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锦衣霸明

锦衣霸明 第483节

虽说在大明存在着诸多铁厂,但这百余年的侵蚀下多成了勋贵、士绅的碗中餐了,他们为了利益可是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的,对于匠户的剥削也都是最严苛的,在最初秦锋没想过大明是否拥有炼钢技术。

但让秦锋没想到的是在这工匠群体中还真存在有专业炼钢的匠户,并且原以为炼钢高炉法拿出来会震惊一下这些匠户,可让秦锋没想到的是这炼钢高炉法在大明却真实存在,只不过没其说的尺寸那么巨大罢了。

这在当时秦锋心里其实是……复杂的!

“这也行?”

其实想想也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连越王勾践剑这等神兵利器都能做出,那古人的智慧又怎能想不出冶炼钢材的办法呢?只不过因为战乱,贪腐使得很多先进技艺都流失了,成为了传说!

鞍山的未来是工业化,那秦锋要确保的就是在大明卑贱的匠户在鞍山能挺胸抬头的做人,而不是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最后却过着低三下四的生活?那样论谁来看都会觉得生活是没有希望的!

而对古人来说让他们拥有希望并且是不断前行的希望,那么他们会时刻保持住慷慨激昂的精神状态!

鞍山第一钢厂;

这是鞍山的第一座钢厂修建在内外城之中,按‘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划鞍山会陆续建造数座钢厂、锻造厂、锻造系列火器等总数达23座工厂,而到那时依靠这些工厂产值养活20万百姓是轻轻松松,甚至还会让鞍山迎来更大的发展!

当然蓝图是美好的一切都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步才行,而鞍山第一钢厂所承担的责任和意义是很重大的!

因为眼界的不同所以使得秦锋在很多时候在思维上,其实是和生活在大明的人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的,对他来说既然是成立工厂纵使是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成立工厂,但该有的优秀制度就必须实施!

厂长、副厂长、诸科主任、车间主任等一个个带有现代化字眼的名称出现了,这些名称所代表的并非是简单的职务,他更代表着正规化,制度化,一切的一切都是按照制度在进行的!

明确的职务等级将会让很多人朝着目标不断前行,这也会为大炼钢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出来!

改变往往就是在这不经意间。

“大人,鞍山第一钢厂已建造了第一车间,目前第一车间的八座‘天字级’高炉已修建完毕,目前正在做扫尾工作。”作为鞍山第一钢厂的厂长,这位已在某勋贵名下铁厂摸爬滚打半辈子的石老汉特别珍惜这次机会!

听到那石老汉所言秦锋给予肯定道:“石斤,你做的很不错,能在短短3天时间修建八座‘天字级’高炉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但质量一定要过关,本伯不希望在日后听到鞍山第一钢厂有任何崩炉而死人的事情出现!”

石斤听到秦锋所讲当即躬身道:“大人放心,小的严把每一关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鞍山第一钢厂将会按照预定计划开炉!”

听完石斤所言秦锋眼神闪烁着光芒,心中更是暗暗兴奋!

真他娘的太好了!

若第一车间能如期开炉并以此来不断培养新入人选,通过实践来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熟练工,到那时真正是要扩建数座钢厂又如何?

有这第一批800余鞍山第一钢厂工人打底,在未来谁都能知道当工人是多么令人眼热的一件差事!

纵使是再苦再累也都是值得的!

毕竟全家不会再受衣食所困!!!

随鞍山第一钢厂一同建立的还有鞍山第一兵工厂,鞍山第一玻璃厂,鞍山第一水泥厂三座工厂,而这鞍山第一兵工厂的重视程度也是最高的,其保护措施也是最完善的!所招工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即便是住的地方都是分配的集体宅院。

鞍山城具有很强的现代化气息除没有以电为基础演变的诸多产物外,很多地方都和后世没什么区别。

除中心建造了带有古建筑气息的辽东镇抚司府衙外,城北为名义上的官员士绅居住的区域,其他三处城区皆按标准小洋楼以小区、街道为划分构建了全部,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住宅地,还能在未来带动更多的人定居鞍山。

看着自己预想的蓝图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着,秦锋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对他来说这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豪赌,如果赌赢了那他将彻底改变我华夏一族要遭受的厄运,这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第012章:希望之城

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天启元年3月。

繁忙劳作中属于辽东的隆冬就这样过去了,4个月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而对鞍山带来的改变却是巨大的,经4个月艰苦奋战,在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一座雄伟巨城耸立在这天地间,而这背后是那130余万百姓的血汗付出!

对人来说有了希望他就会迸发出无限热情出现,为实现能分到土地这一愿望,这130余万百姓忍受着寒冬,与冰雪作斗争,靠他们这双勤劳的双手一砖砖堆砌起来了这座雄伟巨城!

当然。

鞍山城完成的只不过是外城墙的整体城防体系,内城的下水道系统,内城墙的建造,内城南区、东区的相应居住场所,仍有超半数以上工程尚未启动,但有了这鞍山城的坚固城池一切都可以慢慢来了,毕竟秦锋并不急于一时必须将鞍山城建造完成。

而有了这坚固城防体系也让很多人的心都安稳了下来,纵使是野猪皮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建奴也不用惧怕没有防御之地了!

水泥、三合土的巧妙使用,使得城池建造时节省了很多工序!

对秦锋、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阎应元、李士元等一应负责鞍山城建造、后续的人来说,在这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平生最多的麻烦,有道是祸不单行的道理在这里充分得到了演绎,尤其是对秦锋来说几次面临百余万张嘴断粮困窘他都拼尽所有熬了过去,错非是这样鞍山城中的百姓早已逃荒而去!

在这个聚拢人心恢复官威的过程中,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阎应元、李士元他们也承受着很大压力,当然这也与超千位士子(在辽东也聚拢了很多士子)在基层承受着巨大压力。

在隆冬搞大建设,尤其是城池一级的大建设那么很难避免的了死亡,在这短短4个月期间能拔地而起一座坚城这背后却是3000余百姓永眠于此,为解决这3000多个家庭的后顾之忧,其成员中皆有一人被安排进了工厂中,甚至还做出书面承诺分给了他们待遇很好的房子、银子。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本钱?

目的就是要让百姓们真真切切的看到,看到他们内心深处所想的希望真实存在!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在这寒冬中作业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而支撑着这数量庞大百姓坚定不移拼下去的源泉就是希望!
首节 上一节 483/7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乡

下一篇:战国野心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