而正是这些特工从德军物资运输数据和前线德军补给品数量的变化中发现了反常现象。他们向克里姆林宫报告:“以前是德国疯狂向意大利输送物资,现在变成了意大利疯狂往德国运送物资,最多的一天从意大利发往德国的军列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五十到三百六十三列……在这种反常现象发生之前,德国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等城市物资供应紧张,人民冲锋队和民兵能得到的最好的武器就是一枚火箭弹,但是在这种反常情况发生之后,德军开始将大批缴获的武器装备下发给这些准军事组织,一百二十个营的人民冲锋队都得到了基本的武器弹药。前线德军的补给品也极大地丰富起来,以前午餐肉罐头是德军最为欢迎的补给品,但是现在他们甚至吃上了更为美味的牛肉、鸡肉罐头,药品、被服的补给也变得极为充足,满载弹药和油料的车皮更是络绎不绝地发往各个战线……”山穷水尽的德军居然获得了比战前还要充足的补给,被美英坑怕了的苏联领导人很快便想到了一种可怕的可能性:会不会是美英在通过见不得人的渠道为德军提供援助,让德军继续跟苏军死磕,让苏联在战场上把血流干?不然的话为什么他们在西线迟迟不发动新的攻势?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但苏联早就习惯了作最坏的打算,放缓攻势也就成了最佳选择。

德国迎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苏军放缓攻势的举动引起了美英的不满,在他们看来,他们是战场上的自由人,想什么时候进场就什么时候进场,而苏军则是欧洲战场的守门员,必须坚守阵线,一刻都不能松懈,你们怎么能放缓攻势呢?不行不行,你们必须加紧攻势,跟德国佬死磕!为此,12月22日,罗斯福致电斯大林,委婉地提出希望苏军加强攻势,尽早解决德国,然后转头对付日本以结束战争的要求,他用近乎悲悯的语气说:“这场战争让全世界血流不止,每拖延一天,欧洲和亚洲就要多流上千加仑的鲜血,而我们有能力结束这一切……盟军在西线即将粉碎德军的防御体系,苏军在东线也快要打到库斯特林了,结束这一切,只需要一次猛攻!”
首节 上一节 264/5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贞观唐钱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