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锦衣霸明

锦衣霸明 第650节

辛苦一载;

农闲时忍饥挨饿,农忙时按需吃饭,这些百姓为了能活下去,不得不这样精打细算的过着生活!

基于这样的情况也让秦锋对于后世那些高产作物十分在意,早在四通商会开始发展之初就交代给了李朔寻找玉米、红薯、土豆这些外来作物,至今已过去了近五载时间,按照秦锋所知这些作物皆是在此时间段传入到大明的!

一时间思绪皆跑到了土豆这些高产作物上来了,用了五年的时间来找这些作物,按理说不应该没有任何消息啊,因为海贸的缘故使得这些作物必定在南方地区,可同样是因为外来作物使得未开启过种植的大明百姓对此有质疑也属正常。

“李朔,先前让你派人前去寻找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都找到了吗?都快过去近五载时间难道说没有一丝消息吗?”想到这秦锋便冲李朔询问道,可让秦锋怎也没想到的是李朔的回答让他十分吐血!

“侯爷,这一开始也不知道您听谁说的那些作物叫土豆、玉米、红薯,这当初按照这样的名字去寻找,但是所问之地皆未曾遇到过这些产物,这也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四通商会有一伙计前去闽南收生猪,在这喂食生猪的人家便寻到了侯爷所说的‘红薯’,只不过其真正的名字叫做‘番薯’;

而顺着这样的思路我四通商会在东南沿海之地便寻找‘土豆’、‘玉米’这两种产物,不过其名分别唤作‘番仔薯’、‘玉蜀黍’,并且这番仔薯并不能食用,早年间有人曾误食番仔薯便身亡了……”提到这李朔便不由吐槽起来。

这真是……涨知识了!!!

番薯、番仔薯、玉蜀黍;

此刻的秦锋:“……”

他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这他娘的搞得叫什么鬼啊,这隔壁穿越众一上来讲名字轻而易举的就能找到那土豆、红薯、玉米,那随意的就像是大街上随处可见一样,可怎么到了他这里却因为名字的差别使得其错过了宝贵的五年光景啊!

这造的是什么孽啊!

其实想想也对,如果这土豆、红薯、玉米真的在南方随处可见的话,那么对种地有着独特见解的百姓怎会看不到这产量背后所代表的一切呢?

也因为这先入为主的思想导致了这窘境的出现!

没法细想这些边边角角,秦锋便向李朔询问具体情况:“那你有没有对这些产物进行搜集?”

李朔听后当即回道:“回侯爷,因为发现时间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原本想着等番薯、玉蜀黍搜集一定数量后再向侯爷言明此事,没想到侯爷现在会问。”

而听到这秦锋不由苦笑的看向李朔道:“那也就是说番仔薯你们并未收集是吗?”

造孽啊!

大哥,这土豆只要进行脱毒处理,那食用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啊!

我的孜然土豆、红烧土豆、土豆炖牛肉、土豆……

一时间秦锋的心都凌乱了!

“是的……”这李朔话还没说完,秦锋当即便跑到其面前而震声讲道:“你立刻给东南一地的总掌柜写信,让其不惜一切代价并以最快的速度送来三船番薯、玉蜀黍,尤其是那番仔薯也必须尽快收集起来!这些作物未来将会影响到我辽东能否站稳脚跟的存在!!!这事儿必须要快!!!”

从没见过自家老大如此激动过,而上一次见到自家老大如此激动还是在建州境内的萨尔浒之地,这同时也让李朔在心中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当即就讲道:“锋哥你放心,这事儿我一定尽快传递下去!一个月之内必定送来三船所需的番薯、玉蜀黍、番仔薯!”

听到这秦锋心中才多少有些放心,但同时他这心里却也十分的激动,终于,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高产作物皆搞定了!

如果说在辽东能广泛种植土豆、红薯、玉米的话,那未来想饿死人都他娘的成为了一件笑话啊!

第207章:拥戴(本篇完)

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很简单,一家人能吃饱饭、穿暖衣、家中有余粮,这恐怕是多数在大明生活的百姓盼望的事情,可即便是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也仅仅只是期盼罢了,很多时候他们都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尤其是对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来说。

虽说辽东环境相对来说苦寒了些,并且因为气候的缘故使得其一年只能种植一茬农作物,为了能够确保生活在辽东这块土地上百姓的日常所需,这往往代表着的就是数量庞大的粮食缺口,如此一来也使得秦锋必须优先考虑的就是种植庄稼来填补此类缺口,而大豆、甜菜此类经济作物现今还不在考虑范围内。

在小冰河时期的作用下使得北方气候相比而言要冷上很多,而地处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也造就了辽东短暂的温暖时期,这也是辽东为何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的原因所在,这零下十几度乃至几十度的寒冷气候冻也能将那些想要顽强的庄稼给全部冻死!

春耕秋收在辽东是很普遍的一种种植方式。

在现阶段的辽东一切皆没有庄稼种植重要,一切行为都必须避开庄稼种植,在农忙时地方必须优先确保地里面的庄稼,自天启2年就开始进行制作并储备的‘10版化肥’按成本价发放到百姓手中,保产增产是辽东诸府都必须要做足的工作,因为这地里的庄稼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那所波及到的将会是整个辽东半岛!

单靠从外部购买粮食这已经制约了辽东的发展,在东南一带的四通商会本可以赚取到更大的利润,从而给辽东地区商业带来更大反哺,但是为了确保能够平稳度过这一段危险期,四通商会不得不将半数以上所得利润皆换做粮食贩卖归辽东,而即便是这样也是紧紧巴巴的度过每一天!

而现在这样的艰苦生活终于也快熬出了头!

因为种植技术、惯性等因素使得在辽东种植的庄稼皆为小麦,水稻这一农作物现在仍属南方作物,并且未被研发出的高产水稻使得在大明的亩产根本就无法和后世相比,未来想要带领着辽东乃至整个华夏大地走向能吃饱饭的历程,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鞍山府·长定县。

看着眼前那规整利落的麦田秦锋这心中满是欣喜,其实说实话他来到大明也并不想整日过这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这样不好吗?

可现实却使得这一切终究只是一个梦。

虽然说他也想在这大明度过余生,每天过着没羞没臊的生活,纨绔子弟该有的一切,但大明这恶劣到极致的内外局势使得他根本就没法这么做,真是浑浑噩噩的度过了这一生,难道说要让他顶着屈辱的金钱鼠尾辫,跪地称奴才吗?扪心自问秦锋他自认为自己做不到这一些!

骨子里就是那骄傲的存在,那既然是这样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只能凭借自己手中的绣春刀来一一实现了,哪怕前途渺茫,哪怕前途灰暗,但秦锋他却不后悔!

要说这辽东地界的土地就是肥沃,也可能是仰仗这‘10版化肥’使得这一次的产量不负众望,虽然说距离收割小麦还有一段时间,但处于小麦‘灌浆’的关键期那颗粒饱满的姿态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季的产量必定不少,这对于整个辽东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看着手中仍显泛青的麦粒,秦锋却嘴角微扬的笑道:“付出没有白费,看来这一次我辽东百姓能过上一个肥年了!”对他来说生活在后世还从未见过挨饿是什么场景,但是到了大明以后他才发现原来这底层百姓居然活的这么艰苦,甚至于有些人为了活下去啃食观音土都成为了一种常态!

即便是会被发胀的土撑死,但为了那活下去的欲望却只能吃下!
首节 上一节 650/7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乡

下一篇:战国野心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