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128节


山路慢行,寒风凌冽,四周一片漆黑,除了嘶吼的北风外,仅闻马蹄声,天气冷到士兵连窃窃私语的兴致都无。

常宇抬头张目朝西北望去,那边有星星之火,便知前方不远就是八达岭。

居庸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隘,或者说就没有独立的关隘,都是由隘口,墩堡,城墙组成的防御体系,每个关隘都下辖数个到数十个隘口不等。

其中八达岭就属于居庸关的一个隘口,也是最重要的隘口,是居庸关的前哨,其地势险要,山峦叠嶂,道路崎岖陡峭,车马难行,当年修这段长城要转八道弯,越过八座山岭,工程异常艰辛,前后死了八个监工,工期依旧迟迟未能如期完工,后遇高人指点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带笼头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铺栈”把木料运送上山方成。

常宇蜷缩一团骑在马上,春祥等心腹太监围在他周边帮他遮风避寒,同时倾听这位大忽悠天南海北讲着轶事野史,行路倒也不寂寞。

不多时,队伍到了八达岭隘口,自有人前去交接出关事宜,常宇又开始打量这个号称天下九塞之一的关口,奈何风高月黑,难窥真貌。

不过这隘口守兵并不多,其实后人被各种影视剧误导以为收关特别是居庸关这种大关口守兵至少也成千上万的。

并不然,即便居庸关这种京畿要地关口,日常驻兵不过千余,甚至不过千,比如洪武九年,朱元璋下令北平及周边十一个卫抽调兵力共计六千三百八十四人守卫,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松亭关四个关口,平均下来每个关口不过二千人。

又如正统年间和居庸关一个规格的白羊城隶属居庸关为列,总兵力八百一十四名,其中骑兵八十二名,步兵四百一十四名,其余鼓手军六十五名,火药匠军八名,夜不收军六十五名,东门守把军一十五名,西门守把军十五名,仓草场军二十四名,神器库军十名,砖灰窑军十九名,清泉口军十四名,松湖片口军八名,守城军四十一名,护城墩军七名,看监军禁六名,看铺陈库子一名,老弱军二十三名。

所谓旗军是指卫所中的精锐,比如常宇这次带出来的三百府军卫和三百腾骧卫都是卫所中的战斗鸡。

如此看来,一个关口兵力尚未过千,而且主力仅一半,其余全是辅助类兵力,特别是骑兵仅仅几十,那是因为关口均地势险要之地,不宜骑兵出战。

一个关口下辖十余不等隘口,兵力分散严重,即便八达岭这种重要隘口也不过几十人而已。

而且这些数字还是洪武和正统年间,此刻的大明末年兵员缺口以及吃空饷已经到了丧心病狂地步,

仅以京营为例,如英宗实录中曾提到当时京营的情形:行在五军都督府言:在京七十七卫,官军士校尉总旗二十五万三千八百,除屯田守城外,其十一万六千四百俱内府、各监局及在外差用。今各营操练仅五万六千,选用不敷。况今工部人匠数多,足任役使,乞将各监局役占官军退回各营操练,从之。

这是在五军都督府上奏的一份数据,它说明了当时京军的情形,操练者仅是满额的一半,而操练者中,能够应付边塞危机的又有多少呢?其余另一半士兵被当时各监局差遣做杂役。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京营的质量急剧下降,导致了一有战事,皆不能积极应战。

所以现今整个居庸关真实兵力几何,常宇都不敢想。望着眼前要塞心头不由乌云盖顶,这样的大明还扶的起来么

出了八达岭隘口数里地有余,一路三分,北边一条往延庆赤城蒙古,西去张家口,宣府,大同,东到永宁,四海,回路南下便是昌平,北京这便是八达岭之名来由,取之四通八达之意。

队伍取西而行,自八达岭至宣府约两百余里地,若马不停蹄明儿中午便可抵达。

常宇纵马从队伍中部率领几个心腹太监行至最前头,目的很简单,就是露个脸,鼓舞一下士气,让士兵们看看堂堂常公公都与你等深夜迎风骑行,感动不感动,惊喜不惊喜。

夜已深,队伍一路西行,山路崎岖,寒风刺骨,速度不由慢了下来,常宇窝在马上也懒的言语,只是把自己紧紧裹成一团任由马儿跟着队伍行走。

前方有条冰封大河,常宇知道后世那是个水库,具体名字不记得,但是知道过了这条大河便等于出了京城地界进入河北怀来县境内。

“传令下去,急行三十里生火休息”。常宇感同身受,他穿这么厚实都耐不住严寒,何况另外三卫人马。

果然这个军令让士兵们精神一震,速度立马便提了上去。

……………………………………………………………………………………………………………………………………………………………………

这两天事务繁忙没有准时更新,多多见谅!感谢书友们的支持,感激!

第一百零二章 土木堡

队伍过了大河不久,道路愈发难行,两旁皆是山峦峭壁,堪比八达岭那段路,常宇心下有些担忧,若此地有贼人埋伏,恐不妙。

但又想此地距离八达岭并不远,有贼人几率不大,何况前方有锦衣卫的探子探路,理应不会出乱子。

道路难行,三十里路耗时不短,估摸此时越凌晨两三点十分,常宇左右看了一眼,士兵疲惫之色甚浓,又四下张望一番,依旧是黑漆漆的山道。

“有谁可知前方何地?”常宇张口问道。

不多时一个锦衣卫校尉跑来:“禀常公公,前方不远处便是土木镇”

“哦,前方有镇子可歇脚,那最好不过”常宇心下大喜,忽的一怔,“土木镇!可是土木堡所在?”

“回公公正是土木堡,那儿尚有驿站,咱们可留此歇息?”锦衣校尉问道。

原来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便在此地,常宇一脸恍悟,土木堡不只是驿站更是一座军用堡垒,在长城内里。

一个小小堡垒之所以如此闻名便因土木堡之变乃大明英宗蒙难之地,也是权监王振这个大祸害一手所为,死伤明军十余万,文臣武将以英国公张辅为首殉国五十二人,这一战不光是大明的耻辱,也瞬间把家底掏空,搞的元气大伤,余年未恢复过来。

“过驿站到前边镇子休整”常宇断然下令,让身边人有些不解,为何要多跑几里地错过驿站到没有遮风之地的镇子休整。

“图个彩头”也许是看出诸人的疑惑,常宇淡淡一句,便让他们恍悟,忍不住的哦了一声,原来这位常公公这么讲究啊,毕竟土木堡这个地方的那段历史在大明无人不知晓。

常宇不信鬼神自然也不会那么多讲究,之所以拒绝在土木堡驿站歇息除了因为那个历史事件让他感觉心头压抑,其次这个点进驿站各种折腾浪费时间。

土木堡向西数里便是一镇子,名土木镇。

此时天已凌晨,未见明色,为了不扰民,常宇下令队伍在镇外一处山坳避风处休整。

从昌平至此一路马不停蹄,披星戴月早已人疲马乏,接到休整命令后,士兵们纷纷下马,伸展筋骨,照料坐骑。

罗塘等家丁也开始砍柴生火烧水煮粥,一番繁忙景象。

常宇下马撒了泡尿,巡察一番后竟然发现一个天大的漏洞,竟然无人当值!

偌大的队伍,一千五百余人说休整,竟然全部下马窝在避风处烤火取暖小憩,无人当值,无人巡察,这特么的心是有多大,难道因为此地距离土木堡近就如此大意?

这可是押饷银的车队呀!
首节 上一节 128/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