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443节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宿将,岳托很清楚自军的优劣势,与敌军的优劣势。

自己手中的兵力远远多于赵无忌,这是他的优势,此外他的手下几乎全是骑兵,机动力惊人,活动范围大,这是另一个优势。

反观赵无忌,擅长火器是其突出特点,但是他的部众大多是步卒,在机动力方面,天然就要比清军差上不少,此外,赵无忌手下士卒太少,这也是他的一大弱点。

岳托已经以目测的方法,推断赵无忌手下士卒应是六千左右。

原本岳托打算用计伏击赵无忌,目的是尽量用最少的损失,达到对敌军最大的杀伤效果,所以才有了葫芦峪的埋伏之战。

然而不知为何,赵无忌却发现了清军的埋伏并加以利用,这个时候,暗牌已经变成了明牌,继续潜伏下去毫无意义,双方都已知根知底,所能做的便是凭借实力一战。

葫芦峪是个适合埋伏的地方,却不是一个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所在,这里的地势相对狭窄,林地众多,并不利于骑兵的行进和攻击。

骑兵机动力强的优势在这里很难发挥,相反,由于地方小,清军很容易聚集在一处,这变相增大了明军炮弹的威力,使得明军一发炮弹往往可以杀伤很多清军。

更何况,阿济格那一翼伏兵被赵无忌以燃烧弹攻击,火借风势,大举焚林,阿济格所部阵容已乱,几乎没有与明军作战的能力。

所以岳托才会号令全军撤退,他自己的大军本就在葫芦峪外,足以接应住手下的这些溃兵,让他们在外面慢慢恢复阵容。

接到撤兵信号的阿济格和巴雅尔图立刻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岳托的命令,大批的清军自隐蔽处突然就冒了出来,如同被捅了马蜂窝的马蜂一般,数不清的清军在路边出现,随后他们便骑上战马,拼命地向着外面逃去。

眼看敌军撤退如此果断,赵无忌当即命令所有的炮手,全部换用开花弹,轰击逃窜的清军,又命刘芳亮带着两千重甲骑兵,开始对清军的溃兵进行追杀。

战场上最容易被杀死的不是敢于抵抗的敌军,反而是那种拼命逃窜的溃兵,若是敌军敢于抵抗,双方面对面,武器对武器,想要杀掉对方,攻击的一方多少都需要花点时间。

而追杀溃兵就简单了,溃兵只顾逃命,完全没有回头迎敌的打算,他们只是拼命的逃窜,把自己脆弱的后背完全暴露给了在后面追杀的对手。

对付这些溃兵非常轻松,离得近的,只需要赶上去轻轻一刀,就能砍死对方,若是离得远了,挽起强弓搭上利箭,也很容易射杀敌军。

在己方炮火连续不断的掩护下,刘芳亮带着重甲骑兵非常轻松地追杀着清军的溃兵,刘芳亮一马当先,挥舞着陌刀,威风凛凛,明军骑士们或舞刀,或射箭,无情地收割着这些逃窜士卒的性命,就这样一路逃,一路追,最终刘芳亮带人冲到了葫芦峪外面。

随后刘芳亮便看到伫立前方不远处,数万严阵以待的满清大军,旌旗招展气势雄壮,这正是岳托的右翼军主力。

眼看敌军有了准备,且又势大难敌,刘芳亮不得不勒住马头,带着手下重甲骑兵慢慢散开,守在了葫芦峪出口之处,随后他又派人去后面通知赵无忌,告诉自家大人前方有敌方主力。

过了半晌,赵无忌终于带着大队人马杀了出来,与刘芳亮兵合一处,远远地与清军对峙着。

而清军这边,巴雅尔图和阿济格也各自收拢了残兵,依旧列成两翼,护卫在岳托大军的旁边,孔有德则带着剩下的三千火枪兵,跟随在岳托的中军附近。

气氛紧张凝重,大战一触即发。

第五百九十六章激战葫芦峪(三)

无论是赵无忌,还是岳托,二人暂时都没有抢先发动攻势的意思。

岳托是希望能尽量晚一点开战,这样可以让阿济格和巴雅尔图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阵容,收拢溃兵,以重整旗鼓。

至于赵无忌,除了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命令士卒结成战阵之外,他还有别的想法。

赵无忌手里拿着一支望远镜,他先是用望远镜看了一会远处的清军,随后就转过身来,拿着望远镜往天空中看个不停。

侍立一旁的刘芳亮心中顿生疑惑之意,大战当前,大人观察敌方形势这很正常,但是观察己方背后的天空,这又是什么操作?刘芳亮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看大人如此郑重地抬首望天,莫不是要请天兵天将下凡助战吧?

毕竟在西北之时,那里的老百姓就都在传言自家大人乃是天上星宿下凡,神通广大,作战时可施展法术伤敌。

刘芳亮也转过身子,顺着赵无忌的视线望过去,蓝天之上,艳阳高照,白云悠悠,碧空如洗,好一副美丽的景象,嗯,并没有想象中的神将出现。

不过显然自家大人在这个时候望天,目的绝不是欣赏什么美景,这一点刘芳亮可以笃信,他努力睁大眼睛,力图跟上大人的视线,终于被他发现在远处的高空,似乎有个小黑点,而自家大人望远镜所望的方向,似乎就是那个小黑点。

只来了一个神将?

刘芳亮正疑惑间,赵无忌已经放下望远镜,转过身来,正好看到刘芳亮挺着脖子拼命地往天空中看去,当即微微一笑。

“刘将军一定很好奇,刚才本官在看什么,对吧?”

正全神贯注地想辨认出那个小黑点是哪路神仙的刘芳亮收回望向天空的目光,冲着赵无忌憨憨一笑。

“上面是一个热气球。”赵无忌徐徐说道。

“热气球?”刘芳亮睁大了眼睛,心中满是迷惑,什么是热气球?大人为什么战前还要望着它?它有什么用?一连串的问号接连不断地在刘芳亮脑海里一个一个地蹦了出来。

看着刘芳亮眼中的茫然之色,赵无忌又是微微一笑,“岳托在忙着收拢他手下的溃兵,但本官也不急,本官正通过热气球,查看清军的虚实和兵力分布。”

什么?这飞在天空中的小黑点,能查看清军的虚实动态?想起大人之前的种种未卜先知,刘芳亮心中突然似有明悟。

“热气球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刘将军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大号的孔明灯,只不过这个孔明灯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他可以搭载两到三个我方士卒,并把他们送上高空,

通过热气球飞上高空的我军士卒,可以用旗语把他们所看到的情报,再传递下来,如此一来,敌军动态尽在本官掌握之中矣。”赵无忌颇为自得地说道。

热气球的制造并不是多困难的事,赵无忌手中已经有了汽油这种高效燃料,可以作为加热空气用的主燃料,然后再制造出一个巨大的吊篮用以载人,气球球体的制作最为困难,工艺繁杂,体积也大,不过架不过人多,夏允彝组织了数百个心灵手巧的女子连夜赶工,总共也就用了两天时间不到。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热气球制成之后,赵无忌曾做过实验,在望远镜的辅助下,并且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上升到五百米高度的热气球,可以看到一百五十里远处的目标。

如此利器,其作用堪比后世的雷达和预警机,在高空中往下看,一切敌人都将无所遁形,当初岳托派科尔沁部的参领瑚什率三千骑兵急袭淄川城,便是被淄川城上空的热气球发现,得知消息的赵无忌当即便派出了刘芳亮带着五百枪骑兵,在瑚什的必经之路上埋伏清军,这直接导致了瑚什所部的全军覆灭。

而赵无忌之所以在葫芦峪口耽搁了两日,也是因为恶劣的天气情况,天气昏暗的时候,在热气球上往下看,一样也看不清楚,所以赵无忌才没有急于进军,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争不是着急的事,而刘芳亮早就提醒过赵无忌,葫芦峪地势复杂,极易埋伏清军。

在没有弄清葫芦峪中的具体情况前,赵无忌不打算出击,更何况对面孔有德的工事实在也制作的太简陋了,实在不像是一副要在此地死守的样子。
首节 上一节 443/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