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680节

弹簧,轴承,轮胎都能极大地提高炮车行进的速度和稳定性,这些东西,可不能落到满清手中。

在平稳的水泥路上,马车行驶的很快,没多久,赵无忌等人便来到了钦州港。

如今的钦州港被分成了三部分,商业港口,军港和造船厂。

商业港口虽然也有海岸炮把守,以及部分驻守的士卒,但警戒程度远远不能和军港,船厂相比。

军港和船厂那边,不但海岸炮的数量翻了好几倍,内部外部也几乎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随处可见全副武装巡逻的士卒,赵无忌在这里足足留下一千士卒把守,可见这两处地方的重要性。

赵无忌带着手下以及十几名士卒,进了船厂后,一连穿过四道戒备森严的岗哨,方才到达船厂的核心地区。

这里作为船厂的最核心地区,一般人也轻易进不去,就连跟随赵无忌前来的士卒们都被拦在了外面,赵无忌在宋应星,归庄和孙老四的陪同下,带着商敬石,李定国,夏允彝,顾炎武等四人走进了里面。

相比船厂别处热火朝天建造船舶的情景,这里显得十分静谧,工匠的数量也不是很多,造船的原料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一起,却没有一丝一点开工的迹象,不远处有一座非常高大的厂房,门窗紧闭,大约十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卒,手持火枪在厂房周围警惕地巡逻着。

归庄将赵无忌等人迎进了这座高大的厂房,随即他熟练地走上前去,将厂房的各个窗户一扇扇地打开,原本黑漆漆的厂房内顿时便明亮了起来。

厂房的左侧,摆着一台巨大的蒸汽机,这便是宋应星等人研制出来的蒸汽机第三型,蒸汽机的周围,则摆放着各式各样复杂的机械,这些机械都有赖于蒸汽机来驱动。

厂房右侧的长桌上,则摆着一架巨大的木质舰船模型,这艘战舰有两个桅杆,与此同时,它还拥有两个巨大的烟囱。

这是一艘蒸汽机战舰的模型,随着蒸汽机第三型的研制成功,赵无忌将蒸汽铁甲舰的制造正式提上了日程。

蒸汽机有史以来第一遭登上舰船,并成为战舰的主要驱动力,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宋应星等人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

围着蒸汽机转了一圈,听宋应星介绍了这款蒸汽机的各项性能,以及它带动的各类机械装置后,众人来到长桌前落座,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眼前的这艘战舰模型。

由于是第一艘蒸汽机战舰,所以这艘船的各个方面设计的都颇为保守,这艘战舰虽然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但参考龙江宝船厂制造第一批铁甲舰的经验教训,加上了两个桅杆,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蒸汽机发生故障时,战舰也能保证一定的动力。

并且这艘战舰的主体依旧是以木料制成,外面覆盖铁甲,并不是那种真正意义的铁甲舰。

得益于蒸汽机的强劲动力,战舰的体积相比现今广西水师的旗舰镇海号,还要宽大一倍有余,舰载火炮也达到了创纪录的三十门。

蒸汽机不但被用于战舰的驱动,它还能带动战舰的操舵系统,锚泊系统以及抽水系统,可谓是这艘战舰当之无愧的第一核心。

战舰的尾部,有个小小的螺旋桨,关于螺旋桨的设计是赵无忌提出来的,孙老四原本打算让这艘战舰和镇海,定海两舰一样,采用水轮驱动,也就是在战舰的后方两侧,密密麻麻地设置两排水轮,并由蒸汽机驱动。

这个方案直接就被赵无忌给否决了,赵无忌拿笔亲自画出了螺旋桨的大概形状,告诉孙老四等人,战舰的驱动装置,只能这么设计,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螺旋桨应该有几片桨叶,桨叶又应该是什么形状,该倾斜什么角度,才能达到最优的驱动力,这些才是孙老四和归庄研究的方向,不过此事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已经大致确定下来。

“宋先生,蒸汽战舰的研究,进展得怎么样了?”赵无忌望着左手边的宋应星问道。

“主要的驱动,传动装置经过这些日子的研究,已经基本确定下来,老夫的任务算是基本完成,接下来的工作便是由孙师傅和归庄,根据机器设计出合适的船体结构,并最终将这艘战舰制造出来,老夫等人负责制造蒸汽机以及配套的装置,船体和组装都由船厂负责,火炮研制则由唐维唐先生主持。”宋应星摸着胡子,呵呵笑着。

“这船体结构大约何时可以设计完成?”赵无忌望向孙老四问道。

孙老四伸出一个手指头,笑道:“大人放心,船体设计最晚一月便可完成,不过制造却是麻烦点,因为小老等人也是第一次造这种战舰,再加之舰体庞大制造不易,小人以为,至少也要一年时间,战舰才能下水。”

第八百二十二章许尔显

“运兵船的建造进度怎么样了?”赵无忌看着孙老四问道。

“一共二十艘运兵舰,每艘均可搭载士卒五百人,属下已调遣人手,全力以赴督造这批船只,预计两月之后,便可全部竣工,绝不会耽误大人北上的大计。”孙老四恭谨说道。

“按照大人的要求,这批船只全部都是平底沙船,多加水密舱,吃水浅,稳定好。”

赵无忌微微颔首。

如今是大明崇祯十四年三月,历史上洪承畴与皇太极在辽东决战的日期是八月,只要能在八月之前赶到辽东,便能及时参与到这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中。

此次出征,赵无忌并未得到崇祯的旨意和调令,属于私下出兵,是以他也不敢出发太早,以免到时有其他变化。

万一崇祯脑子抽了非让自己再撤回去呢。

恰到好处地赶到战场,将生米做成熟饭,协助洪承畴击败清兵,到时取胜之后,想必崇祯也无话可说。

七千精锐士卒将会搭乘这批运兵船前往辽东助战,之所以采用平底沙船,乃是为了船只登陆方便,福船虽然适合航海作战,但却是尖底船,不利登陆。

“五月兵船竣工,出征之日,便定在六月初,六月之前,出兵的各项准备一定要到位,此事便有劳夏先生了。”赵无忌望向夏允彝,言辞恳切。

夏允彝点了点头,“请大人放心,属下自当全力以赴。”

辽东,阳春三月,天气乍暖还寒,空气中依旧有丝丝冷意袭来。

四个强壮汉子抬着一顶宽大的黑色轿子,踩着脚下的积雪在盛京城内健步而行,轿子的后面,又有五六名健壮仆人,挑着各式礼盒紧随其后。

轿子两侧的窗帘都被高高卷起,泰和轩的年轻掌柜王喜和他的好友许平两人坐在轿子里,嘻嘻哈哈,看上去彼此心情都是不错。

两人时而交头接耳地说上几句贴心话,时而将目光投向街道两旁,欣赏着盛京城的街景。

作为满清的都城,伴随着满清军队东征西讨和连战连胜,盛京城这些年也是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不断发展繁荣起来,街道两侧,各式各样的商铺云集于此,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给。

街道上随处可见态度高高在上,倨傲无比的女真人,背着双手,旁若无人,在他们的身后则跟着一众眼神麻木,低三下四的奴仆们。

在满清,各类人等,按地位来讲,女真人最高,随后是蒙古人,再其次是以汉军八旗为代表的汉人,最低一层,便是那些被从各处劫掠来的奴隶,以汉人居多,也有少量朝鲜人。

相比数年前初来盛京之时,许平明显胖了不止一圈,肥头大耳,肚子滚圆,跟他并排坐在轿子里,让王喜破有些被挤得动弹不得的感觉,虽然这轿子已经非常宽大,由于许平的重量,外面的四个轿夫的步伐也变得日益沉重起来,轿子摇晃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首节 上一节 680/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