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524节

赵无忌向百姓们说明,自己打算挑选部分健壮的百姓充作民夫,此外还需要一些女子出来,建立一个卫生营,照顾病人和伤者。

赵无忌宣布,在今后的路途中,只有民夫和卫生营的女子能吃到肉,其他的百姓,每日只能吃到普通的饭菜,没有肉食可吃了。

这年头的老百姓,生活条件普遍不好,就算过年都未必能吃上一顿肉,所以民夫的征集非常踊跃,不到一会,赵无忌便得到了一万人的民夫队伍和女子卫生营。

于是民夫们运送清军的辎重粮草,驱赶清军留下的牲畜,而赵无忌则带领手下的重骑兵,开始护送百姓们转身向着济南城而去。

一想到很快便能回到自己念念不忘的家乡,百姓们的劲头非常足,半天居然一口气便走了四十多里,看这速度,明日应该就能抵达德州了。

眼看天色已晚,赵无忌便命百姓们利用清兵留下的辎重,扎下了营寨,准备休息一晚,明日再行动身,同时又命刘芳亮派出侦骑,四处巡逻警戒。

之后赵无忌便带着人在营寨内四处巡视,五十万人可不是小数,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出现一些传染病,清兵是无所谓这些百姓的死伤和健康,但赵无忌却不能不考虑到这些因素。

所有的百姓都只能喝烧开过的水,营地内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以避免传染病的发生,烧水和清洁的任务,也由这些民夫完成,刘芳亮则带着骑兵们,在附近数十里地的范围内,来回梭巡,以防清军杀一个回马枪。

太阳落山之前,陈国宝,韩勇二人带着步卒,以及徐怡手下来自江南的骑兵,也终于赶到了这里,和赵无忌汇合,也幸好他们及时赶到,否则光凭赵无忌手头这点人手,想要面面俱到地照顾好这些百姓,却也是一件难事。

胡国柱带着他手下的辽东铁骑也跟了过来,见了赵无忌之后,胡国柱表示了投效之意,

用他的话说,吴三桂在那时抛弃了他们,他们此后便与吴三桂再无瓜葛,而如今他们也不想再返回吴三桂的麾下,愿意跟在赵大人手下做事。

胡国柱手下这五百人都是辽东铁骑的精锐,得知他想投效自己,赵无忌便很高兴地收留了他们,不过这其中也有七八十人,感念当初吴襄,吴三桂父子的恩惠,表示不愿意留在这里。

赵无忌并不勉强他们,给他们带上一些盘缠和粮草之后,便客客气气地把他们给送走了。

这些辽东的士卒前脚刚走,后脚夏允彝便匆匆忙忙地来寻赵无忌,待到他听说那些辽东士卒已经离开时,脸上不由得现出了焦急之色,禁不住跌足叹息。

“夏先生为何如此?”赵无忌讶然问道。

夏允彝环顾赵无忌的左右,没有说话。

赵无忌见状,便挥手屏退了身边的亲兵们,只留下商敬石一人护卫在他的身旁,夏允彝这才开口。

“大人,属下今日一早,才得知多尔衮将德王尸首送回之事,待想要和大人分说此事,却没想到大人已经先去追击皇太极,以至与大人失之交臂,大人,多尔衮这计谋,甚毒啊。”夏允彝低声说道。

“哦?他把德王尸首送回,无非是履行他当初私下与本官的约定而已,这又有何奇怪?”赵无忌想了想,一时也没想出来这里面有什么毒计。

“大人,多尔衮杀了德王,却留了德王的诸多子嗣和宾妃性命,这便是他的狠毒之处,这些人迟早会把消息泄露出去,一旦皇上听闻这些人居然是满清睿亲王多尔衮亲自派人送回,皇上到时必会对大人起疑心,怀疑大人勾结满清,勾结多尔衮。”夏允彝望着赵无忌说道。

赵无忌一想,好像也是这个理,自己虽然问心无愧,跟多尔衮也不过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是两人之间的瓜葛,若是传了出去,确实很难澄清,而偏偏崇祯也是个多疑之人。

当初崇祯也曾怀疑袁承焕私通后金,而袁承焕当初似乎也怀疑毛文龙与后金私通,想到这里,赵无忌突然觉得皇太极和多尔衮两人,也都是用反间计的高手,自己先是坑了这两人一把,没想到多尔衮很快便也坑了自己一回。

赵无忌皱起了眉头,这个问题确实不太好解决,遮掩也是遮掩不住,这些妃子世子,人多嘴杂,迟早会把事实真相透露出去。

夏允彝靠近赵无忌,低声说道:“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人不妨把这些人给,”说到这里,他右手下压,做了一个斩首的手势,“这些人落于清兵之手,多尔衮断然没有只杀德王,却单独留下他们性命的道理,多尔衮之所以留下他们性命,正是为了陷害大人。”

赵无忌闻言,抬头瞥了夏允彝一眼,没有说话。

“大人把这些人杀了,再派人将脱离我军的那几十个辽东士卒也追杀掉,将责任都推托到清军身上,到时死无对证,再无后患,此事便可轻易消弭于无形之中。”夏允彝望着赵无忌,目光炯炯地说道。

赵无忌踌躇了半晌,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本官手中武力,乃是为了保家卫国,保护百姓,却不是用来屠杀无辜百姓的,此事休要再提,夏先生勿忧,皇上一向贤明,应不会因此事怀疑本官。”

夏允彝闻言,顿时便急的又是一阵的跌足叹息,他待再要苦谏,却见赵无忌只是对他笑笑,便带着手下士卒离开,继续巡视百姓们去了,望着赵无忌远去的背影,夏允彝一时也是无可奈何,也只得深深地叹了口气,心想自家大人实在太过心慈手软。

夜色已深,距离赵无忌和皇太极的战场百里地左右的故城县外,吴三桂正率领手下的辽东铁骑驻扎在这里。

营帐里灯火通明,吴三桂焦灼不安地走来走去,心神不宁。

那日的突围之战,吴三桂虽然率部成功脱出,然而在阿济格的阻击下,却也损失了三四百名手下士卒,之后他再不敢回头,不知不觉中,便率领手下部众来到了这里。

营帐的门帘突然被人掀起,随后吴三桂手下的大将马宝走了进来,几名亲兵抬着两个巨大的食盒,以及几坛酒,紧跟在马宝的身后。

“少将军,末将刚才前去故城县,采买了些酒菜,给少将军送来。”马宝恭谨说道。

那几名亲兵将食盒中的菜肴取了出来,摆在了营帐的案几之上,又把酒坛放在了地上,这才退了出去。

菜肴诱人的香气在营帐里弥漫,但吴三桂此刻却并无半分的食欲,他颓然坐在了椅子上,长长叹了口气。

马宝见状,便走上前去,也坐在吴三桂的旁边,想了想,便说道:“少将军,请恕末将直言,此时此刻,少将军应尽快想个章程出来。”

第六百七十章奉国将军朱恩赏

吴三桂闻言,抬起头瞥了马宝一眼,随即却又低下了头去,“马宝,你又有何事?说来听听罢。”

“少将军,”马宝看着吴三桂,一副苦口婆心状,“此战赵无忌被清兵大军包围,九死一生,他若是当场战死,也就罢了,若是他也突围而出,逃得性命,末将担心他会向皇上参上一本,把战败的责任推给少将军,少将军不可不防。”

“赵无忌不是那样的人。”吴三桂依旧头也不抬地说道。

“少将军,如今清兵入侵,四处劫掠,山河破碎,我军连战连败,皇上心中早已十分愤怒,少将军和老爷在巨鹿战败,皇上心中早已有所不满,而今若是赵无忌再把因少将军临阵脱逃,导致全军败给清军之事上奏皇上,皇上一怒之下,只怕会对老爷和少将军不利,少将军必须早做打算。”

“那依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理?”吴三桂一想这事,也觉得有些头疼,于是便抬起头望向马宝问道。

马宝脸上露出兴奋之色,说道:“好巧不巧,末将今日在故城县内,得了一个消息,曹化淳曹公公,奉了皇上的命令出京,赶去山东宣旨,被清军兵锋所阻,如今正带着左良玉将军以及五千骑兵,驻扎在冀州。”

吴三桂脸上顿时便露出思索之色,“宣个旨意,还要带如此多的兵马?”

马宝一拍大腿,“对啊,这正说明了皇上对赵无忌已有所猜疑,担心赵无忌会谋反,这才派左将军与曹公公随行。”
首节 上一节 524/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