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锦衣霸明

锦衣霸明 第536节

在鞍山军队体系中多出来的参谋所承担任务众多,为便于管理便以参谋长为核心负责协助军队首脑,而参谋的出现也从根源上就杜绝了一将独大的可能,制度永远是改变人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听到麾下参谋所讲后,刘兴祚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道:“将符合标准的少年营将士交由尚将军操练,作为辽中卫所军的仆从军,表现优异者可改良籍,入大明!能斩获战功可入大明军队!”

虽说刘兴祚率部统辖辽中卫所但该地属草原固有势力范围之内,想通过吸纳流民发展壮大已然是不可行的存在,若刘兴祚想让其部势力不断壮大,不断去影响周边草原势力,那他就必须想办法解决人手不足!

在和秦锋交流的这些天中,秦锋将自己所能想到的一些理念皆以探讨的方式讲给刘兴祚,而这也让刘兴祚知道了很多自己先前并不知晓的东西,并通过这些东西让刘兴祚在脑海中慢慢形成了新的理念。

思想这东西你不能强加别人,你想传递自己的想法这是对的但对方能接受多少却要看对方的所悟了,毕竟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本身经历就不同又谈何想法一样呢?当真这世界上有一位和你想法一模一样的存在,那除非是你见到鬼了!

刘兴祚从骨子里是那种豪气万丈的存在,这也使得他的为人处世多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来解决,若将其放到大明他处定会惹出很多乱子,但放在草原之地恰好是二者相符,起到了很微妙的化学反应!

按刘兴祚所想既然我不能搞中原治理那一套,但却也不能化文归蛮,那于此这样倒不如我采用折中的方法,暂以辽中卫所为核心从基础去构建以汉民为核心,并行认同汉文化的民族归化为辅的执政理念。

在以后辽中卫所军肯定不能单单只窝在这小小之地,随着建奴势力的不断扩张,唯有多点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将建奴给按在地上摩擦,为此对刘兴祚来说其所率辽中卫所军以后必须拿下环绕建奴的草原势力!

真到那时其所面对的便是科尔沁草原众部落及分散他处的草原势力,可如果单靠固有招收体制其何时才能达到这样的战略目标?所以这就必须让刘兴祚从根源上想办法,于是就想到了暂以蒙鞑少年营为基石组建亲明势力!

从小培养,从小洗脑,让其伴随着战争不断壮大!

仆从军的概念就这样再次重出江湖,自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军队的脊梁渐渐被打断了!

曾经舍我其谁,神勇无比的大明军队也渐渐走下神坛!

不得不说刘兴祚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但反之也因为他这大胆构想使得原本应辛苦方能攻略下的草原最终会演变为草原内部战斗,而在这期间刘兴祚无形中也培养出了一新兴势力群体出来!

仆从军既得利益群体!

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之中都不缺少顺从者,虽说这一群体的出现很是让人厌恶,可在利益面前什么仁义道德那都是虚的,正如这天平的一角它永远都只会站在胜利者的角度上来压迫一切!

整个草原大地在此时将会幻化为巨人,辽中卫所现阶段所充当的便是攻略这巨人的核心所在,而其身上担负的重担就是以制造业、贸易为核心,以商路铺设四方,战争辅佐来达到征服圈禁这个巨人!

理念很宏伟但同样来说一旦此事能做成,那秦锋将彻底终结草原部落侵犯华夏大地的被动局势!

真到了那一步,草原大地所担负的职责将会从敌人进而转变为既得利益拱卫者,给野蛮人套上枷锁并让其攻打反对华夏统治圈的敌人,这似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为此在刘兴祚部署辽中卫所现阶段战略之际,李朔早已领着四通商会·草原分部的精英人群开启属于他们的艰难征途了!

在这世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困难重重的,每一位成功者背后必定经历无数心酸,对李朔来说这将会是一次全新的征途,在这其中他必然会经历众多困难,但对他来说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那就不要想着害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他不想碌碌无为的度过余生!这是独属于李朔的征途,一个属于他的新国度!

第068章:利益牵动人心

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草原不比中原,游牧体系也使得他们为了生计而被动游动,牛羊啃食草地的能力是非常强悍的,而草原百姓为活,也必须随着牛羊的脚步踏遍这茫茫大地,而环境也使得他们练就出了豪迈性情,健壮体格!

若能吃饱穿暖谁愿提枪握刀踏上战场?

除了在后世透过国与国间的贸易往来使得其各自担负了不同角色,使得温饱已不成问题,这也就渐渐使得战争成为了遥远的存在,从中品味也不难品出,若当真有一固有强大的经济脐带将草原和中原紧紧联系在一起,那战争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毕竟在这世上一切都是以利益来衡量的,而这条道路属实是任重而道远!

在这茫茫草原除了天地,绿草外,若非战争期间很难会有很多人聚集一地,为合理安排牛羊啃食草地,避免啃食严重所造成的荒漠现象,草原百姓也算是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发言权。

大部落堆集是不现实的,在强大的部落也都是以众多小部落分散在这茫茫草原大地之上,当真是需要集结时才会以传令骑兵来沟通,而这也使得很多时候想聚集大军最少需要十余天的周期。

落后的通讯手段使得一切都不能以后世标准来衡量,这也造就了草原百姓不会轻易相信外人,而一旦相信就是掏心掏肺的相处,可如果你欺骗他一次,那也就代表着你今后无法再取得其信任!

子子孙孙无穷尽……

为真正了解草原也为以后的布局做准备,这一次李朔并不贪多,对他来说以辽中卫所为中心率队深入草原300里,这一范围基本可接触到科尔沁左翼后旗的边缘地带,先将四通商会的标志立出来!

唯有将名号在草原上传递出来,在这经济相对封闭的草原大地上这一步是很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未来四通商会能否凭‘一旗’而行商草原大地这就是夯基础的时候,草原单一的体系也造就了其物资处严重匮乏的状态!

虽说在明对草原设有商贸集结点,但那对于想赚钱的商人来说怎可能会墨守成规呢?这也就使得很多商人会私下前去草原进行贸易,而晋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为了赚钱往往是什么都不顾及!

铁制品这是属于禁止贸易的存在,可其往草原、建奴中输送的也是最多的,因为这样他们能赚取到巨额财富!

为了银子什么都是能出卖的!

盐、铁、茶叶、丝绸、烈酒等一系列必需品贩卖到草原,那定会引来众多草原部落族长、长老、勇士们的追捧,即便是处于底层的牧民也会尽自己最大能力购买一些必需品,而在草原上体现财富的往往却是以牛羊来衡量,金银只能算是辅之!

金银更多的则是被打造成了金银器供上层权贵使用,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草原大地上分明的群体构划:剥削者、被剥削者!

为考量四通商会未来通过贸易行遍草原的计划,这一次李朔亲自带队领着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进入草原,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李朔可彪呼呼的直入草原大地,按计划这一次他所要做的就是打通烂蒲河、辽河一段流域的局势。

为方便商队深入李朔更是从辽中所俘蒙鞑中挑选出了百余人当向导,而圈定他们的命脉就在于以重利诱惑,圈禁其亲眷辅之,这也使得这些蒙鞑从根源上就必须服从李朔的领导,而有了这些蒙鞑的加入也使得四通商会化险为夷数次!

“那鲁,前面10余里处就是你所说的乌尼部族吧?”乘坐在牛车上的李朔目光如炬的盯着眼前的牛皮地图,不时还进行勾画,在旁随行的一壮汉听后便用生硬的汉语回道:“回主人,正是乌尼部落。”

此次深入草原四通商会所组队伍人数规模超千余众,除2百余名四通商会掌柜、伙计之外,尚有一支超6百人的护卫队,再者就是挑选出的蒙鞑奴仆了,按计划其所拉商品是行至烂蒲河、辽河一段流域末端。

可现实是这些商品实在是太受追捧了,尤其是四通商会所定规格皆比大明的黑心商人要便宜的多得多,这样使得那些小部族人们是拿着金银器、牛羊来找四通商会交易购买自己所需之物。

这才走了不过半程可商品却没剩下多少,其最多也就够坚持两个部族,但乌尼部落又是相对来说较大的部落,这也让李朔在心中暗道:‘估计此次剩余下的商品会在乌尼部落消耗殆尽,如此只能行至乌尼部落暂归辽中了!’

“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到了乌尼部落交易结束后我们就归辽中!”
首节 上一节 536/7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乡

下一篇:战国野心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