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610节

黄道周怒视着眼前的贼军头子,怒哼一声,“原来是你这贼子!早知是你在此,老夫决计不会同意受降!只恨老夫一念之差,为你所蒙蔽,却惹得这么多人为老夫陪葬!”

“哈哈哈哈哈哈!”罗汝才顿时仰天便是一阵狂笑,“黄大人,大明朝廷已然是风独残年,摇摇欲堕,如今天下英雄群起,逐鹿中原,你又何必非要跟着那无道昏君,守着大明这艘破船不放?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黄大人肯去关隘之前,劝你那些下属将严关献出来……”

他话音未落,黄道周早已一口浓痰吐了过去,“呸!你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想让老夫投降,你做梦!”

罗汝才躲闪不及,顿时被他一口痰吐在脸上,一时颇为狼狈,他身边的一名亲卫急忙上前,动手替他擦掉了脸上的浓痰。

罗汝才回过味来,顿时心中一阵暴怒,他唰的一声抽出腰刀,向着黄道周冲了过去,“老匹夫!我活劈了你!”

黄道周巍然不惧,不但如此,他还挺了挺胸,尽量让自己的身躯站的笔直一些,他那花白的头发在风中胡乱飘舞,冷冷望着一脸凶神恶煞,向自己冲过来的匪首,他闭上了眼睛。

“且慢!”一旁的袁时中听到动静不对,回过头来,正看到罗汝才持刀向着黄道周冲了过去。

大惊之下,袁时中急忙快步上前,伸出双手,从后面抱住了罗汝才,“罗首领暂且息怒,何必与此迂腐之人一般见识!此人乃是清官,并无为非作歹之事,便饶他一命算了。”

罗汝才被袁时中抱着,进退不得,只得暴跳如雷地痛骂黄道周不止,黄道周紧闭双眼,似是什么也没听见的样子,脸上神色一片平静。

“老匹夫,你等着,待我攻破此关,定要将关隘里的大大小小,一切活物,皆都屠戮一空!定要叫这严关,鸡犬不留!

老匹夫!这就是你不识抬举的代价!这么多无辜之人,皆都是因你而死哈哈哈哈!”

黄道周身形猛然剧震,随即,两行后悔的老泪从他紧闭的眼角缓缓滑落。

“黄大人,我等只是借路而已,只要你们肯打开关门,放我等过去,袁时中保证,绝对不伤你们任何一人性命。”袁时中也是开口劝道。

黄道周脸颊抽动了一下,似是有些意动,见状,罗汝才也便收了声不再咆哮,而是和袁时中一起,满怀希望地望向黄道周。

杨嗣昌手下的追兵虽然速度慢,但迟早会追上来的,在严关这里耽搁的越久,就越危险。

早点进入广西,尽快扩充实力,才是正理。

片刻之后,黄道周终于长叹一声,“也罢,能多救几人,总是好的,老夫又何惜此身。”

随即,他睁开眼睛,望向袁时中,“袁头领,前面领路吧。”

一名贼军士卒正欲上前扶住他,却被黄道周手一甩给挣脱了,强忍着左肩的剧痛,黄道周用右手尽量地整理了一会自己的官服,又极为珍视地拂了拂官服上的灰尘,这才抬起头,沉着脸,一拐一瘸地向着城头走去。

片刻之后,踉踉跄跄的黄道周终于被罗汝才等人带到了严关之下,唯恐城头官军放箭伤人,罗汝才也不敢走得距离城墙太近,他提着刀,押着黄道周来到城头弓箭的射程之外,便开始命手下大声喊叫起来。

第七百五十八章油尽灯枯

城下的异动和呼喊声很快便惊动了城头的守军,守将胡彬的身影很快便出现在了城头之上,他望着城下狼狈不堪的黄道周,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之色,有些不敢相信似的大喊道:“下面可是黄大人?”

黄道周尽量挺了挺胸膛,忍着痛用力嘶喊道:“正是本官黄道周,胡彬,本官以大明广西都指挥使的身份命令你……”

听到这里,罗汝才,东山虎,轰塌天等人的脸上俱是露出了得意之色。

黄道周说到此处,触动到了身上的伤口,疼痛难忍,禁不住弯腰咳嗽了几声,片刻之后,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继续大声喊道:“本官命令你,一定要坚守严关,万万不可放过一个贼军入境!否则本官便是在九泉之下,也绝不饶你!”

罗汝才听了,顿时大怒,手中快刀猛地挥起,袁时中阻拦不及,只听唰的一声,黄道周那白发苍苍的头颅便飞了出去,无头的身躯猛地喷出一股血箭,冲天而起,只听扑通扑通两声传来,黄道周头颅,躯干双双落地!

城头之上的守将胡彬,顿时便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般的叫喊:“大人!”

大明崇祯十三年九月初八午时,广西都指挥使黄道周,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以身殉国!

同一时刻,正在临桂县城内陪着徐怡,苏泰二人逛街的赵无忌,突然间心有所感,便停住了脚步,若有所思地将目光投向了北方。

“夫君,怎么了?”他身旁的徐怡觉得有些奇怪。

“哦,”赵无忌收回目光,轻轻摇了摇头,“没什么,怡儿,你刚才说到哪了?”

“夫君真坏,总是不肯认真听怡儿的讲话,怡儿恨不得锤死你这大坏蛋!”徐怡娇嗔地打了他肩膀一下,赵无忌只是嘿嘿地笑着。

“怡儿刚才说的是,这里的桂林米粉很好吃的,我知道一家店铺,他家的桂林米粉非常正宗,要不我们中午就去吃这个?”

“好啊好啊,我也想吃米粉。”赵无忌还未来得及说话,一旁的苏泰早已娇笑着拍掌叫好。

赵无忌温和地看向身边的两女,“好,那我们中午就去吃米粉。”

重庆府,奉旨出京剿匪的督师辅臣杨嗣昌,此刻正站在一处官邸内的书房中,他透过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窗楹,脸色木然地向院子里望去。

这座院子空间很大,建造得十分雅致,里面既有亭台楼榭,又有小桥流水,假山怪石,院子里几株桂树花开正盛,阵阵桂花的香气随着微风飘进了书房之中,沁人心脾。

但无论是娇艳的花朵,青翠欲滴的草木,还是灵秀如画的景致,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使得杨嗣昌的心情稍稍愉悦半分。

杨嗣昌不过是刚过五十的人,如今却已须发皆白,他身形消瘦,背也有些驼,脸上皱纹密密麻麻,看上去倒似个七八十岁的老翁一般。

日益恶劣的局势,种种沉重的压力和重担,以及皇上殷切的期许,都使得杨嗣昌感觉难以承受。

杨嗣昌前几日还在给崇祯皇帝的奏折里写道:“此身之忧劳病瘁,夜不得眠,奄奄垂毙,不敢言矣!更兼库饷并无半文,督臣移咨可骇,臣愈增忧愤,不知死所。”

明确地向皇上说自己‘不知死所’,这深深地表现出了杨嗣昌对当前局势的无力和绝望。

杨嗣昌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背着无比沉重包袱的旅人,他头昏眼花地拖着沉重的步伐,迎着烈日,行走于大漠之中,他的嘴唇干裂,皮肤被晒得出了血,黄沙铺天盖地地迎面袭来,他不知路在何方,也不知身处何处。

或许死亡,才是他最好的解脱。

杨嗣昌叹了一口气,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坐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610/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