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684节

野蛮人到底是野蛮人,便是再怎么装饰,也终究给人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佐伯惟教心中暗自想道,倭人相比朝鲜,他们的文化继承了唐,宋的很多精华,他们也跟朝鲜一样,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些粗野未开化的女真人。

带着两人小心翼翼地来到天守阁二层的一处所在,佐伯惟教停下脚步,转身低声对两人说道:“将军正在里面相候,两位请进。”

德弗里斯冲着佐伯惟教笑了笑,迈步先行,多尔衮也是微微一笑,紧跟德弗里斯走了进去。

宽敞明亮的屋子里,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居高而坐,面色威严,在他的身侧,两名长相俊秀如女子般的小姓,手持宝刀,侍卫在幕府将军的身旁。

德弗里斯大大咧咧地走了进去,弯腰行礼,“尊贵的将军,我们又见面了。”

多尔衮走到德弗里斯的身旁,他犹豫了一下,也便躬身施礼,“大清国睿亲王多尔衮,见过幕府将军。”

“免礼,贵客请坐。”德川家光的声音沙哑,脸色坚毅,作为第三代幕府将军,他向来以脾气暴烈,性情古怪暴躁而出名,他的作风也一向强势。

幕府将军一职传到德川家光手中时,他面临的已不再是当初战国时代的那种乱世,而正在处于天下一统的发展之初,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

要稳定,要发展,这就要求倭国上下,只能有幕府将军一个声音,绝不允许任何的反对派以及反对势力出现。

就在四年前,他费尽力气,派遣出十万兵马,平定了曾喧嚣一时的岛原之乱,不过在岛原之乱中,原本被他以为早已覆灭的北条家族十分活跃,北条家臣小岛茂在此战大放异彩,汇合叛乱军的首领,天草四郎时贞,给予幕府军以极为沉重的打击。

就连前往镇压叛乱的幕府重臣板仓重昌,也在强攻岛原城的过程中,当场战死,据说是被叛军首领天草四郎时贞所射杀。

虽然最终幕府军全灭叛军,并将参与叛乱的民众几乎全部屠戮一空,天草四郎时贞也当场战死,但事后清点战场,并未发现此战大活跃的小岛茂的尸体,这让德川家光的心中,不禁残留了一丝阴影,久久不能释怀。

是以这一次听闻大清国睿亲王前来出使,原本德川家光是不想见他的,毕竟他早已实施了闭关锁国的战略,关上门,过自家的日子,无论是对于大明,还是大清,他都没有半分兴趣。

但是此番是荷兰人德弗里斯亲自引见的多尔衮,荷兰人在倭国具有独特而超然的地位,再加上听说多尔衮带来了北条余孽小岛茂的消息,这才使得德川家光如此郑重其事地接见了两人。

倭国虽然闭关锁国,但倭国的闭关锁国,却又与大明和大清不同。

因为倭国在闭关锁国的同时,又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口,这就是荷兰。

想必动辄喜欢传播教义的不列颠人和葡萄牙人,荷兰人信奉的是新教,并且他们是纯粹的商人,来到倭国,满脑子想得都是做生意赚钱的事情,对于传教并不热衷。

所以倭国虽然闭关锁国,却又在长崎专门开设了一处通商口岸,与荷兰人以及郑芝龙进行交易贸易。

第八百二十五章定下毒计

之所以倭国在闭关锁国之后,依旧保持着与荷兰人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有其原因的,因为这既是倭国的需要,也是荷兰人的需要。

首先,荷兰和不列颠相比,国家人口太少,所以荷兰人能在东亚投入的兵力始终有限,所以荷兰人虽然实力强劲,但却不得不走少量精兵的路线,在远东的布局,荷兰人也不得不有所侧重。

荷兰人的侧重点之一是种植着种种珍贵香料的南洋诸岛,以及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大明,还有一个侧重点便是倭国。

倭国虽然地方不大,人多,资源还少,但这时的倭国颇有点像迷你袖珍型的大明,大明的一些特色产品如茶叶,生丝,瓷器等,倭国也能生产,而对于荷兰人带来的西方先进科技,倭国也是拥有很强烈的需求。

并且倭国拥有亚洲乃至世界都数一数二的银矿和铜矿,而铜是大明造钱的主要原材料,而银子更是直接可以在大明当货币使用,有了倭国的银子和铜,荷兰人才能方便地在大明采购各式各样的商品,将其带回欧洲,贩卖牟利。

并且悍不畏死,作战凶狠的倭兵,也是荷兰人最喜欢雇佣的士兵,大量而廉价的倭兵正好可以弥补荷兰士卒不足的弱点。

所以倭国和荷兰,可谓是非常互补的天作之合,倭国的百姓有个优点便是好学肯学,因荷兰人带来的种种先进科技,慢慢地在倭国也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荷兰人的学问,叫做兰学。

而兰学,也为日本培养了大批精通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人才,在其后的明治维新中,这些熟悉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兰学骨干,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

德弗里斯和郑芝龙一样,在倭国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睿亲王此来,所为何事?”德川家光冷冷地问道,当下便有一旁的翻译将倭国话翻译成了汉语,转达给了多尔衮。

抛开那根大煞风景的猪尾巴辫子不谈,多尔衮可谓是十分儒雅,风度翩翩,听了翻译说的话,多尔衮想了想,便微微笑着说道:“在下奉我家大汗之命,前来拜访幕府将军,乃是为了商谈两家合作,共同对付大明之事。”

德川家光听了,当即就是一声冷笑。

彼时的大明,以其灿烂的文明文化,在倭国百姓心中,被视为天朝上国久矣,倭国万历年间曾派兵入侵朝鲜,即将吞并朝鲜之际,结果被明朝万历皇帝派遣大军援朝,一举击溃了十万倭军,从此之后,倭国对大明的敬畏更深。

多尔衮的提议,在德川家光眼里,无异于小蛇欲吞大象,显得十分的自不量力。

“倭国与大明无冤无仇,明国太祖更是曾将我国列为不征之国,倭国对大明,并无一丝一毫的觊觎之心,睿亲王可是来错了。”德川家光冷冷说道。

多尔衮脸上神色顿时便是一滞,怔了一怔之后,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一旁的荷兰人德弗里斯咳嗽一声,开口说道“将军,睿亲王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情报,他有可靠的证据表明,北条家的余孽小岛茂得到了大明钦州伯赵无忌的大力支持,而北条家的嫡女北条兰,如今也在赵无忌的府邸之中,受到他的直接保护。”

德川家光听了,脸上顿时变了颜色,不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君王,最怕的就是有人谋反叛乱,四年前发生在倭国的岛原之乱,幕府耗费了无数兵马和粮秣,方才平定了叛乱,并将叛军首领天草四郎时贞当场斩杀,但当时十分活跃的前北条家臣小岛茂一直下落不明,此事也是德川家光的一块心病。

而今听到小岛茂和北条兰居然得到了大明钦州伯的支持和庇护,德川家光一时有些惊疑不定。

大明的重臣,在暗中培养扶植倭国的反对势力,莫非,大明打算对倭国动手了么?

想起这个老大帝国深不可测的实力和潜力,德川家光心中的忌惮之意更深,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多尔衮向荷兰人投去一丝感激的目光,他想了想,重新斟酌了一番思绪,这才开口说道:“小王适才所言,也有不当之处,还望将军海涵,小王之意,乃是打算联合贵国,共同征讨明国的钦州伯,赵无忌,而并非针对大明一国。”

德川家光听了,神色稍缓,沉吟片刻之后,这才开口:“听说那赵无忌号称大明战神,战场上所向无敌,便是你们大汗,也多次败在此人手上,倭国兵微将寡,恐不是此人对手。”

对于大明和大清之间的矛盾和战争,德川家光看得很清楚,他虽然很想除掉那些不安分的北条余孽,但他并不想去替满清火中取栗,被人利用,去和赵无忌硬拼。

“更何况,北条氏余孽,亦不过是一条翻不起多大风浪的泥鳅,因为此等小事,而去硬撼明国强兵,殊为不智。”德川家光做出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说道。

“将军无需在陆地上与赵无忌硬拼,”多尔衮看了一旁的德弗里斯一眼,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赵无忌的水师实力并不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将军,我和德弗里斯先生商量出了一个计划……”
首节 上一节 684/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