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560节

赵无忌许给崇祯五十万两白银,就是希望崇祯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出于填补财政亏空的心理,摆脱这些利益集团的阻挠,强行推动此事的实施。

“大人既已允诺皇上白银五十万两,想来此事皇上必会批准,那属下这两日便组织人手,开始筹备此事。”夏允彝想了想便说道。

赵无忌摇了摇头,“此事事关重大,便是皇上不曾批准,本官也打算将其强行推行下去,本官的打算是,”说到这里,赵无忌看了三人一眼。

“夏先生和归庄,你二人尽快组织人手,筹备对外贸易之事,争取十日之内准备完毕,到时本官便会带你们和这些夷人,洋人谈判,尽快敲定此事。”

习惯了后世的叫法,相比夷人这个词,赵无忌总觉得叫洋人更为习惯一些。

“至于宁人,本官也有任务交给你,勘探开发矿产,建立工坊等等,这些还需宁人一力担之。”

“诸多工坊中,请宁人优先建设水泥,玻璃以及铁器工坊。”顾炎武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赵无忌手下的团队,作风历来都是雷厉风行,赵无忌这边任务安排下去后,那边夏允彝三人于是便纷纷告辞,按照赵无忌的吩咐分头行事。

赵无忌如今手头银钱不太多,所谓有钱要花在刀刃上,优先建设那些工坊,赵无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玻璃一直都是赵无忌倚重的吸金利器,玻璃无论是在大明本地,还是在海外,都十分受欢迎,玻璃工坊一旦建成,便可以为赵无忌带来滚滚不尽的稳定财源。

而钢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无论是兵器还是基建,又或是民生,钢铁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优先建设铁器工坊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至于水泥则是基建利器,一旦水泥工坊建成,赵无忌打算尽快在钦州和防城两地之间,修建一条水泥路。

要想富先修路,水泥路能大大提高运输的效率,在商业和民生上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在军事上的意义也很重要,到时一旦有外敌企图袭击防城港,水泥路能大大提高黑旗军行军的速度,有利于军队的快速协防。

在赵无忌看来,非要说大明官员人人腐败,而大清官员便个个清廉,显然不是这么一回事,相比宋朝,明朝的税收存在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隐患,在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那里,便已经深深地种下。

与宋朝相比,明朝很明显的,就是极其不重视商税,明朝的税收基础主要是农税,商税收入便说是可以忽略不计,也不为过。

在宋朝的时候,朝廷每年从酒水上征收的税收,便可达到一千二百万两白银,而明朝弘治年间,全年的商税收入,不过白银十三万两,直到其后,在财政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又有赵无忌商业上成功的范例,崇祯才开始有意识的重视征收商税,明朝的商税这才渐渐增多起来。

但是在众多呼吁皇上不可与民争利的‘正人君子’们阻拦之下,崇祯每年能征收到的商税虽然相比以往增加了很多,已经从弘治年间的十三万两成功地增长到了近百万两,但相比财政每年五六百万两白银的缺口,依旧是远远不够。

夏允彝等三人走后,徐怡便从屏风后面踱了出来,挨着赵无忌坐了,一张俏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怡儿也没想到,海外贸易的利润竟然是如此丰厚,难怪靠着一个小小的月港,郑芝龙便可以建设出一支横行东亚的强大舰队,以夫君之才,若是钦州港开港成功,怡儿想来,便是年入百万,恐怕也不足为奇。”

“怡儿见过白人,黑人,却没有见过棕人,夫君,你说的世界当真如此之大么?我大明这么辽阔的地方,居然才只占了百分之六的地方?”徐怡歪着头,含笑看着一旁的赵无忌。

赵无忌点了点头,“年入百万算不了什么,只要发展的好了,以后钦州港甚至可能年入千万,数千万甚至数个亿!外面的世界很大,也有很多美好的你我无法想象的各种事物,这些好地方,我们不去占据,就会被其他人占据。”

“哇,数个亿!赵大人胸襟远大,小女子当真佩服不已,”随即徐怡又是话锋一转,“那这些夷人,哦洋人里,怡儿听说是那红毛人最强大,可是如此?”

赵无忌嗯了一声,“说起来呢,红毛人最凶残蛮横,佛郎机人昔日厉害,但如今已经日落西山,实力大减,我大明依旧在实行禁海之策,固步自封,主动放弃了融入世界,从发展潜力来看,若是没有本官的干涉,众洋人纷纷争霸世界,最后胜出的应该是不列颠人。”

徐怡笑吟吟地看向赵无忌,“夫君也有意争霸世界乎?怡儿想,既然夫君出手,想必就没不列颠人什么事了。”

赵无忌听了,哈哈一笑,随即站起身来,“怡儿你说的对,既然被你夫君赶上了此事,少不得要干涉一番,若是本官出手,他们确实是可以歇歇了。”

“夫君这是要去哪里?”

“去见江奎,商议海贸之事。”

四日之后,赵无忌府中的客厅里,座无虚席,赵无忌吩咐仆人又加了十多把椅子,但依旧有十余人来得晚了,最终只得站在客厅里。

今日,赵无忌请来了一共四十余人,这些人都是钦州和防城两地规模比较大的商人,此外还有七八名土司头人的代表也在场中,赵无忌和江奎坐在上首之处,在他的两侧下方,夏允彝和孙曦二人正襟危坐。

在场众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激动和兴奋,互相交头接耳地说着不停,梁土司和莫土司两人今日作为土司代表也有份参与,两人也在低声地议论着。

看着坐在上首,信心十足的赵无忌,梁土司将身子侧向莫土司那一侧,“三大布行的掌柜都来了,嗯,还有瓷器行和陶器行的几位老板,还有两位茶叶行的老板,嗯?开鸦片馆的老王怎么没来?看样子赵大人今日的宾客,乃是有所选择啊。”

第七百零四章钦州商会

听了梁土司的话,莫土司也便嗯了一声,“老梁,你看这些人脸上的表情,赵大人不过请他们过来商议事情,他们就激动的一个个好像马上就要发财似的。”

梁土司顿时哎呀了一声,“梁老哥,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赵大人除了打仗厉害,另一项厉害之处便是经商,据说他有点石成金之能,要不这伙人能这么激动……”

梁土司话音未落,便听到坐在上首处的赵无忌轻咳一声,随着这一声咳嗽,熙熙攘攘的客厅里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开门见山地说罢,本官将各位请到这里,乃是打算和诸位一起商议发财的大计,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本官准备成立一个商会组织,为诸位经商赚钱提供便利,诸位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加入成为会员,会员加入需要缴纳一定的会费,与此同时,也会得到商会在各种方面上的帮助。”

赵无忌话音刚落,便有一名六十余岁精神矍铄的老者站起身来,“赵大人点金圣手之名,我等在座诸位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大人这分明是要带着大家伙一起发财,此等好事,我李周文头一个要加入!”

这老者似乎颇有威望,他这一带头,顿时很多商人也都纷纷表示要加入商会,江奎将身子微微靠向赵无忌一侧,低声说道:“此人名叫李周文,乃是钦州府最大的瓷器商人。”

赵无忌听了,微微颔首,这时又有一人站起身来,面带笑容地冲赵无忌拱了拱手,大声问道:“赵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不知大人能否为在下解惑?”

赵无忌抬眼看去,只见此人年约五十余岁,中等身材,国字脸,笑容十分温和。

“这位掌柜的请问如何称呼?不知你又是何事不明?”

“在下姓孙,在钦州城做一些布匹生意糊口,在下听闻,大人似乎有意允许那些夷人上岸,贩卖他们的商品?”

“哦,原来是孙掌柜,你说的不错,本官确有此意,洋人前来卖东西可以带动本地商业的繁荣,临走的时候,他们也会从本地购买大量的商品回去贩卖,本官以为,这是一件互惠互利的好事。”赵无忌含笑答道。

“只是,小人大胆询问大人一句,这夷人的土布价格远远低于我大明所产的布匹,钦州城内,依靠织布以及贩卖布匹为生的百姓何止万千,大人一旦放夷人进来,低价洋布泛滥成灾,这岂不是会砸了我等的衣食饭碗?”孙掌柜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但话语却有些咄咄逼人。

孙掌柜的意见,也颇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所属行业会受到洋货冲击商人们的意见,他这一发言,顿时便也有一些人纷纷出言支持孙掌柜。
首节 上一节 560/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