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第466节


第603章.六零四 新的生活1

咣咣咣咣咣————

一面大锣敲得震天响,还躺在床上的富强用力晃晃脑袋,一骨碌的爬起来走到门口,然后便听到村长那洪钟般的声音:“各家各户听真————八点半带齐锄头铲子藤筐————到工地上来开工————迟到的扣工分哟————”

他打了个哈欠,咕哝:“也真难为这老爷子,一把年纪了还天天吼得震天响的……媳妇,饭做好了没有?”

厨房里传来媳妇的声音:“马上就好,你去涮个牙洗个脸就能吃了。”

富强说:“俺昨天晚上不是刚涮过了嘛,怎么还要涮?”

媳妇很严肃的说:“卫生站的大学生不是说过吗?睡觉之前要涮,早上起来更要涮,这样才健康……别偷懒了,赶紧去!”

富强哦了一声,趿着拖鞋踏踏踏踏的走进卫生间,在那里面早就放了一脸盆的热水,毛巾、杯子、牙刷、牙膏都摆在那里了,这当然是媳妇干的,这老婆会疼人啊。他小心的往牙刷上挤了一些牙膏,然后给牙膏拧好盖子,放回原处,用杯子装了一杯热水,先是含了一口漱漱口,然后开始刷牙。柔软而有弹性的塑料刷子反复清洁着口腔,很快他就满嘴都是泡沫,口腔里冰冰凉的,很舒服,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必须指出的是,他和他的媳妇现在住的可不是破破烂烂的土房茅屋,而是面积近百平方米的楼房……当然,是彩钢板房。他原本是一名民兵,跟日军干过几仗,虽说没打死过鬼子,但没有人会否认他是一条汉子————不是汉子的话绝对不敢拿着一支土枪天天晚上都去骚扰炮楼里的鬼子的。

他最大的愿望望就是穿上那身灰色的军装,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可惜的是,在去年八路军实行了精兵简政,不仅不再扩编部队,还让大批勤杂人员复员了,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的愿望自然也就落空啦。好在民兵组织没有撤销,相反还得到了加强,比如说他就领到了一支崭新的三八式步枪和好几枚木柄手榴弹,县委告诉他们,以后他们不必承担打鬼子的任务了,这些任务交给八路军啦,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好家乡,如果遇到溃兵、土匪、顽军,坚决打击,绝不留情!

上头还真是说到做到,从今年二月开始,八路军和新四军百万大军在连绵几千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战略大反攻,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大片大片沦陷了数年之久的国土被光复,大批日军被歼灭,不是进了俘虏营,就是成了一堆堆有机肥。民兵除了帮忙往前线送点给养之外就没别的事情好做了,因为鬼子和二鬼子都被消灭干净了嘛。

县长觉得不能让大家太闲,向军队借了五六门九二步炮和十几支火箭筒,然后将县里的民兵组织起来,对山里的土匪进行清剿。富强自然也参与了清剿土匪的战斗,在战斗中,他惊讶地发现,昔日凶名昭著、能止小儿夜啼的土匪现在全都变成了弱鸡,有很多刚打个照面就投降了,不肯投降的,砦子很快就被九二步炮轰得稀巴烂,他们试图负隅顽抗,又立马被火箭筒轰上了天。很快那些在山区横行百年之久的土匪便不敢再跟他们正面交手,躲进了深山里。

县长仍然不打算放过他们,在各山间要道上建起了好多据点,都架了机枪,甚至还配备了迫击炮和定向地雷,土匪数次试图下山报复,都在这些据点前撞得头破血流。就算让他们溜下了山,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因为每个村庄都拉了铁丝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用沙袋垒成的工事,家家户户都有步枪、手榴弹、定向地雷,土匪来了?跟他们干呗!在跟土匪交战中,定向地雷大发神威,一颗就能炸翻一大片,超级好用。而且每个村子都通了电话,遇到袭击,一个电话打出去,周边村子的民兵立马赶到,那时候就不是土匪围攻村庄,而是民兵围攻土匪了。

几个回合的较量下来,土匪们果断认怂,从这片土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毕竟他们也就那么点人,而一个县的民兵起码有四五千,不管怎么打都不可能打得赢的,还是赶紧逃吧。

小鬼子被消灭了,土匪被剿灭了,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跑过来抢自己的粮食,祸害自己的女人了,富强觉得,这日子终于好过一点了。

令他吃惊的是,消灭土匪之后,县里宣布他们村在剿匪行动中作战英勇,作为嘉奖,特地批准他们第一个改建。

改建?什么意思?

很快他就知道改建是什么意思了。一支工程队开进村里,让大家将家里有用的物品通通搬出去,然后推土机轰隆隆的推过,那些歪歪斜斜的泥砖房顷刻之间就被推平,然后挖掘机一铲子下去就搁起成方泥土,几下子就挖好了地机,工程队七手八脚,打好地基之后从车上下很多钢铁做的组件开始拼装焊接,很快,一幢两层高的楼房就建起来了。村民们几乎被惊掉了下巴,我的老天爷,这速度也太快了吧?还有,这么漂亮的房子,是给他们这些庄稼汉住的?不敢想,做梦都不敢想哟!

看似不可思议,但这些房子,真的是给他们这些庄稼汉住的。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全村好几百人,全部都住上了楼房。不仅如此,乡里还建起了一幢更大、更气派的大楼,桌椅、书本、文具一车接一车的运过来,县宣传队的人说从明年开始,所有六岁以上的孩子都要送学校读书了,不用交学费,每个学期交两块钱的书本费就行了,学校提供免费的早餐。这个好消息把所有人都给弄懵了,当确定这不是在开玩笑之后,整个乡为之沸腾,他们的孩子也可以上学了,不用再跟他们那样当文盲了!

好事还在继续:乡里成立了公社,然后公社分到了四辆拖拉机和十几辆微耕机,这家伙比牛好使得多,一辆拖拉机能顶十头牛用,而且不用人伺候,喝油就可以了。县里又建起了一个厂子,向农民收购杂草、树叶、锯末之类的东西,这些玩意儿送进去之后就被加工成一块块的,跟煤炭一样,现以极低的价钱卖给他们。这是一种极其廉价的燃料,所有人都买得起,用它可省地方了。此外公社还有好几辆大型三轮车,专门负责运输,还有几辆小型的社员如果有急事要出远门,可以申请坐它,这玩意儿是用电的,很快,也很安静。这又让社员们受宠若惊了,汽车哟,那是富豪都不一定玩得起的奢侈品,他们小老百姓居然也能拥有汽车了?尽管是全体社员共享的,但也算有了啊!

然后他们乡又安装了一台一百马力的锅驼机,一个很有文化的学生手把手的教大家怎么操作,那玩意儿好,把柴草扔进去将水烧开后就能带动发电机发电,然后村里的电灯就亮了……虽说都是些五瓦的节能灯,却也让从未见过电灯的农民感到无比幸福。

哎,解放了,真幸福啊!

这是全体社员的心声。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也不全是好事,有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正在等待他们:

扫盲。

中国的文盲率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九十,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文盲,毛主席说过,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而一个满是文盲的国家也出不了有文化的军队……所以扫盲是必须的,每个村子都成立了扫盲班,大伙白天干活,晚上背上书包哭丧着脸到学校去,跟着老师从一二三四学起,一笔一划的学着怎么读,怎么写,怎么算。真的,富强觉得扫盲班简直就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他宁可去炸日军的炮楼也不要到扫盲班去读书认字!

可惜现在日军的炮楼早就让第二野战军拆清光了,他想炸也没得炸,只能老老实实的上扫盲班。此外一些规矩也来了:睡觉前一定要洗澡刷牙,睡醒后一定要刷牙洗脸,不能随地大小便,要定期搞清洁,要定期搞灭害虫活动,杀灭跳蚤、蟑螂、老鼠,衣服要整洁干净,小孩要定期吃杀虫药……我靠,光是听着就头都大了,富强向村长抱怨:“我们只是一群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用得着过得这么……这么……”

有点文化的媳妇帮他说:“精致。”

他说:“对啊,我们只是一群农民,用得着过得这么精致么?”

村长也哭丧着脸说:“我也不想啊,但主席是这样号召大家的,他也是为我们小老百姓好,我们总不能不响应吧?”

好吧,既然如此,大家就只好按中央的指示来,把自己当成千金大小姐,灭鼠灭害虫,用牙膏刷牙,用洗发清洗头,用洗洁精洗碗,用拖拉机耕田……富强自嘲:“就算是地主老爷都没过得这么讲究!”

刷好牙,又洗了脸,媳妇已经将早餐摆上桌了。这是高梁面蒸的馒头,加了糖的,香喷喷,又软又弹,饮料则是一盒酸奶。富强抓起馒头咬了一大口,然后拿起酸奶滋滋滋一口吸掉了小半盒,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有些含糊的问:“媳妇,我们今天的任务是什么?”

媳妇瞪了他一眼:“昨天才说过的,又忘了?修水库啊!赶紧吃,别迟到了,迟到了的话真的会扣工分的!猪脑子,不记事!”

换以前媳妇敢这样数落,富强肯定要发火的,现在他可不敢发火了。县里宣传队宣传的嘛,妇女能顶半边天,所以大家一定要尊重女性,不能岐视,更不能欺负。他这个媳妇可是读过好几年书的,能读会算,是村长的得力助手,敢欺负她?嫌命长了。所以挨了数落的富强同志只是嘿嘿一笑,继续猛啃馒头。

将早餐一扫而空之后,小夫妻俩一个扛起锄头,一个扛着铁锹,走向村口。在村口,很多社员已经在集合了,人到齐之后,三轮车开了过来,大家上车,浩浩荡荡的开往工地,对于他们而言,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第604章.六零五 新的生活2

富强的家在淮河边上。

淮河流域历来多灾多难,不是水灾就是旱灾,不是旱灾就是蝗灾。农民生活本就艰难,哪怕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境,也只是勉强能填饱肚子,得连续三年丰收才能攒到够吃一年的余粮,淮河这样闹腾法,谁也受不了。所以淮河流域真的跟人间地狱差不多,这里的人一出生就要跟天斗,跟洪水斗,跟蝗虫斗,更要跟多余牛毛的土匪斗,就没有安稳的时候。因此淮泗地区造反那是家常便饭,都活不下去了嘛,不反才怪了。

不过淮河并非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在宋朝之前,淮河也是风调雨顺,水量充沛,两岸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当真是人间天堂。但是在北宋,黄河改道夺淮入海,挟带而来的海量泥沙堵塞了淮河的河道,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出海口,就跟女人每个月没来老朋友一样,脾气变得暴躁无比,把两岸的老百姓往死里折腾,淮河流域近千年的苦难史就这样开始了。就在今年,中日两军鏖战不休的时候,淮河便发起了大水,一家伙就淹没了八个县,受灾群众多达百万,顺便也淹掉了日军六七千人马,迫使两军停止了军事行动。第三野战军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抗洪救灾,再加上洪水冲毁了很多道路,补给变得异常困难,第三野战军只能在前线维持八个师的兵力,硬扛日军七个师团的疯狂进攻,打得颇为艰难。可以说,要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洪灾,日军的下场会更惨————他们要丢掉的可不光是一个第27师团了。

无数水利专家提起淮河,都摇头叹气:“淮河是一条很难治理的河!”

确实很难,一条流量这么大的河没有自己的出海口,黄河带来的泥沙又不断垫高河床,淤塞河道,淮河只能暴怒地在江淮大地上横冲直撞,试图找到一个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淮河温驯起来,那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跟天灾抗争的历史,华夏男儿不是阿伯拉罕废物,面对灭世洪水,我们的祖先选择了拿起简陋的木制、石制工具,凿开岩石,挖开河道,修起水坝,用尽一切办法跟洪水抗争,而不是跪下来向神灵求饶,求神灵大发慈悲赐自己一艘逃命的方舟。古代大旱,县官带头去神庙求雨,求了三天还不下雨,立马带头把神庙给拆了;著名的民国诗人张宗昌,遭逢山东大旱,他老人家拉出高射炮威胁老天说再不下雨就开炮轰你个龟孙子……这些例子数不胜数,看似搞笑,实则道出了华夏男儿的本质:神仙皇帝是靠不住了,我们只能靠自己!

于是,日军刚刚宣布投降,中央便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号召。淮河之所以这么难伺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的出海口,那好,我们就挖开淮河的故河道让它出海!什么?工程很大?需要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怕个鸟,我们有的是人,更不缺跟老天斗到底的决心,山挡了路就移山,海淹了田就填海,怕他个屁!啥都不用说了,抄家伙干!

一大批中国最优秀的水利工程师抛开了政治立场,团结在治理淮河的大旗之下,夜以继日的走访、勘测、查阅历朝历队的水文资料,反复论证,试图设计出一条最优化的淮河出海路线。搞技术的比较纯粹,对政治没兴趣,他们只想将毕生所学施展出来,造福于民,治理好淮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家自然是义不容辞。而土鳖的魄力也远非任何一个朝代能比,他们可不是空喊口号,喊完口号后大批汽车、挖掘机、推土机、拌浆机、压路机等等工程机械源源不断地调集过来,大批技术工人从五湖四海汇集过来,当干部的带头上,几十万群众跟着上,这后面所需要的资金、物资,都是天文数字,他们眼都没眨一下!

不过,淮河出海的路线关系着下游无数百姓的利益,必须小心论证,所以短时间内不会开发。现在淮河两岸的老百姓都在因地制宜修水库,因为淮河不仅容易发洪灾,也容易发生旱灾,修水库在发洪水的时候可以蓄洪、分洪,在旱季则放水灌溉,而且也可以用来发电,为附近的城镇提供电力,可谓一举多得。现在富强两口子参与的就是修一个大水库的工程,他们离得比较远,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工地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水库那边,十几台挖掘机伸出长长的钢臂,将成吨成吨的土石挖起,然后倒进等在那里的车上,几下子就把一辆大卡车给装满了。穿着迷彩服的军人则爬上峭壁,一个劲往岩石上打眼,准备用炸药炸开这些碍事的巨石。县长大人的裤脚满是泥巴,戴着一顶黄色安全帽,拿着个扩音器,就站在泥泞里指挥,给大家打气,整个工地可谓热火朝天,再怎么懒散的人碰到这样的场面,手脚也会不由自主的快起来。

这两口子负责筛沙子,这么大的土木工程,所需的沙子是个天文数字,而且也不是什么沙子都能用的,得留出很多人来筛子,根据工程队的要求筛出粗沙、细沙。至于沙子嘛,是采沙船直接从河里抽起来的,这种大船在浑浊的河流中往来穿梭,到了泥沙淤塞严重的河段便停下来,长长的管子一直伸到对岸,然后从里面喷出一条混合着浊水的沙流,很快岸上沙子就堆积如山了。这些沙子先在河边晾上三两天,等晾得差不多了,小型挖掘机就将它成吨成吨铲起来装上车,然后由车运到工地卸下让工人筛。负责筛沙的工人必须做得飞快,因为他们筛好的沙很快就会被铲得一干二净,如果他们筛沙的速度跟不上沙子沙耗的速度,工程进度就会受影响,这样一来脸就丢大了。
首节 上一节 466/5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贞观唐钱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