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349节

“听闻卢大人将马车卖了?”赵无忌很直接的问道。

卢象升脸上一红,他之所以赶在临行前的一天卖掉马车,就是怕赵无忌得知此事,到时见面尴尬,没想到赵无忌消息如此灵通,而问的又这么直接。

“嗯,本官腿伤已经痊愈,这马车不利于行军,本官也用不上,所以便将其售卖了。”卢象升有些敷衍地说道。

赵无忌哦了一声,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这让卢象升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卢大人是我朝难得的忠臣良将,下官一向仰慕在心,下官略有一些生财之道,倒也颇有些银钱,此番下官愿奉上白银两万两,以为天雄军的军资,还望卢大人笑纳。”

赵无忌知道卢象升的人品,他就是卖了马车,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所得的银钱,恐怕都会投入到天雄军上,天雄军是大明难得的精锐之师,这样一支军队,赵无忌是十分尊重和珍惜的。

两万两银子对于天雄军的几万人来说,或许不算一个特别大的数字,赵无忌很希望能为这支大明少有的精锐,贡献一些力量。

卢象升严肃的脸上微微动容,“赵大人,你这是何意?你的银钱也是来之不易,这钱本官不能收。”

“这笔钱并非是送给卢大人,乃是送给天雄军的将士们的,他们在前面浴血奋战,冒着生命危险报国安邦,区区两万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下官一片诚心,卢大人就收下罢。”赵无忌很恳切地说道。

卢象升看着面前的年轻人,不知为何,这位铁汉的虎目竟然微微泛红,面前的这位大明第一才子,当初为了征收区区几千两银子,弄得毁谤随身头疼不已,而今却又异常大方地送了自己两万两银子,作为天雄军的军资,面对这样的年轻人,他如今的心情也是复杂难明。

良久,卢象升这才点了点头,“既如此,卢某就代天雄军上下数万士卒,谢过赵大人的好意了。”

听他答应收下银子,赵无忌这才松了口气,对于这支国之干城,自己如今能做到的,也只有这样了。

想起卢象升在历史上将来的结局,赵无忌斟酌了一番,再度开口,“卢大人忠肝义胆,举世皆知,然过刚易折,战场上岂有常胜不败之将军?若是将来战场上,敌众我寡之时,还望卢大人不要与敌硬拼,保全自身,卷土重来,方为上策,卢大人,你说呢?”

卢象升听了,沉吟了一下,越琢磨越觉得赵无忌是话中有话,他不动声色地看了赵无忌一眼,心想此人据说曾得到神人传授,难道他看出了什么不成?刚才这番话竟是在规劝自己。

杨嗣昌一向做事稳重,闻言便也开口说道:“赵大人言之有理,昔日汉高祖被楚霸王项羽频频击败,连亲生父亲都落到的项羽手里,然而最终却是高祖得了天下,楚霸王仅仅垓下一败,便输掉了江山,所谓江东子弟多才俊,若其保存力量,渡过江东积蓄力量,卷土重来也未可知,过刚易折,确是千古不易之理。”

第四百九十二章分别

卢象升不仅在战场上使用的是关公大刀,他平时的为人处世,与关公也颇为相似,傲上而不欺下,对待上级常常坚持己见,对待下属则是百般爱护,这样的性格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

赵无忌记得卢象升被清军包围之时,曾经是有突围的机会的,但是被他放弃了,他最终选择的是正面突击强大的清军,与敌决一死战。

天雄军这样的强军,卢象升正是其灵魂,赵无忌很想保住这支难得军队,所以他就必须要保住卢象升,也因此他才会出言提醒,希望卢象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不要抱着玉碎的心理和强大的清军硬拼。

“哈哈哈哈,马革裹尸,乃是我辈宿命,本就是寻常之事,不过,赵大人的话,本官记下了,赵大人的黑旗军也是我大明少有的骁勇之师,卢某观之,黑旗军似是比天雄军还要强上一筹,如今国事多艰,卢某盼望着与赵大人并肩作战的那一天。”卢象升对赵无忌的黑旗军那是相当的欣赏。

“卢大人过奖了,下官手中士卒不过六千之数,如何能与数万人的天雄军相比。”赵无忌连忙谦让。

“哦,以你那种养兵练兵方式虽然精锐,却太过耗费钱财,难怪募不了太多士卒,再者,”卢象升犹豫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他隐隐也能感觉到崇祯似是对赵无忌并非完全信任,起码在兵事上,对赵无忌是怀有戒心的,否则也不会将黑旗军的士卒限定在六千之数。

“杨大人,赵大人,告辞了。”卢象升拱了拱手,在亲卫的搀扶下翻身上马,含笑又看了两人一眼,这才慢慢驭马离去。

赵无忌的手下早已将两万两银子装在一个个的箱子里,以牛车拉运,送到了天雄军中,随着主帅的离去,这支大明的无双强军也慢慢开始向着远方开拔而去。

半晌之后,卢象升高大魁梧的身材在远处逐渐消失不见,五千天雄军也早已走远,赵无忌看着卢象升消失的方向,心内有些唏嘘。

这几日的接触下来,卢象升的豪爽、忠义、关爱下属给赵无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历史上的进程,两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一年,就是卢象升战败身死的日子,赵无忌暗暗下了决心,如果当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一定要竭尽全力,也要救得卢象升性命和天雄军的精锐,为大明保留下这位难得的忠臣良将。

眼看卢象升已经走远,杨嗣昌侧过身来,含笑对赵无忌点了点头,赵无忌急忙躬身施礼,“杨大人也要离去了吗?”

杨嗣昌嗯了一声,“赵大人,本官也要走了。”,他对赵无忌笑了笑,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带着几十名随从,也慢慢地离去,此间事情已了,给崇祯的奏折也早已递交了上去,此刻他要再度返乡,继续为去世的老父守丧去了。

卢象升,杨嗣昌两人都是大明难得的忠臣干臣,赵无忌感觉,也许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但是起码他们为这个老大帝国,都完完全全地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不论成败如何,他们都是值得敬佩的人。

一阵清脆的马蹄声自身后传来,没过多久,一辆黑色马车停在了赵无忌身旁,窗户打开,露出德王那张圆圆的胖脸,德王笑着说道:“这不是赵大人吗?为何独自站在城外?”

赵无忌急忙低头行礼,“下官赵无忌,拜见王爷,今日乃是卢大人和杨大人远行之日,下官在此刚刚送走两位大人。”

德王啊了一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小王却把这事给忘了,惭愧惭愧,小王本该前来相送两位大人的。”

德王摇了摇脑袋,很是得意地打了个响指,顿时,黑色马车四面的玻璃窗和顶棚天窗上的窗帘同时被拉开,金色而煦暖的阳光尽数倾泻在黑色的马车中,映照得整个车厢富丽堂皇,赵无忌瞥了一眼,只见车厢中尚有两名绝色美女,跪坐在车厢内,服侍德王。

车厢内的案几上,摆了几盘精致的点心和一些珍馐美馔,德王哈哈一笑,“今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正是出城游玩的好时候,赵大人不妨同去?”

赵无忌连连摆手,“王爷恕罪,下官百事缠身,恐怕不能奉陪了,这马车王爷可还满意?”

德王连连点头,一脸的得意之色,“不错不错,本王很满意,不过,就是这轮胎有点麻烦,到了晚上里面的气体就跑掉大半,每天一早都需要往里打气。”

“哦,王爷请放心,新建造的两座马车定会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过几日下官就会派人前来为王爷更换轮胎,请王爷放心。”

“好好,如此甚好,小王就暂且失陪了,赵大人,告辞了。”德王得意洋洋地拍了拍手,坐在前面的车夫一抖缰绳,四匹骏马瞬间开始奔跑起来,拉着沉重的黑色车厢跑得远了。

“嗯,缝制的皮革果然密封性不好,应该让顾炎武再想想办法,或许可以用鱼胶将皮革结合处再粘接一次,这样便能大大提高密封性能,此外,橡胶也要赶紧提上日程了,总用皮革制作轮胎,既不方便,又太过浪费了,搞到橡胶后,还可以发展自行车……”赵无忌一边想着,一边转过身去,翻身上马。

“师父,我们也要走吗?”李定国和归庄在后面问道。

“走,我们回青州,对了,王盈儿来了吗?”

“来了来了,刘文秀已经送她进了城。”归庄回答道。

“那就好,我们回去吧,这边暂时没有什么事了。”

济南府内,和记商行济南分部的宅院内,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来往的都是衣服华贵之人,笑声说话声交织在一起,不胜喧哗,济南府的富人,今日倒像是都集中在了这个不算太大的店面里。

王盈儿穿着一袭杏黄色的长裙,上身披着一件绣着美丽花纹的青色比甲,头上左右各挽了一个发髻,俏生生地站在屋内中央的地方,像极了后世一款对战游戏里面的叫做‘春丽’的一个角色。
首节 上一节 349/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