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1149节


马车在成国公府附近溜达一圈,然后在一个酒楼前停下,侍卫们下马在街边闲聊,若有跟踪者必然心生疑惑,却不知小太监和吴孟明早已悄悄下了车由后门入了国公府。

徐允祯没想到小太监这么谨慎,更没料到登门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好家伙,皇帝的两个心腹都参与近来了,这生意可谓是包赚不赔了。

书房密室,徐允祯,徐鹏远,吴孟明,常宇四人捧场密聊,时而挑眉,时而畅怀,期间常宇少言,多是吴孟明在吐沫横飞。

“北五省战乱已平,百废待兴,真是放款好时机,此时当以尽快布局,同时自京城往南设分号,比如天津,济南,徐州南京……,前期造势,高息吸款,低息放款,各地分号随借随取,方便快捷……”

“高息吸款低息放,这得砸进去不少呀”徐鹏远略显担心。

吴孟明嘿嘿一笑:“都说了,只是为了先期造势而已,而后便会缓缓降下来,前期这点亏损相比后边的盈头不值一提……咱们主要是放款,以房产地契抵押……”

“一口气要在北五省设十余分号,这本钱可不少啊,不知大概之数?”徐允祯皱眉,吴孟明远看了常宇一眼,低声道:“至少这个数”说着伸出三根手指。

三百万!徐允祯一怔,连忙挥手:“这个真拿不出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咱家和五大人可认领五十万,余下国公爷能拿出多少,不够咱们再找人凑凑”

徐允祯起身踱步,沉思好久一咬牙:“倾尽家当,最多百万,余下常公公打算找何人?”

常宇嘴角一挑:“这年头有实力又嘴巴紧靠谱的人少,成国公可有推荐之人?”

徐允祯先是一怔,随即沉思:“国丈周奎家资雄厚可否?”

常宇摇头:“咱家做生意先看人再看钱,他那种人便是拿千万之巨,咱家也瞧不上他一眼”。

“那……英国公如何?”徐鹏远突然插嘴道。

英国公是明朝最高的公爵,真正的百年豪门底蕴深厚,不管有钱而且稳当,数百年来没人敢动。

“英国公一脉,向来低调,他有这个实力,但未必会参与”徐允祯轻轻摇头看向常宇:“常公公要不要去打探一下口风?”

“没有人会给钱过不去,何况是不偷不抢的干净钱,又何况我等均隐藏幕后闷声发大财这很符合英国公的低调风格,或许他会心动”常宇说着一顿:“只不过成国公去探口风远比咱家去更适合”。

徐允祯微微点头:“这个在下可代劳,不过还请常公公将其细微,操作流程详述一遍,我心里有底也好去说动张世泽”。

“那是自然”常宇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清了清嗓子,细细说来。

京城每个一个勋贵都是一个大家族,谁家不是好几个儿子,一般长子世袭爵位,余下子侄亦有其他封赏或在朝或在军都有任职,若几个家族联手做一件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影响力和成就都很大。

比如,那个神秘的死士组织常宇就推测是几个大家族联手而为,比如现在他也在联手几个大家族凝聚一股力量。

这也是常宇和魏忠贤的不同之处也是高明之处,魏忠贤时代,勋贵要么依附他,要么就被他整死。

但常宇却非如此,他亦看不得这时候的勋贵公器私用贪得无厌食君之禄却无所作为,他也曾想着法子从这些人身上撸钱,而令一方面他也会和一些勋贵亦合作共赢,一起赚银子。

第1035章 看热闹

夜深,街上行人寥寥,青楼酒肆前有醉酒客人喧闹不已,旁边的围着一群乞丐爷长公子短的乞讨。

成国公府附近的街头一家酒肆旁,原本有数十亲卫在歇脚闲聊,无所事事的样子时而指着远处花楼嬉笑,附近的酒客也没人敢去惹他们,最多互相看不顺眼瞪几下,也没谁大吼,你瞅啥。

不知什么时候,亲卫们离开了,来时突然,走时悄无声息。

马车上常宇眉头轻挑看着外边街头形色各异的人,特别是那些拖着子女跪在青楼酒肆旁边乞讨的乞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穷凶极恶,两日间几次三番行刺,简直太嚣张了,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竟行刺东厂提督……这,这也太丧心病狂无法无天了”车厢另一头的吴孟明没有发现常宇神色异样,愤然不已!

常宇笑了笑没说话。

“厂公大人,您说对方什么来头,竟然有这么大力量能让网罗如此多亡命之徒,这又哪来这么多的亡命之徒……”离开成国公府后常宇将这个案子说了给他听,吴孟明惊骇不已。

喏……常宇抬手朝车外一指:“战祸连年,民不聊生为养家糊口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甚至有可能一个馒头都能让他们去杀人……”

吴孟明朝车外路边那些奇怪瞧了一眼,叹息一声不语。

常宇看着他嘿嘿笑道:“吴大人,你我皆为皇上为大明效力,怎么那么多人想杀我,为何你日子逍遥没人行刺你呢?”。

吴孟明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卑职和厂公不一样啊,您干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得罪人的事,卑职不过跟在后边擦擦屁股谁会跟卑职过不去呀,再说了卑职不像厂公那样武功盖世,拳脚无敌,不管去哪卑职身边都不少这个数的人手”说着伸出一手。

“嘿,你倒是活得小心啊”常宇点头:”小心驶得万年船啊,咱家以后得多跟你学学了”。

乾清宫内,崇祯帝眉头紧皱翻着案上一本奏章,确切说这是一本功勋册,几日后的阅兵大典朝廷要对参战诸将论功行赏,作为督军的常宇提交了名单,也特别圈出了一些人。

但最终决定却不是他,甚至连崇祯帝都没有最终的决定权,虽然他现在翅膀稍微硬了些,敢和内阁叫板,但也仅仅是敢,和叫板。

有些事,内阁还是有决定权的,崇祯帝不能现在也没能力完全架空内阁。

比如这次最终封赏名单,他已和李邦华等人商议了三次,可还未完全达成一致,手这份内阁呈上的建议,他依然不满意。

而其多是因为一个人。

吴三桂!

崇祯帝顿感头大,揉了揉太阳穴瞧了一眼旁边伺候的王承恩:”可知常宇今晚去了何处?”

“回皇上,常公公应该在衙门里吧,听闻今儿下午东厂调动人马出城大搜捕好像在查什么大案子……”王承恩躬身回道:”要不要召常公公入宫?”

崇祯帝想了想:”算了,估摸着他现在也是焦头烂额了”说着起身朝殿外走去:”陪朕去散散步”。
首节 上一节 1149/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