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639节

曹变蛟听了,心中当即就是一沉,多铎,马福塔,阿巴泰三人都是满清有名的大将,杨国柱骤然被此三人围攻,又是敌众我寡,只怕是凶多吉少,他想了想,急忙转身吩咐手下士卒,命其速速前去寻洪承畴报信。

“洪大人早已颁下军令,夜间不得妄开城门,尔等且先把马栓在城下,待本将用吊篮吊你等上来!”随着曹变蛟的话语,没多久,几个吊篮便从城头上晃晃悠悠地放了下去。

那几人急忙下马,将战马和兵器皆扔在城下,便急忙上了吊篮,被城头明军给慢慢地吊了上去。

待到这几人上了城头,借着城头的火光照耀,曹变蛟终于确定,这几人确实是杨国柱的麾下,他和杨国柱关系不错,两人平时多有来往,对杨国柱麾下的士卒也较为熟悉。

“末将杨宪,见过曹将军。”那侦骑头目低头便拜。

曹变蛟上前一把将他拉起来,“救兵如救火,走,本将带你去见洪大人,有什么话,咱们在路上说!”

曹变蛟带着这几个侦骑,匆匆下了城头,翻身上马,正待前行之际,突然听到远处隐隐约约又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听动静,还是来自城外。

曹变蛟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他想了想,便吩咐身旁的亲兵先将这几名侦骑送到洪承畴处,自己则急忙下马,蹭蹭蹭三步做两步,再度登上了城头。

远处的马蹄声音愈发的清晰起来,片刻之后,一群丢盔弃甲,人人带伤的明军骑兵再度出现在了宁远城下。

“尔等又是何人?”曹变蛟厉声喝道。

听到曹变蛟的声音,骑兵中为首一人扑通一声,便从战马上跳了下去,跪在地上,泪如雨下,“我军遭到清兵突袭,杨将军他……”说到这里,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眼泪不断倾泻而下,剩下的话再也说不出来了。

“你,你是金升?杨将军怎么了?”曹变蛟马上便听出了金升的声音,心中不安顿时更重,暗想金升受伤来此,杨国柱的大部兵马,怕是完了。

不过曹变蛟转念一想,宣府兵向来都是大明的精锐之师,杨国柱更是久经沙场的骁将,一向沉稳老到,怎么能如此轻易便被清军击溃?

金升在底下痛哭不止,哽咽之中,半天也说不出来一句话,他身边的骑士急忙便把己军如何遇袭,起初又如何抵御住了清军的前几波攻势,随后又突然遭受到清军红衣大炮从远处的轰击,打死打伤明军无数,将明军的阵容也给打乱的事情跟曹变蛟说了个一清二楚。

曹变蛟听到这里,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步兵一旦列阵成功,依靠彼此之间的配合和掩护,骑兵基本是攻不下来的,尤其对方还是杨国柱这样精通兵法的老将。

但没想到的是,清军在远处以红衣大炮破坏了明军的阵列,阵容既破,又是敌众我寡,明军败亡已成必然。

曹变蛟叹了一口气,想了想,便吩咐手下,将金升等人一个一个地用吊篮都吊上了城头。

次日一早,宁远城中,看着面前身中二十余箭,犹自怒目圆睁的杨国柱尸身,洪承畴的脸色铁青,在他身旁,一众文武官员,也皆都露出了沉痛和震惊的神情。

明军侦骑天还没亮就已出发,前往小仓山战场查探虚实,却发现清兵早已远去,只留下横七竖八一地的明军士卒尸体,最终只得将杨国柱的尸身带回宁远城。

望着杨国柱的尸身,洪承畴沉默良久,方才叹了一口气,擦了擦眼角,“没想到鞑子如此狡诈,明面上以两万大军包围我锦州城,暗地里却在小仓山设下伏兵,偷袭我军,金升,”

“末将在。”

“你确定当时敌军有三万之众?”

“观敌军声势,不会少于三万人,这一点末将可以确定,此外,若是加上敌军火炮营,人数还会更多。”金升答道。

“此外,杨将军临死前再三嘱咐末将,一定要清军的虚实告知大人,洪大人,清军火炮十分厉害,若非敌军炮营轰击,杨将军也不至于兵败身亡,今后我军战场上若是遇到清军炮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一旁的赞画张斗皱眉恨恨说道:“此贼必孔有德也,此贼当初在登州,莱州作乱,而后又携孙元化孙大人手下众多制炮工匠逃至辽东,投靠满清,满清炮营如此猖獗,皆此一人之力,此贼不除,早晚会成我大明心腹大患!”

洪承畴微微颔首,一时间,他也是心乱如麻,他从京师出征之时,种种迹象都表明清军已遭重创,此番围困锦州不过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借以掩饰其虚弱的本质。

是以他方才勉为其难地接下了出征辽东,为锦州解围的任务,而之前明军侦查到的敌军动静也表明,锦州周围只有两万清军,并未发现其他敌军出现的踪迹,所以他才会派遣杨国柱为先锋,率一万精兵先行一步,直奔松山城。

谁料想清兵居然狡猾如此,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小仓山设下埋伏,围歼了杨国柱的一万宣府精兵,出现在小仓山的敌军,算上清军炮营,人数至少会在三万五千人以上,再加上包围锦州的两万清兵,此时此刻,洪承畴瞬间便明白了清军的意图,清军采用的乃是‘围点打援’的战略!

局势有变,当初制定的战略,也必须做出一定改变!

一旁的郎中马绍愉出言劝道:“大人,清兵人数至少在六万以上,我军兵力只有五万,我军刚折损了宣府兵,此时此刻,更不能仓促冒进,大人还是尽早上奏皇上,请皇上增派援兵吧。”

洪承畴听了,微微颔首,道:“此言甚合吾意,此战,当以稳字为先,不可冒进,而今既然有变,老夫当速速禀明皇上,请皇上增派援兵来此,再与清军一决死战!”

第七百八十四章高薪养兵

钦州城中,赵无忌一大早吃了饭便匆匆出门,带人来到位于飞马岭东面的黑旗军军营,这里原本也是一大片荒地,后来荒地上的杂草野树被赵无忌派人一把火烧平,并在这一片平地上搭建起了军营。

赵无忌一面吩咐手下前去飞马岭工坊请唐维过来,一面带人进了军营,陈国宝正在训练士卒,听闻赵无忌前来,便急忙率人迎了上来。

这个军营如今俨然已成赵无忌的新兵训练营,营寨里面干净整洁,旌旗招展,一路所见的明军士卒,人人脸上都带着雀跃奋发的神情,都是精神十足的样子。

陈国宝新近招募的六千士卒,以及袁时中投降时带来的一万人马,还有秦翼明,马万年两人手下两千白杆兵,如今都驻扎在这里,至于素真公主带来的两千朝鲜兵,赵无忌考虑了一番后,将他们派往防城港,去增强那里的守备力量。

至于赵无忌原本手下那四千多名曾参加过山东之战的老兵,除了少部分在飞马岭以及钦州港口处巡逻警戒外,大部分则都被赵无忌派了出去,在刘芳亮的率领下,前去钦州,防城港两处的海岸线边缘巡逻放哨,赵无忌的用意是要打击走私,防止有海商在钦州港之外的地方登陆,偷运走私商品入境。

毕竟走私的商品不用交关税,这其中利润大得惊人,为了钱,总会有一些亡命徒会铤而走险,一般的官差根本无力对付这些穷凶极恶之徒,只能出动军队剿灭。

刘芳亮这个人,做事很有分寸,经验丰富老到,能力极强,并且对赵无忌也非常忠诚,所以赵无忌十分器重他。

袁时中,秦翼明等人也在这里,赵无忌含笑一一跟他们打过招呼,便带着众人,在军营里巡视了起来。

“国宝,袁时中带来的一万士卒,有多少可用之兵?”赵无忌骑在马上,望着身边的陈国宝,却是先问起了这个问题。

袁时中的手下士卒,原本就是农民起义军,素质水平良莠不齐,更有一些昔日的盗匪贼人混迹其中,如今这一万人摇身一变成了官军,肯定是要淘汰掉一部分。

“启禀大人,属下淘汰了一些老兵油子,还有一些不守军纪、自由散漫的,此外还有一些人被检举出以前曾有杀人越货等不法行为的,全部算起来,一共淘汰了四千余人,按照大人的吩咐,这些人全部被送到各个矿山去挖矿,而今还剩下六千士卒可堪使用。”陈国宝很恭敬地答道。

“这么说的话,”赵无忌在心中算了算,说道:“现在军营中只有一万四千人?士卒们的训练情况怎么样了?”

“这个请大人放心,大人给的薪水非常高,从不拖欠,给他们的待遇也非常好,顿顿都有鱼和肉吃,在这样的激励下,士卒们的训练热情都很高,水平也都提高的很快,假以时日,他们都会成为十分优秀的战士。”
首节 上一节 639/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