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282节

“为了青州数百万的百姓,”赵无忌环视了一眼在场的诸位官员,“也为了在座的诸位大人,为了所有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青州左卫,也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本官过些日子,打算亲自前去视察,找出并解决其中的种种弊病,想方设法真正地将左卫的兵马训练成为一支足以保家卫国的虎狼之师,诸位大人,以为然否?”

在场的诸人起初对赵无忌痛打高煜的行为都是不以为然,待到赵无忌分析过后,方才想起,万一真有后金鞑子或流贼入侵,以高煜及其手下这些士卒的无能表现来看,其遇敌便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此一来,自己在青州的财产田地,家族亲戚,岂不是立刻便落入了敌人的虎口,任人宰割?想到这里,在场众人顿时都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刹那之间,在此的诸人便拿定了主意,于是纷纷开口表态支持赵无忌。

“赵大人所言极是,左卫的士卒久疏战阵,战力低下,确实是该好好地整改一番了。”

“赵大人打的好,似高煜这样尸位素餐的狗贼就该狠狠地打,拿数百万青州百姓的身家性命当儿戏,我还怪赵大人给他的惩罚太轻了!”

“下官也支持赵大人,赵大人哪日前去左卫视察,下官也愿跟随出一份力。”

“赵大人威武,下官支持赵大人,必须狠狠整改青州左卫!”

能当上官的,谁也不是傻子,赵无忌稍一提点,他们便明白了过来,如今四海不平,匪乱横生,青州左卫也是青州比较大的军事力量之一,战场之上,若是遇敌则溃,流贼鞑子长驱直入之际,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敌寇?众官员此时俱都是起了同仇敌忾之心,都盼着这个强势的新任知府能把左卫好好地整改一番。

眼看在座中颇有五六个自己的亲信党羽,也加入了讨伐高煜的队列,王廷锡差点没气歪了鼻子,不过他摸着鼻子想了半晌,嗯,自己家族在青州的财富可是在座诸人中最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赵无忌整改左卫对自己不但无害,反而大大的有好处,这么想来,难道自己也要加入讨伐高煜的行列?

王廷锡用力晃了晃脑袋,不行,这事情太复杂,脑子有些迷糊了。

赵无忌眼看人心可用,心中也是大为欣喜,决定发扬一回民主的作风,“按理来讲,青州左卫归属登州水师营管辖,本官本不该过问,然而左卫乃是我青州有数的几支军事力量之一,地位举足轻重,关系到数百万青州百姓的身家性命,本官却也顾不得太多,只得越庖代俎了。”

“在座诸位大人,凡支持本官出手整改青州左卫的,请举手让本官看到,不支持本官的,无需举手。”赵无忌准备把这些官僚们都绑到自己的战车上。

听了赵无忌的话,在场众人想了一会后,纷纷举起了手,就连王廷锡,在犹豫了一会之后,也无奈地举起了手,赵无忌见状,哈哈一笑:“好,感谢诸位的支持,有了诸位相助,本官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我看,咱们择日不如撞日,请诸位三日之后随本官一起,前去巡视青州左卫!”

赵无忌作为文官,轻易插手军事总归有些不妥,但若是有了这些官员的支持,则又大不一样,向来法不责众,有了这些青州高级官员的支持,整改左卫,便成了整个青州官场的共识,行事便也方便了很多。

敲定了此事之后,赵无忌也就放下心来,满面含笑地和诸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今日酒宴收获实在不小,第一打击了王廷锡和他的党羽,第二自己可借机将青州左卫收入囊中,第三借着这次机会,成功地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赵无忌向来不太喜欢饮酒,再加上一路奔波,确实也有些乏累了,举止之间,便免不了露出一丝疲倦之色,通判李谦吉见状,举起酒杯,站了起来:“赵大人车舟劳顿,想来也是累了,三日后还要前去视察青州左卫,诸位,我看今日便到这里罢,您说呢,赵大人?”他前一句还在征询众人的意思,最后一句却是笑着看向了赵无忌。

赵无忌心知他这是有意示好,于是便缓缓点了点头,李谦吉见状,于是便举杯向在场诸人示意,笑了笑后,一饮而尽杯中酒,众人也纷纷喝光了杯中的美酒,这场接风宴,终于要结束了。

赵无忌举步慢慢下了楼,与诸位官员拱了拱手,正要转身离去之时,忽然道路对面斜刺里冲过来一个汉子,几名侍卫一个疏忽没有拦住,让这汉子冲到了赵无忌的身前,长身跪倒,双手高举一张雪白的状纸,大声喊道:“大人,我妹妹冤枉啊!请大人救救我妹妹!”

赵无忌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顿时便吃了一惊。

第三百九十八章又有人告状

商敬石动作迅速如风,还未等赵无忌开口,早已一脚将那人踹倒在地,厉声喝道:“哪来的贼人,私下接近大人,意欲何为!”众侍卫这时也才醒悟了过来,纷纷上前,拳脚交加,三下两下便将这人按倒在地。

这人倒也不反抗,只是嘴里喊着冤枉,那状纸早已落在了地上,赵无忌看着这幅场景,心中情绪复杂,心想上次去神木任职的当天,也是有人拦路告状,没想到来到山东,地方变了,戏码却是一样一样的。

赵无忌不动声色地转身扫了一眼身后的诸人,只见知府张祥似是知晓此事一般,一脸的尴尬之色,其他的官员似也是识得这汉子,纷纷低下头去,不肯正眼看向赵无忌,王廷锡却是一副惊讶的样子,睁大着眼睛看着那汉子,但是赵无忌分明能感觉到他心中的一缕得意之情。

看来这件事,有些蹊跷啊,眼看有人当街拦住知府大人告状,大有热闹可看,顿时过往的路人们纷纷聚集在了这里,人越来越多,估摸着都是想看一出赵青天当街断案的狗血大戏。

赵无忌想了一想,便已拿定了主意,于是上前几步,对那人温言说道:“本官今日初来乍到,还未与张知府做完交接,你若有冤情,待明日之后,本官正式上任,再来喊冤不迟,不过你放心,你的状子,本官接下来了。”

说罢,赵无忌回顾商敬石示意,商敬石心领神会,上前取了那人的状纸收好,又吩咐侍卫们放开了对那人的束缚,那人眼看赵无忌收了状纸,这才放下心来,欢喜无限,呯呯呯在地上连续磕了几个响头之后,便被一旁的差人们连推带攮的劝走了。

赵无忌举步欲行,猛然又想起一事,于是回首望向身后的一众官员,开口说道:“本官记得今年年初皇上曾下旨,在我大明各地推广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旨意已下,想必户部早已将良种运送来此了吧?却不知今年这两种作物,收获如何?”

这几句话平淡无奇,声音也不甚大,然而却宛若晴空里一声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裂开来,在场之人,顿时人人色变!每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极为可怖而奇特的表情!这表情直刺人心!

半晌之间,竟无一人说话!

终于,同知王廷锡上前一步,仰天打个哈哈,说道:“此事下官正好知晓一二,好叫赵大人放心,高产作物良种俱已发放下去,今年天气尚可,料想收获定然不小,大人且先休息两日,秋收结果,这几日便会得知,种植高产作物一事,下官自会派人重点跟随,观察,几日后便会将结果禀报给大人。”

赵无忌环视了众人一眼,越看越觉得心中奇怪,不过是栽种粮食这么一件小事,为何众人反应如此之大?此间莫非还有什么猫腻不成?他虽然心中疑惑,但是他刚刚来此上任,事物千头万绪,百般纷杂,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既然王廷锡主动上前承揽了此事,便也只得暂且先把这事交给他。

带着重重的疑惑,赵无忌与这些官员拱手道别,转身离去,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团迷雾在翻腾不休,迷雾的背后,似是隐藏着天大的可怕秘密。

这些人的反应,也太奇怪了吧,自己刚才,似乎是吓着他们了。

好奇怪,不过是单纯的询问种植粮食的事情而已啊。

他们为什么会反应这么大?看众人的表情,似乎知府张祥对此事也有所了解,这青州府的上下官员们,心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个共同的秘密呢?

赵无忌一边在街道上随意走着,一边心中思索着事情,连张知府的幕僚李师爷在背后喊了他好几声,他都没有听见,还是夏允彝见他失态,扯了下他的袖子,他这才反应了过来。

李师爷是个胖胖的中年文士,他扭动着肥胖的身躯,拼尽全力小跑着追赶着赵无忌一行人,好容易赶到了赵无忌跟前,太阳之下,一股浓郁的汗味扑面而来。

“在下姓李,乃是张祥张大人的幕僚,来此乃是有事想和赵大人打个商量。”

“哦,张大人有什么吩咐?”

“赵大人初来青州,车舟劳顿,暂且先休息一日,明日一早,张大人便会在府衙与赵大人进行交接一应事项,交接之前,请赵大人暂时在三官庙居住一晚可否?”

“好,既然张大人早有安排,本官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胖子李师爷便带着赵无忌等人来到了青州城内的三官庙,将赵无忌等人安顿好之后,这才放心地擦着汗回去了。

三官庙是一座道观,建于宋元时期,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得知新任知府前来暂住,道观中的主持青云道长急忙亲自迎接了出来,跑前跑后招待着,殷勤有加。

青云道长看赵无忌对这道观颇有兴趣,便引领赵无忌在观中行走了一遭,赵无忌转了一圈,观看着庙中的景致,也是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原来这座三官庙虽然是道观,实际却又有一部分佛教的因素在内,里面不但供奉三官——掌天文,主持赐福的天官大帝;掌地理,主持赦罪的地官大帝;掌水利,主持解厄的水官大帝等三位大帝,此外还有一处团圆阁。
首节 上一节 282/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