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277节

孙曦见他发怒,一时也不敢接话,赵无忌又想了一会,问道:“王廷锡如此跋扈,便是张祥奈何不了他,难道巡抚李懋芳,布政使张秉文两位大人对此便一无所知吗?”

孙曦微微摇头:“李大人的态度下官不知道,但是张秉文大人起初是支持张祥的,只是张祥能力太差,压不住局面,王廷锡又是个精明强干的,是个能干事的,做事又让人挑不出毛病,时间一长,慢慢地张大人也便听之任之,甚至最近在有些事情上,也开始倚重他了。”

赵无忌在心中思量了半晌,便已有了计较,“看来同知王廷锡算是青州的坐地虎了,那他岂不是一手遮天,无人能制?”

“张祥张大人手下还是有一些支持者的,此外青州通判李谦吉手下也有些实力,不过如今王廷锡势大,李谦吉也不敢得罪他,但他跟王廷锡肯定不是一条心。”

孙曦走后,夏允彝自屏风后面慢慢踱出,皱着眉头看向赵无忌,微微摇头道:“大人,青州府局势远比属下想象的要复杂啊,听孙曦所言,王廷锡在这里深耕多年,党羽众多,不是一个好应付的对手,这样的地头蛇很难对付。”

赵无忌轻轻叹了口气,身子微微后倾,靠向椅背,双手无意识地敲击着椅子的扶手,“王廷锡能把张祥架空,想来在朝堂之上,还有他的支持者,只是不知道支持他的人是李懋芳,还是京师中的某位大人,本官想要在青州做出一番事业,施展抱负,这王廷锡却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夏允彝倒背双手,慢慢踱向窗楹,两眼向外望去,透过二楼的窗框,可以看到楼下街道上熙熙攘攘,来往不绝的行人们,他凝神想了许久,这才转身说道:“王廷锡通联上下,结党营私,打点花费定然不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既架空了张知府,定然是有所图谋,想必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等事也没少干,属下以为,可以暗中派人收集此人违法乱纪的证据,然后大人将他的这些违法事迹在京城晚报上刊登出来,皇上看了,定然大发雷霆,到时不费吹灰之力,便可除掉此獠。”

赵无忌听了夏允彝的话,起初点了点头,听到夏允彝后面的意思,又摇了摇头,“此人实在是本官掌控青州府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不挪开他,本官又如何在青州府施展抱负?此人欺上瞒下,架空上官,暗中定有不轨之事,夏先生所言极有道理,此人确实应该重点关注,暗中收集其横行不法的证据,不过,此事却不宜在报纸上刊登,还是应该通过正常途径,上报朝廷。”

夏允彝听了,眉毛一挑,“这是为何?只要我们收集到的证据是真实可靠的,经得住推敲考察,在报纸上刊登信息,岂不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大人不就是这么对付高起潜的吗?”

“话不是这么说的,”赵无忌皱着眉头摇了摇头,“夏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将这类信息刊登在报纸上,确实可以尽快传到皇上那里,使皇上对于此等贪官污吏尽早查处,本官也确实是如此对付高起潜的。”

“不过,本官也没有直接在报纸上攻击高起潜,只是用刊登广告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将市场上的物价概念,慢慢地渗透进宫中诸人的心中,时间一长,高起潜在采买中大吃回扣,虚报物价之事早晚会被皇上所知,得知真相的皇上定然会对高起潜做出惩罚。”

“只是本官对付高起潜乃是旁敲侧击,若是直接在报纸上刊登某位官员的劣迹,虽然效果很好,但是这也是属于一次性的计策,只能用一次,下次恐怕就不起作用了。”赵无忌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这又是为何?”夏允彝不解地问道,“只要我们有真凭实据,到时不过是在报纸上刊登一件事实而已,又不是造假欺瞒皇上,为何大人却说此事不能长久?”

“夏先生,报纸是扩大和记商行影响力的利器,教化百姓,引导百姓向正确的氛围和方向,还肩负有为和记商行的其他商品做出宣传的任务,其作用,要远远大于打击那么一两个贪官污吏,本官直接在报纸上刊登王廷锡的不法事迹,虽然可以瞬间打击到他,令其身败名裂,却也会使我大明其余各地的官吏们担心他们的不法事迹也会在报纸上刊登,出于对此的恐惧,他们便会极力阻挠报纸在他们属地的发行和出售,从而使我们的报纸无法在他们的地界销售下去。”

“此外,皇上也会觉得我们的报纸带有政治色彩,皇上看报纸,原本就是个休闲消遣的心态,若是报纸直接参与国家大事,只怕此后皇上未必便再愿意看了,所以,本官再三强调报纸不能涉及政治,也是如此原因。”

夏允彝一脸心悦诚服之状:“大人明鉴,属下佩服,不过……”他的嘴角抽了抽,似是在强忍笑意,“刚才大人外出之时,王盈儿自京师赶了过来,说是有事来寻大人,此刻正在一边厢房内等候。”

“哦,王盈儿来了?”赵无忌心中有些纳闷,“她不在京师好好地经营茶馆,跑到山东来做什么?夏先生,麻烦你唤她进来吧。”

过了一会,王盈儿便款款走进了赵无忌的房间,她今日上身穿着一件粉红色的马甲,下面是一套绿色的丝绸袄裙,头上挽了一个流苏髻,漆黑的头发如瀑布般垂在两肩,上面装饰着玳瑁配饰,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只见她款款走进赵无忌身边,徐徐躬身行了一礼:“王盈儿见过大人。”

“坐吧,不必多礼,嗯,本官不是留你在京师经营茶馆吗?为何你又赶来山东?”赵无忌站起身来,走了几步,踱到了窗楹前,望着窗外,有些心不在焉地问道。

“妾身此来,实是有事要做,此外,还有件消息要向大人禀告。”王盈儿侍立在赵无忌身后,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中升起一幕难以名状的情绪。

“哦?什么消息,值得你匆匆自京师赶来?”

“好叫大人得知,大人的计策已经生效,高起潜被皇上痛斥了一顿,已经被免去了宫中采买主管的职位,贬出宫外。”

“哈哈哈哈,没想到这么快就见效了,高起潜这个奸臣死太监,终于被我干掉了,对了,皇上是把他削职为民了吗?”

王盈儿微微皱起好看的眉头,“这个并没有,皇上让他出京师,去军队做监军去了。”

赵无忌心中升起一股不妙之感,“他去哪里监军了?”

“启禀大人,妾身听说皇上派他去了卢象升卢总督的天雄军做监军。”

赵无忌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倒。

第三百九十二章为君羽翼

赵无忌出手对付高起潜,不仅仅是为了报他陷害自己之仇,更多的,则是想为卢象升扫除障碍。

在历史上,作为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监军,高起潜因为贪污、克扣军饷,被卢象升向上举报过多次,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随后卢象升率军与后金大军作战时,派手下向高起潜求援,结果出于报复心理,也是对后金的惧怕,坐拥重兵的高起潜硬是按兵不动,坐看卢象升陷入后金大军的重重包围,最后卢象升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高起潜若是个好人也就罢了,赵无忌虽然记仇,但并不是不顾大局之人,放过他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只是此人既然是害死名将卢象升的罪魁祸首,自然一定要予以除掉,是以赵无忌才定下计谋,让徐怡将报纸带进宫去,用报纸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慢慢将外界的物价渗入人心,从而达到干掉高起潜的目的。

没想到高起潜虽然失势,崇祯却依旧信赖于他,竟然还给了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命他前去卢象升军中监军,这样一来,自己岂不是成了变相害死卢象升的幕后推手了?

赵无忌摇了摇头,挥散掉了沮丧的情绪,转过身去,有些遗憾地看着王盈儿:“没干掉高起潜这个阉人,真是可惜啊可惜,嗯,对了,你说来此有事要做?”

“启禀大人,京师之中的茶馆俱已步入正轨,暂时没什么大事,王福禄为人精明强干,可堪大任,妾身便留他在那里暂且盯着,妾身前来青州,是为了收购此地的茶馆而来,大人不是曾说过,要让茶馆和报纸遍布我大明每一个市县吗?青州府既然是大人的属地,妾身自然要率先前来,将和记的茶馆开遍这青州府县。”王盈儿一副雄心勃勃的样子。

“很好,你有这番心思当真很好,”赵无忌沉吟了一会,又说道:“明日你随我同去青州府,到时本官亲自为你引见一番此地的官员,他们知道了你是我的人,你行事也会方便很多,起码不用担心有宵小胆敢打茶馆的主意。”

王盈儿躬身拜倒,“大人算无遗策,妾身遵命。”

“好了,你远自京师而来,车舟劳顿,让店家给你找个房间,好好休息一下吧,明日一同启程前去青州府。”

王盈儿走后,赵无忌叹了口气,在屋子里慢慢踱来踱去,潜心思索着,半晌之后终于他拿定了主意,前走几步,推开房门,来到隔壁杜红儿的房间。

杜红儿此时正在屋中,倚着一张靠窗的桌子,懒洋洋地拿了本书在看,八仙桌上摆了个茶壶,茶盏中的热茶在阳光下蒸腾地冒着丝丝的热气,宛若烟尘一般,她听到房门响动,见是赵无忌前来,也不起身,转头又看向手中的书籍。

阳光透过窗框照在杜红儿的身上,她仿佛是只正在晒太阳的猫一般,悠闲自在,毫不理会外界动静,赵无忌见到她慵懒的体态,心中一动,走上前去自背后轻轻地抱住了她。

杜红儿身子轻轻一颤,也不说话,转过头便吻了过来,两人热切地互相亲吻了许久,赵无忌方才将喘息着的杜红儿轻轻推开。

“大人可是有事?”杜红儿轻轻地撩了撩耳边的秀发,转身看向赵无忌,眼光沉稳得如同平静的湖泊一般。

赵无忌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伸手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将茶盏端在手里,吹了吹茶盏上的热气,这才开口:“青州府的形势很复杂,这里的同知王廷锡自成一派,尾大不掉很难对付,听说如今的知府张祥已经被他给架空了,现在青州府的大事小情几乎都是这个王廷锡说了算。”
首节 上一节 277/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