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624节

赵无忌望着年轻英武的马万年,越看越是心中喜欢,他又看了一眼秦良玉,突然,一个想法在他脑海里升起。

如今广西三巨头里,徐时沦为傀儡,余懋学现在和赵无忌是同盟,唯有都指挥使黄道周身死,广西的兵事指挥权赵无忌暂时还没有拿到手中。

秦良玉是川军里实力最强的将领,并且对大明朝忠心耿耿,这样的一个人,在将来对抗后金的时候,将是一个非常不错且难得的伙伴。

更何况秦良玉如今宝刀不老,只要能有足够的资源和扶持,她还是能再度拉出一支威震天下的白杆兵的,秦良玉赠送白杆兵给自己,很明显已经露出了结交之意,自己何不趁热打铁,将双方的关系更近一步,发展成类似盟友的那种关系?

“流贼声势浩大,张献忠,罗汝才均是残忍狠辣之辈,流贼肆虐一番后,想必此时此刻,川蜀之地,定然是百废待兴。”赵无忌想了想,便望着秦良玉微笑说道。

秦良玉脸色黯淡地点了点头,“钦州伯说的不错,一方面是贼人破坏,一方面是连年征战,十分损耗民财,老妇之所以心灰意冷,也与兵饷不继有关。

老妇前日出征贼军之时,曾与邵捷春邵大人商量,打算募兵两万,士卒的粮饷,老妇自家出一半,官府出一半,但最终邵大人以财政窘迫为由,拒绝了老妇的提议,最终老妇只拉出了一万兵马。”

“若是兵马足备,两万白杆兵在手,老妇或许也不会败给张献忠。”

“哦,秦大人也在为钱粮发愁?”赵无忌佯做不经意地问道,刚才在心中闪现的想法愈发的强烈了起来。

秦良玉笑了笑,“赵大人说笑了,放眼大明,除了钦州伯善于理财,从不缺乏银钱之外,大明各个府县,哪位主官,不会为了钱粮发愁?老妇治下的石砫宣慰司,尚算安定,境内百姓安居乐业,老妇而今犹自愁苦兵饷不足,川蜀其他地方,不如石砫者,更是大有人在。”

“老夫人此言,正说到了点子上去,”赵无忌看着秦良玉,面露微笑,“钱粮足备,方能养兵,白杆兵乃天下少有的雄兵,若是就此没落下去,岂不可惜?”

“川蜀与广西,距离甚近,两者可谓守望相助,唇寒齿亡,这两千白杆兵,本官也不能白要老夫人的,本官愿派遣巧手匠人,前往四川,根据当地的情况,将庆记工坊看家产品如玻璃,香水,肥皂等物的技术,倾囊相授,以助石砫发展。”

赵无忌一番话说毕,秦良玉顿时便吃了一惊,“这如何使得?老妇曾闻,庆记商行富甲天下,靠的便是香水和玻璃等种种珍奇产品,号称可日进斗金,此事老妇委实受之有愧。”

赵无忌微微一笑,“老夫人,如今天下局势如何,这不用本官多说了吧?不是乱世,胜似乱世,大明的元气正被流贼和满鞑急剧地削弱下去,本官能力有限,只能掌控钦州一地,将玻璃等产品的生产技术教给老夫人,乃是希望老夫人能利用此物发展经济,安定百姓,待募集到足够的兵饷后,将白甲兵重新组建起来,再造数万强兵,来日若是天下有变,赵某愿率一路精兵,自钦州出发,汇合老夫人麾下白杆兵,一同讨伐逆贼,平定天下。”

秦良玉听了,沉吟许久,方才猛一拍桌子,“也好,既如此,老妇便与钦州伯结为盟友,彼此守望相助,讨逆讨鞑立功!具体该如何去做,还请赵大人教我。”

“老夫人客气了,本官的设想是这样的,”赵无忌斟酌了一番之后,方才徐徐说道。

“不瞒老夫人,本官打算配合徐时徐大人,余懋学余大人,对广西一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建设,在此过程中,必定会触及那些不法劣绅,土豪恶霸的利益和势力,他们不会束手就缚,定会想出种种手段,激烈反抗,所以,本官需要军方的支持。”

“而都指挥使黄道周黄大人,游击宋将军不幸身死,”赵无忌看了一眼马万年,继续说道:“秦大人忠烈之名,举世皆知,白甲兵入广西维持秩序,安定民间,想必这也是皇上所乐于看到的。”

“所以本官打算把马万年留在广西,取代宋将军身死之后,留下的空缺,不知老夫人意下如何?”

秦良玉默然良久,方才点了点头,“万年既以入你麾下,赵大人自可便宜行事,不必询问老妇。”

“好,保举马将军之事,本官会交由徐时徐大人去处理,尽快上书兵部,将马将军调遣至广西任职,

而派遣工匠,前往川蜀之事,本官也会尽快派人去做,钦州港如今已成我大明的第三处对外通商口岸,将来四川的种种特产商品,也可以运输到广西,更可以通过钦州港,运输到四面八方。”

秦良玉听了,脸上神情慢慢地也激动了起来,她想了想,便对着赵无忌微微颔首,“所谓大恩不言谢,钦州伯之恩,老妇铭记在心,他日必有厚报。”

“老夫人言重了,夫人忠肝义胆,世人皆知,本官此举,也不过聊表心意而已。”

“不过,玻璃,香水的配方何等贵重,老妇又不懂经商,所谓无功不受禄,老妇的想法是,赵大人不妨直接将庆记,和记商行,工坊开设到四川,老妇愿在其中给予种种便利,以此在当地的商行中,占据一定股份,赵大人以为如何?”

赵无忌与秦良玉商量了半晌,他原本希望自己只免费提供技术,但秦良玉坚持要以入股的形势,合伙成立商行,最终两人商量的结果,就是把庆记的商行和工坊都开到石砫去,经营,生产都有赵无忌负责,秦良玉在其中占据五成股份,并会在商行的生产和经营中,为其提供种种便利。

能达成这样一个商量的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首先这种经济上的合作大大地加深了双方的关系,原本两人便是惺惺相惜,如此一来,关系更加密切,秦良玉在政治上是个纯粹的武将,满腔忠诚,并没有什么野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盟友。

其次这种经济合作,能给秦良玉的石砫宣慰司带来大量的财源,庆记可以以石砫为中心,将产品辐射到整个四川,以及四川周围的湖广,云南,贵州等地,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带给秦良玉和赵无忌的利润都不会少。

而秦良玉便可以利用从工坊赚取到的银钱,拿去发放兵饷,拿去募兵,重新打造出一支白杆兵来,重新恢复实力的秦良玉,将成为赵无忌最强力的盟友之一。

双方既然成了盟友,秦良玉斟酌了一番之后,考虑到马万年年纪轻轻,资历尚浅,秦良玉决定把自己的侄子,参将秦翼明也派遣到广西,由他在广西坐镇,帮徐时,余懋学稳定地方。

连得两员大将,对此赵无忌也是感激不已。

随后赵无忌便询问了一番石砫那边的矿产情况,经过马祥麟,秦翼明等人的一番描述,赵无忌断定石砫那边,石英砂矿和石灰石矿肯定是有的,这样一来,便可以在那边生产玻璃,玻璃利润最厚,哪怕只有这一个产品,也足以支撑秦良玉募兵所需资金。

秦良玉听了,大喜过望,众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竟然谈到了半夜。

第七百七十章班师

第二日一早,心忧川蜀战局,又急着回去禀报杨嗣昌的秦良玉,拜祭了黄道周和宋迈二人,又与赵无忌约定好双方今后合作之事,便匆匆带着三千兵马返程离去。

临行之时,秦良玉留下了侄子秦翼明,孙儿马万年以及最后的两千白杆兵。

赵无忌缴获的罗汝才所部辎重十分丰厚,考虑到秦良玉如今钱粮窘迫,双方既已是盟友,赵无忌便送了两万石粮食并白银一万两给她,秦良玉并不推辞,很干脆地就收下了。

秦良玉走后,直到中午,桂林知府李方至便带着五千名民夫匆匆赶到了严关,眼看赵无忌缴获如此丰厚,不由得喜出望外,便指挥人开始将缴获的贼军辎重搬运回桂林府。

赵无忌留下胡彬继续把守严关,自己则带着四百骑兵,以及两千白杆兵,载有袁时中三人的囚车,黄道周,宋迈两人的棺材,以及三万多投降的贼军,与李方至率领的民夫们一起,一路向着临桂县返程而去。

李方至是余懋学的心腹,余懋学将女儿嫁给赵无忌之事,他也早已知晓,再加上他也给赵无忌写了效忠信,是以他便也不拿自己当外人,把搬运辎重的事情交给手下处理后,便一路跟在赵无忌身边。

“此二人乃忠臣之后,这是四川参将秦翼明,乃秦招讨使之侄,此乃马万年,乃秦招讨使之孙,秦招讨使听闻宋迈将军战死,广西兵力空虚,便主动提出愿将秦,马两位将军,并三千白杆兵留在广西,镇守地方,威慑宵小。”赵无忌向李方至介绍说道。

李方至听了,急忙便和秦翼明,马万年二人见礼,他见秦翼明沉稳,马万年骁勇,白杆兵亦是兵强马壮,心中也是不胜欢喜。

“属下回到桂林后,便会向徐大人上书请示,请徐大人亲自上奏皇上,留两位将军于此地。”李方至说道。

赵无忌微微颔首,心想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简单省心。
首节 上一节 624/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