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175节

铁锅?木碗?茶叶?此三种物资,在后世,俱都是十分常见之物,太过平常,木碗更是全面被瓷碗所取代,然而,赵无忌来到大明之后,方才发现,此三种物资,对于草原上的部落来说,意义重大,胜似黄金!

先说铁锅,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弓马娴熟,来去自如,战争时常常占据优势,可是这冶炼的工艺技术,比起大明来,那可是差了不止一个层次,换句话说,他们造不出来铁锅!

因为他们不会冶炼铁矿石,得不到铁,自然也无法打造铁锅,而铁锅,又是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你要炒菜,做饭,没有铁锅怎么行?

而铁锅又是易损之物,为何?因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四处迁徙乃是常事,旅途之中,难免颠簸,把铁锅掉在地上,摔破也是常见之事。

而大明这边,农耕民族,灶台是固定的,铁锅平时就放在灶上,很少有摔破铁锅之事发生。

铁锅破了怎么办?游牧民族冶炼工艺不行,一旦铁锅破损,他们补不了,只能再换个新的。

按理说,这铁锅也不是什么珍贵之物,坏了就再买一个便可,但是,大明不卖!

为何?游牧民族常年都在马上,弓马娴熟,与大明交战中,天然就占了机动力强的优势,而明军则往往是以精良的装备取胜,几千年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从未停止。

大明禁售铁锅,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生怕这些游牧民族将铁锅拿去炼铁,制成兵器,本来机动力不如人家,若是装备上也占不到优势,那战争可就输多赢少了。

所以就造成了两难之局,大明怕蒙古拿铁锅炼铁,冶炼兵器弓箭,不敢多卖;蒙古这边日常生活需要铁锅,偏偏大明限量出售,供不应求,严重影响民生。

而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明军与蒙古军队大战一场,最终以惨败收场,连御驾亲征的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都是兵败被俘,而据说这场战争的起因,竟然就是因为铁锅####铁锅君泪流满面:“作者,你过分了啊,这锅我不背。”

第二百五十四章谈妥交易

土木堡之变的诱因,便是明朝与当时的蒙古,也叫瓦刺,因贸易问题产生了争执,最终导致了战争,简单说来就是贸易战。

起初是蒙古用马换取大明生产的日常物资,铁锅也在蒙古人的需求名单之中,属于需求量最大的那种。

开始交易都很顺利,各取所需,双方都很满意,慢慢地草原民族对于日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于是便打算多卖一些战马给大明。

但是大明当时掌权的宦官王振,觉得蒙古送来交易的战马太多,而需求的铁锅也太多,担心蒙古人拿铁锅去冶炼兵器,于是拒绝了扩大交易量的请求。

游牧民族这下不干了,多少家庭等着用铁锅炒菜吃饭呢,你大明为何不卖给我?双方互不相让,于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发生了……

时至今日,大明仍然是严格控制卖往蒙古的铁锅数量,而草原上,铁锅也依旧是一锅难求,赵无忌今日提出的要和这些部落交易铁锅等物资,这些部落当然都是喜出望外。

茶叶也是草原上的必需之物,牧民平时的食物都是牛羊肉,肉类肥腻,茶叶有碱性,可以帮助消化肉类,还可以解腻,所以草原上的牧民几乎每天都要喝茶,草原上种不出茶,所以茶叶也是必需从大明进口贸易的。

木碗,吃饭时可以隔阻热气,方便持握,又不怕摔,也深为草原民族所喜爱,草原上到处都是牧草,树木却极其罕见,所以这木碗,也得从大明进口。

木碗和茶叶,因为不涉及到军事用途,大明虽然也控制对蒙古的销量,却还是比较放松的,唯有对铁锅一直是抓的很紧,交易额度多年不变,绝不多卖一口铁锅到草原。

其实,历史上,后世的清朝也是一般,同样限制铁锅卖往草原的数量。

赵无忌眼看帐中众人情绪激动,议论纷纷,便知道自己抛出的这个诱饵没错,这些部落果然上钩。

苏尼特部的首领索诺木本来是一副可有可无,看戏的神态,然而当他看到赵无忌展现神迹的时候,也被震撼的不轻,当时也有打算立刻背弃后金,投靠察哈尔部的想法。

还好他一向老成持重,硬是按捺住了内心的波动,依旧打算保持中立,看看再说。

不过当赵无忌抛出交易铁锅,木碗,茶叶的想法后,他顿时又被震撼了一番,便动了心思,心想交易物资之事,便是皇太极也管不着,后金自己还和大明做生意呢,这个合作之事,似乎可以和察哈尔部谈谈。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很多时候,起因都是因为贸易问题,如果通过交换便能得到想要的商品,那又何必冒着丧失生命的危险去抢呢?

众部落的首领交头接耳一番之后,慢慢地,都把目光投向了苏尼特部的首领,索诺木。

苏尼特部的实力既强,又离察哈尔部较远,索诺木的地位相对超然,由他来谈判,显然能为各个部落争取最大的利益。

至于浩齐特部虽然实力也强,但是首领安满尔一向唯察哈尔部马首是瞻,让他谈判,只怕会把大伙都给卖了。

索诺木看到众人的眼神,已明其意,他也很想和这位摄政王做商业上的交易,于是便开口问道:“摄政王大人,在下乃是苏尼特部的索诺木,承蒙大人召集前来,我们对大人的提议都非常感兴趣,请问我们需要提供什么物资,才能和大人交换铁锅等物?”

赵无忌眼看此人开口,又看到在场众人的神态,明白此人应该是有些威望,这是代表这些蒙古部落和自己一起谈生意。

赵无忌用力拍了拍手,于是便有一些护卫上前,每人都背着一个沉重的口袋,放到了在场众人的案几之前。

赵无忌笑着说道:“诸位请看,你们面前的这个口袋里,便是本官需要之物,只要你们的领地里有这些物资,本官便会拿铁锅,茶叶等物,和你们交换。”

众人纷纷打开面前的口袋,只见里面都是奇形异状,颜色各异的石头,不由得都是惊讶万分,心想这位摄政王难道喜欢收集石头?

赵无忌含笑说道:“本王需要这些石头,有些用处,你们可以把这些石头带回去,对比对照,如果在诸位的领地之中,发现大量这样的石头,只要你们把这些石头采集过来,送到本王这里,便可换取你们需要的物资。”

赵无忌记得在后世之时,蒙古便以富有矿藏闻名,比如鄂尔多斯,便是著名的矿产城市,整个城市都因矿产而富,居民人人都是收入不菲,于是便想出了用铁锅,木碗换取矿石的主意。

在这些部落首领眼里,这些石头毫无用处,除了少量的石头还算比较漂亮,能做小孩的玩具,或是用作装饰品,其他的石头又重又沉,奇形怪状,外观也是黄的绿的红的都有,一点也不好看。

能用一堆这种无用的石头换取铁锅,茶叶,木碗,这,这也太划算了。

反正他们都是部落首领,回去之后,只需要把这些石头给手下人看了,手下人自会前去寻找,找到这种石头,运到察哈尔部,便可换取铁锅,简直划算的不要不要的。

石头虽然沉重,但是草原上的牧民,最不缺乏的就是牲畜,牛和马都能用来运输。

当赵无忌趁热打铁,表示愿意用马车和牛车,和这些部落换取牛,马的时候,顿时大帐之中的气氛沸腾了起来。

人人争先恐后,要上前换取马车和牛车,哪怕这些马车和牛车的价格,似乎是有点贵……

能当上部落首领的,哪个是泛泛之辈,有了车,才能运送石头,这个账他们算得清清楚楚,没有车,找到石头也运不过来,还是换不了铁锅。

短短半个时辰之内,赵无忌便谈妥了交易六千辆马车牛车的交易,这些部落的热情,也让他感到意外,看来,他们真的是很需要铁锅啊,赵无忌在心中这么想着。
首节 上一节 175/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