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1164节


点将台下的诸将紧张又期待,台上的常宇也同样如此,甚至有过而不及,他想看看自己推荐的到底有几个被认定了,崇祯帝出宫时说的有变化,到底是不是有关这个。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存在,虽知道这次是封赏武将,但官那边也屏住了呼吸,因为朝堂上或许武水火不容,可下了朝堂后你就发现盘根错节都是一个又一个利益关系。

甚至每个武将身后都有一个官利益集团在操盘,以什么功论什么赏,不是皇帝一个人说的算,而是他们去争或者做交易换来的。

这十余日,各方你争我抢费尽心力,终于到揭开锅盖的时候了。。

第1051章 封爵

阅兵大典最初便是由常宇提议,目的有。

其一,振军心稳民心,其二,加强皇权影响力,其论功欣赏,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从数月前的太原保卫战到后来的宁远大战再到保定府勤王之战,还有刚刚结束的鞑子入关之战,明军参战将士多大数十万,辗转多地行程数千里,抛头颅洒热血,无数将士牺牲了性命,才守的北五省平安,免去大明亡国之危。

这其有多少将士浴血奋战,战死的要善后,活着的要嘉奖!

朝廷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因为南边战乱还需要他们卖命,所以崇祯帝决定来个大嘉奖这些有功将士。

内忧外患,国之不幸,然又幸有诸位舍身卫国,朕甚感激,当以论功行赏……崇祯帝起身走到点将台北缘,看着台下众武将发表一番简短却情真意切的演讲,随即令太监王承恩宣读奖赏名单。

点将台下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在侧着耳朵倾听,封赏名单由低往上,有普通士兵神作书吧战勇猛的提拔为小旗,总旗,把总等低级武官的,亦有一些等武将晋级,其当以原大同总兵姜瓖的部将杨振威为最。

其补大同总兵,授镇朔将军(宣府挂印)可谓完全顶了姜瓖的缺!身价瞬间可与周遇吉,黄得功平起平坐了。

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杨振威自己都惊的目瞪口呆,很显然他自己也没想到一下升级这么多,但转念又想到当初小太监暗示他的话,好好干,姜瓖的位置还空着呢,心下顿时感激不已。

其实要知道他这数月见也的确很卖力,从大同到太原又跟着周遇吉到保定府到京城又追清军南下,数千里辗转任劳任怨,而小太监也没食言,终于将其推上去了。

而和他一样辛苦的何成新原本只是个参将,如今也被升职副将,加授信武将军,堂堂正四品武将。

余下,周遇吉部秦松旺,高亓,黄得功部下翁之琪等八部将皆有升迁,几乎是人人都有份,人人都有肉吃。

便连一直挂空职的投诚降将郝摇旗也因军功赫赫,授明威将军,上骑都尉,参将衔受李岩统。

还有一个出人意外的,在太原受伤被俘的刘体纯,此时伤势已愈竟也被封了个参将,同样在李岩下听令。

王晨恩每念到一人,得封赏的武将便会到台下谢恩,台下便会有太监授其册书,印符等物。

不过这些都是开胃菜,真正的重头戏还是看如何封赏那些军方大佬,如吴桂,周遇吉,黄得功这些人。

”李岩向前听旨“点将台上王承恩一声清啸,台下两侧武立刻坐不住,失身窃语,来了,来了,重头戏来了。

李岩匆匆出列,至台前躬身拱:“皇上万安,臣,李岩接旨”。

“皇上有旨,李岩上台听封”王承恩话音一落,台下武低声惊呼,看来封赏不小啊,议论间,李岩谢恩匆匆登台,至崇祯帝座前跪拜:“臣,李岩叩见皇上”。

崇祯帝起座至其身前搀扶:“卿有伤在身,平身”李岩叩拜谢恩。

“李岩剿匪平乱有功,授总兵官印,加太子太傅,进封柱国……”

台下顿时哗然不已,年初便闻崇祯帝为嘉勉有功武将,学前朝开设武职八柱国,与官并列。

近千年来柱国为官巅峰,无数人梦寐以求,亦有武职低官一筹,但至元明已成虚衔且多是死后追赠。

武柱国在历史上曾经璀璨一时,西魏时便有威震天下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其李渊的祖父和外祖父都名列其。

如今,崇祯帝也要搞个大明八大柱国大将军!

只是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竟然是李岩,一个贼军军师投诚朝廷不过几个月的年轻人。可就是这个年轻人,投诚之后从太原千里驰援关外,又在保定府勤王大战时挂帅,指挥北部兵马与李自成死磕,终将其击溃,挡住了闯贼大军的北上之路。

后其随同小太监南下追清军,在香河一战几乎全军覆没……一路协助小太监运筹帷幄又能独当一面是个少有的帅才,且其赏罚分明,军纪甚严。

“臣,谢恩”李岩激动的浑身发抖,接过册书金印都不知怎么下的点将台,便被其麾下诸将围在一起欢呼,吴桂等大佬也近前祝贺不断。

随后周遇吉被点名上台受封,台下武又屏住了呼吸,任谁都知道他战功赫赫,太原若非他拼死守住,只恐当时闯贼已率数十贼军走西路打到北京城了,随后其又是千里驰援东进拖住刘芳亮,在保定府勤王大战出了大力气,还有之后的京城保卫战,南下追击战,其一直都是常宇麾下的主力战将。

“加柱国,封定西伯赐建府邸,御赐建军功牌坊”。

靠!台下立刻又炸了。

虽说柱国牛逼,等于武官官衔坐到了最高顶,但加爵才是最让人眼红的,因为可是光耀门楣福荫后代,万古流芳的大喜事。

历代加爵都要么是社稷有功,要么就是有天大的战功,仅以大明朝来说,封地那些公侯伯,多是太祖开国和成祖夺权时的战将,往后几代几乎没有是因战功封爵,受封的大多都是某个皇帝的小舅子大舅子,老丈人,都是些没啥含金量的。

可眼下周遇吉竟然被封爵了,虽说起其战功赫赫,但谁也没想到其竟然被封爵了,台下羡慕声不绝,亦有人即便怎么掩饰也还露出了眼红之色。

你以为是唯一,其实只是开始。

随后便是黄得功,加柱国,太子太傅,靖南伯(历史上这个时候,黄得功加爵靖南伯)

操,这厮也配?台下武喧哗之际,有几个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羡慕嫉妒恨,眼红的能喷火,吴桂心深尚还能忍住,高杰,刘泽清几个已是低声破口大骂了。

黄得功当然配了!

贼军北上时,崇祯帝下令各部勤王,谁来了?

除了乖宝宝唐通外,至于黄得功来了,虽历史上他来迟了,但这次他适逢其会,成为常宇麾下得力战将,能力不敢说顶尖的,但是敢打敢拼就凭这一点已甩开很多大军阀了。
首节 上一节 1164/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