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50节

第六十八章破案

庄知县把大悲和尚的案情和几人说了一边,与那王老三所言基本一样,最后庄知县才说道:“我看这和尚,面目和蔼,心平气和,不像是个会贪污庙产的,但是人证物证俱在,他又不发一言,本官只好暂时将他收监。”

赵无忌说道:“大人英明,学生佩服。学生看法与大人一致,关于此案,学生有一法,应可查得真相。”

庄知县笑着说:“第一才子的法子,想必是极好的。”

赵无忌赶忙上前,附耳对庄知县说道只需如此如此,听完之后庄知县抚掌大笑道:“不愧是江南第一才子,本官佩服,此案若破,当有你一分功劳。”

赵无忌急忙谦让道:“学生不敢,一切但凭大人做主。”

听说知县要再审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安国寺住持贪墨案,一大早老百姓们就把县衙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不多时,庄知县升堂,一拍惊堂木:“来人!带大悲和尚并一应证人上堂。”早有差人把大悲和尚和鉴空和尚等十余人,以及前任住持延德和尚一并带了上来。

鉴空和尚见大堂上不但有知县,旁边还站了两个俊秀的书生,正是那天来安国寺寻大悲和尚的两人,心里不禁咯噔一声,心里泛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庄知县一拍惊堂木,看着下面的诸人,说道:“本官自上任以来,一直清正廉洁,秉公办案,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而今这件安国寺住持贪墨一案,涉及寺庙,案情重大,故本官经过多日来的慎重调查,得到大量的资料,这才于今日再审此案,务必要还此案一个水落石出!”

说罢,他看向大悲和尚:“大悲和尚,今有鉴空和尚等十余人指控你贪墨庙里的金银,你可有何话说?”

大悲和尚仿佛没有听见似的,只是口念阿弥陀佛,低头不语。

庄知县又看向鉴空和尚:“鉴空和尚,你说你亲眼所见,两位住持交接了大量金银?”

鉴空和尚等十余人互相看了看,异口同声地说道:“确实如此,小僧们亲眼所见。”

庄知县最后看向延德和尚:“大悲曾说只与你交接了账本,但是你说不但交接了账本,还交接了金银?”

延德和尚点头不语。

啪!庄知县一拍惊堂木,说道:“既然如此,来人。”于是上来了十多个衙役,庄知县吩咐他们把鉴空等十多个和尚以及延德和尚都带下去,每人都分别带到单独的一间房间里,彼此互相看不到也听不到,然后给分别询问每人,当日交接时,看到的金银,是金子多还是银子多?金子和银子,分别是方的还是圆的还是扁的?是长的还是短的?具体数量大概多少?

半个时辰后,十余人再次回到堂上,庄知县命人禀报刚才的询问记录,这下可热闹了,十余个人的说法没有一个相同的,有的说全是金子,有的说全是银子,也有说金银各半,形状也是五花八门,有说是方的,有说是圆的,有说是元宝,有说是金条,居然还有说是三角形的,数量更是说多少的都有。

庄知县一拍惊堂木,说道:“你们宣称亲眼看到两位住持交接金银,为何你们看到的金银模样数量各不相同?分明是伪造证词,诬陷他人!”

鉴空等人眼见真相败露,纷纷跪在地上磕头求饶。鉴空招认说,他们几个是因为发现庙里没钱,怀疑是大悲给贪污了,实际并未见到两位住持交接。

延德也交代了,原本和大悲确实是只交接了账本,庙产早就没有了,前几任都交接的账本,当他得知鉴空等和尚的证词时,心生恶念,想把责任都推在大悲和尚身上,所以撒了谎。

眼见真相大白,庄知县当场宣判,鉴空等人故意诬陷他人,延德和尚提供伪证,各打四十大板,逐出山门。大悲和尚无罪,当场释放。

赵无忌,陈子龙等人就把大悲和尚送回了安国寺,路上,陈子龙询问大悲和尚为何当初不发一言。大悲解释说道,对方人证物证都有,自己无可分辩,况且自己当初只交接了账本,没交接金银,本身就有失职的责任,出家人四大皆空,就算被判处了极刑,舍弃掉这具臭皮囊,也不算什么。

大悲和尚原本与陈子龙熟识,他虽然修为高深,早已看破生死,但是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此刻大难不死,心有侥幸之余,当即向陈子龙再三致谢,陈子龙连忙笑着摇手不迭:“大悲禅师,小生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救你性命的乃是这位赵公子。”

大悲顺着陈子龙的眼神看过去,只见赵无忌笑吟吟地在旁边看着他,连忙转身向赵无忌致谢:“若非赵公子仗义援手,只怕老衲已经成了刀下冤魂了,公子救命之恩,大悲铭记在心,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赵无忌摆摆手说道:“在下姓赵名无忌,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况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我辈的本分所在,禅师不必客气。”

“赵无忌。”大悲禅师在嘴里默念几句,总觉得这个名字似曾相识,他正在思索之时,陈子龙在旁边看他神色,已知其意,笑着说道:“禅师,这个就是以前我总跟你谈起的收容难民,建立赵家庄的第一才子,赵无忌赵公子。”

“哦。”大悲禅师这才想起,急忙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原来是建立赵家庄的赵公子,赵公子这番菩萨心肠,也难怪会对老衲伸出援手,老衲有眼不识真人,还望赵公子恕罪。”

赵无忌赶忙说道:“禅师言重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禅师不要放在心上。”

大悲与陈子龙交好,听说过赵无忌安置难民的事迹,对赵无忌的善举非常欣赏,今日见到赵无忌,见到是个谦谦后生,心里更生好感,几人一路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已经回到了安国寺。

进了安国寺之后,大悲和尚猛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于是双手合十对赵无忌行了一礼,说道:“赵施主且在此稍候片刻,老衲去去就来。”赵无忌也急忙还礼,说道大师请自便。

大悲和尚于是急急忙忙向着自己的禅房而去,一路上早有熟识的僧侣得知大悲洗脱冤屈,纷纷双手合十向他道贺,大悲也一一回礼。

第六十九章后金误国三百年

大悲和尚进了自己的禅房,没过多久,双手托了一个包袱来到赵无忌面前,说道:“赵公子救命之恩,老衲无以为报,这里面的东西,乃是老衲未出家时,老衲父亲的遗物,出家人四大皆空,留着这些也是无用,特以此物相赠赵公子,也许会对赵公子将来有些助益。”

赵无忌接过包袱,感觉入手甚是沉重,看旁边有个石桌,便走过去,把包袱轻轻放在石桌之上,仔细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是个圆滚滚的铁球,铁球上面还有个铁嘴,旁边还附有两本书。

赵无忌先取了书,只见一本书封面上写着‘练兵实记’,落款是戚继光,另一本书封面上写着‘火雷制作纲要’,顿时大吃一惊:“这莫非是抗倭名将戚将军的著作吗?”他看了一眼大悲,心想这老和尚的父亲,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大悲点了点头:“老衲之父,原来是戚爷爷麾下的一名火炮匠官,这两本书都是老衲父亲留下来的,这个铁质圆球唤做地下霹雳,乃是专为克制敌军骑兵而生产的,内有钢轮发火装置,敌人骑兵一旦踏上,立刻爆发,三五丈内,绝无活口。”

“不过请公子放心,此地下霹雳里面尚未装上火药,不会爆炸,否则老衲也不敢将其藏于寺中,公子才智高绝,前程远大,将来必然会巡抚一方,如今我大明外有后金之患,内有流贼作祟,想来这两本书会对公子有所助益。”

赵无忌恍若未闻,看着石桌上的圆铁球,心里掀起波澜万丈:“果然不可小觑古人的智慧,原本以为地雷乃是后世现代的兵器,没想到几十年前已经被戚继光带人制造出来了,不但制造出来了,看这样子,估计已经大规模使用了。”

赵无忌震惊了片刻,这才恢复了正常,他转身对大悲和尚说道:“没想到这地雷……地下霹雳,竟然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如此利器,为何没听说在北方对抗后金发挥作用呢?”

大悲摇了摇头:“军国之事,非老衲所能知晓,自从戚将军身故,戚将军使用的很多火器,大半都已经失传了,老衲之父乃是戚将军麾下匠官,才留下了这两本书和一个地下霹雳,以作纪念,今日既然遇上公子,也是有缘,就赠与公子,以作感谢。”

赵无忌连忙致谢,转身将两本书和地雷样品小心翼翼地收好,交给身后的慕容先,让他妥善放置,不得有失。

大悲和尚知道赵无忌此番是前来上香许愿的,于是便引着赵无忌来到一处大殿,里面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其中“应二求”就是求男或求女。赵无忌上前给菩萨上了三炷香,又磕了三个头,心中暗暗祷告,我赵无忌立志匡扶天下,驱除鞑虏,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希望菩萨保佑我早得贵子,如能得偿所愿,来日定当来此还愿,捐献供品与香油钱。

赵无忌许愿完毕,站起身来,再次对着菩萨躬身一礼,这样许愿的过程就算结束了,此时既然无事,又和陈子龙陪大悲和尚聊了一会,几人便告辞而去。

回到了赵家庄,赵无忌又把大悲和尚赠的书和地雷取了出来,在书房里细细观看,只见这地雷制作的颇为精巧,引信是一个钢轮压火击发装置,若有重物踩上,则会触发钢轮,击发点火,引燃铁壳里的火药,雷体铁壳变为碎片,杀伤敌人。
首节 上一节 50/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