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472节


随即常宇到了大堂,堂上有人,看着比较面生,但见服饰却不是小卒,心下正在疑惑,几人便到了跟前。

“卑职见过厂公大人”。

“你二人……”常宇看着眼前两个四十多左右的年男子问道。

“卑职锦衣卫都指挥王国兴,卑职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圭见过厂督大人”两人又赶紧再次见礼。

而常宇却是一怔,盯着两人,神色有异,二人心嘀咕不已,不知这位权监为何如此。

他俩却不知,常宇心下震动,因为历史上崇祯自杀后,这两位随后殉身,可谓是忠心耿耿。

“原是二位大人,久闻大名,今日一见,风采高昂让咱家自惭不已啊”常宇起身抱拳,二人心更是震惊,搞哪样啊?这太监吹捧的也太浮夸了吧,嘴里连连道,不敢不敢。

眼见二人有些窘迫,常宇只好作罢,恢复原来的逼格,接过一个锦衣卫小厮递来的茶水,吹了口气,看着王国兴道:“听闻锦衣卫里有个千户叫高采的此时可在衙门里?”

高采?王国兴仅是一怔,随即便道:“回厂督大人,是有这么个人”说着又朝门口一个锦衣卫校尉道:“速去寻高千户过来”。

“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常宇放下茶杯,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又让王国兴和李若圭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

“厂督大人,可是那高千户犯了事?”李若圭小心问道。

常宇摇摇了头:“没,只是本督寻他有些事”说着示意二人落座:“两位近来公务可是繁忙”。

“尚可”李若圭和王国兴回道。

“即使如此……实话说了吧,本督今儿来锦衣卫借人来着,手头有一要案,人手不足,需从锦衣卫拨人过去”。

东厂的人手本就大多出自锦衣卫,而且有权力调动锦衣卫的人马,所以常宇这么说王国兴和李若圭一点都不意外,一同表示,只管请便。

然则,常宇这次要调的不是小卒,而是能镇住场的大佬,且办案经验十足,对皇家忠心不二的人!那决然非眼前二人莫属了!

“山西境内有个案子,东厂的人在办,此时在张家口有一批奸商通敌卖国……所以还请两位谁有空前去辅助一二”半盏茶功夫常宇娓娓道来,听得二人脸色大变。

“卑职愿意前往”两人立刻表态。

“只需一人便可”常宇心点点兵兵然后一指王国兴:“那就有劳王都指挥使了”。

“卑职这就准备一二,天黑前便可出发!”

王国兴倒是急性子,常宇很欣赏这种说干就干毫不拖延的人。

正说话间,吴孟明匆匆到来,一脸疲色,双眼泛红,见了常宇强颜欢笑:“常公公,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北京城的西北风呗”常宇呵呵一笑,站起身来。

王国兴和李若圭见此知道他二人要说悄悄话,便告辞离开。

“还没回家呢?”见二人离开,常宇看着疲惫不已的吴孟明问道。

吴孟明摇摇头,苦笑:“时间紧,得抓紧时间撬出了来点东西,不然拖得时间长,什么风都刮来喽!”

常宇嘿嘿笑着,帮他倒了杯茶,知道吴孟明深夜被召进后宫面圣,崇祯除了要从他那旁敲侧击验证一些事外,当然还要让他快快了解王承胤一案,至少要以最快的时间敲定口供,拿了罪状,以免那些得了消息的朝臣闹起来他也有证据不是胡乱栽赃拿人。

“可有进展?”

吴孟明喝了口茶,抬头看着常宇微微一笑:“清明至厂公大人这般的都难禁得起推敲,何况王承胤这种一方总兵,此时已落了些口供,只待宣府那边拿物证了,而且,牵连甚广啊……”

常宇哦了一声:“牵连甚广?看来你是从贪污这条线撬的了!”

吴孟明微微点头,却见常宇神色有异,盯着他似笑非笑:“厂公这是……怎么了?”

常宇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肩头,把脸贴近嘿嘿冷笑:“吴大人,您刚才那句清明如我这般也经不起推敲是何意?暗示,还是敲打是皇爷的意思么?还是说你卖了我?”

吴孟明不由一个激灵,蹭的站起来:“厂督……想多了,卑职就随口一说而已,冒犯,冒犯”说着四下张望,低声道:“卑职和您是一条绳上蚂蚱,卑职就是天大胆也不敢卖您啊,那不是等于自个儿把头塞刀口下么?”

“哼,你知道就好,咱家手里可有你很多账啊!”常宇冷笑,翻了个白眼,吴孟明又赶紧低声说了好些,无非就是昨晚崇祯召他入宫时所问所答,果真如常宇所料,多为验证他所言,好在二人一路早已对好了话,倒也应付游刃有余。

事实上,常宇并未背着崇祯干了些难以饶恕的事,仅仅隐瞒一些所得银两的真实数量,至于为什么隐瞒,吴孟明以为是贪心,截流饱私囊,也正他下怀。事实上呢,常宇甚至自己都说不清,但他总觉得留些在手里,将来会用到。

第367章 忠良之后

眼见常宇的神色恢复如常,吴孟明的心终于安定了:“厂督来卑职衙门便是为了这事?咳,难道您对卑职这点信任都没有?”

且,常宇翻了个白眼:“咱家是过来借调人手的”说着帮先前王国兴之事说了一遍,又道他待会要出宫去巩驸马府,问他可要一起前往。

吴孟明以公事繁忙,皇帝秘下的案子他要尽快结了,事后自会去巩府补上。

两人又低声细语,说了好一会话,这时有人奔至堂前,当先一人三十多岁,身材魁梧,表情刚毅:“卑职见过厂公大人,指挥使大人”

“高文采你来作甚?”吴孟明皱眉道。

常宇却起身,快步走至高文采跟前,上下打量连连称赞:“好一条汉子!”

吴孟明和高文采都有些晕了,不知这位少年厂督为何如此。

还是那个原因,崇祯死后,高文采全家以死殉国!

“东厂此时人手短缺,尚有贴刑官职位空缺,你可愿在咱家手里做事?”常宇单刀直入。
首节 上一节 472/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