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898节


“他是好样的!”常宇转过身拍了拍胡岭又看了看不远处的贾外熊和屠元等人:“你们都是好样的,本督能与你等并肩作战,生有幸!”

“厂督何处此言,卑职……”胡岭几人不明小太监为何这般说,刚开口就被常宇止住:“此战失利责任皆有本督一人承担,吾等往后只管专心杀敌……”

“厂督,卑职与您共生死,若朝廷怪罪下来卑职们愿和您一起扛……”贾外熊和屠元嚷嚷走了过来:“可咱们浴血杀敌,即便无功但怎么就有罪了!”

常宇微微一笑:“诸君皆有战功,何来之罪,但兵马伤亡惨重朝廷必然要找人来背锅,很多时候皇爷不忍,但也拗不过一些人!所以必须有人站出来背,本督奉旨督军自是首当其冲难逃其咎”

“厂督说的可是内阁和那些勋贵,他妈的,咱们拼死拼活,他们一个个躲在城里享福还要嚼舌头,回头让春祥好好收拾他们!”范家千一脸悲愤,常宇苦笑拍了拍他肩膀道:“休得胡言!”

“督主大人千军万马都没皱个眉头,难不成还怕那几条烂舌根”周遇吉带着几个人渡河而来,一脸的苦笑!

常宇哈哈一笑:“周将军没听过人的,朝官的嘴么,可比咱们当兵的刀还厉害,杀人都不见血,何况本督得罪的人那么多,他们千方百计寻本督的茬,岂能不在此事上大作章,本督倒也不怕他们,只忧连累诸位!”

“若真如此,咱们联名上奏,谁有本事谁来!”周遇吉今儿也动了怒火,大嗓门一吼,诸人皆轰应:“对,谁特么的觉得自己行谁来……”

常宇哈哈一笑:“他们若是有胆的话,大明何至于今天”说着挥挥:“此事暂且不提,先说说接下来怎么办?”

“厂督,黄总兵了”就在这时陈所乐小跑过来,常宇举目朝北望去,见十余骑狂奔而至正是黄得功和李慕仙到了。

一早常宇先行一步拖住清军主力,黄得功率部紧随其后,奈何多是步兵行军速度太慢,此时距离此地还有小十里地,而黄得功得报常宇在此休整便和李慕仙前来相见。

盏茶功夫后,常宇将眼下形势说与二人听,黄得功眉头深皱:“鞑子能打又能算倒是越来越棘,眼下扬鞭南下一溜烟跑了,我等可有的追了,再者此番失利朝少不得有嚼舌头的,厂督当做好应对之策”。

胡岭等人便又接了这话茬说小太监在京得罪人无数,这帮人恨不得立刻弄死他啊,倒时候若真的有人施压,万望黄周二人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周遇吉和黄得功则拍着胸口保证,必然力撑到底,唯李慕仙一直抚须沉默不语,常宇正欲问计接下来该当如何时,李慕仙却道:“贫道一直不明诸位所言此番失利是何意?我等将士在厂督大人的运筹帷幄之下将清军围堵在数十公里内面围攻,苦战之下杀敌无数,清军拼死突围往南逃去……明明是一大功,诸位为何偏偏要说是失利!”

一语如雷,惊得诸人瞠目结舌!黄得功和周遇吉等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然后看向常宇,对呀,咱们明明是大功一件,何来失利?

常宇一时也被问住,半天没反应过来,随后苦笑,凡事换个角度看事情果真不一样,他内心总觉得自己没有把多尔衮给围住,没有按照原计划把其逼迫北上滚出关外,所以就潜意识认为自己失败了!

可换个角度来看,则如李慕仙所言,大功!

“但本督出京前曾将合围计划全盘说与皇上和内阁人等知晓,毕竟……”常宇刚开口又被李慕仙抢断:“毕竟瑕不掩瑜,厂督的计划是合围鞑子断其路滚回关外,但此役鞑子慌不择路逃了南边却是意外,可厂督毕竟不是神能事事圆满,一个计划能完成六分则已是极致了,何况厂督已经完成八九分了,此番吾等杀敌无算又擒鞑子王爷阿济格,当时实打实的大功一件,谁敢乱嚼舌头!”

就是,诸将又嚷嚷起来,常宇沉默半响:“既然如此便以大捷上奏,让京城里那些人连做章的会都没有!”

“此事当由厂督亲自回京上奏!”李慕仙又道,常宇一怔:“为何?”

“眼下鞑子扬鞭南下,咱们除了追下去别无他法,只是现在兵疲马乏追他也不急在一时,厂督何不趁此时回京将这前因后果当面说与皇帝听,便是厂督不回京,皇帝听了这边的战况恐怕也要召您回去问个清楚”。

常宇微微点头,看了李慕仙长长叹口气:“以后吴再欺负你,本督必弄他!”

“啥?吴欺负贫道,就凭他那点……”李慕仙不一脸不屑,却突然发现诸人都在翻白眼,可得了吧,吴那人虽然脑子不如他十分之一,但揍他同样可打十个!

诸人白眼翻的厉害,但李慕仙心里却窃喜,因为小太监那句话外音明明就是对大极大的称赞。

……………………………………………………………………………………………………………………………………………………

码字不易请支持起点网正订阅,感谢书友们投票打赏!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805章 夜归

天色渐黑乌云不散,雨蒙蒙潮湿的让人浑身难受,然而经过一场场厮杀后的明军早已精疲力尽哪里还有什么奢求,只想着找个地方躺着喘口气吃点东西填肚子。

大运河两畔躺满了明军浑身泥泞满脸血迹的将士,正北远处主力步兵正源源不断朝这边集结,常宇在河边洗干净了脸,翻身上马摸了摸腰间青雀,抬头朝正南望去黑云滚滚风势渐涨。

常宇要回京面圣,本欲轻装快行率数十亲卫便可,但李慕仙黄得功等人坚决不同意,虽说清军已南窜谁又敢保证这路上出什么幺蛾子,坚持让其率麾下三营进京。

酉时过半,常宇留黄得功,周遇吉再原地休整待令,遣斥候数股南下侦查清军动向,自己则趁夜回京。

脱了盔甲打马奔驰耳边风声呼啸,雨雾之倒也凉爽无比,只是常宇心有事一路闷声语只是打马狂奔,麾下亲卫亦不敢随意喧哗,行数里外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亲兵点了火把继续奔驰遥遥可见正西远处有火光点点,却一点也不惊慌。

那些火光并非清军溃兵乃明军的后勤兵马,常宇出城之前点将,自己亲率不大军杀敌,后勤则交给了史可法和王家彦,后勤向来是一支兵马稳定性的关键,不说现代战争的重要性,便是古时便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

不过这番出城大战,常宇并未要求粮草先行,而是各路兵马携带少许粮草外,余下则有后勤负责,除此之外后勤部队还否则清理战场救死扶伤之责,将受伤的战死的明军运回京城。

史可法和王家彦都是老成稳重之人且对大明对朝廷忠心耿耿,一早也是蠢蠢欲动出城杀敌,却被常宇委任后勤虽很是不满,但却也无可奈何,心知论行军打仗甚至士兵的威望远远不如小太监,好在都是为大明出力,便也兢兢业业的配合常宇,把后勤工作完成的非常好,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负责情报搜集,将前方战事第一时间汇报城内,为崇祯帝所赞赏不已。

只不过他们搜集的情报多是皮毛,比如刚刚哪里又打了一场,至于谁和谁打的,结果如何等等细节便不得而知,好在崇祯帝还有另外三条渠道,一是东厂,二是锦衣卫,三是军方,三条情报综合下来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便知**不离十个,且能互相论证到底其有没有水份。

明军这次出城追剿清军规模之大动作之迅速为数年罕见,自是赢得百姓赞誉:朝廷终于硬气了,而督军的小太监也是一时涨粉无数,毕竟当今天下能战敢战,战之必胜的除了他没谁了,在这一点即便是政敌和宿怨们也是心服口服的。

这几日四城内茶楼酒肆说书的唱戏的,街头巷尾行人走卒要饭的,八卦的内容无一不是城外大战的各种传闻以及小太监的各种传说,可以说京城数十万人都在关注着。

但若说最关注的那个人,无人能比紫禁城的崇祯帝,毕竟事关他老朱家的生死存亡,能不上心么,当真是不论朝议还是茶余饭后,说的最多的就是:“常宇可有消息送来?”

消息是不间断的送到皇城内,从常宇出城那一刻起几乎每隔一个时辰就有秘报送来:常公公东行十余里转头南下……黄得功率大军继续东行……常公公率部在城东二十里树林休整……

不痛不痒听的崇祯帝心里像鸡挠的一样难受,好在凌晨时终于来了让他,不,让全城振奋的消息传来:黄得功在骆驼营与清军大战杀敌数百,清军不敌逃回通州城……

可以说城兵马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全身的神经,黄得功大胜他开心的哈哈大笑,闻通州城被烧他摔了茶杯,若常宇在旁边一定会心疼的哆嗦,青花瓷呀!

锦衣卫秘报鞑子烧了通州城南下,小太监大怒之下率兵追杀却遭清军设套险些被擒……崇祯帝闻讯时惊的脸色苍白浑身哆嗦:“连问数句常宇可无恙否?”

若常宇出了事,他真的不知道接下来谁能帮他收拾大明这个烂摊子!
首节 上一节 898/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