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393节

看到此景,皮岛城池上的众人人人色变,沈世魁更是惊讶出声,“红夷大炮!如此威力只能是红夷大炮!没想到敌军竟然有如此利器!”

红夷大炮威力惊人,乃是最佳的攻城利器,缺点是过于沉重笨拙,不适合野外作战,此外发炮间隔也比较长。

看着满清战舰红夷大炮的威力,陈洪范也变了脸色,“这,这,这又是为何?鞑子为何会有红夷大炮?”

一直沉默不语的副总兵金日观突然开口,“孙元化。”他虽然只说了三个字,但陈洪范听了,当即恍然大悟。

原来前登莱巡抚孙元化,原本是大明有数的火炮专家,他师从明末著名科学家,前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学习西洋火炮造法,并推陈出新,为大明督造出了很多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火炮,孔有德作乱后,孙元化也被孔有德所擒,他手下的造炮工匠和部分火炮则尽数落于孔有德之手。

孔有德叛逃满清时,把这些造炮工匠和孙元化留下的大炮也带到了辽东,如今他带来的十六门红夷大炮,便是他耗费了无数人力和银钱,督造所得。

历史上的松锦之战,皇太极便以自制的六十门红夷大炮,连破明军据守的塔山,杏山两城,此后又以红夷大炮重创李自成的大顺军,扬州城也是被红夷大炮击破,史可法在此壮烈殉国。

不知当初袁承焕杀毛文龙之时,可曾想过之后的一连串连锁反应?书生误国,无过于此。

王盈儿心中不解,于是看向沈世魁,“沈将军,妾身看到我军城墙上也有红夷大炮,何不以我军之大炮,与敌军对轰?”

沈世魁叹了口气,“王姑娘有所不知,我皮岛的红夷大炮,口径较敌军为小,射程不及敌舰,对轰的话,若是敌军离的远了,便打不中他,他却能打中我。”

众人看着远处敌舰一发一发地往明军阵地倾泻着炮弹,己方却无可奈何,心中顿时升起苦涩之情,还好距离到底过远,满清战舰又是在海上,准头不佳,除了第一次炮击击毁了明军一处兵堡之外,随后的十余次炮击竟无一命中目标,这让明军将士上上下下皆是松了一口气,暗道万幸。

孔有德眼看朝鲜兵的损失越来越大,已无法登陆取胜,再者此时天色渐晚,于是便下令鸣金收兵,满清大军对皮岛的第一次进攻就此草草收场。

战后,盛京号上,贝子硕托脸色有些难看,与对朝鲜作战的势如破竹相比,今日的战况明显相差太多,共死伤了一千多名朝鲜士卒,战果却是寥寥,除了击毁明军一处兵堡之外,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尚可喜带朝鲜战舰进攻皮岛西北隅,一样也是丢下了五六百名朝鲜士卒的尸体后,无功而返。

孔有德看他神色,便知其意,于是便小心赔笑道:“大帅勿忧,今日虽然损失了些许士卒,然无碍大局,末将如今已经摸清岛上明军防守据点的虚实,明日便会集中人马火力,全力攻击敌军之弱点。”

硕托这才面色稍缓,“恭顺王看来已经胸有成竹了?”

“正是,”孔有德走到事先绘制好的皮岛地图面前,用手指着地图上的皮岛东北隅,“大帅请看,此处地势平缓,正利于我军攻岛登陆,然这里明军早已修筑好城池,城墙上多有大炮,若是步卒直接登陆,首先会受到兵堡内明军的枪击,以及城头上明军大炮的轰击,进攻难度非常大。”

“经过今日一番观察,岛上明军虽有火炮,但口径、射程应是小于我方红夷大炮,故此,当我军以红夷大炮轰击敌方岛屿时,明军才没有反击,末将以为,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一优势。”

硕托顿时便来了兴趣,“恭顺王请讲。”

“大帅,末将的想法是这样,明日,我军可将战舰行驶到距离岛屿不远之处,在那里,利用我舰炮射击距离远的优势,远程轰击敌军城池,只要能够击毁敌军的城墙,那敌军的大炮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没了城头大炮的掩护,区区一些兵堡,基本挡不住我军士卒的进攻,到那时,到时末将再以舰炮轰击兵堡,配合步卒进攻,则皮岛一举可下。”

“好!”硕托闻言大喜,“既如此,明日便有劳恭顺王了,只要攻破此岛,本贝子定会向大汗替恭顺王请功!”

与此同时,皮岛上的总兵府内,陈洪范等数人坐在厅中,人人都是面色严肃,王盈儿身穿一袭白裘,在这些武将中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这里原本是武将们议事的场所,王盈儿乃是陈洪范相邀而来,因王盈儿是赵无忌的使者,陈洪范邀请她来,也有尊重她身后的赵无忌之意。

眼看众人皆已到场,陈洪范环顾众人,开口说道:“今日一战,鞑子红夷大炮凶猛,我军大炮所不能及,不知诸君可有破敌之法?”

众人皆是一片默然,沈世魁低叹一声,“可惜孙元化孙大人苦心孤诣造出的火炮,如今却被鞑子拿来攻我大明城池,鞑子可恨,孔有德可恨!”

众人听了,也都是扼腕叹息不已,王盈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场中众人,心里却在紧张地思索着应对之策。

明朝的官军,虽然有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兵,以及秦良玉的白杆兵这样骁勇善战的军队,然而由于明朝官军中普遍存在的吃空饷喝兵血现象,大部分的明军官兵军纪都是非常败坏,很多时候,骚扰百姓有术,上阵打仗无能。

这样腐败的官兵就跟后世民国常凯申率领的某些国军一样,战斗力约等于零,只敢据城而守,不敢出城野战,便是守城之时,若是被敌军上了墙,也万万不敢和敌军近身厮杀,往往就一哄而散,四处溃逃。

历史上的常凯申号称运输大队长,这些明军跟他也差不多,朝廷发下的精良武器,很多时候,往往还没有对敌使用,便因士卒逃命而被人丢弃,白白便宜了满清鞑子。

赵无忌记得,历史上大明最擅造炮的孙元化被崇祯处死之后,面临火炮短缺的窘境,崇祯无人可用,只得委托传教士,钦天监的德国人汤若望督造大炮。

结果老汤果然是个全才,一个负责天文的洋人老头,费尽心思一番研究之下,居然还当真被他造炮成功,最终成功地造出了二十门大炮,这让崇祯大喜过望,重重地赏赐了他。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二十门炮,由于接受大炮的明军军队实在太过于无能,以至于还未来得及发放一炮,便被满清军队轻易夺走,白白便宜了满清,也就是说,这二十门炮,基本上算是崇祯造给了满清使用。

由此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武器的优劣,更重要的是使用武器的人。

所以,虽然赵无忌有很多先进的好东西,但是他却不敢现在就拿出来献给崇祯皇帝,比如新式火枪,比如水泥,还比如望远镜这些。

试想,以如今大明官吏和军队那个德行,新式火枪的制造方法送给他们也没什么用,造枪炮的工坊早已腐败不堪,偷工减料已成常事,再好的经文也会被这些歪嘴和尚给念歪了,赵无忌可以想象,便是把新式火枪的制造方法给他们,官方的火器工坊依旧会造出大量的一放枪就炸膛的次品出来。

至于水泥,赵无忌就更不敢给了,不要说生产配方不能给,水泥的成品也不敢给,赵无忌怕被满清学了去,一想到将来有可能要带着手下士卒用人命去填对方的水泥堡垒,赵无忌就觉得头皮发麻。

第五百四十三章混江龙和毒刺

望远镜无论是原理还是制作,都比较简单,不过出于同样的顾虑,赵无忌只低调地做了十几只望远镜,发给他手下的将领们如陈国宝、李定国人手一支,此外,卢象升、洪承畴那里他也各自送去一支,送去的时候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一旦危急时刻,尽量要毁掉这望远镜,不可使其落入敌人之手。

随后听到夏允彝回来,禀报了孙传庭仗义援手之事后,感激之余,赵无忌便托人给孙传庭也带去了一支望远镜,随望远镜他还附信一封,表达了对孙传庭的仰慕和感谢之意。

赵无忌的作战计划,原定是打算出兵援助朝鲜,不求正面打败清军,哪怕能把朝鲜和清军拖成持久战,那也是大明的战略胜利,所以赵无忌的研究重点一直都在朝鲜,关于皮岛,他并未太多的放在心上。

所以赵无忌援助了皮岛大量的物资,武器和粮食,却没有给皮岛送去水泥。

赵无忌原本以为只要自己援朝成功,那皮岛保卫战发生的概率自然极小,没想到最后被杨嗣昌这个猪队友拖了后腿,崇祯皇帝降下旨意,将青州水师的节制权给了史可法,没了护航的战舰,这直接导致赵无忌没有去成朝鲜。

而这次王盈儿前来,因为过于匆忙,已经来不及运送水泥给皮岛,再说此时正是二月,滴水成冰的季节尚未过去,有了水泥也无法施工,不过赵无忌给了王盈儿三支望远镜。

赵无忌吩咐王盈儿自己留下一支,另外两支则送给东江镇总兵沈世魁和莱州副总兵金日观,让他们小心使用。

王盈儿心中有些疑惑,因为赵无忌直接就把增援的居庸关总兵陈洪范给忽略掉了,不过她并未多问,大人既然如此安排,自然有大人的道理, 她只需遵命而行便是。

金日观麾下的游击将军楚继功今日也站在城头上,并亲眼目睹了敌方红夷大炮的威力,他皱着眉头道:“几位大人,末将以为,敌军既然有如此攻城利器,明日想必会故伎重演,远程发炮,轰击我军兵堡、城池,红夷大炮威力巨大,这,却是不可不防啊。”
首节 上一节 393/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