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20节

宋应星走上前去,也不顾田里泥泞,卷起袍子,走进田间,蹲下身来,仔细端详着土豆,看了一会,又走到红薯地里,用手轻轻抬起一根藤蔓,细细看了一番。

看了半晌,方才站起,拍拍衣服,走到赵无忌身边说道:“这两种作物果然奇异,老朽走遍天下,确认以前从未见过此等作物,不知公子从何处得来?”

赵无忌早已想好说辞,便开口说道:“学生前不久曾大病一场,头脑受到刺激,从此变得混混沌沌。”

宋应星听了微微点头,显然听说过赵无忌以前的经历,赵无忌又继续说道:“后来一日,我在梦中突然遇见一个白发老神仙,老神仙对我说,我和他曾经有过一段缘分,所以特地前来点化我,老神仙手拿拂尘,在我头上打了一下,学生顿时就觉得头脑突然一片清明,脑子里仿佛也多了很多东西。”

“老神仙临走时跟我说,说我注定是要在这世界上做出一番大事的人,所以赠送我两件宝物,以应对西北的天灾,等我从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头脑异常清醒,摸摸袖子,里面多了四个土豆,四个红薯。”

“而且学生也突然就学会了如何栽种这两种作物,于是便命人将这两种作物种植在这里。”

宋应星睁大了眼睛:“看来世上鬼神之说,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还好你逢凶化吉,有神仙拯救,还赠你宝物,这是因祸得福啊。”

“却不知这土豆,红薯,是吃其果实,还是种子,还是茎叶?”

赵无忌走上前去,指着土豆说道:“这两种作物,都是吃其根部,宋先生,你看这土豆长的多好,仅仅一个多月,已经长这么高了。”

宋应星端详着土豆,点点头,脸色突然一变:“以老朽的经验,这两种作物虽然是神物,但是他们的生长习惯,应该也和其他的作物大同小异,既然是食用其根部,那么植株长的太高,反而不美。”

“哦?愿闻其详”赵无忌连忙说道。

宋应星捻着胡子,徐徐说道:“既然是食用根部,植株长的过于高大,反而耗费营养,按老朽的经验来看,应该掐去顶端,约束下苗的徒长,让植株长得更壮一些,全力生长根部。”

李守财在一旁连忙也说道:“小人也想和公子说这事,只是小人也是第一次种植,没有经验,心里并不确定是否应该打顶,所以一直没有和公子说,既然宋先生这么说,那小人也支持宋先生的意见。”

赵无忌点点头:“种植这方面,你们是专家,我就是个门外汉,这种事情以后就不用问我了,以后你就和宋先生商量着办罢。”

宋应星又说道:“红薯那里也要摘心去顶,免得疯狂长叶。”说着又走到了红薯地里。

宋应星看了半晌,又抬头看看天,转身对李守财说道:“这些藤蔓还是要想法让他们脱离地面,立起来,如今太阳炎热,红薯茎趴在地上的话,很容易会被晒伤。”一边说,一边伸手轻轻拉起一根趴在地上的红薯茎,果然贴近地面的一侧,已经被烫的有点发黑了。

赵无忌心悦诚服,老科学家就是老科学家,宋应星在这个时代,确实是站在科学最顶端的大家之一,自己只是来自于后世,比他们多了一些后世的先进知识而已,论起底蕴,是远远不如宋应星的。

宋应星转身问赵无忌:“公子,这两种作物,果然能亩产两千斤吗?”

赵无忌点点头:“差不多,应该没问题。”

宋应星一会在红薯地里看看,一会去土豆那里看看,时不时又和李守财交流一番,五十多岁的老人,竟然精力如此充沛,在地里忙了半天也不觉得累。

猛一抬头,才看到在站在一旁的赵无忌,这才略带歉意地说道:“公子若是有事,便先去忙吧,老朽在这里多看一会。”

赵无忌说道:“既然如此,宋先生请自便,稍后学生便使人安排先生的居住之处。”

宋应星头也不回地跟赵无忌挥挥手,算是答复,便又一头扎到田地里,仔细地研究起土豆和红薯来了。

第二十六章四千两白银

赵无忌眼看无事可做,便去了操场,陈国宝等人正在训练刺杀,一人一把长枪,练得热火朝天,赵无忌看了一会,也去找了把枪,找了一个靶子刺了起来。

待到傍晚,家丁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和训练,拖着疲惫的身躯,三三两两地往食堂走去,赵无忌就去地里找宋应星,到了地头一看,宋应星和李守财两人正兴致勃勃地蹲在田间,不知道正在讨论什么。

赵无忌走上前去,招呼道:“宋先生,李师傅,去吃饭吧。”

宋应星回头一看是他,便说道:“赵公子自便吧,老朽现在还不觉得饿。”然后转头又对李守财说道:“所以,老李,我觉得,这个土豆和红薯,在这边一年两熟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根据我的经验来看,一般是这样……”

赵无忌无奈地摇摇头,一脸苦笑,这还真是个老科学家兼工作狂啊,眼看是劝说不动了,只好转身自己去了食堂。

赵家庄的食堂一共有两个,一个是供应家丁和工匠们伙食,叫第一食堂;另一个则是负责家丁们和工匠们家属的伙食,称为第二食堂。

第一食堂的饭菜相对第二食堂要好一些,基本每天都有肉食,第二食堂虽然没有肉,但由于捕鱼队的努力,鱼倒是不缺。

赵无忌进了食堂,一路和熟识的人打着招呼,排队打了一份晚饭,跟陈国宝,韩林等人围着一张桌子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偶尔取笑一番韩勇的饭量。

赵无忌也叫人给宋应星和李守财送了一份饭食过去,宋应星对土豆和红薯的兴趣非常浓厚,赵无忌怀疑自己如果不给他送饭的话,估计他多半会忘记吃晚饭。

第二天一早,赵无忌起床后打了一套拳,然后跑步一个时辰,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宋应星正在门口等他。

原来宋应星昨天和李守财在地里聊到深夜,今天一早又想起了肥皂来,于是便想去工坊看看,没想到工坊门口有守卫,没有赵无忌的命令谁也进不去,老头只好过来找赵无忌。

肥皂目前是赵无忌的主要赚钱来源,为了防止技术外泄,赵无忌就在工坊门口布置了守卫,此时天色尚早,赵无忌便说道:“宋先生,且先随我吃过早饭,然后学生带先生去工坊,如何?”

两人于是便去了食堂,宋应星还是头一次见到食堂,眼看赵无忌也和家丁、工匠们一起,排队打饭,心里不由暗暗称奇。

当天的早饭是粥,包子,一小碟咸菜,宋应星说道:“公子,刚才没看到有人收费,难道这食堂是免费的吗?”

赵无忌嘴里咬着半拉包子,点了点头,说道:“不但他们吃饭免费,他们的家属,吃饭也是免费。”

宋应星伸出大拇指:“公子真是宅心仁厚。”

饭后两人来到肥皂工坊,肥皂工坊共有工匠三十人,负责人叫王玮,也是西北过来的,父母双亡,为人谨慎仔细,看到赵无忌前来,急忙上前见礼。

赵无忌跟王玮介绍了宋应星,说道:“这位是宋应星先生,以后就是咱们赵家庄的技术总监了。”

王玮递上一盘刚做好的肥皂样品:“按照公子吩咐,在肥皂里添加了香粉,染料,制作出来了香皂。”

赵家庄的肥皂都是统一的黄颜色,加入了部分染料和香粉,外形上也特意制作的圆润光滑,做好的香皂香气扑鼻,摆在一起五颜六色,非常好看。

赵无忌点点头:“做的不错,一会给我带几块,我有用处。”
首节 上一节 20/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