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792节

眼看豪格已被自己杀死,作战任务已然完成,赵无忌更不停留,急忙吩咐手下将豪格的首级和尸体取了,随即便赶在清军的大队援军到来之前,率领手下骑兵,沿着原路再度杀了回去。

这一路上,直杀得处处血花飞溅,残肢断臂漫天飞舞,尸山血海中,明军铁骑使用陌刀和火枪,硬生生地在清军营寨中杀了一个来回,最终成功地带着豪格两人的尸体,从清军营寨的破口处,原路离开。

片刻之后,杏山城厚重的城门缓缓大开,赵无忌带着手下士卒毫不停留,马蹄声声中,明军长驱直入,奔入杏山城,随即厚重的城门在明军身后缓缓关闭。

约一盏茶的功夫,惊闻噩耗,率领着一万精兵匆匆赶来的多尔衮望着一地狼藉,血肉处处的惨烈战场,脸色瞬间就变得惨白一片。

豪格的金色营帐门口处,一大滩触目惊心的血迹挥洒在黑色的土地上,多尔衮急忙跳下战马,蹲下身子在血迹中细看片刻,随即捡起了一块明黄色的衣服碎片。

布片上,明亮的黄色几乎全部被染成了黑红色,多尔衮拿着布片的双手微微颤抖不停,面如死灰。

周围的几名侥幸逃生的清兵士卒也被苏克萨哈带了过来,从他们惊慌失措的话语中,多尔衮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豪格已经被明将赵无忌亲手斩杀,尸体也被明军带回了杏山城。

豪格死了,萨哈廉重伤,虽然豪格是被赵无忌所杀,但早就猜忌自己的皇太极,把接班人惨死的暴怒,转移到自己身上,几乎已是板板钉钉之事。

不论如何,总是自己这个做主帅的疏忽,才使得明军有机可乘,突然袭击了己方营寨,斩杀了太子豪格殿下。

如果说原本的庄妃事件,还可以用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说法来尽量弥合与皇太极的裂痕,此刻被皇太极寄予厚望,准备传承大汗宝座的豪格死在自己统率的军中,多尔衮的心拔凉拔凉的。

从此之后,自己与皇太极之间,再无转圜余地。

炮营覆灭,豪格身死,萨哈廉重伤,阿巴泰生死未卜,再想起前几日遍布营寨中明军散布的传单,多尔衮终于再没能顶住压力,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随即身子晃了一晃,便扑通一声倒了下去。

“睿亲王!”一片惊呼声从旁边涌来,但多尔衮已经再听不见。

他昏迷了过去。

次日上午,京师。

正阳门外,似是一夜之间,突然便出现了九座祭坛,而在这些祭坛的不远处,亦是有四座祠庙,肃然伫立。

祠庙面前,松柏成林,庄严寂静,崇祯带着手下的诸位重臣并文武百官共数百人,慢慢地来到了第一座祠庙前面。

巍峨高大的祠庙大门处,挂着一幅对联,上联为‘君恩深似海’,下联为‘臣节重如山’。

这幅对联乃是洪承畴的老仆洪应安所献,乃是洪承畴亲笔所书。

洪承畴写这幅对联之时,正是他被崇祯任命为三边总督的时候,当时他位列一品封疆大吏,可谓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深感皇恩浩荡,是以写下了这么一副对联。

崇祯望着对联上那熟悉的字体,想起这位被自己当成大明擎天柱的重臣元老,顿时便是泪如雨下。

一旁的蒋德景,李待问,陈新甲等人,亦是眼圈微红,唏嘘不已。

然而谁也没有注意,人群中毫不起眼的兵部武库员外郎陈洪范,他的脸上突然现出一种极其阴险的笑容。

陈洪范已经得知了洪承畴投降的消息。

第九百一十七章祭奠和受降

强抑心中悲痛,崇祯随即慢步带人走进了祠庙,沿着汉白玉的台阶,君臣拾级而上,很快便来到祠庙中央。

崇祯抬眼望去,只见祠庙正中立着一尊洪承畴的塑像,此时的洪承畴,身穿一品官袍,颔下三缕长须,目光炯炯有神望向远方,看上去不怒自威,脸色凛然。

崇祯强忍眼中泪水,上前给洪承畴上了几炷香,又久久地凝望了塑像半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方才黯然神伤地带人离去。

祠庙一共四座,其中第一座是洪承畴的,接下来依次是巡抚丘民仰,总兵曹变蛟,总兵王廷臣三人的祠庙,崇祯亦是带着文武百官,一一拜祭了过去。

陈洪范跟在崇祯近前,跑前跑后,极为卖力。

此次搭建祭坛,修建祠庙,俱是陈洪范主动请缨,崇祯见他积极,便将此事交付给了他,而陈洪范也确实不负崇祯所托,这几日来,跑前跑后,统筹支应,终于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崇祯交代的任务。

望着陈洪范这几日忙得都有点脱了形的脸庞,崇祯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愧意,他觉得自己错怪陈洪范了,心想兵部武库生产劣质兵械之事,原本便与陈洪范无关,可自己却妄加猜忌,差点误会了忠臣。

从最后一座祠庙出来,陈洪范贴心地凑近崇祯,低声说道:“皇上,祭坛已经准备好了,是否可以前去宣读祭文?”

崇祯低着头,沉着脸,强忍住心中的痛苦,嗯了一声。

崇祯此时的心中,其痛苦实在难以与外人道。

松锦之战损兵折将不说,就连前去辽东增援的几路兵马,也皆是一一败北,而被崇祯当成救命稻草般寄予厚望的钦州伯赵无忌,据驻守宁远城的巡抚方一藻和总兵吴三桂的禀报,如今也已被清兵重重包围在杏山城。

仗着马匹之利,辽东的城池之外皆成了清兵的领地,吴三桂也只知道赵无忌被满清睿亲王多尔衮包围在杏山城,至于杏山城那边战况如何,吴三桂却也是丝毫不知。

吴三桂在文书中言明赵无忌本有机会退守宁远,但却迟迟留在杏山城,久留不归,以至被清兵所围,在文书结尾处,吴三桂又特意禀明此举或是钦州伯之计,请皇上无需担忧,而他也并未接到任何来自于赵无忌的命令,是以一直率军镇守宁远。

惊慌失措的崇祯皇帝几乎是第一时间便给方一藻,吴三桂两人送去诏书,命两人速速派兵前去杏山营救赵无忌,不过两人是否会听命出兵,出兵后又是否能杀退清兵,解除杏山之围,崇祯自己对此也是没有一点信心。

在财政极其窘迫,朝野上下一片人心涣散的今日,举办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祭奠阵亡将士的仪式,崇祯是为了收拢人心。

崇祯希望能够通过祭奠这些战死沙场的忠臣良将,激起朝野上下同仇敌忾之心,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重新鼓舞起如今大明早已跌落的不能再低的士气和人心。

只是,早已分寸大乱的崇祯皇帝,却没有想到,他所得到的的情报并不真实,最起码,被他认为早已殉国的洪承畴,此刻还好端端地出现在了盛京城中。

几乎同一时刻,盛京城外的校场中。

规模巨大,可同时容纳五万人的校场中,到处都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校场的四周,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满清民众百姓,人人脸上都是一副兴奋之色。
首节 上一节 792/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