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313节

此外,这第一代的手工制作轴承,算是初步成功,赵无忌并不吝惜奖赏,这两天为制造轴承献计献策的工匠们已经得到了三四百两银子,此番制造完成,赵无忌又发下每人十两银子的奖励,工匠们无不眉开眼笑,身上的干劲也更足了。

花费的钱虽然多,但是赵无忌并不心疼,他想的很远,火炮越重,炮身越长,威力也越大,如今车炮营已经成了赵家军的标配部队,若是轴承研究成功,安装在炮车之上,既可以使推车的士兵节省力气,也可以把车炮的口径再加大一些。

口径大了,便可以装更多的火药以及更大的炮弹,威力和射程也会跟着增加,战场之上,射程比敌军远,便可先发制人,提前攻击敌军,避免大量人命的伤亡。

赵无忌这边刚刚吩咐下去,还未来得及歇息,那边就看到几个差人急急忙忙地冲着自己这边跑了过来,到了赵无忌跟前,前头一个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差人跪下说道:“禀报赵大人,今早临淄县外二十里处,在周家庄有大批贼人叛乱,打家劫舍,如今已经攻陷了周家庄,贼人数目约有三千余人,连知县吩咐小人前来请大人前去县衙,据城而守,另外也请大人速速调集兵马剿灭匪徒。”

“贼人叛乱?”既然说是叛乱,那就不是外地而来的大股流贼,若是普通老百姓叛乱,一无武器,二无组织,威胁应该不会太大,若是官军叛乱,那就麻烦一些,官军们都是职业军人,平叛的难度更大一些。

“周家庄规模几许?还有,是民众叛乱还是官兵叛乱?”赵无忌向那个差人问道。

差人侧着脑袋想了想,便答道:“启禀大人,周家庄规模不小,大约七八百人的样子,此外据小人得到的消息,似是一群外地而来的难民,被人煽动起来,故此在周家庄造反,打家劫舍。”

不是官兵叛乱就好,自己身边恰好有二百训练有素的骑兵,都是当初跟多铎,多尔衮战斗过的老兵悍卒,对付这些武器盔甲不齐,刚刚造反的难民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这二百骑兵原本的任务是护卫赵无忌,此时此刻正好能派上用场。

叛乱的难民刚刚造反,立足未稳,组织未定,怕是叛乱的首领都没确定下来,这时正是歼灭他们的最好时机,若是等他们休整过来,站稳了脚跟,拧成一股劲之后,再剿灭他们可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想到这里,赵无忌果断地下了命令:“李定国、刘文秀,你二人带着二百骑兵,由这几名差人带路,前去周家庄,暂时不要进攻敌军,先侦查清楚敌军的动静虚实再说,本官稍后就到,敌人应该不会很强,此次难民叛乱,归根结底还是有贼人煽动,你们平叛时只诛首恶,那些被煽动起来的难民,毕竟都是我大明的百姓,你们尽量不要杀伤他们。”

李定国、刘文秀二人当即领命,点起二百骑兵,命这几个差人在前带路,便火速赶往周家庄。

这几个差人听说区区二百骑就要前去周家庄迎战三千多匪徒,还要自己等人带路,吓得脸都白了,一个个两腿发抖,看样子他们认为赵无忌是想让他们送死。

他们有心推脱不去,可是赵无忌乃是青州知府,官职比他们的知县老爷还高了三级,作为青州府的最高长官,赵无忌的命令,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违背的。

旁边这二百骑兵人人甲胄鲜明,披挂整齐,手中长刀挺拔雪亮,背后又皆都背着一把大弓,人人都是一副凶悍的样子,若是抗命不去,只怕知府大人一声令下,这些骑兵马上就会把自己几人斩了祭旗。

于是这几个差人,也只得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翻身上马,领着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向着周家庄而去。

看着骑兵们远去的身影,赵无忌转身吩咐了几句,提醒顾炎武在这里也要注意警戒,以防被贼人偷袭,随后便也穿上自己的盔甲,披挂整齐后,翻身上马,拿着一杆镔铁长枪,背上背着AK47,带着商敬石和十余名侍卫,向着周家庄进发。

常言道兵贵神速,李定国、刘文秀二人带着骑兵,快马奔驰了不过半个时辰,周家庄的轮廓便已远远在望。

看着远方冒着浓烟的周家庄,又观察了一番周遭的形势,李定国皱着眉头说道:“大人所料不差,这些叛贼并非那些老奸巨猾的流贼,没什么经验,这庄子周围也没有派出侦查的人手,这些反贼应该很好对付。”

听着远处自庄子那边传来的嘶喊声,刘文秀点了点头,“宁宇你说的不错,这些贼人确实没什么经验,为了稳妥起见,不如我先带人前去周围侦查一番?”

李定国想了想便说道:“可以,不如我们分头行动,我向东,你向西,咱们绕着庄子转一圈,看看贼人是否有什么埋伏。”

于是两人各带一百骑兵,绕着庄子转了一圈,终于确定敌人确实没什么经验,庄子外面连个放哨的人都没有,显然贼人都在里面抢掠东西呢。

“宁宇,大人的意思,也是希望快些消灭这群贼子,贼人如此疏忽大意,显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如我带领部分人马先杀进去,只要杀了贼首,则贼军自溃,宁宇你带人在外面警戒,以防贼人外逃,如何?”刘文秀向李定国提议道。

第四百四十四章连元要玩命

“这样不好吧?大人的命令是让我等侦查敌军虚实,并未让我等进攻敌军。”面对刘文秀的提议,李定国有些犹豫不决。

刘文秀自从归顺赵无忌以来,除了对罗汝才一役之外,并未立下其他战功,眼看李定国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个千总,商敬石、韩林、韩勇等人官职也不低,他早就眼热不已,眼看敌人不强,他便想趁这个机会,立下战功,博个一官半职在身。

“宁宇,兵贵神速啊,贼军正在里面祸害良善百姓,大人下令时还不知此处虚实动静,情有可原,如今敌军情势已明,就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叛贼,没什么经验,正应该趁其不备,就此冲杀进去,只要杀了贼将,群龙无首之下,贼人必然军心大乱,一溃千里,此等良机,万万不可放过。”刘文秀继续劝说着李定国。

李定国眯着眼睛想了半晌,远远处,周家庄里面传来的阵阵哭喊声最终促使他下定了决心,“也罢,便依你,温甫你可有何良策?”

刘文秀见李定国同意了,心中大喜,当即抱拳朗声说道:“只要给我五十骑,末将定会将贼将首级带到李将军面前,将军可带着其余骑兵,在庄子外面巡逻游走,防止贼人外逃,危害四方,你我此番定要将贼人一网打尽!”

李定国知道刘文秀武艺高强,这些骑兵又都是百战悍卒,他带着五十个骑兵,对付一群刚刚造反的毛贼,无意外的话应该会手到擒来,不过他还是叮嘱了几句:“贼人虽然是乌合之众,然而人数众多,温甫务必小心从事,若是力有不逮,不必勉强,可速速撤回,只要你我能在外面封锁住贼人的外逃之路,依旧是大功一件。”

刘文秀点了点头,随即便带着五十名骑兵,人马都是重甲在身,人手一把长长的陌刀,杀气腾腾地向着周家庄驱驰而去。

李定国看着刘文秀等人远去的背影,转身沉声说道:“诸位与本将一起,每十人为一组,分散周家庄附近,巡逻警戒,若是有贼人自庄中逃逸出来,无需请示,一律格杀勿论!不可走脱一个贼人!”

众骑士轰然领诺而去,李定国想了想,又派了一名骑兵沿着来路返回临淄,把自己提前发动攻势的消息报告给赵无忌,随后便带着几个骑兵,远远地守在周家庄的入口处,随时准备迎击逃窜的敌人。

半个时辰后,当赵无忌带着商敬石等人赶到周家庄时,战斗已经结束了,据刘文秀带去的骑士返回报告,刘文秀杀进庄中后,与猝不及防的贼将交战了几十回合,以刀背将贼将打落马下,当场擒获,其余匪人当即乖乖投降,二百骑兵无一伤亡,控制了局面后,刘文秀这才派人前来报信,得知刘文秀居然这么生猛,赵无忌也是吃惊不小。

刘文秀作为历史上张献忠的四将军之一,文才武略都是一时之选,能在他手下走过几十回合,那贼将的身手也算不弱了,据报信的骑士说道,叛乱的都是普通的百姓和农民,并非那种流窜四方的积年老匪,是以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一看官军来到便不敢抵抗,皆是跪地不起,为首的一些匪人看到官军如此精锐,加上大首领也被擒获,所以也都乖乖跪地投降,并未多加抵抗。

看来这应该是一场在有心人煽动下的突发性农民暴动,赵无忌暗自庆幸自己决断及时,得到消息便第一时间派出士卒平叛,若是耽误几天,待到贼首整合了这群农民,虽然他们依然成不了气候,但是交战之下刀枪无眼,怕是这些叛乱的百姓皆会死伤惨重,如今能在官军毫发未伤的情况下,抓获贼首,及时平定了暴乱,已经算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结果了。

李定国刚才也进庄查看情形去了,他心思缜密,只带了五十名骑兵进庄,依然留了一百名骑兵在庄外保持警戒,担心会有漏网的悍匪趁乱突围。

骑兵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胜在足够精锐,更是有着超强的机动能力,没有马匹的匪徒,想要逃脱骑兵的追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想到里面毕竟是几千叛贼在里面,赵无忌决定慎重一些,在庄外再等等,等李定国查看明白情势之后再进庄,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身为青州知府,身份贵重,再不能如以往一般轻易涉险。

赵无忌带人在庄外的入口处等了半晌,没等到李定国出来,却等来了临淄知县连元。

原本连元的意思,是要派人请赵无忌进县城,凭借城墙据守,等待援军前来平叛,没想到派去的人走了好久,也没看到赵无忌前来,再派人一打听,才知道赵无忌已经带兵前去周家庄平叛了。

连元这一惊非同小可,赵无忌是青州府官场第一人,他带着二百兵前去平叛,贼军可是有着数千之数,若是赵无忌胜了还好,万一贼军势大,赵无忌被贼人击败身亡,那他作为掌管本地的知县,这官也就做到头了。

更何况当今圣上对待武将较为宽容,对待文臣则极为苛刻,因战败失去城池的官员,下场大多都是入狱或是被处以极刑,远的不说,高迎祥击破凤阳,洗劫荼毒了这大明龙兴之地后,主管凤阳的官员死的死,下狱的下狱,要么就是畏罪自杀,无一人有好下场。

而今赵无忌不但是青州知府,更是皇上的宠臣,皇家商行——和记的幕前老板,他若是死在这里,连元估计自己如果仅仅是丢了官,那就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是以连元一发狠,也准备玩命了,他只留下一百多衙役差人守卫临淄县,自己则亲自上阵,督促着临淄县的李千总,带了全部六百多名官兵亲自出战,准备和周家庄的这伙贼人们拼命。
首节 上一节 313/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