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453节

富绅地主倒是有粮,但他们并没有给这些官军纳粮的义务,碰上开明的乡绅,会主动给过往大军提供粮草,毕竟唇寒齿亡,值此多事之秋,一旦官军覆灭,他们自己就立即成了暴露在清军面前的肥羊。

可惜这样开明的乡绅并不多。

所以有些官军便打起了歪主意,例如高起潜所部的关宁军,粮草不足时,经常劫掠民间百姓,高起潜对此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朝廷没有粮给这些兵,让他们抢劫民间,总比任由这支队伍无粮自溃的好。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赵无忌如今总督山东兵马,向地方征粮却也不是不行,但赵无忌自己也是一方知府,他对这些地方官的处境很是同情,知道他们也很不易,他们自己没粮,到时只能向百姓强征,弄得天怒人怨,再者自己管辖的青州府,由于大量种植了土豆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粮食很是充足。

所以赵无忌索性也就不在当地征粮,大军所用粮草,一律由顾炎武组织人手,从后方送来。

几人说了一会话,赵无忌左右无事,便带着陈国宝等人,由虎大威,猛如虎领路,前去视察山西兵的营寨。

走在虎大威的营寨里,眼看这些山西士卒纪律严整,一切都是井然有序,赵无忌暗暗点头赞许,看来果然和史料记载的一样,虎大威,猛如虎二人确实都是难得的良将,御下有方。

赵无忌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虎大威,“本官听闻宣大,山西弓手,尤其擅射,在整个大明的九边重镇中,也是出了名的,虎将军手下弓手如此众多,想必在弓兵使用一道上,颇有心得。”

虎大威微微欠身,恭谨说道:“大人谬赞了,不过末将确实擅用弓手,每每与敌交战,步卒执枪防护在前,弓手在后,常常能以强弓劲矢破敌。”

赵无忌听了,频频点头,史料记载,虎大威终其一生,走的都是精兵路线,他手下的士卒经常保持在几千人的水平,哪怕他后来升任陕西总兵,这个习惯也没有改。

赵无忌转而又问起虎大威粮草之事,“虎将军,军中粮草还有几何?本官看你营寨中,粮草似乎不多。”

虎大威听了,脸色顿时便有些尴尬,踌躇了一下这才说道:“大人有问,末将不敢隐瞒,自卢大人战死之后,末将迟迟没有得到补给,如今末将军中粮草,仅能再支撑三天。”

赵无忌听了,点了点头,心中并不意外,这种事情也是情理之中,如今清军的四处袭扰,山东各地几乎乱成一锅粥,原本各个府县的粮食本已不多,战时更是优先供应本地守军,虎大威所部,作为客军,又没有一个强力的上官,得不到充足的粮草,并不奇怪。

想到这里,,赵无忌吩咐一旁的陈国宝稍后给虎大威送来三千石粮食,这应该足够虎大威所部一个月所需。

如今大明官吏腐败,能如数下发粮草几乎已是奢望,自军甫一抵达,赵无忌便送来足够一个月使用的粮食,并不因虎大威所部是客军,便有所分别,这让虎大威心中十分感激,再三向赵无忌表达谢意。

第六百零六章援军再至

虎大威征战多年,也曾跟随过几任主将,但像这样无论主军客军,嫡系旁系,都是一视同仁,且又能准时足额下发粮草的上官,除了卢象升,也就只有赵无忌了。

很多时候,无论地位高低,人的心理都是差不多的,希望被公平对待,不患寡,而患不均。

赵无忌记得清楚,在历史上,虎大威和杨国柱都是大明王朝有数的忠臣良将,两人不但能征惯战,屡立战功,并且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既没有叛变投敌,也没有拥兵自重,最终结局两人也都一样,都是最终战死沙场,英勇殉国。

像这样的忠臣良将,是可以放心大胆使用的。

根据赵无忌的观察,虎大威所部士卒装备似乎并不是很好,很多士卒甚至穿着破破烂烂的铠甲,不过他们手中的兵器看上去还算精良。

赵无忌想了想,扭头看向身边的虎大威,“虎将军,在本官看来,你手下士卒果然不愧是壮士,人人精锐,就是,这个铠甲,好像是差了点。”

虎大威听了面有惭色,“大人说的是,末将长期与流贼作战,士卒身上甲胄大多早已破损,末将也曾上书兵部,希望朝廷能拨下甲胄,但直到如今,一直没有回音。”

“哦,是这样,虎将军,你所部兵马,除了甲胄破损,可还有其他兵事上的要求?说与本官,本官为你一一解决。”

“嗯,兵刃末将这里倒是不缺,就是连日作战,弓矢消耗甚多,大人若是能为末将补充一批弓矢,则末将感激不尽。”

赵无忌点了点头,吩咐陈国宝随后送一些铠甲和弓矢给山西兵,一定要保证虎大威所部人人身穿铠甲,弓矢更是要尽量管够。

送给虎大威的铠甲都是大明朝廷官方所制,赵无忌手下黑旗军用的都是自己工坊以蒸汽机冲压出来的板甲,并不使用官方发下来的铠甲,于是赵无忌便将这些甲胄送给了虎大威。

此外,从言谈之中赵无忌也得知了虎大威所部最为精锐的便是那两千弓手,所以赵无忌特意吩咐陈国宝,把自家临淄工坊生产的弓矢给虎大威。

产自临淄工坊的弓矢,皆都是以精铁打造,分量十足,箭头呈三棱状,一旦射中敌人,伤口较普通箭矢更为扩大,并且很难愈合,血流不止,杀伤效果比明军使用的箭矢强大很多。

山西兵擅射,把最好的弓矢给他们,才能使他们发挥最强的战力。

虎大威也是识货之人,对这种箭矢十分喜欢,对赵无忌再三称谢不止。

眼看再无他事,赵无忌这才转身离去,虎大威,猛如虎二人在身后恭敬相送,眼看走到明军营寨门口,赵无忌抬眼看去,夜色之中,一名白衣少女俏立在外,夜风拂过她的衣衫和发梢,更显得 明媚俏丽。

赵无忌走上前去,只见眼前女子肌肤胜雪,美艳不可方物,正对着他微微而笑,正是魏国公嫡女,郡主徐怡。

营寨外面还有很多士卒,熙熙攘攘,但这些赵无忌都没有看见,他的眼中,此时只有面前这名白衣少女。

赵无忌走到徐怡面前,“怡儿,你来了?”

“嗯,走吧,我们随意走走。”徐怡转过身去,走在了前面,赵无忌急忙快步跟上。

“怡儿,你怎么来了?”赵无忌扭过头,看着身侧的少女问道,少女身上,传来阵阵幽香,让他有些沉醉其中。

徐怡突然站定脚步,转过身子看着面前的少年,黑暗之中,她的目光明亮的像是天上的星星,“你是不是疯了?皇太极可是有十万大军,你居然带着六千兵马,就敢追到这里?”

赵无忌看着徐怡,一时说不出话来。

徐怡狠狠瞪了他一眼,赵无忌低下头去,无言以对。

片刻之后,赵无忌抬起了头,“你说的这么危险,那你为什么也来了。”

这次无言以对的,换成了徐怡。

落日的夕阳散发出昏黄的光芒,将两人的身影映照在一起。

两人边走边聊,语气渐渐热烈起来。
首节 上一节 453/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