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247节

然而当他打算将这种燧发枪献给朝廷之时,那些朝堂上的官僚居然看不上!

第一个原因是他的身份问题,他退隐后,便属于民间人士,一个民间人士都能研究出燧发枪,那代表官方的军器局的面子往哪放?是以军器局的各个官僚,对这款燧发枪都是抱着极其批判的态度,横挑鼻子竖挑眼,挑出了二三十个毛病,然后在给上司的文书中,称此枪毛病太多,不堪大用,不适合装备生产。

第二个原因,如今大明官吏十分腐败,官吏们热衷贪污受贿吃回扣,火绳枪生产了这么多年,早已从头到尾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腐败链条,比如制枪用的精铁,火绳,铅子等等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在此处牟利,早已形成一套常例,在这些硕鼠的操弄下,大明的火器造价高昂,质量却是奇差无比。

若是上马了新型的燧发枪,这些各个环节的既得利益者怎么办?那些生产火绳的,在采购火绳中吃回扣的必然都是燧发枪问世之路上的重重阻力。

第三个原因则是那些官吏们的懒政,为了图自己省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本能地对新生事物持有排斥的态度。

更何况如今火枪质量奇差,屡屡炸膛,前线士卒本来就不愿意用,那又有何必要将其改进?

结果就是毕懋康费尽千辛万苦研制出来的燧发枪,居然找不到买家。

毕懋康是个典型的技术官僚,并不通世事,他去军器局磨了大半年时间,把那边的官吏磨得烦了,便找个借口,说道不是不想生产这款枪,实在是户部那边的军储仓不批,军储仓不批,他们就没有多余的预算资金来生产这款枪,将老先生打发到户部这边了。

于是毕懋康又来户部磨……,磨了半年,一无所获,后来又在一些‘过来人’的指点下,老先生终于‘开窍’,于是买了点礼物,腆着脸皮去给人家送礼,只是那些官吏们见到毕懋康,起初还是笑脸相迎,待到看到毕懋康送来的‘厚礼’,顿时人人都是勃然大怒,一脸的大义凛然,怒斥他居然敢贿赂朝廷官员,喝令下人将他赶出去。

毕懋康折腾了一年多,他的燧发枪依旧是没有推销出去,不禁有些心灰意冷,本想就此算了,没想到那天在户部门外,他看到了赵无忌帮助周镳的那一幕。

这个年轻官员看似权柄极重,说话又和气,是个爱帮助人的,毕懋康的心思,一时又活络了起来。

这几天其实他一直在赵无忌府外徘徊,之所以迟迟没有登门,一来是他觉得自己上门行贿,实在是太丢人了,读书人的尊严让他有些抹不下脸。

二来前几次他上门‘行贿’,被人乱棒打出来,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担心自己这次也会像上次那样,被人当众呵斥打骂出来。

所以他拎着自己打算‘行贿’用的礼品,在赵无忌府前徘徊了四五天,一直没有能够鼓起勇气登门,直到今天被送客出来的赵无忌无意中发现。

听闻赵无忌说出不收礼的话,毕懋康还以为赵无忌是嫌弃礼品太薄,婉言拒绝自己呢,顿时面色就是一黯,自嘲的笑了笑:“老了老了,老糊涂了,办事也没个分寸,让赵大人见笑了。”

赵无忌见他神色,已猜到了他心中的意思,看着面前的老者,他温和地笑了笑:“老先生研制的燧发枪,在本官看来,可谓是价值连城!本官定然会尽力促成燧发枪定型生产一事,请老先生放心,”

说到这里,赵无忌停了一停,看着毕懋康,接着说道:“本官在神木有所工坊,那里有四五十名高手匠人,正在研究燧发枪,非常需要老先生这样的大能前去坐镇,不知老先生可有意否?”

第三百五十一章王盈儿

“啊?”历经坎坷的武器大师觉得这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眼前这位年轻官员不但答应帮忙,促成枪支定型生产,居然还要花钱雇佣自己继续研究燧发枪?

他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不会是自己听错了罢。

赵无忌的笑容依旧温和:“老先生,燧发枪对于我大明来说,意义非凡,对于我朝对抗后金,流贼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官希望老先生能接受本官的邀请,前往西北,研制出更为精良的燧发枪,用燧发枪将那些野蛮的侵略者统统打死!让他们再也不敢正视我们大明!”

“好,好,既然赵大人如此看重,老夫便聊发一次少年狂,去一趟西北!”

赵无忌回顾身旁,对着李定国说道:“研究燧发枪,想必老先生也是耗费良多,定国,你先去取二百两银子,交给老先生。”

他转眼又看向毕懋康:“老先生研究出燧发枪,利国利民,意义重大,这点银子,就算是本官,代替这天下所有将会受益于此的百姓,给老先生的谢礼,谢谢先生了!您不愧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精英!”

毕懋康情不自禁握着赵无忌的双手,眼泪都快出来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得遇上赵大人这样的伯乐,我这把老骨头,就卖给赵大人了!”

赵无忌又问了毕懋康家中的情况,原来他还有个儿子,今年刚好三十,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因家中贫穷,至今尚未娶妻,如今只有父子二人,在京师有处不大的宅子,相依为命。

既然老头没什么牵挂,赵无忌便自作主张替他安排了,第二天一早,就派遣侍卫,送他们父子二人送去了葭州,继续研究燧发枪,薪水一律照丰厚了给。

赵无忌又修书一封,却是写给顾炎武的,在信中点出了毕懋康的重要之处,让顾炎武万万不可轻慢了高人,毕懋康本人就相当于一部活的《军器图说》,要多尊重他的意见,由他领衔,挑选出一些实用性强的武器,加以生产,改进武器装备。

至于军储仓那里赵无忌也使人问了,那边回复说道,今年的军备武器计划早已做好,不能更改,赵大人既然觉得燧发枪是个好东西,那明年一定把采购燧发枪早早地列入计划,加以生产,赵无忌又将此事告诉了毕懋康,了却了老头念念不忘的心思。

送走老头之后,赵无忌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有毕懋康和唐维坐镇,还有来自西洋的精通火炮的席尔瓦辅助,自己如今已经拥有了大明乃至世界最强的火器研发团队,火器这方面,暂时是不用自己再操心了。

自己在京师也调研了这么多天了,明日也该有所行动了,早早把此地之事忙完,尽快找个借口离开京师,才是上上之策。

大明的官僚系统已经烂到根子上了,纵使王安石在世,张居正重生,也无计可施,这朝堂上终究也不是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完成赚钱的任务,取得崇祯信任后,谋求一个外放知府,巡抚的机会,才是正途。

他在京师中,毕竟上头许多大佬压住,做事也诸多牵扯,虽然皇上看重,但总不如自己独掌一方,才比较得心应手,能够全力施为自己的抱负。

赵无忌正在思考今后的路线,手下人又来禀报:“大人,门前有位少年求见。”

“有位少年?”赵无忌一时摸不到头脑,自己在京师,认识的人本就不多,前来拜访自己的也是官员居多,这少年又是何方神圣?

眼看自家大人一脸迷惑的样子,这人赶紧又说道:“他自称他是钱定在的外甥,是他舅舅介绍他来的。”

哦,赵无忌想起来了,自己来京城前,送行时,钱定在曾说过自己有个外甥在京师,做一些小生意,为人聪明伶俐,希望赵大人有机会的话能提携一下他的外甥。

钱定在如今俨然是已经是赵无忌在西北最重要的民间支持者之一,他的意见,赵无忌自然是不能不重视的,当下便欣然说道:“把钱先生的外甥请进来罢。”

不多久,一个少年便走了进来,不过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美貌小娘子,赵无忌见状,不由得怔了一下。

那少年举止有些拘谨,进了客厅便跪倒在地道:“小人王进,见过赵大人。”他身后那女子也随即跟着拜倒在地。

赵无忌赶紧说道:“快快请起罢,我与钱先生也是知交好友,你们到了我这里,却是不必客气。”

这两人这才站起身来,当下便坐到客厅侧面的椅子上,又有下人送上了热茶和一些小点心。

赵无忌看着少年身后的女子,不禁有些疑惑:“这位是?”

那女子却是十分落落大方,当即起身又福了一福:“妾身王盈儿,乃是王进的姐姐,见过赵大人。”

“哦。”赵无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姐弟两人。
首节 上一节 247/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