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847节


半月前京畿无兵无将,常宇只能用孙子兵法的第莫某计,拖!以帝都为诱饵吊了多尔衮好几天,终于为勤王兵马赢的时间,各就各位等待时机。

可眼下虽兵多将广然诸人依旧感觉心头如泰山压顶喘不过来气,原因很残酷,人多未必打的过人家。

多尔衮这次入关是抽调麾下最精锐的骑兵,清军骑兵的战斗力已无需再多述,是非常强悍的存在,绝非内省兵马可轻易挡住的,虽说前天攻城一战,让其死伤惨重,但常宇估计鞑子至少还有两万五以上的战斗力。

两万五相对他此时手头东拼西凑的近十万的兵力,看上去听上去都相差挺多,可有时候人多无用只是浪费粮食,京营和亲卫的四万兵马充其量只是摇旗呐喊充场面,在清军骑兵阵前根本不堪一击。

此时麾下面前能和鞑子一战的也就黄得功和周遇吉两部加起来不到三万余兵力,即便是金吾卫和腾骧卫的骑兵也仅仅只能打个助攻。

可偏偏京畿地处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极其适合骑兵野战,让本就精骑射的清军如虎添翼,刀锋所指所向披靡。

清军的骑兵战力常宇在关外是领教过的,虽说宁远一战多尔衮被他痛殴狼狈而逃,可那时候他有吴三桂的三万关宁骑兵相助,又借助周边山川地势各种阴招进出,同时还有神机营的火力加持,最终就是以大兵力,地利以及阴招险胜。

眼下手头兵力虽也不少,可无一能堪比关宁骑兵的战力,其次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可埋伏,最终只能拉开阵势和人家正面怼,也难怪常宇等人一直忧心忡忡。

没有必胜把握也不能不打,任由鞑子在境内祸害却只眼睁睁的看着这种事常宇接受不了,也做不出来。

打,必须要打!

诸人一番合意,最终拿出一个初步方案,正面刚损失必定惨重,倒不如把战圈放大,围追堵截从四面八方啃,让其顾前后难顾左右,分而击之。

同时下令唐通和马科人马合并一处与李岩和周遇吉成犄角之势分散鞑子兵力,宫字营此役不直接参战,营中太监军下放分派到亲卫军里领兵,又令姬际可唐破天统帅亲卫军,屠元的黑虎营则统领京营兵马,金吾卫和腾骧卫由常宇亲率,史可法和王家彦负责后勤。

很显然这场仗常宇决定以战练兵,以练为战。

夜已深,数道军令从东厂衙门发出传往各处军营,明早发兵出城。酒足饭饱席将散去,诸人豪气冲天言之要与鞑子兵酣战一场,正在此时宫里来人皇帝召常宇紧急入宫。

按说此时皇城已闭门,定是发生了什么急事才会遣人来召,常宇不敢怠慢,急匆匆去往皇城,一路上都在想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会是坤兴公主那边事情败露了吧,那可大大不妙。

哪知入了乾清宫,崇祯帝当头喝问:“为什么通州丢了不知会朕一声”常宇一怔,心里也松了口气,连忙道:“臣得知时天色已晚,想着宫门已闭便没来扰皇上清静,加上当时手头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本想着明儿一早向皇上汇报”。

“扰朕清静?朕何时清静过”崇祯帝因通州丢了,心中有气:“你不是说鞑子往后只会掠劫不会攻城的么,怎么前脚刚走就把通州破了?”

“皇上,多尔衮在京城这撞的头破血流,心中有气加上士气低迷军队又需要补给,自要搞点动作,通州城小又无兵把守为敌所破早在意料之中,不影响大局,只是苦了通州百姓”。常宇一边安抚崇祯帝一边猜想他得到情报的时候皇城早就关门了呀,是谁把消息传到宫里的?

好不容易把崇祯帝的气给消了,又说了些话,得知常宇已调动京畿各处人马准备明日出城追敌,崇祯帝激动不已又紧张难安在殿内来回踱步搓手:“好,好,你一定给朕好好的打,狠狠的打,打断多尔衮的狗腿……”

从皇宫出来时,天已过了子时,常宇并未留在宫中歇宿,担心若外间有突然状况联系不便于是决定出宫去外东厂衙门。

东华门外数十亲兵守着一辆马车,见常宇走出来,当值的亲卫首领陈所乐走了过来低声道:“厂督,乔师傅和宋女侠失踪了”。

失踪?常宇先是一怔,然后想到什么,微微一笑道:“不是失踪,是本督交代些事情他们去办,无需追查”。

乔三秀和宋洛玉自不会失踪,二人不光是常宇的贴身亲卫还是黄府护院,此时应该是接了乔三秀的妻女去黄府安置罢了,只是事关黄府隐秘不能声张,惹得陈所乐等人以为出了什么事。

听他这么一说,陈所乐哦了一声不便再问,护常宇上车回衙门。

………………………………………………

不更新时订阅出奇的高,稳定更新时订阅差的一逼,至于为什么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码字很辛苦,书友们请支持正版订阅,喜欢的投个票,推荐票每天都可以投谢谢了。

:。:

第751章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整个京城尚在半睡半醒时竟有些噪杂,早起的百姓好奇循声而去却发现是兵马出城。

城中各军营的兵马正源源不断朝北城德胜门聚集,这是要发兵出城了?

鞑子前脚刚走,朝廷就发兵出城这是要做甚,去打鞑子么,不可能吧,先前人家都打到家门口吓得关门不敢出去,一走就来劲了?

百姓议论纷纷中,天色渐亮,德胜门外的兵马也越来越多,有京营的,有亲卫军亦有昨日刚入城的外地兵马,熙熙攘攘数万人好不热闹,其中京营总督王家彦,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一众兵部大佬的身影也出现此处。

一道红光刺破云层,眼光撒了下来今儿又是一个好天。

东厂衙门,常宇洗漱完毕在院中的花架下正喝着粥,听远门口有动静抬头一看,却见李慕仙领着一个小孩走了过来,不由咦了一声“小道士,可还记得我?”

那小孩正是常宇南下助史可法剿匪时途中所遇那个死了师傅的小道士,这小孩年纪虽小,可心态稳的很不吵不闹不悲不喜,看了常宇一眼道“你就是那个大官呗”。

常宇忍不住笑了,招呼那小道士过来,让方三给他盛些饭一起,便问李慕仙道“怎么把她带过来了?”

“这孩儿和贫道有缘,想收个徒儿还望厂督开个金口”李慕仙作了揖,常宇看了看小道士又看了看一方道士“大战在即你要随本督出战还要带个拖油瓶?还有你自己都居无定所,带着他一起遭罪呢,留在京城本督给他寻个好去处不更好”。

“他自小就随师父修道游历,能背诵数部道家经书是个好苗子,贫道想带着他出去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总是好的,若厂督觉得此行累赘贫道就先在京城寻个道观给他挂个单……”看得出李慕仙真的很喜欢这小道士。

人各有缘,道家更讲究这套,常宇虽有心给这小道士一个安定生活,可见李慕仙如此,便只好应了“这小道童无名无姓,你就给取个名儿呗”。

“多谢厂督大人”李慕仙大喜“他若入了我门下便随贫道姓了,贫道就给他起了个名叫李淳风吧”。

噗的一声,常宇喷了李慕仙一脸的米粒“你也不怕遭雷劈”。

李慕仙嘿嘿笑着,伸手抹了抹脸“无妨无妨,沾沾仙气愿他将来有所成就”。

正说话间,来人通报红娘子在外边求见,常宇连忙起身亲自去衙门口迎接,见红娘子领着南宫妤在衙门一脸紧张的东张西望“红将军近来可好,昨儿公务繁忙未亲自登门还请见谅”。

红娘子赶紧道“厂督大人客气,卑职知您军务繁忙理应不该来扰,只是……”

“红将军这么说可就见外了,赶紧进来说话”常宇打断红娘子把两人请了进来,伸手在南宫妤头上摸了一下“小南宫,京城好玩不好玩?”
首节 上一节 847/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