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美人异传

三国美人异传 第242节

人数虽然少,但是袁熙给了他们充分的权力,必要时可以从当地募兵,但是绝对不可以扰民。

蓟县其实不需要一万人看守,毕竟是最安全的地方,可这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不用重兵把守实在也说不过去,这点安全感还是非常需要的。

当时公孙瓒统治幽州这个七郡一国的时候,人口也不过五六十万,可公孙瓒的兵马却有十来万,这也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兵役太满,导致幽州十室九空,人民流离失所。

袁熙刚到幽州,虽然也想要很多兵马为自己的安全保障,可现在毕竟不打仗也相对的安全,所以他和审配商量后,决定坚决不能再强行募兵,先把幽州人口回拢再说。

几天后,等各地官员都陆续上任后,袁熙再次把审配和袁安以及蔡邕召集到州牧府开会。

这次的开会在之前也有说过,但只是大致的商量了一番,并没有具体详细的议之。

“诸位。”袁熙揉了揉脑袋,最近几天忙的他焦头烂额,什么都要忙,虽然心里充实,可辛苦是一定的。

“现在我们幽州在籍人口不到四十万,我决定把幽州发展成百万人口的大州,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袁熙说的轻松,可下面的人听着却是面面相觑,眼睛睁大的大大的。

审配以为袁熙什么都不懂,轻咳两声,干笑道:“主公,幽州苦寒,哪里养活那么多人,再说全国也才几千万人口,咱们要是几年能增加几万人口,已经不错了。”

袁熙摆摆手,笑道:“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但是我说行,那就是可行,幽州养活百万人,不是做梦!”

审配狐疑的看了看袁熙,怎么一个好好的人,现在又糊涂了?

袁熙不理他,看向面色沉思的蔡邕,本来想喊岳父的,可又觉得不妥,最后道:“蔡郡国,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不说长多少,就说能让人口增长的都行。”

审配和袁安都看向蔡邕,两人都是恭敬的很,就算蔡邕不是袁熙的老丈人,可人家资历以及名望摆在那里,却是让人不得不服气的。

蔡邕道:“公孙瓒穷兵黩武,所赋苛捐杂税颇多,我认为想要改变眼前的困境,首先就得先把所有不利于百姓的税收都给免除,然后基本的税收留下,这些基本的税收也有条件,多生一个孩子就减免一层,一半为止,多生者人头税废除,这样百姓的生活好起来,生育的热情自然也空前高涨起来。”

二三十三章 种田流......

审配和袁安,登时看蔡邕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原本还以为蔡邕就是来养老的,不太指望他,可现在人家一通想法说道出来,却着实让人心惊。如此大胆的想法,审配和袁安自问,还是不敢在袁熙面前提出来的。

审配有些担忧的问道:“此法虽好,可赋税这么低,咱们又是新建时期,钱财要从哪里来?谁又来供养?”

袁绍给了袁熙大权力,可也有义务的,这么艰难的环境中,他必须要能自给自足。

袁熙想了想,这和后世的摊丁入亩政策倒是相吻合,看来蔡邕还真是有两把刷子,自己当初留他下来是留对了。

“此办法甚好,只是有了生娃娃的热情,吃不起养不起,一样不行,”袁熙笑道:“我也有两点想法,说出来,还望诸位想想可否施行,也许可以解决你刚才的担忧。”

袁安忙道:“主公想法绝对可以,我袁安跟在你身边这么多年,就没有见过主公失策过。”

袁熙瞪了他一眼,袁安老老实实的一个人,学人拍马屁也拍的极为别扭。

袁安打了个哈哈。

不过袁熙看着他却是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见三人都望向自己,袁熙道:“我决定实行屯田政策,诸位看看如何。”

说着袁熙把记忆力,曹操当初实行的屯田政策,给说道了出来。

记忆中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五十人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

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日,六十人为一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

这样的做法的好处,就是让百姓产生积极性,军屯还能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这也为刚才各种赋税减免后,官府自给自足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

袁熙的想法一出,众人自然击节赞叹,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问题,既然是商议,就不能不解决。

审配问道:“此法甚好,只是这起先的谷物,是官府出,还是百姓自己出?”

“问的好。”袁熙大笑,审配果然见微知著,不是一般人可比,他道:“我这里也有两种做法,若是用官府的,来年在平分的基础上再把之前借来的如实奉还,这样做百姓没有压力,等于白白得了那么多颗吃的粮食。”

蔡邕等人点点头,这是对百姓好了,可他们的日子过得就得紧巴巴了,不过三人都是一心想要幽州有大发展的,自然也乐得紧,尤其是蔡邕,现在看袁熙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如果说以前是一种豪赌,那么现在他就等于看到了效果,这让他如何能不满意?

“另一种方法他们自己出,有了收成后,咱们在多给他们一成也自无不可。”

袁安想了想,说道:“现在百姓都贫苦的很,估计第一种方法施行的比较多。”

“这个无所谓,”袁熙道:“我也没有指望多少人会来民屯,咱们是以军屯为主,军队最少要能做到自给自足。幽州地方大,很多地方还藏匿着小股黄巾叛军,我们完全可以派人去打下来,把这些人全都拉来民屯,或者给他们荒地开垦,有了家,谁还愿意当土匪?”

“荒地开垦?”袁安眼睛一亮,说道:“幽州荒废的土地很多,若是都能开垦种地,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只是咱们现在好的田地都没有人去耕种,更别说那些荒地了。”

问题很多,几人商讨了很多天,才大致达成一致的意见,比如袁熙大胆的提出,凡是开荒耕地者,五亩地以上者,只需缴纳三亩地的税收,十亩地封顶,需缴纳六亩地的税收。

但是这个有时间的规定,期限为五年,五年后虽然十亩地都要交税,但是开荒的十亩地都开始转变为私有,而且交税在每亩地上再减少一成。

这样的做法,绝对可以成功的挑动百姓开荒大潮的热情,因为这是官府给他们的保障。

这样袁熙即解决了大量的荒地和无人区,又增加了人口和收入。

即使前期毕竟苦一些。

总体说下来袁熙的政策有利无一害,至少目前是这样,只有给他长一点的时间,幽州的繁荣富强指日可待。
首节 上一节 242/14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日之杀敌爆装备

下一篇:扶明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