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第395节


总理说:“在我们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之后自然会交给苏联,绝不食言。”

这位口口声声都是利益交换,让朱可夫元帅有点不爽————你们能有点苏维埃大家庭的自觉么?身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你们就没有半点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自觉么?每拿出一样东西都要求苏联拿出相对应的补偿,还能不能做朋友了?不过想到那帮把老大哥挂在嘴边,嘴巴比蜜还甜但却拿不出任何苏联想要的东西,只会憋足劲从苏联口袋里掏东西的小兄弟们,朱可夫元帅又觉得这位还不错,同样是找苏联要东西,但人家能拿出苏联最需要的东西作交换啊!看看人家拿出来的东西,可比成吨的恭维话语强多了!

没错,苏联那帮小弟就是这样,有需要的时候成吨的好话糊向老大哥的脸,跟不要钱似的,然而苏联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却帮不上什么忙,整个冷战苏联基本上是一神带N坑,对抗着美英法这些强国。英法西德可以在军事上为美国提供强大的助力,日本可以提供廉价的工业产品和先进的电子设备,而这些国家同样又可以为美国的工业和农业产品提供巨大的市场,双方形成互补。苏联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那帮小弟既提供不了苏联渴求的粮食和轻工业产品,也提供不了足够大的市场以消化苏联的重工业设备和能源,就更别提向苏联提供什么苏联急需的军事技术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跟苏联形成互补,这样玩法,苏联再大的家当都得让他们掏光光啊。不过中国却给了苏联一个惊喜,虽说这位兄弟对苏联的态度不是那么恭敬,同时也斤斤计较,不管给苏联点什么都要求得到回报,甚至还从苏联嘴里将漠北给抢了回去,着实让苏联很不爽,但是人家能拿出苏联最需要的东西来啊!据拉夫罗夫教授说他根据中国同志提供的资料在秋明地区进行第一阶段的勘测,发现这一地区极有可能有大油田,光是这一条就让苏联受益无穷了,更别提中国同志还低价向苏联出售了好几台晶体管计算机————没错,在苏联看来,花三倍重量的黄金才能买到一台的晶体管计算机确实是低价出售!这可是军国利器,别的不说,有了它,苏联的核武器研究项目可谓进展神速!最美妙的是中国拥有四亿人口,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数字还得高速增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庞大的市场啊!延安雄心勃勃要把中国从农业国家变成工业国家,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对大型机械、能源的渴求是没有极限的,而苏联最不缺的就是这些!这么完美的哥们,让他们占点便宜又如何?

苏军就对德军形成了合围,现在德军已经没有力气厮杀了,一个个捏着传单坐在地上发呆,完全是你爱打就打,爱杀就杀的颓废样,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在几个小时前他们还攻势凌厉打得苏军节节后退。朱可夫元帅派出军使,带去他的亲笔信,劝说凯塞林元帅投降。他在信中写道:“你们已经尽军人的职责,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德国军人的荣誉,并且赢得了苏联的尊敬。但是战争已经结束,继续厮杀下去毫无意义,秉承着人道主义精神,我希望你们能体面地放下武器向我们投降,以免继续流血,我保证你们可以获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如果你们继续负隅顽抗,强大的苏联红军将会把你们彻底辗碎,片甲不留!”

几个小时后,凯塞林元帅通过临时拉的电线打电话给朱可夫元帅,在电话中表示莱茵兰军团及从比利时战场撤回来的德军可以向苏军缴械投降,条件是苏军必须保证他们在战争结束之后不会受到虐待,不会被拉到苏联去服苦役,同时保证苏联占领的德国城市的平民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最后一条,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苏军不能作出承诺,“我们将持枪死战到底,直到打光最后一发子弹,流干最后一滴鲜血!”

朱可夫元帅说:“这些我都可以答应你,我甚至可以代表苏联向你承诺,不会把莱茵兰军团的将领、军官引渡给美英法等国,你们在放下武器之后便受到苏联的保护。”

凯塞林沉默片刻,说:“那么……莱茵兰军团愿意向苏联缴械投降。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一个私人的要求。”

朱可夫元帅问:“什么要求?”

凯塞林说:“我要见一个人!”

这个要求无法满足,因为凯塞林本人也不知道他要见的人的相貌、国籍。他只知道那家伙是个胆大包天、神通广大的军火贩子,能无视盟军的重重封锁将海量的装备和物资贩运到意大利,跟德军进行交易,前前后后从德国手里赚走了三百多吨黄金。他还知道那家伙在军事指挥方面极具天赋,独当一面可能不行,但绝对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参谋,C集团军群横扫意大利、德军席卷比利时,都是大量采纳了他的建议,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但具体到那个人的身份、相貌、国籍、背景等等最为关键的信息,他一无所知,以至于朱可夫元帅一度在怀疑他是不是在故意给自己出难题。但凯塞林坚称这个人千真万确的存在,他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毫无预兆地出现在意大利,成就了德军在二战末期的辉煌,然后又突然人间蒸发,直到德军战败都没有再出现。

“你们所使用的战术与他惯用的战术如出一辙。”凯塞林元帅这样说道。

朱可夫元帅心里一动,没再说什么,只是将这一情报紧急上报斯大林。

在得到朱可夫元帅的承诺之后,丧失了斗志的莱茵兰军团在凯塞林元帅的带领下,向苏军缴械投降。据接受莱茵兰军团投降的苏军将领说:“这些德国军人直到投降的那一刻仍然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用这种方式在维护着德国军队最后的尊严。”

莱茵兰军团投降意味着德国境内最后一支可以与苏军和美英盟军正面对攻并且占上风的战略集团不复存在,柏林之战,苏军大获全胜。

二十四小时后,被苏军围困在库尔兰半岛的德国库尔兰集团军群缴械投降————在库尔兰半岛尚有将近三十万德军,由于苏联海军无法威胁到德军海上补给线,因此被三面包围的德军可以通过海运源源不断地获取补给,坚守住防线,直到战争结束苏军都无法将其歼灭,这是苏军唯一一块直到战争结束都没能收复的领土。不过这也跟苏军的战略有关,被三面合围的库尔兰集团军群无法再对苏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构成任何干扰,苏军也就懒得再付出十几万人的伤亡去攻打库尔兰了,让德军充当战场上的旁观者好啦!

又过了二十四小时,被围困在布拉格的八十五万德军向苏军缴械投降;这支军队是德军在本土以外最为强悍的一支部队,它的投降意味着德国在欧洲有组织的军事行动彻底终结。

同一时间,驻扎在挪威的德军向苏军缴械投降。挪威是德国苦心经营的占领区,这里出产的铁矿关系着第三帝国的生死存亡,因此德国在巅峰时期驻挪威军队达到三十万以上,哪怕是在苏军攻入本土的情况下,也没有调动这支部队回国参战。可惜的是,这支强大的部队没能发挥任何作用,便放下了武器。相信接到向苏军缴械投降的命令时,驻挪威德军的心情一下很苦涩吧?不过,由于挪威地广人稀,苏军一时也顾不过来,所以有些驻扎在北极圈气象站的德军在几年后才接到投降的命令,他们算是最后投降的德军士兵了。

紧接着,驻扎在哥本哈根的德军向苏军缴械投降;

在鲁尔废墟中,莫德尔元帅吞枪自尽,几万残军走出废墟,向盟军投降;

在比利时和荷兰地区的德军相继向盟军投降;

意大利宣布向盟军投降;

……

至此,第三帝国最后一点军事力量业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在。一战失败的屈辱让德国刻骨铭心,鲁尔工业区被占和高昂的战争赔款让德国人内心充满了仇恨,而仇恨的毒汁浇灌着法西斯这颗罪恶的种子,最终开出了致命的毒花,把整个欧洲变成了血海。第三帝国在仇恨中诞生,从那个小胡子夺取最高权力的那一刻开始便矢志向全世界复仇,为此他发动了一次次战争,将整个欧洲大陆都卷入战火之中……最后,他和他一手缔造的第三帝国,也被他一手点燃的战火烧成了灰烬,正应了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498章.四九九 冷战序幕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苏军对外封锁了攻克柏林的消息,而由于柏林周边地区仍然在不断爆发零星的战斗,盟军在最初三天时间里对苏军攻克柏林这一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无所知————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现在他们距离柏林还有两百公里之遥,而苏军对柏林实施长时间的电磁屏蔽和通信管制,掐断了柏林对外的一切沟通手段,因此盟军不了解柏林的情况是很正常的。直到布拉格的德军放下武器,盟军才如梦初醒,情况上报到伦敦和华盛顿,丘吉尔和杜鲁门都是勃然大怒,在电报里诘问斯大林:“为什么拿下了柏林也不通报盟军?”

斯大林不温不火的回复:“由于柏林城里还有大量残余的德军在负隅顽抗,苏军将领担心情况还有变数,本着对反法西斯同盟负责的态度,他们在不计伤亡地清缴那些残敌,直到将敌军全部肃清才向我报告。”

换句话说,我坑你也是为你好,难不成你想一头扎进到处都是敌人的城市,然后被人家打成狗?

对斯大林的厚脸皮,丘吉尔和杜鲁门在写个大写加粗的服字之余,也只能加快速度向柏林推进,试图分一杯羹。

然而,盟军距离柏林还有上百公里,就被苏军挡住了去路,苏军表示这是他们的占领区,不允许盟军通过。

盟军将领火冒三丈:“我们是盟军!我们有权力进入柏林接受德军的投降!”

苏军不无嘲弄的顶了回去:“我们在柏林跟德国佬杀得尸山血海的时候你们还在四五百公里外闲逛,你们有什么资格进入柏林?啊?你们有什么资格进入柏林!”

“我们也是经历了无数次苦战,付出了惨重代价的,我们凭什么没资格进入柏林?”

“就凭你们从圣诞节到现在,一场战役都没赢过!”

很显然,自圣诞节以来那一连串惨败对于盟军而言,那打击跟豫湘桂战役有得一拼————他们甚至被打得比豫湘桂中的国军还惨,接二连三的惨败让盟军的声望大打折扣,以至于刚把柏林踩在脚下的苏军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盟军认为老子苦战了四五年,死伤百万,为打败德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就算没份参与攻克柏林的战役,进入柏林接受德军投降也是理所应当的,凭什么不让我们进柏林?苏军则认为这几年你们一直在偷奸耍滑,把我们往德国佬的炮口推,所有苦仗硬仗都让我们打,你们在一边捡便宜,我们攻入柏林的时候你们离柏林都还有四五百公里,被德军打得灰头土脸,就这鸟样还好意思来分享我们的战果?滚粗!双方就这样僵住,火药味越来越浓。

这下丘吉尔坐不住了,紧急飞往华盛顿与杜鲁门会面。这个老奸巨猾的胖子开门见山的指出:“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苏联人打算独吞解放欧洲的功劳,让我们沦为无足轻重的配角……没有比这个更加糟糕的了,在政治上,这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杜鲁门显得很恼火:“他们完全违反了《雅尔塔协议》,甚至违反了自《开罗会议》以来反法西斯同盟反复妥协,好不容易才达成的共识,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必须反击,否则我们真的会被他们逼成二战中无足轻重的配角!”

丘吉尔强烈建议美英法立即行动起来,给苏联一点颜色看看,而杜鲁门也正好有这样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然而,细细看了看手里的牌之后,丘吉尔和杜鲁门很无奈地发现,他们现在还真拿苏军没办法。德军的疯狂反击对盟军的打击是致命的,比利时战场长达数个月的厮杀让盟军损兵折将几达七十万,莱茵兰一战伤亡失踪多达十五万,意大利战场两个集团军近乎团灭,这一次次惨败让盟军的实力大打折扣。当然,凭美英绝悍绝伦的工业生产能力,他们很快就能将这些损失弥补回来的,但这需要时间,就目前盟军在西欧的地面部队实力,根本就不是刚刚将柏林踩在脚下的德军的对手,真打起来还不知道是谁教训谁。

实力严重不足,奈何不得苏军,但被苏军挡在柏林城外,坐视苏军独占攻克柏林、接受德国投降的功劳他们又很不甘心,丘吉尔和杜鲁门咬咬牙,拉上戴高乐,美英法三国元首联名向斯大林发报,就苏军阻挠盟军进入柏林、挺进丹麦、挪威的举动提出了严重的抗议。他们在电报中指出:“政治信用就像人的生命一样珍贵,一旦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而苏联此时的举动正让你们面临着失去政治信用的危险……虽然德国法西斯已经倒下,但是日本仍在远东负隅顽抗,战争远远还没有结束,如果此时盟军失去了彼此信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希望苏联三思!”

斯大林迅速回复:“苏联承担了对德绝大多数的作战任务,承受了超过欧洲所有国家总和数倍的伤亡代价,我们有充份的理由,也必须得到足够的补偿,否则我们无法向饱受苦难的苏联人民交待,更无法向牺牲千万之众才赢得胜利的军队交待!”

言下之意就是:这场战争老子出力最多,自然应该得到更多利益。按着雅尔塔会议来?你们打发叫花子呢?

美英法一阵恼火,雅尔塔会议给苏联的利益还不够多么?苏联是不是非得将势力范围推到英吉利海峡才满意?

斯大林的不满意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按照雅尔塔会议对美苏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苏联其实只占有德国的一小部份,面积只有西德的一半不到,人口也差得远,直接后果就是东德的发展潜力远远比不上西德。原本在历史上斯大林是没有办法,德军抢着向盟军投降,斯大林只能全盘接受雅尔塔会议划给他的势力范围,但是现在德军几次反击将盟军打得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而且结下了血海深仇,抢着向盟军投降的奇葩现象并没有出现,反倒是莱茵兰军团和从比利时战场撤回来的德军出于对盟军可能秋后算账的恐惧,选择了向苏军投降。既然是这样,苏军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放开手脚抢地盘就是了!让出半个柏林?那是不可能的!

美英法也知道想让苏军让出半个柏林是不可能的,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苏军退出丹麦和挪威,理由是按照协议,丹麦和挪威应该交由盟军来占领,苏军没有任何理由占领这两个国家。而不出意料,这一“合理”的要求又被斯大林一口拒绝了。斯大林表示苏军可以考虑撤出挪威,但是撤出丹麦那不可能。美英法据理力争,声称德军在丹麦的兵力少之又少,而且对丹麦的统治也比较宽容,丹麦根本就不需要苏联去解放。斯大林表示你们是在怀疑我的智商是吗?如果让你们占领丹麦,将斯卡格拉克海峡一封,我的红海军还要不要出门了?不行,绝对不行!

丘吉尔让斯大林那强硬的态度弄得有点儿上火,亲自飞往莫斯科跟斯大林面谈。

结果很显然,这次会谈英国有点自取其辱的味道。
首节 上一节 395/5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贞观唐钱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