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947节


为什么,傻白甜的朱慈安很是不解,难道他堂堂衡王府世子的名头还不抵李士元一个小小守备。

“若是往常或许一笑而过,这节骨眼少不得将世子掠入山敲衡王一银子”常宇笑

道,朱慈安一怔:“他就不怕父王震怒派兵入山剿了他”。

巨婴啊,常宇内心暗叹,这时李士元已交涉完毕纵马过来:“厂督大人马贼已退……待此战一了,卑下定入山剿了这股马贼”。

常宇笑了笑:“入山剿匪?说来轻松做起来有多难你比本督还清楚,否则何至于卧榻之畔容贼酣睡”又看了一眼朱慈安:“闯贼作乱皇上震怒派天下兵马剿匪,如今呢……盗匪遍地”说完拍马走人,留下朱慈安一脸羞愧,李士元更是仰天长叹。

第852章 夜半敲门

星光不问赶路人,却说常宇一行人渡了北阳河呵退马贼后快马急行,此时距离清军已远便不用挨着山边摸索,上了官道狂奔而去。

一路无话不到一个时辰后便抵挡临淄城外,这是一个很小的县城无护城河也无守兵,平日靠城更夫巡城。

常宇无暇绕城看风景,便让李士元去叫门,却没想象那般容易,临淄城无守兵仅有更夫守门,下午有官兵来通报鞑子即将入境,人心惶惶哪里敢开门,即便李士元报了名号亦也不行,万一是鞑子假扮骗门怎么办。

李士元气的大骂让其去县衙通报,县老爷们识得他,更夫应了,众人只得在城外稍等,常宇却觉得这更夫尽心尽责。

常宇问了李士元这临淄知县名叫邹逢吉,名字很吉祥也是个干实事的人,去年(崇祯十五年)曾在城上修筑了六座炮台……

这让常宇略显意外,抬头瞧了这最多也不过五六米的城墙,上边竟然有六座炮台比之青州城都不逊色,既然有有炮台就有火炮了,那必然也有火药炮弹了,常宇顿感遗憾,若能早到一日便可将临淄的火炮弹药拆往青州去,无奈何清军来的还是太快了。

也罢,有六座火炮便有了本钱,即便清军分兵来此亦可让其铩羽而归,常宇相信多尔衮不会不及损伤去攻打一个没啥油水的小破城。

邹逢吉并没有让常宇一行等好久,其实此时他尚未睡下,只因今日青州传来警讯鞑子要来了他与县丞,主簿,典史等人商议安民御敌事宜,突闻外间有人通报城外来了百余人,为首一人说是青州守备李士元。

鞑子就要来了,李士元不在青州城呆着深夜跑这里作甚,莫不是出了大事,还是说青州城已破了,邹逢吉等人大惊,连忙出了衙门直奔北城,路上倒也想着不会是鞑子诈门来了吧。

所以他并没有立即开门,而是率衙门一帮衙役和十余乡勇上了城头,高举火把观察,李士元坦荡荡的举火把自证:“邹知县莫不是不识的本将了吧”。

“原来真是李守备,非常之时李守备莫怪,莫怪”不得不说李士元两年前一战扬名,青州府下辖各州县均奉其为神,一见他露面便不疑有他赶紧着人开了城门放他们进来,小太监却微微皱了眉头,若是换做自己当还要检查其随从人马,以一人为证太过草率,就不怕李士元投降鞑子来骗门的,历史上这种被骗开门的数不胜数。

邹逢吉之前也这么想过,哪知一见到李士元有点激动就忘记这茬子了,等开了城门见他们一行浑身湿漉漉的甚为狼狈才惊觉,不会是从青州城逃出来的吧,又见常宇亲卫一个个虎背熊腰凶神恶煞一般,与一般官兵的形象相差太远,顿时心一凉:不好,鞑子,李士元投降了!惊慌却也忘记了清军和明军的发型根本就不一样,即便发现不同也会以为是清军假扮而已。

正欲大喊时,李士元已为他介绍身边的小太监:“邹知县,这位是东厂衙门的提督大人常公公来临淄公办”

啥?东厂的大太监来了!若不是信得过李士元的招牌,换个其他人来说他都以为是个骗子,东厂的大神怎么会来临淄这小庙。

咦,东厂大太监不是传闻很会打仗的那个么,莫非他此番前来和鞑子有关,邹逢吉并不知道常宇一早抵青州城示警之事,此时反正就是身心震撼满脸懵逼,要知道堂堂的东厂大太监那是王侯都不放在眼里的,他一个小小知县,怎能不慌神。

“事发突然情况紧急,深夜前来叨扰还请邹大人勿怪”常宇抱拳微微一笑,邹逢吉这才看清竟然是个少年,李士元这厮不会是骗自己的吧,心虽疑惑,却也赶紧回礼:“不敢,不敢,下官邹逢吉恭迎厂督大人”。

此时却也不疑李士元骗城了,若是真是投降鞑子了开城门时就动了不会还和他在这心平气和的说话。

咦,邹逢吉这时又瞥见小太监身边一个少年有些面熟,仔细瞧了一眼,我擦,这不是衡王世子么。

朱慈安豪门纨绔,爱打打杀杀天天率一众家丁在自己家地盘撒野,周边县城他都溜达祸害过,当地衙门大佬都曾接待过他,而临淄就在青州旁边朱慈安来的次数也多,邹逢吉一眼认出他一点都不奇怪。

“下官见过世子殿下”邹逢吉赶紧施礼,脱口问道:“世子殿下怎么也来了?”。

“晚间燥热无眠跟厂督大人出来吹吹风凉爽一下”朱慈安微微一笑,这可和他平日作风很不符。毕竟嘛作为衡王世子乃青州府最大的纨绔,纨绔哪一个不是嚣张跋扈,趾高气扬的,此时彬彬有礼让人以为见了鬼。

邹逢吉自然不信朱慈安这一说辞,见他浑身湿透一脸的狼狈心道:惨了,惨了,这李士元和东厂大太监加上这衡王世子这副模样深更半夜的跑来,定是青州府陷了。

“衡王他……”朱由棷在青州素有善名,治下官员对其皆多褒言,邹逢吉为青州之邻平日相交甚多,此时不免悲痛。

“父王安好,言改日请邹知县去王府饮茶”朱慈安微微一笑道,邹逢吉一怔,随即醒悟莫不是自己想太多了,若青州城陷衡王遭难,世子不会这般轻松神态。

临淄城小,说话间便到了县衙跟前,说起临淄县衙那很有名堂,是先有县衙后有临淄城,最早建于元代元和十五年(128年)位于后来县城西北角,洪武四年知县欧阳明将其移建县城央,正德十五年毁于流寇,临淄知县马暹进行了复修。

县衙南临西门大街,前为大门,建有谯楼(鼓楼);北为仪门;仪门北为大堂。大堂为县衙的主建筑,坐落于县衙正,。大堂前有戒石亭,大堂东西两翼各建有曹吏房。东边建有土地祠,西边是监狱。旁边盖有马厩。大堂后有退思亭。再往里去是知县住宅。知县宅左边是县丞宅,右边是主簿宅、典史宅等。。

陈所乐将小太监护送至县衙后便奉令率亲卫上城接管城防顺便晾晾衣服,留乔秀况韧几人贴身护卫常宇入了衙门。

邹逢吉的府上婢女取了几套干净的衣服给常宇,朱慈安李士元几人换上,然后奉茶堂上,诸人围坐一起低声窃语,院乔秀和况韧等亲卫脱了衣服挂在树枝上,光着膀子吹着夜风小声聊着天倒也惬意,时不时的朝堂上张望,嘀咕着这县衙够破的,况韧撇嘴:“都是形象工程,大明从太祖起就兴这套,有甚者故意修旧,标榜清水衙门”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第853章 要粮三千

一盏茶的功夫,邹逢吉和县丞何堂等人一脸骇然,小太监已简要将局势说与他们听了,鞑子数万大军不日抵挡,官兵虽也有数万援兵但粮草已尽,青州有粮却远水难解近渴确切说够不过去,只得从临淄借粮食,一弹丸小城供给数万大军。

“厂督大人,临淄与青州近在咫尺,鞑子大军围青州时岂能放过这里,粮草也未必运的出去,且不知鞑子围青州前会不会先攻临淄?”县丞何堂面如死灰道。

“粮草不必运出城,鞑子目标是衡王府,其主力渡黄河后必然直奔西南青州城,那时李岩则可率兵南下来此,鞑子见其不追或许还松口气呢,自不会主动出兵拦截”。常宇敲着桌子沉声道:“至于鞑子大军临境时会不会先攻临淄本督不敢把话说死了,但肥肉当前鞑子对临淄这清汤挂面未必就有兴,但绝对少不了袭扰和恐吓,尔等只需关门坚守便可,其在破青州之前不太可能对临淄大动干戈”。

“那李将军率援兵来临淄,如此相近必然会引鞑子注意,他们会不会……”邹逢吉话说一半留一半,但常宇已听出他的意思,大概是怕引火烧身吧,李岩一来清军或许发兵来攻。

“吾等一路追了上千里,鞑子就未曾主动攻击过,因为他们此行入关目的就是掠劫,并非争凶斗狠和咱们厮杀,只要咱们不主动他们也不会挑事,况且又在五十余里外,有肥肉在眼前根本没工夫搭理咱们”。

邹逢吉和何堂几人对视一眼,稍稍松了口气,暗道你来借粮和歇脚都行,可千万别吧战火引来。

“厂督大人敢问需要多少粮草?”邹逢吉问道。

“有多少拿多少,倾一城之力也要将士填饱肚子,否则谁愿拼命若因此吃了败仗青州不保,覆巢之下无完卵这临淄城也将被鞑子夷为废墟!”常宇声音很轻,但众人听了却如千斤重担。
首节 上一节 947/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