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1023节


只是没料到入京讨赏的人前脚刚走,半天之后京城就来人了传令,是让他们现在最忌惮的一个人,小太监!

小太监令三人镇守黄河各处要道,严加防范对岸的贼军,并且严令各部不得纵兵扰民!

若说这令是朝廷派人传的,三人吊都不吊,刘良佐不知道小太监的厉害倒也罢了可高杰和刘泽清都直接或间接见识过小太监的手段,对他很是忌惮,此时又派人来盯着自己便不敢太过放肆,下令部下收敛一下。

当然传令的人还带来一个震的他们七荤八素的消息:清军入关了!

草草草!当真是如雷轰顶!

要知道当初官兵正全面发动反攻追敌时,小太监突然提兵走了,把活交给了刘泽清和高杰,两人也曾猜想可能是京畿那边出了事,否则眼看就要到手的李自成,怎么会让他逃脱。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可怎么也没料到竟然鞑子入关了。

三万清军从密云入关转眼间就破密云和怀柔甚至还围攻帝都,这尼玛太嚣张了太吓人

然而却被小太监给暴揍一顿,此时扬长南下,小太监随后率京畿十万大军紧追而去。

高杰三人目瞪口呆,先前早听闻小太监在关外力抗多尔衮十万大军,联手吴三桂一举溃敌,本以为他不过沾了人家吴三桂的光掠功罢了。可在保定府与贼军一战后,便知其的确是个狠角色,再也不敢小瞧与他,如今又听闻鞑子入关的快,被揍的更快,对小太监那是一个服气,却也万分庆幸。

庆幸当时追李自成来了,痛打落水狗不费劲还能捞到油水,反观黄得功和周遇吉两个苦哈哈跟着追鞑子,那可是恶战啊,吃力不讨好随时都能崩盘!

“看来你们口中的这个小太监的确是狠角色啊,这十余年间朝廷多少大佬,孙传庭,洪承畴等等不论对贼军还是对鞑子都败多胜少甚至有败无胜,可这小太监短短数月见战无不胜,一次两次或许是巧合,这么多次那就是真有本事了,别的不提,就这种不论贼军还是鞑子上来就干的气势,咱大明找不出几个这么有魄力的了”一直对小太监很陌生的刘良佐终于悟出点东西了。

“往后没好日子过了”刘泽清老奸巨猾苦笑摇头,这话高杰和刘良佐都听的懂,小太监遣人来传令,两三个足了可一下来二十多个全是东厂的番子,很明显就是来盯着他们的,但凡有不法之举都是记账的,待小太监抽的空定然会一笔一笔的秋后算账,而且心知这些东厂番子不同往日那些监军可以收买,都他么的心腹。

躲过和鞑子大战的一劫,三人庆幸之余也将尾巴夹了起来,至少明面上不敢再纵容麾下士兵扰民,每日在蒲州城内吃喝玩乐倒也爽的不要不要的。

却在前几日,高杰麾下和刘泽清麾下押着几个人嚷嚷不已,都说是自己先发现的,正在喝酒的两人很是疑惑,问这几人是谁。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却没想到竟是秦王朱存极和几个家丁!

天上掉馅饼了!

高杰几人大喜,他们自也是耳闻朱存极投降李自成的消息,只是真假难辨,此时突然出现在眼前就想做梦一般,但绝地是美梦。

朱存极在城南中条山脚被官兵发现,见他富贵相本想劫杀,这货见势不妙赶紧亮明身份,说其从西安逃于此处,若送他去见大官必有重赏

他既然主动承认就有证据证明身份,高杰三人验过之后确认其的确是秦王朱存极,便以礼相待并旁敲侧击其是否投降了李自成。

但朱存极一口咬定在李自成破城之前他就逃了出来,当时二十余家丁拼死护了逃了过了黄河只剩下三五人,因周边都是贼军势力便躲入中条山内,前日闻贼军被官兵击溃退回黄河西岸,他便带着家丁出山望风却正好遇到了官兵。

但这是他一面说辞,高杰几人半信半疑,便寻贼军俘虏问了,然则有的说的确听闻秦王投降了,有的则说没有,也有说不知道

最终三人决定不追究这茬了,管你投降没投降如何处理你皇帝的事,而我们发现了你则是有功,便立刻派人入京讨赏。

蒲州县衙后府偏院内一个中年男子背着双手望着空中星月,泪流满面,就差没吟出那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了,这男子正是秦王朱存极。

秦王,曾经的大明第一藩王,而如今身为第十五代秦王的他却如丧家之犬被人软禁在这种小破院里,脸上的泪水是悔恨还是悲愤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他只知道眼下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重振家业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

虽然他言之凿凿说是城破之际只身逃出城外,实则心理清楚自己什么德行,堂堂藩王投降贼人乃皇家之耻,崇祯帝一旦确认后他就凶多吉少了。

朱存极很不想死!很怕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朱存极若是不怕死当初就不会投降李自成了,而他本是大明藩王李自成却封他个权将军也是一种羞辱他依然忍着,就连李自成东征带上他的目的也是那么的不单纯,除了担心他在西安搞事情外,就是把他当成战利品显摆,瞧瞧,抓了个大明藩王,主动投降的哦

眼下活路不多,要么自己逃出去隐居山林独孤这终生,要么一条黑路走到底继续回西安跟李自成混,但是他知道机会渺茫。

高杰三人把他当请赏的宝贝疙瘩,是说礼遇有加却明的暗的不知道弄了多少人看着他,就连那几个幸存的家丁都好几天没见着人生死不知。

他知道高杰必然已派人去京城通信了,用不了多久崇祯帝就要派人来确认,当然表面说是安抚实则调查是否降贼之事,其实也就几日时光,若是逃不掉的话,那就只好打死不承认!

不管传闻如何又或俘虏证言,只要自己咬死不承认投降之事乃贼人诬陷,崇祯帝未必就当真一刀砍了他,当然只要派人到西安稍作打听便知真假,可此时西安为贼军盘踞,这次东征惨败必然防备更加严密只要西安还在李自成手里,自己小命就算保住了。

对,就这样!朱存极抹了脸上泪痕,转身走入房内。

昨日订阅创历史新高,感谢书友们的支持,码字很辛苦喜欢的请投票收藏,感激不尽。

第921章 等戏

申时(下午点)两千明军骑兵背弓挎刀杀气腾腾从青州城北门鱼贯而出掉头西去发往北阳河方向。

常宇一马当先在队伍最前,诸将并行左右一路闲聊着,其郝摇旗兴致最高,能与小太监并肩神作书吧战让他感到无比的亢奋。

他自投诚以来,虽发誓效忠再无二心但其他将领对他多多少少存着偏见,唯常宇从未对其有偏颇之处,甚至多次重用其为先锋主将,郝摇旗心下多感激。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时刻惦记着小太监的许诺,便是为他自建一营,这是眼下郝摇旗最求之若渴的一件事。

郝摇旗虽少谋但勇武无比,在这战火纷纷的年代相当炙可热,为贼军时便是一冲阵大将底下统领近万人算是个不小的山头,可投诚之后每遇大战虽也必挂先锋,然而战后又仅为一小卒,俨然一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打工仔,这让他心理无比的懊丧。

特别还有个强烈的对比,李岩。

同为投诚贼将,待遇却天壤之别,李岩得崇祯皇帝接见是为无上荣耀,被御封正义军,授其明威将军,在武官六品十阶位列四品十九阶,比之黄得功和周遇吉的太子太师,太子少保,总兵衔是差了些,可对于刚投诚的贼将来说已是前无古人令人望尘莫及了。

除此之外,其又的小太监器重,是其最重要的幕僚,仰其军事才华横扫敌军。

这年头谁还没有点自尊心,谁还没有点嫉妒心。

郝摇旗发誓要在官兵队伍里混出个人样,至少不能比李岩差,自己虽无李岩的才智,可论武力甩其十万八千里。

打仗,智谋果然重要,一名横扫千军万人不敌的将领更重要,特别是在大明这个脆弱低迷的时候,太需要有几个振臂高呼,跟老子杀这种有点傻愣的带头大哥。

郝摇旗就属于这样的。
首节 上一节 1023/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